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自我鑑定

有關高校畢業自我鑑定

欄目: 自我鑑定 / 發佈於: / 人氣:1.7W

有關高校畢業自我鑑定1

奇怪的現實問題,就是在設計界,特別是平面設計的領域,我們的設計師廣泛地存在着或多或少困惑和迷茫,甚至平面設計作為一個職業逐漸不被業界看好了,大多人作為謀生的同時也在思索着未來全新職場的發展,當然那可能不再是平面設計了。

有關高校畢業自我鑑定

這種影響整個業界的微弱震盪,使得國內平面領域成果發展緩慢。在杭州、上海這樣的大都市應該是平面設計師肆意展現的最佳平台。然而,據調查三十歲以上的平面設計師寥寥無幾,只有一些意志力頑強或是卓有成就者依然肅立在行業的尖峯,引領發展,難能可貴是他們大多放棄了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這便是業界發展緩慢的現狀。

從大量的平面作品中其實不難發現其中的蹊蹺。平面設計是近十年來新興的行業,是順應了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市場全球化的需求應運而生的。作為一門熱門的行業,曾被眾多考生追捧,甚至多數自學者也加入了行列,客觀上造成了從業人員素質水平參差不一,即使是美術設計學院畢業的正規生,也只是為了應付高考。他們的美術功底有限,審美鑑賞能力不足,引起大量設計作品空乏無力或是視覺層次混亂,其實都是與審美能力有關,而針對

性強,短期內提高鑑賞能力的著作又是少之又少,網絡搜索出也大部分出自哲學範疇,理論性較強,對初學者沒有太大指導意義。

我曾問過很多人,學好設計的祕訣是什麼,又沒有方法?回答是否定的,大多設計師認為只有多看,操作時反覆調試以達到最佳視覺效果。這話讓我緘默。然而問及為何這樣擺放時卻道不出其中緣由。美,我想應該是作品的最低要求,如果好的創意夭折在版式設計上,那肯定是設計師最不想看見的。然而,這種最低的要求其實並非易事,版式設計作為設計的基礎卻成了大多數設計師的軟肋。據調查分析,從前學習國畫的要比學習西方色彩畫的審美能力強,從小學畫的要比應試教育的審美能力強,這當然只是個總體現狀,説明構成學在這些基礎學科裏得到了體現,使得日後設計工作得以油潤有餘,揮灑自如。

誠然,審美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然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是有捷徑可取得。萬事萬物都有發展的規律,美,也應有規律可循。抓住幾條定律,控制幾條迴避,加上不懈探索研究,讓設計變得輕鬆愉快,理論指導實際,應該是可行之路。

平面視覺設計總是要先視覺後設計,就是先要滿足眼睛的要求,而大多數人眼睛對美的要求應該是統一的:畫面整體,元素構成默契,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首先是畫面要有層次,層次要分明。在調整的過程中主動思考一下,幾塊構成的內容有沒有層次感,主體是否突出。如果畫面顯得氣勢還可,但視覺感不強烈,那肯定是層次上出了問題,或是面積上太平均,或是主體設計上不夠強烈。

其次是畫面堵塞,氣韻不通。元素過多,密不透風,是一大忌,設計時應當留下足夠空間,空間是元素的附屬領地,沒有空間也就沒有元素的位置,但有時會出現太空的感覺,問題是主體的元素塊在構成時太單一,或是相關重點不突出,大小、色彩、形式的對比,才有可能吸引住眼球,然後才有可能佔領所屬它的空間,設計時的方法應是先煩後簡,逐步去除多餘的元素,另一種可能就是元素塊太多,設計時太瑣碎,位置擺放也鬆散,造成空間處過多且不整體,空間的流暢完整是畫面顯得乾淨統一大氣的關鍵,這一點使得很多設計師經常感到困惑,其實調整的方法就是避煩就簡,把元素塊盡力集中到一起,使得空間顯得流暢。 再次就是色彩的運用應大膽但不缺乏理性。較純的色彩少用,對比色慎用,同類色多用。色彩是構成裏重要的一環,整個版式上色調明暗要對比開,白色現在也是非常多用的,局部上同類色不要太純。對比色用時要謹慎,在其他元素對比不夠時,才可考慮。黑色是個萬能色,在色調間的和諧處理上有時非常有用,同時黑色的點綴能也能讓畫面顯得與精氣神。 還有些小竅門也非常實用。好的作品應當設計嚴謹,才顯得精緻。對齊時要對齊,字體間距行距要得體,否則鬆散無力。畫面的第一視覺要突出,可以是色彩上的,也可以是大小

上的,也可以是空間上的,突出靠對比。一個畫面上的字體不能用的太多,同樣的中英文字體要對應,只能是粗細、大小、色彩山的變化。畫面疏密要得當,疏密對比最能體現精氣神。 如果要在細分點,在不同的領域,比如畫冊、雜誌、報廣、或是dm,在設計方法上堅持大原則的同時又有自身個性特點,竅門把握住方能照貓畫虎,畫冊設計一般較為平面,元素塊對大空間的要求較高,顯得大氣呵成,圖片與文字的搭配以及設計元素的運用精簡到及至,圖片質量高,以圖引人,輔助圖形和文字烘托氣氛,整個設計要上乾淨、大氣、平面化。雜誌的編排設計應該是在畫冊的基礎之上,又不同於畫冊,主要是雜誌的設計一方面要精簡,同時又要信息量大,空白處可能不象畫冊那麼多,但又要盡力使其大氣,所以雜誌設計時,空間(空白處)尤為精貴,因為客户的大把鈔票可能不希望留空,這樣控制起來頗廢心思,而且雜誌還要把精力放在閲讀方便上下工夫。總體來説畫冊、雜誌共性多,屬同一類吧。報廣和dm有共性也有不同,從內容上看,報廣應以形象為主,文字為輔,以滿足快速讀報的需求,而dm則函蓋形象與內容的全部,儘可能滿足客户對信息量的需求,共同點則是設計上力求豐滿,層次多,不需顯得太平面,比如常用的底圖不要太乾淨,哪怕放個花瓣隱約其中,底圖也可透明些,主題圖片疊加其上,配以大色塊,劃分出空間,總之這種立體感可從整體圖片的虛實、模糊、透明、單彩等對比方式進行,這樣看起來畫面飽滿,有時報廣也用白底加圖片的單一設計,這時應慎用,除非你要説明的圖片色彩處理上相當精彩,這樣把讀者注意力全布集中起來時也可用。另外還有些宣傳單頁、企業樣冊設計時就是要把握好這個度,應是趨於畫冊和報廣之間。當然,這些是我針對性的實踐所總結出來的一點個人感受,不能一概而論,以點代面,那也是對平面設計的一種不負責態度,只能是獻一家之談,發掘一個快速提高的切入點,對初學者以及象我這樣的一位初探者尋求一個理論先導,不完善處,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審美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大師們的探索成果為我們提供了快速提高的捷徑,但這種感受最終還是需要自身不斷的揣摩,領悟,才能真正的消化吸收。

有關高校畢業自我鑑定2

我的大學在省內算是一本大學,我所在的也算是一本專業,但是在農科類院校學計算機類專業,本身就有些條件有限。不管怎麼樣,相對其他同學來説,我還算是比較幸運的。三年的勤工儉學經驗都是與計算機相關的,尤其是在後來的一年半在學校網絡中心,學到了很多服務器、網頁製作方面的知識,也給學校內很多單位、個人做了很多網站,不過更多是對網上開源代碼進行整合,只做靜態頁面部份,經常會用到dedecms、wordpress這些開源網站,很多老師也會介紹一些外面的公司網站來讓我做,這樣也算是在大學後半段滿足了自己的日常開支。甚至也實現了很多願望,升級了電腦、更換了手機、買了移動硬盤等等。

但是一個工科學生對美學方面不是特別敏感,經常會遇到頁面設計排版上的問題。後來慢慢自己學習代碼編寫,asp、php都做了一些,由於更過的是解決問題,所以沒有系統的學過,有時候會感覺特別吃力。後來由於學校升級換代,留下了一批舊的.服務器,我也開始去整合,學習服務器環境搭建、優化、由於之前對linux很感興趣,所以學習起來也比較輕鬆,也算是根據很多資料,把很多服務器都配置了測試,並且做了筆記。再後來邊發簡歷做了一個小idc的兼職技術客服,每天處理一下web服務器上客户的小問題。

那個時候開始自學計算機網絡,雖然學校有相關課程,但是由於是個新女老師,講的不是很條理,我也就跟着一個西安某網絡工程的培訓視頻學習了兩個月,一直以為自己的路就是linux運維了。直到後來的兩次校園招聘筆試和一個前輩的郵件讓我又茫然了,兩次筆試都是c語言的問題,一個前輩聽了我比較複雜的經歷説我比較適合開發。那個時候已經今年的五月份,我糾結了好久,後來決定去參加一下就業實訓,初步計劃是java或者c開發。雖然很多老師都建議説我可以出去找下一份實習工作,但是我還是比較固執的和家裏要了錢參加了嵌入式開發實訓。

總結之前的教訓就是:沒有選擇一個方向專一的走下去;但是經歷過實訓之後,路也慢慢的清晰起來,雖然嵌入式也會面臨很多選擇,但我相信一定不會重複之前走過漫無目的路。

從20xx年7月份開始到12月份初,我開始接受了嵌入式開發實訓,由於之前基礎比較好,前一個月的課程,包括linux應用等很多基礎課程,我都得心應手。接下來學習linux下c語言高級編程過程中,我也體會到從底層學習的好處,慢慢的我之前很多用過的linux命令、運行機制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別網絡編程相關,加上網絡中心一年多的勤工儉學經驗,也算是輕鬆學習,學習過程中,我也買了史蒂夫先生的《unix環境高級編程》《網絡編程卷1》《卷2》會盡量抽時間翻一下。

但是從9月底開始以後,arm體系結構與編程,讓我犯了難,剛開始對硬件、電路感覺特別吃力,沒有數電、模電的基礎,遇到不懂的概念,只能先記下來,回頭通過谷歌查找解釋。課程進行到一週以後,我慢慢的翻了很多相關的書,也會把老師敲的代碼,反覆練習,才對arm體系結構這塊有了一些簡單的認識。這裏應該特別感謝一本書,是杜春雷老師寫的《arm體系結構與編程》。

主觀方面,我對於就業的要求有些偏執,一直總想找嵌入式的工作,放棄了很多vc++的相關的工作機會。

看到身邊的同學在北京、上海不管是測試還是開發的工作都已經實習就業了,我已然有些不淡定了。我之前以為的找工作簡單在我心裏已然有些很大的改變。

總結今年,規劃明年,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裏能夠找到一份安穩的實習工作,擺正心態,努力學習專業知識,鍛鍊社會能力。

有關高校畢業自我鑑定3

又到了寫自我鑑定的時刻,一般,這意味着一個時間段中一個事件的結束。這次,寫的是畢業生自我鑑定,也就是説,我,要畢業了!回想大一,彷彿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四年的時間,説長不長説短不短,但感想一定是不少的!

在學習上,單就成績來説,是曲線上升的,而且,幅度還挺大!從大一的倒數第二到大四上的正數第四,也不能説勤奮刻苦了多少,是心態吧。大一剛來的時候,對考試充滿了恐懼,考前,不是複習,而是擔心,這樣的成績當然是好不到哪裏去的。經過四年的磨練,現在考前已經能夠做到從容、淡定,勤奮程度、辛苦程度肯定比不上大一,但是,成績卻好很多。所以説,很多時候付出與收穫並不成正比,一顆平常心很重要。考好了,是對自己努力的肯定,考砸了,也只説明考試內容沒掌握好,還有進步的空間。

在思想上,一直都是善良、樂觀的,經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只是經常不能堅持,對一些事情是三分鐘熱度,希望以後能有毅力些,也能夠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對於已經擁有的,應懷着感恩的心,要珍惜。

在大學四年,遺憾的事情也有。最大的莫過於沒有好好的玩,沒有充分的體驗生活。大學時代可以説是最自由的,除了上課時間,其他的我們可以自由支配。可是,我卻沒能好好利用。雖然有時腦子裏會突然冒出一些想法,想流浪,想走出校門,可是,都沒有付諸實踐,想法依然是想法,沒有嘗試,算是一大憾事吧。同時,這也告訴了我,要好好把握時光,有夢想,立刻行動!人生有很多的遺憾,也有很多的挫折,希望未來,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要勇敢面對,熱愛生活,尊重生命!

至於專業技能,或許,僅僅達到了一個入門的水平吧,一直停留在課本上,沒有自主的學習、探索。很幸運的找到了一份實習的工作,卻又發現編程水平不夠,也木有計算機的思維方式,還是繼續努力吧,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大學生活很快就過去了。可以説,這四年是我們人生中最瀟灑、最自由、最無牽掛的四年。在這裏,我結識了一幫朋友,開心時有人分享,失意時有人陪伴,我會永遠懷着感恩的心來看待我的四年。或許由於閲歷的關係,視野還不夠寬廣,很多事情都無法看的很深很遠,但是,沒有關係,我還有時間,人生不就是在不斷的努力,不斷的進步中度過的嗎?希望未來的我能夠尋找到自己的夢想,併為之不斷努力,勇往直前!

有關高校畢業自我鑑定4

物是人非事事休,這句話似乎説得有點太過於悲涼。馬上就該畢業了,在外工作有時真的會有這樣的感覺,很陌生。自己的事情還是得自己解決,努力過就好。四年一晃,我真的長大了,我要工作了。之前要對我的大學做個大學自我鑑定。

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我有很強的上進心,勇於批評與自我批評,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地學好每一門功課,掌握了紮實的專業技能和知識,並且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同時,我非常注重英語和計算機方面能力的培養,通過了國家英語四級和計算機二級。此外,我還利用課餘時間自學了WINDOWS、OFFICE(WORD、EXCEL)等系列辦公軟件。我學習刻苦,曾多次榮獲校級及國家級獎學金。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外,還注意各方面知識的擴展,廣泛的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從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

在生活方面,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充實而有條理,有嚴謹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風,為人性格外向、活潑開朗、熱情大方,誠實守信、樂於助人,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理想追求,擁有良好的處世原則,能與同學們和睦相處;營造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受到他人的好評和贊成。

在社會實踐,我積極地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各種校內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培養了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並使自己的特長得到充分發揮。學校就是個小社會,通過她我窺見了社會的一角,並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我學會了待人接物和為人處事的道理,做事積極主動,能很好的與人交流溝通,有強烈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服務精神。

即使我真正的工作經歷並不多,但作為初步入社會者,年輕和活力就是資本,我具備出色的學習能力並且樂於學習、敢於創新,不斷追求卓越;作為參與者,我具備誠實可信和吃苦耐勞的品格、對工作認真負責,積極進取,個性樂觀執着,敢於面對困難與挑戰,富有團隊合作精神。天下之大,捨我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