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主持詞

大型文藝晚會《贛榆是個好地方》的主持詞

欄目: 主持詞 / 發佈於: / 人氣:1.57W

(兩女兩男四位主持人流光溢彩,在進行曲尾聲中款步登台)

大型文藝晚會《贛榆是個好地方》的主持詞

女一: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男一:女士們,先生們,

女二:電視機前的父老鄉親們,

男二: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合:晚上好!

男一:戰鼓催春。這是馬年萬馬奔騰的聲音,這是海州灣的滾滾春潮;

女一:春潮澎湃。這是20xx年新春,104萬贛榆人民激昂奮進的心聲,對全市人民熱情洋溢的問候;

男二:星移斗轉,從五千年中華民謠中走來的贛榆人,帶着光榮與夢想,大踏步邁進了21世紀的創業時代;

女二:時空飛旋,共和國東方一角的贛榆縣,沐浴着改革開放的春風,正從1400多平方公里的山海間迅速崛起;

男一:在這方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贛榆人民“創業敢上凌雲山”;

女一:在這片美麗而又富饒的海灣裏,贛榆人民“致富敢下太平洋”;

男二:説不盡的贛榆大地山川秀麗,碧波萬頃;

女二:道不完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贛榆是個好地方”!

女一: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海州灣畔的贛榆縣,東經119°18’,北緯34°50’,背倚沂蒙、面臨黃海,境內山海平原各佔三分之一,自古以來“享山川之饒,受漁鹽之利”,屬温帶海洋性氣候。大海養育了贛榆兒女,贛榆兒女也把大海當成了母親家園。瞧,那不是孩子們趁着落潮,在“趕小海”麼?

女一:得名於秦朝的“贛榆”縣,產生了一個在中華大地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故事,那就是徐福東渡扶桑。這位開闢中日文明交往史的贛榆人,當年率領環球一流的遠洋船隊,入大洋破萬里浪、揚帆遠航的時候,世界多數地方還處在矇昧時期。

男一:作為贛榆人民走向世界的先驅,也許他走出國門的時候,心裏想的並不是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而是“熱血建功走天涯,方不負贛榆大地沃野雄渾、海天遼闊,青山如此昂揚!”

(海浪、槍炮聲、殺聲等。大屏幕現抗日山景,樂起。隨着八路軍裝的舞蹈演員的表演,大屏幕在抗日山景上印美術字標:“抗日山,英雄的山”

男二:公元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華東大地硝煙瀰漫,戰火紛飛。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八路軍、新四軍,在共產黨領導下,與倭寇強仇展開了殊死的搏鬥。山下槍林彈雨,山上鋼釺聲聲。戰歌呼嘯中,一座名山在贛榆軍民手中誕生了。這就是坐落在贛榆大地西北部的抗日山……

男二:在英雄的抗日山下、沂蒙山麓,革命老區的父老鄉親,不僅充分利用山石加工石材和工藝品出口創匯,而且加強了自然資源的保護與開發,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如今的贛榆西部山區,果林、茶園到處鬱鬱葱葱。“夾谷春”、“徐福茶”早已是遐邇聞名、四海飄香。

女二:就連當地的姑娘出嫁,也都是利用茶葉做嫁粧。舞蹈《贛榆大茶女兒香》,就是純粹由贛榆縣黑林鎮的農家採茶女自己表演的採茶舞。

男一:新世紀改革開放的大潮,湧向海州灣,更加波瀾壯闊。英雄的贛榆人民,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沒有不敢想的事,沒有幹不好的事”。看看眼前的海州灣,“全國文明村”宋口村誕生在這裏,“全國海產育苗中心”建設在裏,“省級海洋經濟開發區”開闢在這裏……

女一:海州灣就是贛榆人的襟懷,因為她連通着浩瀚的太平洋;海州灣的大潮就是贛榆人的氣魄,因為她顯示了萬馬奔騰的力量!

女一:紅色的帆,美麗而又浪漫,它不是傳説中的神話,它就在現實中的海州灣。贛榆縣海頭鎮,古稱“朱篷口”,那是農業文明時代贛榆縣重要的出海口岸。朱就是紅,篷就是帆。大紅色的帆船,載着贛榆人世世代代探尋富裕的夢想,在歲月深處百舸爭流,在新世紀裏千帆競發,迎來了一片燦爛晴空、一代英俊少年!

男二:跨越世紀的百萬贛榆人民,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團結奮鬥,踏平坎坷成大道,使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吃盡千辛萬苦,歷盡雨雪風霜。“一線產生了問題,就在一線解決”,從而誕生了全國聞名的“一線工作法”,誕生了説不完的動人故事。

女二:進入新世紀以來,贛榆縣委縣政府積極踐行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羣眾辦大事、辦實事、辦好事,成為全縣衡量和考核政跡的`一條重要標準。寬闊的馬路縱橫交錯,設施齊全的安居樓房鱗次櫛比。家園變了,變美了,變亮了。

男二:當走出篷户區的男女老幼,搬進寬敞明亮的新樓房,他們怎能不歡天喜地、心花怒放?怎能不感激政府、感激黨?怎麼不想在贛榆安居樂業、獻身這片火熱的皇天厚土?

女一:高樓萬丈平地起,一磚一瓦都滲透了建設者的汗水與心血。靠着頑強的拼搏,贛榆縣已經連續數年被省政府命名為“建築之鄉”。贛榆建設者的足跡已經遍佈全國,並且跨出國門,在美國、新加坡、幾內亞、俄羅斯、緬甸等國留下了贛榆兒女的精品佳作。

男一:看看那麼多的“魯班獎”、“部優”和“白玉蘭杯”,您會相信,三興建工集團被國家建設部評為國家一級資質企業,幾乎是一種必然。安得廣廈千萬間?贛榆兒女的回答是:拼搏!

女一: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養育了贛榆人民的青口河,無私無畏,有情有義,千秋清流不斷,萬代從容歌唱,引導着贛榆人民從黃土走向黃海,浪別舊世紀,波迎新曙光!

女二:贛榆文化,根生齊魯,通達江淮。風土民情,多姿多彩。這裏的民間藝術,常登大雅之堂;這裏的民俗景象,凝聚了蘇北的風采!

男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贛榆先輩們,日出而作,日沒而息,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祖居了千百年的贛榆小城,青口鎮,也會像繁華的城市一樣,入夜華燈齊放,霓紅閃爍,音樂像碧綠的青口河水一樣流淌。

女二:當您在夜色迷人的青口“河濱公園”漫步,當您在“新世紀大酒店”的卡拉OK放聲歌唱……您會相信,小城也有了夜生活;不夜的青口,正在放飛當代贛榆人的的夢想!

男一:黃海邊,沙灘上,風吹槐林沙沙響。漁家姑娘在海灘,用太陽作金梭,月亮作銀梭,編織豐收的喜悦,編織生活的希望,編織對出海親人的祝福,也編織出五彩繽紛的理想!

女一:生長於山海平原之間的贛榆人,性格中天然地有海之雄闊、山之昂揚和平川曠野的敦厚倔強。面對市場經濟的大潮,贛榆人民不畏蹈海難酬,開動腦筋,解放思想,開闢了全省第一個“海洋經濟開發區”,乘長風破萬里浪,讓生命揚帆遠航!

男二:公元紀年,只不過20個世紀;中華文明,已經歷了五千餘年。抖落歷史塵埃,贛榆縣走出了懷舊夢走向創業史;撞響時代洪鐘,贛榆人民大踏步向前邁進,為自己掙小康歲月,為國家掙萬年富強!

女二:贛榆人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從歷史走進現代,從現在走向未來。人們沒有忘記腳下的熱土,沒有忘記自己的傳統、自己的根。

男二:一張煎餅,一口鹹菜,一聲鄉音,都會讓贛榆人沉醉在鄉情、親情中,想起自己的母親和姐妹們,是怎樣伴着星星磨糧食,頂着晨光烙着煎餅……

女一:海州灣是贛榆人民的情懷,闊大坦蕩,容納百川,可以波瀾壯闊,可以細如柔沙;

男一:抗日山是贛榆人民的風骨,屹立烽火,巋然不動,可以鬆鳴萬壑,可以繁花似錦;

女一:山情海韻,日升月恆,

男一:道不盡山雄海壯家鄉美,唱不完物阜民殷故園情!

男一:贛榆縣,生根在秦漢,秦山島神路接通古今,

女一:贛榆縣,代代譜新篇,太平洋海風鼓動征帆;

男二:贛榆縣,全國第一批沿海對外開放縣,新的世紀,在市縣黨和政府領導下,百萬人民正以空前的開拓精神,在贛榆大地實現“富民強縣”、“六新六強”藍圖;

女二:贛榆縣,“江蘇的北大門”,東邊是浩浩黃海,西邊是巍巍羣山。山海齊創業,凱歌大平原。迅速崛起的,是我們希望的家園!

女一: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男一:女士們,先生們,

女二:電視機前的父老鄉親們,

男二:親愛的觀眾朋友們,

女一:大型文藝晚會《贛榆是個好地方》到這裏馬上就要結束了。

男一: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在這馬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

女二:我們代表104萬贛榆人民,祝大家馬年吉祥,一馬當先,馬到成功!

男二:閤家歡樂,萬事如意!

合: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