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宋代詩人 > 秦觀

《滿庭芳·曉色雲開》秦觀詞作鑑賞

欄目: 秦觀 / 發佈於: / 人氣:1.49W

引導語:北宋秦觀的《滿庭芳·曉色雲開》是在揚州追憶汴京舊遊所寫的,我們一起來學習與鑑賞這篇名詩吧。

《滿庭芳·曉色雲開》秦觀詞作鑑賞

【原文】

滿庭芳

曉色雲開①,春隨人意,驟雨才過還晴。古台芳榭②,飛燕蹴紅英③。舞困榆錢自落④,鞦韆外、綠水橋平⑤。東風裏,朱門映柳,低按小秦箏⑥。

多情,行樂處,珠鈿翠蓋⑦,玉轡紅纓⑧。漸酒空金榷⑨,花困蓬瀛⑩。豆蔻梢頭舊恨⑪,十年夢⑫、屈指堪驚。憑闌久,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⑬。

【註釋】

①曉色:拂曉時的天色。

②芳榭:華麗的水邊樓台。

③蹴(cù):踢。紅英:此指飄落的花瓣。

④榆錢:春天時榆樹初生的榆莢,形狀似銅錢而小,甜嫩可食,俗稱榆錢。

⑤綠水橋平:春水漲滿了小河,與小河平齊。

⑥秦箏:古代秦地所造的一種絃樂器,形似瑟,十三絃。

⑦珠鈿翠蓋:形容裝飾華麗的車子。珠鈿,指車上裝飾有珠寶和嵌金。翠蓋,指車蓋上綴有翠羽。

⑧玉轡紅纓:形容馬匹裝扮華貴。玉轡,用玉裝飾的馬韁繩。紅纓,紅色穗子。

⑨金榷(què):金制的飲酒器。

⑩花困蓬瀛:花指美人。蓬瀛,傳説中的海上仙山蓬萊、瀛州。此指飲酒之地。

⑪“豆蔻”句:化用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句意,寫舊識的少女。

⑫“十年”句:用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句意,抒今昔之慨。

⑬蕪城:即廣陵城,今之揚州。因鮑照作《蕪城賦》諷詠揚州城的廢毀荒蕪,後世遂以蕪城代指揚州。

【作品介紹】

《滿庭芳·曉色雲開》當是北宋秦觀在揚州追憶汴京舊遊而作。上片寫人,先寫良辰美景:雨過天晴,燕子輕飛,紅花盛開,風舞榆錢,一片生機盎然。在這明媚春光的映照中,有人正在朱門中撫奏秦箏。歇拍一筆畫出一個端莊高雅,輕盈美貌的女子形象。下片繼續迫憶,寫春日裏二人共同行樂的`情趣。“漸酒”之後筆鋒暗轉,表明時過境遷,往事已成舊夢。結尾憑欄遠眺,只見暮中薄霧,落日餘輝,更加黯然神傷。

全詞章法綿綿,意旨深遠,語辭清麗自然又精練工妙,情調婉約憂傷;寫景狀物細膩,生動表現出景物中人的思想情懷。

【白話譯文】

拂曉的曙色中雲霧散淨,好春光隨人意興,驟雨才過天色轉晴。古老的亭台,芳美的水榭,飛燕穿花踩落了片片紅英。榆錢兒像是舞得睏乏,自然地緩緩飄零,鞦韆搖盪的院牆外,漫漲的綠水與橋平。融融的春風裏楊柳垂蔭朱門掩映,傳出低低彈奏小秦箏的樂聲。

回憶起往日多情人,邀遊行樂的勝景。她乘着翠羽傘蓋的香車,珠玉頭飾簪發頂,我騎着韁繩精美的駿馬,裝飾了幾縷紅纓。金盃里美酒漸空,如花美人厭倦了蓬瀛仙境。豆蔻年華的青春少女呵,往日同我有多少別恨離情,十年間渾然大夢,屈指算令人堪驚。憑倚着欄杆久久眺望,但見煙霧稀疏,落日昏蒙,寂寞地沉入了揚州城。

【創作背景】

秦觀在《與李樂天簡》中稱自己於宋元豐二年己未(1079年)歲暮,自會稽還鄉,“杜門卻掃,日以文史自娛,時復扁舟,循邗溝而南,以適廣陵。”從詞中所描寫的景色以及“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等用語來看,這首詞極有可能就是秦觀在次年春天遊歷揚州時所作。

【賞析】

秦觀善於以長調抒寫柔情。這首詞記蕪城春遊感懷,寫來細膩自然,悠悠情長,語盡而意不盡。此詞的情調是由愉悦轉為憂鬱,色調從明快漸趨暗淡,詞人的心情隨着時間和環境的改換而在起着變化,卻又寫得那樣宛轉含蓄,不易琢磨,只好用他自己的話來形容了,“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詞的上闋寫明媚春光。“曉色雲開”三句,奠定了春日清晨的明朗基調。雨過天晴,曉雲初霽,春光如此美好,令人欣欣然以為春天是多麼地隨人心意。接下去春日明麗景象,從遊賞於春色中的人眼中一一展現,如電影之特寫鏡頭聯翩而來:本來蒼涼的古時台榭,在這奼紫嫣紅時節,也顯得春意盎然,似乎散發着無限的生機;飛燕自由地上下翻飛,不時地碰觸到柔嫩的花瓣;串串榆錢愉快地隨風飄舞,似乎直到舞蹈睏倦了才從樹上飄落下來;鞦韆高蕩,但見外面綠波盪漾,幾與橋面相平。此處寫景,頗見功力。以蒼涼古台寫春,更見春色之明媚;飛燕、榆錢不但是組成春色的一道風景,更是與人一樣為春沉醉的精靈。他們或不時碰碰花瓣,或在風中舞蹈,既見此物形態,更見萬物心情之明朗;而寫鞦韆則暗示出盪鞦韆之人,暗轉人庭院、花園中的春色和春色映照下的佳人。“東風裏”三句,由寫景過渡到寫人,卻寫得極有韻致。朱門之內,綠柳掩映下,紅粧少女彈奏着秦箏,秦聲悠揚,令朱門外的人心動神馳,想象聯翩。

下闋寫昔日行樂與當前寂寥寡歡之情。“多情”四句承接上闋寫遊樂場景。作者用極為簡練的語言形象地描繪出春遊之樂。華貴的馬車,華美的馬匹,只從遊樂時所用舟車的不凡,就已經令人想見其冶遊盛況了。古時出遊,女子多乘車,而男子多騎馬。典型的代步工具的渲染,讓人想象男女同行遠遊之樂。“漸酒空”句,將許多行樂場面省略,而從行樂之結果來寫冶遊時間之長和遊樂之盡興。“豆蔻”三句,急轉直下,點出以上所寫盛況美景,都是前塵舊夢。而如此豐富的內容,用杜牧詩意表現,用典貼切,辭約義豐。“堪驚”兩字,黯然神傷,用在此處,有千斤之重。結末三句,轉寫面前蕭瑟景色與憶舊者悵惘之情。憑欄久立,撫今追昔,十年人世遭際令人感歎無已。而眼前只見淡淡的落日,疏疏落落的煙霧,如此淒涼景物,與人物悲苦心情合二為一。隨着夕陽西下,傷感的人與夕陽一樣孤獨落寞。

全詞結構精巧,形容巧妙,語言精練生動。景隨情變,情景交融,具有良好的藝術效果。

從結構上分析,這首詞有三條結索交織構成。第一條是時間線索,以清晨雨過天晴開始,到黃昏的疏煙淡日結束,中間於描寫景物之中點出酒空花困的午時情懷。第二條是遊歷所經的線索,從古台到橫橋,從朱門到蕪城憑欄,將一日遊賞展現出來。第三條是情感線索,從清晨出發時的逸興滿懷,到中午時分的意闌無緒,再到日暮時分獨下蕪城的寂寞無聊,將詞人遊賞因所見所聞而產生的情緒變化展現出來。雖然進行藝術分析時,可以清理出這麼許多條線索來,但是,由於詞人熔裁得體,使三條線索渾然融為一體,不僅沒有造成滯礙之嫌,反而使詞風更趨婉約,詞情也更有風致了。

 

名家點評

《草堂詩餘雋》卷一眉批:鞦韆外,東風裏,字字奇巧。疏煙淡日,此時之情還堪遠眺否?就暗中描出春色,林巒欲滴。就遠處描出春情,城郭隱然如無。

《詞品》卷三:秦少游《滿庭芳》“晚色雲開”,今本誤作“晚兔雲開”,不通。維揚張誕刻《詩餘圖譜》,以意改“兔”作“見”,亦非。按《花菴詞選》作“晚色雲開”,當從之。

楊慎批《草堂》:景勝於情。

《賓州山人詞評》:“鞦韆外、綠水橋平”,又“地卑山近,衣潤(“潤”字原脱,據《清真集》補)費爐煙”,淡語之有情者也。

《古今詞統》卷一二:敖陶孫評少遊詩“如時女步春,終傷婉弱”,其在於詞,正相宜耳。

《草堂詩餘》正集卷三:“兔”字不通,張世文改為“見”,今從《詞選》“色”字為優。據諸本,首雲“晚色”,末雲“淡月”。《詞選》首雲“曉色”,末雲“淡日”,細味詞中“玉轡紅纓”等,豈晚來事?悉從《詞選》。(上片)悠淡語,不覺其妙而自妙。“微映百層城”,景亦不少;“寂寞”句,感慨過之。均案:《草堂詩餘》作“微映百層城”,非。

《蓼園詞選》:此必少遊被謫後作。雨過還晴,承恩未久也。燕蹴紅英,喻小人之讒構也。榆錢,自喻也。綠水橋平,喻隨所適也。朱門、秦箏,彼得意者自得意也。前一闋敍事也,後一闋則事後追憶之詞。“行樂”三句,追從前也。“酒空”二句,言被謫也。“豆蔻”三句,言為日已久也。“憑欄”二句,結通首,黯然自傷也。章法極綿密。

《宋四家詞選》:(上片)君子因小人而斥。“多情”二句,一筆挽轉。“結處”應首句,不忘君子也。秦本眉批:“鞦韆外、綠水橋平”,景語卻無限清婉。

《詞綜偶評》:“晚色雲開”三句,天氣。“高台芳榭”四句,景物。“東風裏”三句,漸説到人事。“珠鈿翠蓋”二句,會合。“漸酒空金檻”四句,離別。“疏煙淡月”二句,與起處反照作收。

俞陛雲《宋詞選釋》:前寫景,後寫情,流利輕圓,是其制勝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