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自我評價

數學學生自我評價表範文精選

欄目: 自我評價 / 發佈於: / 人氣:5.4K

篇一: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狀態自我評價表分析

數學學生自我評價表範文精選

從前期測試學生課堂學習狀態自我評價統計數字上看發現班中多數學在課堂的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生成狀態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問題,學生上課注意不集中,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不感興趣,同學間的合作交流只是一少部分學生在説,很多學生沒有參與到合作的活動中去,使小組交流成為了一種形式,而沒有起到共同探究的目的,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只是一味的聽別人説,自己只是個旁觀者,對學習沒有興趣。

從中期測試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和前期比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的參與比以前有了明顯的提高,課堂的思維也比較活躍,能夠主動的提出數學問題,並能夠試着解答,多數學生在交流合作大膽的發言,勇於説出自己的想法。

從後期測試學生學課堂學習狀態統計情況上看,學生的各項學習狀態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們開始喜歡數學,喜歡在課上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能夠自主的探究新知,並對所學新知產生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獲得成功的喜悦。

20XX年5月

篇二:仁化縣實驗學校七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自我評價表

備註:

預習情況自我評價:

A、忘了預習B、只閲讀了預習內容

C、閲讀了預習內容,勉強完成部分預習提示

D、閲讀了預習內容,獨立完成預習提示

聽課情況記錄:

A、上課分神或做與課堂無關的事

B、認真聽課和認真做練習

C、認真聽課和認真做練習,並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不一定有機會答題)

D、做到了C等,而且答題有精彩見解

作業反思情況檢查:

A、只對錯題進行了定正

B、訂正並找到解題所用到的知識點或依據

C、分析瞭解題出錯誤原因,哪些步驟比較容易發生錯誤,並能提出預防再次出錯的方法,能用正確的知識點或依據訂正

D、問題的條件和結論具有何種結構特徵(如數字、圖形位置、重要詞句、題型構造)?解決問題的關鍵何在?如何進行突破?是否還有其它的解法?試比較各種解法?哪種解法最優?最合理?

篇三:雲大附中學生數學學習自我評價表

預習情況自我評價:

A、忘了預習

B、只閲讀了預習內容

C、閲讀了預習內容,但只能勉強完成部分預習提示

D、閲讀了預習內容,並能獨立完成預習提示

聽課情況記錄:

A、上課分神或做與課堂無關的事

B、認真聽課和認真做練習

C、認真聽課和認真做練習,並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不一定有機會答題)

D、做到了C等,而且答題有精彩見解

作業反思情況檢查:

A、只對錯題進行了定正

B、訂正並找到解題所用到的知識點或依據

C、分析瞭解題出錯誤原因,哪些步驟比較容易發生錯誤,並能提出預防再次出錯的方法,能用正確的知識點或依據訂正

D、問題的條件和結論具有何種結構特徵(如數字、圖形位置、重要詞句、題型構造)?解決問題的關鍵何在?如何進行突破?是否還有其它的解法?試比較各種解法?哪種解法最優?最合理?

篇四:對數學學習自我評價的探索

清遠市清城中學李健

摘要:數學學習的自我評價實質上是學習主體對自己學習數學的意識和行為、過程和結果的反思和調控,是自我認識、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過程.

關鍵詞:自我評價意義內容方法

1、問題的提出

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實施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評價問題。在過去,學生豐富的數學學習活動常常被一份考卷簡化為分數,學生的學習情況都以最終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通過考試成績這一標籤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途徑,對數學的思想方法及問題解決的心態包括情感、意志、態度興趣等則被排斥在評價之外,這往往成為制約新課程實施的一個瓶頸.

在傳統單一的評價體系下,數學學習往往對相當一部分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使原本充滿學習熱情的學生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變得越來越不自信,導致學生厭學數學、討厭數學,有的甚至恨不得終身與之絕交,一些學生在嚴重的數學學習障礙下掙扎,而學生真正的學習障礙卻很少被人察覺,這些學生獨自地面對失敗,沮喪的數學學習經歷留給他們的是陰影,尤其是導致了數學學習困難生可怕的自卑和絕望??,這些足以讓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深思和反省。現在“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觀念逐步深入人心,主體教育觀已成為現代教育理念的核心,那麼如何在數學教學評價中體現人文關懷、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如何讓評價走進課堂,把評價融入數學課堂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有效工具?

學生既然是學習的主體、發展的主體,因此理應成為評價的主體。而長期以來,學生數學學習的自我評價是數學教學和學習的一個薄弱環節,關注學生數學學習自我評價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突破口。

2、自我評價的意義

學生數學學習的自我評價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對自己在數學知識、運用數學能力和對數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數學學習方面做出的分析和判斷,並對自身的數學學習進行自我調節的活動。

傳統的數學教育評價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評價被學校、教師包辦代替,學生沒有評價的權利,學生處在評價的客體位置。這種把學生作為客體的評價體系在數學的學習中曾起到過積極的作用。但這種評價忽略了人的主體性、創造性和能動性,忽略了數學過程本身的價值,忽略了人的情感心理,不能全面地瞭解學生數學學習的歷程,不能及時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的意見。《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展。評價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和發展的不同需求,促進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發展的獨特性。新的課程標準藴含了這樣的理念:評價標準應該是多維的、評價的方法應該是多樣的、評價的主體應該是多元的。現代評價理論也告訴我們,教育評價已經不再把被評價者視為評價的待查體,而是把他視為教育評價的主體,必須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評價之中,將學生的自我評價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的一部分,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一種有效手段,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因此,重視學生的數學自我評價是時代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數學學習自我評價不僅以數學知識作為評價客體,而且從每個學生的內在需要和實際狀況出發,評價他們自己的發展進程,促進他們向更好的方向前進,這種評價方式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對於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品質,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於學生主體精神的培養及個性的健康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1 從數學學科的特點看

數學是關於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有內容的抽象性、應用的廣泛性、推理的嚴謹性和結論的明確性等特點,而高度的抽象性是本質的特點,數學學習的主要困難就來自高度的抽象性。“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很少有對自己思維活動合理性進行判斷的自我意識,因此也就談不上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調節。”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數學的理解以及應用意識等高級思維能力,老師往往很難教授或很難向學生提供有關他們思維過程的反饋和信息。另外,由於數學對象的抽象性,數學活動的探索性,數學推理的嚴密性和數學語言的特殊性,決定了正處於思維發展階段的中學生不可能一次把握數學的本質,必須要經過自己多次反饋,深入研究、自我調整,才能使學生真正抓住數學思維的內在本質.因此,在數學學習活動中,對學習活動本身進行有效的自我評價是很重要的。

2.2從培養學生認知能力上看

有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下的功夫不少,精力投人的也較多,但收效甚微。在解題前,他們不能對問題的性質、特點有較正確的認識,不能對解題思路和解題策略做大致的估計、判斷和選擇;在解題的過程中,他們只知道自己在解題,不清楚為什麼這麼做,不能依據解題的進程,隨時對解題方法和結果進行評價,及時調控自己的思維航道;解題獲得初步的結果後,就萬事大吉,不能對解題過程進行反思.這些現象説明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弱.有關研究表明,元認知對學生的思維活動起着監控、調節的作用,其發展水平直接制約着學生的智力、思維的發展水平,元認知訓練是改善學生的認知能力結構的關鍵。如果學生對數學問題有意識的做自我評價的話,不僅能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強化,還能把自己從題海中解救出來,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提高解題能力及元認知能力,對自己的數學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2.3從改進教師的教學上看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因此老師必須瞭解學生.要了解學生的方法很多,學生的自我評價提供的信息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一個學生在數學日記上明確反映了這樣一個問題:“我的數學學習有點跟不上老師,您能不能給我們留點自己思考的時間呢?”學生的內心呼喚,就是教師行為的準則。的確,我們許多老師傾向於提出問題後用自己的觀點填補這些時間,而往往不去體會學生的感受,其實作為教師應該給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提出一個問題後至少要等3?5秒的時間,使學生可以思考合適的答案。通過學生課堂自我評價反饋回來的信息,不僅能幫助教師看到學生可能在什麼地方出錯,在那些地方還不清楚或沒有牢固掌握,更重要的是它還能幫助教師發現導致錯誤答案背後的原因,找到解決學生學習困難的癥結所在,在錯誤被當成一個事實,或發展成一個習慣之前及時地彌補和調整自己的教學。另外,學生的自我評價有利於消除教師和學生可能出現的對立情緒,使教師的評價更客觀些,也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再則,學生的即時寫作,完成了一次師生的心靈碰撞,學生的心靈,學生的收穫,學生的發現,學生的困惑一目瞭然,怎樣補缺,怎樣調整,怎樣進行個別輔導成竹在胸,教師的教學更加得心應手.因此,學生的數學自我評價有助於改善教師的教學.

2.4從學生的主體性上看

現代教學觀認為,學生的發展實質上是通過活動,主體內部自己運動的結果,外部的作用可以促進其內部活動的進行,但不能代替主體的“自己運動”。因此,從本質意義上講,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發展,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過程,在全部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一切主導因素都必須通過學生的主體活動才能起作用,如:主體對自身的正確認識,主體對自身學習情況的客觀評價。“在21世紀的教學中,教育對象應成為學習主體,因此在評價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體現學生的自我價值。”學生的數學自我評價是把學生看成學習數學的主人和參與者,通過學生主體對自我數學的認識、評價、反思,使每個學生能以健康、積極、樂

觀態度接受自我,肯定自我,進而督促、調整、控制自己的行為,完善自我,真正體現尊重學生個性和主體的教育精神。

2.5從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上看

“從數學教育對人的發展意義上來看,有效理解、主動探究的認知過程必然伴隨着學生心理、意志、情感、品格的成長與完善,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並非唯一地指向數學具體知識本身,而潛在的也是最重要的恰恰是指向學生的人性品格、生命成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全面的發展,評價的本質功能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遺憾的是傳統的數學評價忽視了教學中的情感因素,把豐富多彩的數學學習活動最終簡化為考試分數,引發了不少學生學習的苦惱、焦慮和其它消極因素,從而為學生的數學發展帶來諸多的不利.顯然,學生豐富的情感態度很難通過測試卷來考察,除了課堂觀察這個方法外,學生數學學習的自我評價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策略.例如:通過寫數學週記.有些學生的數學問題和一些隱私不願讓同學知道,但如果對老師信任的話,他會寫在週記上的,如果老師能及時幫助或解決,就會有效地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因此,從情感領域看,學生的數學自我評價更加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更加註重瞭解學生數學學習的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對形成良好的個性及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3、學生數學學習自我評價的內容

學生學習自我評價指學生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對自己的學習做出分析和判斷,並對自身的學習進行自我調節的活動。

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自我評價的過程由四部分組成:一是自我觀察,即觀察自己的學習表現,這就要求把自己置於客體的地位,客觀地觀察自己的學習情況。二是自我反省,通過自我觀察獲得的結果,或參照他人評價結論,確定自我評價的標準。三是進行自我評判,這一步是在自我反省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學習活動或發展狀況做出判斷,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識。也可以説這一步是狹義的自我評價.四是自我強化.所謂自我強化是指通過對自己學習結果的評價來控制自己的行為.自我強化必然導致重新審核自我評價的標準,確定未來的學習目標,從而調節自己的行為。

學生數學學習的自我評價並不是隨意的主觀性評價,而是依據一定的標準。自我評價的標準既是教學目標,又是學生預先制定的學習目標和要求,是把教學目標和自我評價目標統一起來,這是因為,首先,鑑於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還是在課堂,課堂教學是學生素質教育全面提高以及自我評價能力培養的主要途徑。其次,以教學目標作為評價標準的參照點,是要求學生在自我評價中與既定的教學目標比,而不是學生與學生比.因此,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既要重視知識的積累,也要重視情感的培養。

數學學習的自我評價實質上是學習主體對自己學習數學的意識和行為、過程和結果的反思和調控,是自我認識、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過程。

4、學生數學學習自我評價的方法

在新課程標準下,學生數學學習自我評價的方法還處於探索之中。我們於2005年在高一級進行了數學學習自我評價方法研究實驗,參加實驗的有高一(1)班和高一(2)班,對比班有4個班。開學初,學校將高一級9個班進行平衡分班,其中2個實驗班的數學平均成績(入學成績)為57.3,4個對比班的數學平均成績(入學成績)為57.1分。在研究實驗中,我們分三步對學生數學學習自我評價進行了探索。

4.1 初期評價。主要採取填評價卡的方法進行評價。我們製作一張簡單的自我評價卡,評價卡主要內容包括○1上課思想有沒有開小差,○2對本節課的內容有沒有興趣,○3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有沒有認真思考,○4對本節課的內容有沒有不懂的地方。每上完一次數學課讓學生填寫自我評價卡,通過讓學生天天填寫評價卡,簡單反思,培養學生關注數學學習的習慣,強化數學學習的意識。

4.2 中期評價。主要是通過寫數學週記的方法進行自我評價。教師要求每個同學每週寫一篇數學週記,週記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將一週所學的數學內容進行梳理歸納,可以是某一節數學課的心得體會,可以是對有趣的數學問題的探究情況彙報,也可以是一週來數學學習情況小結,總之有拘一格,只求與數學有關。中期評價主要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和學習興趣。

4.3 後期評價。主要是通過自我評分的方法進行評價。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試之後,每個學生對自己2個月的學習情況進行一次總結性評分,評分不是以考了多少分為主要標準,而是圍繞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否比以前濃了,學習數學的態度是否比以前好了,數學測試的成績是否比以前高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否比以前強了。總之是自己跟自己比,看進步有多大,然後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分數。這種評價不是簡單地打分,而是要對幾方面進行全面反思、分析、總結,形成文字材料再打分。通過總結性地自我評分,培養學生自我認識、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能力。

2006年7月,我們對“數學學習自我評價方法研究”實驗進行階段性檢查,檢查的主要方法是問調查和成績對比。調查顯示:實驗班有18.4%的學生由對數學沒有興趣轉為對數學有了興趣,非實驗班只有0.5%的學生由對數學沒興趣轉為對數學有了興趣;實驗班學生有67.2%的學生覺得自己比以前有了進步,非實驗班則只有26.3%的學生覺得自己有進步。 測試成績對比:

實驗班(2個) 非實驗班(4個)

2005年9月入學成績 57.5 57.1

2006年7月期末成績 61.2 56.8

雖然我們的實驗不能證明什麼,但至少可以説明: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可以激勵學生,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數學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可以樹立學習信心,使學生增強學習興趣和學習勇氣;可以促進反思,使教師準確診斷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促進教學三維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2章建躍.數學學科自我監控能力的研究[J],C理髮展與教育,1998(4)

3馬雲鵬,張春莉.數學教育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劉兼.對世紀中國數學教育展望2[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5劉吉存.試卷講評不應是教師的“專利”[J],中學數學教學參參考,2004(3)

篇五:高中數學學習自我評價教學探索

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實施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評價問題。在“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觀念逐步深入人心,主體教育觀已成為現代教育理念的核心,那麼如何在數學教學評價中體現人文關懷、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如何讓評價走進課堂,把評價融入數學課堂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有效工具?

一、自我評價綜述

學生數學學習的自我評價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對自己在數學知識、運用數學能力和對數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數學學習方面做出的分析和判斷,並對自身的數學學習進行自我調節的活動。

傳統的數學教育評價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評價被學校、教師包辦代替,學生沒有評價的權利,學生處在評價的客體位置。這種把學生作為客體的評價體系在數學的學習中曾起到過積極的作用。但這種評價忽略了人的主體性、創造性和能動性,忽略了數學過程本身的價值,忽略了人的情感心理,不能全面地瞭解學生數學學習的歷程,不能及時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的意見。《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展。評價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和發展的不同需求,促進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發展的獨特性。新的課程標準藴含了這樣的理念:評價標準應該是多維的、評價的方法應該是多樣的、評價的主體應該是多元的。現代評價理論也告訴我們,教育評價已經不再把被評價者視為評價的待查體,而是把他視為教育評價的主體,必須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評價之中,將學生的自我評價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的一部分,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一種有效手段,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因此,重視學生的數學自我評價是時代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數學學習自我評價不僅以數學知識作為評價客體,而且從每個學生的內在需要和實際狀況出發,評價他們自己的發展進程,促進他們向更好的方向前進,這種評價方式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對於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品質,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於學生主體精神的培養及個性的健康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學生數學學習自我評價的內容

學生學習自我評價指學生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對自己的學習做出分析和判斷,並對自身的學習進行自我調節的活動。

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自我評價的過程由四部分組成:一是自我觀察,即觀察自己的學習表現,這就要求把自己置於客體的地位,客觀地觀察自己的學習情況。二是自我反省,通過自我觀察獲得的結果,或參照他人評價結論,確定自我評價的標準。三是進行自我評判,這一步是在自我反省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學習活動或發展狀況做出判斷,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識。也可以説這一步是狹義的自我評價。四是自我強化,所謂自我強化是指通過對自己學習結果的評價來控制自己的行為。自我強化必然導致重新審核自我評價的標準,確定未來的學習目標,從而調節自己的行為。

學生數學學習的自我評價並不是隨意的主觀性評價,而是依據一定的標準。自我評價的標準既是教學目標,又是學生預先制定的學習目標和要求,是把教學目標和自我評價目標統一起來,這是因為,首先,鑑於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還是在課堂,課堂教學是學生素質教育全面提高以及自我評價能力培養的主要途徑。其次,以教學目標作為評價標準的參照點,是要求學生在自我評價中與既定的教學目標比,而不是學生與學生比.因此,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既要重視知識的積累,也要重視情感的培養。

數學學習的自我評價實質上是學習主體對自己學習數學的意識和行為、過程和結果的反思和調控,是自我認識、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過程。

三、學生數學學習自我評價的方法

1、初期評價。主要採取填評價卡的方法進行評價。評價卡主要內容包括

(1)上課思想有沒有開小差。

(2)對本節課的內容有沒有興趣。

(3)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有沒有認真思考。

(4)對本節課的內容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每上完一次數學課讓學生填寫自我評價卡,通過讓學生天天填寫評價卡,簡單反思,培養學生關注數學學習的習慣,強化數學學習的意識。

2、中期評價。主要是通過寫數學週記的方法進行自我評價。教師要求每個同學每週寫一篇數學週記,週記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將一週所學的數學內容進行梳理歸納,可以是某一節數學課的心得體會,可以是對有趣的數學問題的探究情況彙報,也可以是一週來數學學習情況小結,總之有拘一格,只求與數學有關。中期評價主要是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和學習興趣。

3、後期評價。主要是通過自我評分的方法進行評價。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試之後,每個學生對自己2個月的學習情況進行一次總結性評分,評分不是以考了多少分為主要標準,而是圍繞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否比以前濃了,學習數學的態度是否比以前好了,數學測試的成績是否比以前高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否比以前強了。總之是自己跟自己比,看進步有多大,然後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分數。這種評價不是簡單地打分,而是要對幾方面進行全面反思、分析、總結,形成文字材料再打分。通過總結性地自我評分,培養學生自我認識、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