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應急預案

地震應急預案(通用8篇)

欄目: 應急預案 / 發佈於: / 人氣:1.83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有時會發生突發事件,為了避免造成重大損失和危害,就有必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應急預案准備工作。那麼應當如何編制應急預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震應急預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震應急預案(通用8篇)

地震應急預案 篇1

為了保障全校師生員工健康地學習、工作、生活,促進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防範安全事故發生,切實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級有關要求及相關法律法規,從學校實際出發,特制定本預案。

地震搶險救災組織機構

(一)、搶險救災指揮機構

1、領導小組: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各學校領導組成員、各班班主任

2、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校安全常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有關安全技能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防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照預案要求積極配備安全設施設備,強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狀態。

(4)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安全事故處理工作,把不良影響與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面保證和促進學校各項工作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二)、搶險救災隊伍

1、搶險救災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

組長:

成員:各學校領導組成員、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由工作小組組長具體負責現場指揮,全面組織救援搶險工作,及時搶救被困及重要物資,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保師生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2、後勤保障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

組長:

成員:各學校領導組成員、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確保搶險設備設施及物質供應,負責聯繫醫院對傷員進行及時救治或進行搶救,負責現場搶修及災後水、電等恢復工作,安排好師生生活、學習等工作,保證學校師生水、電等正常供應。

3、警戒疏散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

組長:

成員:各學校領導組成員、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負責設置警戒區,維護學校正常秩序和搶險工作秩序,確保現場的原始狀態,配合有關人員進行現場調查工作,嚴格控制進出人員及車輛,勸阻圍觀人員離開事故現場,看守搶救出來的物資,預防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維護社會治安,對肇事者及有關人員採取監控措施,防止逃逸,有效、安全地疏散師生撤離危險地帶,安定師生情緒。

4、善後處置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

組長:

成員:各學校領導組成員、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協調相關部門,組織對傷亡人員的處置和身份確認,通知傷亡人員家屬,落實用於接待傷亡人員家屬的車輛和住宿,做好相應的接待和安撫解釋工作,並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善後處理的動態。搶險過程中和事故結束後,負責保證現場及善後過程中的穩定工作。

5、通訊督導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

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負責事故現場各小組與指揮部及外部的通訊暢通,確保指揮部對現場的指揮調控,負責對事故的原因、發展形勢、產生後果進行分析、預測,並落實搶險救災過程中的具體措施的指導與施行,負責事故現場處理過程和結果的對內、外信息發佈工作。

地震應急預案 篇2

為確保在破壞性地震發生時,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的減輕地震給中心造成的災害,保障中心財產和賓客員工的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結合我中心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地震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待定(後附辦公室電話及個人有效聯繫方式)

執行組長:待定

副組長:待定

成員:待定

發生突發事件時在處理小組組長、執行組長或副組長成員到達之前,由總值班員負責處理。

主要職責:負責組織協調、綜合處理抗震救災有關事宜;掌握震情和災情,隨時向上級彙報,向指揮部各工作組通報;籌集、調撥救災經費和救災物資;負責處理指揮部的日常事務。

二、各組任務與職責

(一)搶險救災組(建議主要由工程部、中廚、保安部人員組成)

負責人:待定

1、迅速集結人員和器材,搶救被埋壓人員;

2、及時運送重傷員和調配救災物資;

3、震後第一時間迅速關閉、切斷輸電、燃氣、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後滋生其它災害。

4、搶修供電、供水、供氣等管線和設備,迅速恢復供電、供水、供氣主要職責:組織指揮全院師生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包括搶救被壓埋人員;

5、保證通信聯絡設備的暢通,確保能夠隨時接受和發佈信息。

(二)醫療救護組(建議主要由市場部人員以及懂得醫務常識的員工組成)

負責人:待定

1、準備充足的藥品,器械和設備;

2、根據領導小組命令,立即進行現場救護;

3、根據災情情況,部署救護力量,妥善安置重傷員。

(三)治安保衞組(建議主要由保安部人員組成)

負責人:待定

1、加強單位內治安巡邏、檢查,採取有效措施確保中心安全穩定;

2、檢查各部門的安全措施和消防器材完好、可用情況;

3、地震災害發生後,做好重點要害部位的安全保衞工作;

4、維護治安,嚴防各種破壞活動;

5、督促有關部門採取有效的安全防範措施;

6、疏導中心交通。

(四)人員疏散組(建議主要由餐飲部、客房部人員組成)

地震應急預案 篇3

一、總則

1.編制目的及依據

為保障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縣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鎮實際,編制本預案。

2.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鎮行政區域內發生地震事件或周邊地區地震對本鎮造成影響的地震事件的應對處置。

3.地震應急響應分級與啟動條件

3.1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

本鎮境內發生地震,或鄰近地區發生地震波及本鎮,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時,啟動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流程。

3.2有感地震應急響應

本鎮境內發生有感地震,或鄰近地區發生地震本鎮有感時,啟動有感地震應急響應流程。

3.3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

當本鎮境內出現地震謠傳,並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時,啟動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流程。

二、組織機構

成立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和指揮全鎮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縣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成立後,鎮抗震救災先期處置工作結束。鎮抗震救災指揮部在縣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領導下,繼續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三、主要職責

(一)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啟動運作,召開指揮部會議,部署抗震救災任務,開展地震應急先期處置。主要工作職責如下:

1.災情收集與上報

分管民政的鎮領導負責災情收集與上報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尹曙亮、劉殿如等趕赴災區。

(1)開展人員傷亡數量、地震災區範圍、建構築物和基礎設施破壞程度等調查;

(2)開展地震宏觀異常現象、社會影響和地質災害等調查;

(3)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鎮指揮部報告一次。

2.搶險救災

鎮長或黨委副書記負責人員搶救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尹曙亮、劉殿如等趕赴災區各村(居)。

(1)組織救援人員搜索營救被困羣眾,發動基層幹部羣眾開展自救互救;

(2)配合上級救援隊伍開展搶救工作。

(3)嚴密監視災區火災、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迅速上報,並組織搶救隊搶救人員和物資,防止次生災害的擴大蔓延。

3.傷員救治

分管醫療衞生的鎮領導負責傷員救治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孫剛、胡雪等趕赴鎮衞生院和震區醫療點。

(1)組織開展傷員救治工作,視情況需要,在人員傷亡集中的村(居)設置醫療救護點;

(2)醫療救護力量不足時,提出請求支援方案。

(3)加強衞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級衞生部門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實行重大傳染病和突發衞生事件每日報告制度。

4.治安維護

分管治安的鎮領導負責治安維護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石成喜、鄭標等,組織派出所公安民警和骨幹民兵分組行動。

(1)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做好震區社會秩序維護工作;

(2)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對現場及相關通道實行交通管制;

(3)做好黨政機關、水電設施、銀行等重點目標保護工作。

5.宣傳報道

分管宣傳的鎮領導負責,孫明軍、孫志宇等共同參加,做好震後的宣傳報道工作。

(1)通過各種手段動員全鎮力量,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工作;

(2)迅速與縣地震部門取得聯繫,瞭解震情及地震發展趨勢,按照上級統一口徑,及時向公眾發佈震情、災情等有關信息;

(3)做好輿情收集分析,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鄉(鎮)指揮部報告一次,如有負面輿情,立即報告;

(4)配合上級做好媒體接待和社會各界來訪工作。

6.綜合保障

鎮分管政工領導負責地震應急保障工作,李磊、邵坤等協助。

(1)做好全鎮應急人員的生活保障工作。

(2)做好上級救災人員接洽工作,協助安排辦公、食宿、嚮導等相關事宜。

(3)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災民轉移安置、物資發放等工作。

(二)有感地震應急響應

有感地震發生後,鎮黨委和政府主要職責是:

1.儘快收集震情、社情信息,上報縣政府;

2.加強防震減災知識宣傳,維護社會穩定;

3.協助地震部門開展地震科學考察等。

(三)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

當本轄區內或鄰鎮出現地震謠傳並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時,負責宣傳報道工作的人員迅速收集掌握謠傳範圍、內容等基本信息,上報縣政府及縣地震局,協助上級公安、宣傳、地震等部門做好謠言傳播來源調查和宣傳闢謠工作。

四、應急結束

地震災害的緊急處置工作完成,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後果基本消除,災區基本恢復正常社會秩序和生活秩序,上級抗震救災指揮部宣佈災區震後應急期結束時,我鎮地震應急結束。

五、其他事項

1.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鎮黨委和政府按照有關規定發佈並報縣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為提高預案的科學性、時效性和可操作性,需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預案的更新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2.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地震應急預案 篇4

我市地處山西地震帶南端,地質構造複雜,地震環境惡劣,多年來一直被國家列為地震重點防禦區和可能發生中強度地震值得注意的危險區。為做好地震的防預工作,保護我校師生的生命和學校財產不受損害,結合第十五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確定的主題“加強疏散演練,確保學生平安”教育學生有序上下樓、文明把路行。進一步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堅決避免僥倖心理,開展疏散演練活動。特制定(實驗小學地震應急預案及保障方案)。

一、地震應急領導機構

地震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呂欽平

副組長:張水蓮米惠珍

成員:全體教師

地震應急速報小組:

(1)指揮組與向上級彙報組:校長及校委會

(2)疏散組:教導處

二、緊急疏散原則

指揮得力、謹慎從容、全體動員、保護師生、減少損失。

三、地震臨震應急反應

(一)緊急避震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儘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教室。

2、在教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採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儘量小,躲到桌下或牆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聽到第一聲鐘響,要迅速在課桌下抱頭或頂書包躲避。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隻手用力抓緊桌腿或牀腿。在牆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後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枕頭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卧倒或蹲下時,也可以採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牆,兩隻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口邊。

6、在教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築物和電線。

7、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二)緊急疏散:根據學校各年級所處位置及學生年齡特點,緊急疏散的具體要求是:

1、聽到哨聲後由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組織本班級學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鐘後沒有大反應,學校再次吹響哨聲,各班級應馬上按照學校規定的緊急疏散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教學樓。

2、撤離順序:前後樓各按預設好的路線撤離。

在撤離時給學生講清楚,地震時第一不能跳樓,第二不能一窩蜂似地往外擠,應在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同學一齊行動,把桌椅擺放得有利於避震;與外牆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外牆倒塌或玻璃破碎時傷人;避開室內的懸掛物;留一定的通道,便於震時緊急撤離;把年小體弱或殘疾的同學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離的地方。震後有秩序的撤離。

要求:

1、做到不驚慌、採取就近避險。

2、必須按疏散線路疏散,下樓時各班成兩路縱隊下樓,以免碰撞、擁擠、踩傷。疏散時要按指定路線,不要擁擠。

3、遇到災情,千萬不要跳樓。

4、當堂教師負責指揮學生疏散,不得擅離崗位,有秩序將學生撤離到操常

5、樓梯口要有教師指揮。

樓梯口具體負責疏散教師:後勤組教師各班班主任、數學教師——負責自己班級。

6、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或書包、書本護頭,以防被砸。

7、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後。

8、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築物,要儘量避開建築物和電線。

9、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後,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地震結束後,以班為單位集合,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並向校長報告。

到達集中地後,要蹲下,清點人數

(三)自救互救

疏散後,各工作小組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行震後的自救工作。

(一)災情速報

災情速報對象:災情內容向學區主要領導彙報。震後,每天要進行零彙報。

(二)災情速報的內容包括:震感、人口傷亡、經濟損失、社會影響等情況。

(三)速報程序:

1、發生有感地震或破壞性地震後,在20分鐘內向教育局領導報告。

2、學校應急疏散領導小組立即啟動相應的地震應急預案,在1小時內瞭解下列情況:

(1)影響範圍:指地震造成有感程度和破壞範圍。

(2)人口影響:指人員傷亡情況。

(3)經濟影響:指地震對建(構)築物、重要設施、設備的損壞與破壞等情況,對學校財產的損失等。

3、地震災情的速報實行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專人負責和按程序速報的原則。

四、本實施細則依據於(國家地震應急預案),自預案啟動時同時實行,望各涉及人員及全體教師認真履行。

地震應急預案 篇5

地震災害是人類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之一,其突發性強,破壞性大,對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構成了巨大威脅。為了保證破壞性地震臨震的預報發佈後,迅速全面地做好各項抗震救災準備工作及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高效、有序地開展應急自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減少人員傷亡,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總則

(一)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災減震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國家地震應急預案》、《甘州區教育系統地震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在我中心學校所屬各中小學學校、幼兒園處置發生或可能發生地震災害的應急活動。

(三)工作原則

1.預防和處置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工作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要本着“內緊外鬆”的原則,不麻痺大意,不掉以輕心,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佈置、及時處理。預防和處置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要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地震發生前,要立足防範,掌握主動,加強宣傳,從細節抓起,適時演練,提高防範措施和自救技能,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提高應急反應水平;二是地震發生後,要迅速反應,緊急疏散,迅速判明性質,並且報告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和上級主管部門,同時,依法辦事,注意方法,及時果斷處置;三是地震平息後,要全面排查,妥善安置,加強協調,形成合力,積極做好災後重建和教學秩序恢復工作。

2.地震災害事件發生後,各中小學、幼兒園立即按照預案採取應急措施,全體教職員工要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在出現公共突發性事件的危機時刻,學校領導和教師,特別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中青年教師一定要發揚不怕犧牲,勇於奉獻,英勇頑強,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全力保護學生的安全為宗旨開展救援工作。

二、機構和職責

鄉中心學校成立相應的防震減災工作領導機構,負責部署、指揮本地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1.鄉中心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小學(幼兒園)校(園)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xx擔任辦公室主任13xxx2,xxx擔任辦公室副主任13xxxx。

根據地震發生的具體情況,由組長統一指揮,領導小組可以隨時調集所屬學校人員支援重災學校,可調用物資,所屬學校必須給予全力支持和配合。

2.主要職責:

(1)普及地震知識和抗震救災應急避險知識;

(2)開展抗震救災強化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師生抗震救災意識和識別地震謠言的能力;

(3)接受和迅速執行上級領導和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各項指令;組織實施本預案,發佈各項搶險救災指令、批示、通知等;確定重點救災地點、範圍、部署抗震救災隊伍,實施搶救行動;組織協調各類物資調配供應;收集上報災情、社情、校情、保證學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三、應急機構

鄉中心學校是鄉屬各中小學學校、幼兒園抗震救災工作領導機構,負責組織、承辦本區域內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重大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的具體工作。中心學校財務室負責搶險救援資金的籌集,救助裝備的準備工作,辦公室負責做好處理地震的後勤保障工作,中心學校各處室負責人,完全小學教導主任、幼兒園副園長負責傷員的`救護和防疫的技術準備工作。

各完全小學、幼兒園要成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預防和處置本校發生的各類突發性地震事件,各處室具體職責如下:

1.校(園)長室必須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教導處、政教處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體師生對防震抗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總務處要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措、落實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校長室要保證各項經費的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四、應急行動的實施

(一)正常抗震救災工作

各校(園)在每年春季開校初制定抗震救災工作計劃,安排部署全年的抗震知識宣傳和演練工作;通過舉辦專題展覽,知識競賽、召開主題班會等方法,加強對地震基本知識、應急求生技能、防震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指導督促學校每學期組織師生開展2次以上的地震應急和自救互救演練,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

(二)臨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後,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召開會議,宣佈進入臨震的預報期,佈置防震工作,全體教職工應臨震應急狀態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工作。各校要採取緊急措施迅速有序地在教職工的帶領下將學生及幼兒疏散到安全地帶。同時,要保證通訊線路的暢通,聽取上級有關地震情況和實情,提出求援請示,並且隨時彙報救援工作情況。

(二)震後應急行動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所轄範圍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後,各級領導小組立即趕赴本級指揮所,各搶險救災隊伍必須在震後1小時內在本單位集結待命。

2.各級領導小組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部門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築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後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並且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和歷史文物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4.迅速瞭解和掌握本地區的受災情況,及時彙總上報。

五、應急保障措施

(一)應急通訊保障

進入防震應急狀態後,抗震救災領導小組通過電話、口授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並且根據相關領導指示及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及上級政府報告相關信息。

(二)生命線工程設施搶修、次生災害源遏制保障。

由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確定本單位重點用水、用電對象,對本單位的水、電系統等進行全面檢查和加固,準備必要的一定量的飲用水和小型發電設備,安裝各種自動保護裝置,並且制定相應的購置、保管、維護、使用制度;對本單位及系統內存在的易燃、易爆、劇毒、有害污染等次生災害暴發區認真監護,採取切實可行的防災減災措施,對職工進行躲避方法的教育和宣傳。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易燃易爆、放射性和有毒物品的登記和保管工作。安裝各種隔斷、切斷、自動保護裝置。對各要害部位定期認真進行檢查和維修。

(三)緊急避難場所保障

各學校要對本單位疏散的路線和臨時避難場所進行規劃。

六、獎勵與責任追究制度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鄉中心學校防震減災領導機構,要依法對地震預案的執行情況進行事後調查。因領導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堅持、工作推諉扯皮、應急處置不當,造成工作停滯和嚴重後果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地震應急預案 篇6

為確保學校發生破壞性地震時,各項應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災減震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國家地震應急預案》、《xx市教育系統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應急機構的組成

1、領導小組

我校防震減災工作在上級防震減災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組織實施。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由xx老師為組長,xx老師為副組長,各科任教師和班主任為成員,學校辦公室為指揮部。

2、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校防震抗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積極籌備,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二、臨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後,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依法發佈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抗震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行防震減災任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築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加強對電等重要設備、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順利進行。

4、加強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基層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三、震後應急行動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本區範圍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後,領導小組立即趕赴指揮部集結待命。

2、領導小組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校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連續的口哨聲或地震警報聲),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築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上課(或課間)時間:

A、各班學生在上課(或值日)教師的組織下按“地震應急疏散線路圖”立即撤出教室到操場中央。

B、所有校內其他人員立即撤到操場中央。

就餐時間:

A、在餐廳就餐的教師和學生在後勤人員的組織下按離出口“近及遠”原則撤離,即按座位自左到右、自前到後撤離到操場中央;

B、所有校內其他人員立即撤到操場中央。

就寢時間:

A、學生在宿管老師的組織下按離宿舍門口或樓梯口“近及遠”原則撤離,宿舍內按牀位自下到上、自前到後,有序組織撤離到操場中央;

B、所有校內其他人員立即撤到操場中央。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後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並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地震應急預案 篇7

為保證我校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國家預防地震應急預案》和市《預防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校防震減災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抗震減災應急機構的組成和職責

(一)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許開雄

成員:黎德恩、林鴻、黃俊廣、沈慶祿、各班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師

(二)應急機構的職責

1、組長職責

地震發生後,領導地震應急工作,統一組織、指揮協調抗震減災搶險的緊急救援工作。負責與現場抗震救災指揮部和縣直各有關部門應急機構保持系。

2、領導小組成員職責

(1)迅速瞭解、收集和彙總震情、災情,及時向教育局抗震減災應急領導小組報告並及時與縣直各有關部門應急機構保持聯繫。

(2)協助市地震觀場工作組加強餘震監視和震情分析會商。

(3)組織震害損失調查和快速評估,開展地震考察、宏觀異常調查,瞭解和彙總應急工作情況。

(4)負責報送地震新聞宣傳報道。

(5)負責處理領導小組日常事務,辦理抗震減災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事項。

二、應急通信保障

(一)應急通信保障是應急預案實施的重要條件,一旦發生地震,應急通信設備必須保持暢通無阻。

(二)要優先保證重要用户、重點用户以及生命工程用户的通信。

三、對學生進行抗震常識教育

1、避震要點

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2、身體應採取的姿勢: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3、教學樓避震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後應當有組織地撤離。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台上去!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四、校抗震救災應急工作領導小組開展以下工作:

1、召開校防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工作會議,通報震情趨勢,部署緊急避險和搶險救災工作。

2、隨時瞭解、掌握地震動態並及時向學校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各應急工作組通報。

3、檢查學校各部門、各應急救援工作組的應急措施和防震減災準備工作的落實情況。

4、督促校重點部位和易發生次生災害的部位,採取緊急措施和特殊保護措施,檢查消防設施。

5、根據上級指揮機構發佈的地震動態宣佈臨震應急期的起止時間,根據震情發展趨勢決定師生避震疏散時間及範圍。

6、強化地震知識的宣傳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誤傳和謠傳,穩定社會秩序。

五、震時應急反應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學校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自動轉為學校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協調師生疏散、搶險救援等應急處置工作。

1、應急指揮。學校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部署、協調和開展應急救援和救護工作。保持學校與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教育部門、地震部門的通信聯繫,向有關部門瞭解地震震級、發生時間和震中位置、震情趨勢等情況。保證24小時通信暢通。

2、人員疏散。應急疏散組應立即按照應急預案和人員疏散、轉移方案,組織師生疏散、轉移至安全區域。在疏散、轉移時,應採取必要的防護、救護措施。

3、搶救傷員。搶險救災組應立即組織開展自救互救,搶救被埋壓人員;組織校區內搜救工作,對需要救治的傷病員組織現場搶救,並幫助其迅速脱離危險環境。協助專業救援隊搜救被埋人員。協助衞生醫療救護隊搶救傷病員、開展校區疾病預防和水源衞生監控等工作。

4、搶排險情。搶險救災組對震後破壞的供排水、供電、校內道路、基礎設施進行搶排險,儘快恢復學校基礎設施功能;協助公安、消防部隊撲滅火災和保護校內重點文檔資料、重要設施。

5、安全保衞。安全保衞組儘快組織人力,加強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衞工作,維護校園秩序,配合公安部門預防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加強對學校公共財產、救濟物品集散點、重點實驗室的警戒。

6、信息收集。學校在開展救援工作的同時,立即將傷病員數量、救治情況、救援力量以及建築物倒塌、震災損失的初步估計等情況報告市教育局。

7、應急響應終止。學校的地震災害救援工作完成,傷病員在醫療機構得到救治,師生情緒穩定,並得到妥善安置,學校及時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經批准可宣佈地震應急響應終止。

地震應急預案 篇8

為確保我鎮地震應急工作迅速、高效,有序開展,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甘肅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結合《成縣地震局地震應急預案》及我鎮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方針和原則

(一)指導方針。防震減災工作堅持以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把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我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落實震前、震時、震後各項防震減災工作措施。

(二)原則。堅持以人為本,保護人民羣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最大限度的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原則;實行政府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部門密切配合,各司其職,資源整合,信息共享;以先進技術手段為支撐,進行科學決策;建立廣泛的社會動員機制,發揮人民羣眾在自救呼救和震後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在全鎮區域內發生的地震災害事件(含有感地震事件)的應急處置。

三、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應急指揮機構及主要職責

鎮黨委政府成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和調度全鎮防震減災工作。發生地震災害事件,鎮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即轉為鎮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組織、指揮和協調全鎮抗震救災工作。為了做好全鎮地震災害事件和其他地震事件的應對工作,紙坊鎮成立了由黨委書記強萬祥、鎮長張虎林同志任組長,人大主席楊煒同志、黨委副書記李春同志、副鎮長李輝、楊星悦、郝會兵同志任副組長,各站所及派出所、醫院、供電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地震應急指揮部領導小組。負責對本鎮地震應急工作實施統一指揮,以及地震應急搶險救援的各項工作。

主要職責:

1、第一時間向縣委縣政府報告災情和救災應急方案及救災中發生的重大問題。

2、確定和宣佈震後應急或臨震應急期的起至時間。

3、統一領導全鎮抗震救災工作,部署和監督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實施;派出地震現場抗震救災人員,協調駐點部隊派遣搶險救災部隊。

4、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協調跨鎮抗震救災工作和臨震應急事項;解決協調抗震救災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5、根據破壞性地震應急需要,向縣政府請求在災區實行和解除特別管制措施。

6、及時掌握災情、震情、險情及其發展趨勢,請求縣政府及有關部門實施對口緊急支援。

7、統一把握震情、災情報道口徑。

(二)辦事機構及主要職責指揮部下設“一室七組”,即抗震救災辦公室、宣傳報導組、安全保衞組、醫療救護防疫及人口疏散組、搶險救災及生活物資供應組、社會保障及恢復建設組、後勤保障組、督察工作組。

1、抗震救災辦公室

辦公室設在黨政辦,主任由黨委副書記李春同志兼任,副主任由黨政辦主任蘇定輝同志兼任。成員包括:黨政辦工作人員。

主要工作職責:

(1)研究制定本鎮應對地震事件的政策措施和指導意見

(2)負責組織指揮和處置一般地震災害事件的先期處置和善後工作;

(3)協調各組之間的關係,指導各村開展地震事件的應對工作;

(4)負責對外的聯絡和接待工作。

(5)負責處理辦公室日常工作。

(6)完成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2、宣傳報導組

宣傳報導組辦公室設在黨政辦公室,組長由蘇定輝同志兼任,成員由黨政辦成員組成。主要職責:

(1)按照規定進行應急宣傳,及時向公眾發佈震情、災情等有關信息。

(2)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在廣播上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全鎮力量,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工作。

(3)宣傳抗震救災工作中典型事蹟與模範人物,穩定人心,穩定社會秩序,促進救災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

3、安全保衞組

安全保衞組辦公室設在武裝部,組長由武裝部長郝會斌同志兼任,副組長由派出所所長王小強同志兼任,成員由武裝部、派出所成員組成。

主要職責:

(1)負責組織地震應急的社會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衞工作,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2)當地震發生後,加強災區的治安管理工作,實施緊急防範措施,全力維護災區的社會穩定工作。

(3)負責組織對要害部門、金融單位等重要目標的警戒。

(4)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災、水災、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和擴大蔓延。

(5)協助民政部門組織羣眾撤離和轉移。

(6)必要時負責組織動員和徵用其他部門及社會的交通設施裝備,保證地震應急搶險救災物資運輸和災民、傷員的疏散轉移。

4、醫療救護防疫及人口疏散組

醫療救護防疫及人口疏散組辦公室設在鎮計生辦,組長由武裝部長郝會斌同志兼任,副組長由鎮衞生院院長鬍志鋒同志、計生辦主任陳海洲同志擔任,成員由衞生院、計生辦工作人員、各村黨支部書記、轄區學校校長組成。

主要職責:

(1)負責迅速組織醫療衞生救援隊伍進入地震災區現場,對傷員進行緊急救治。

(2)在監震應急期間,應儲備一定數量的藥品及醫療救護器械等,組織好醫療救護隊待命。

(3)地震發生後,應立即奔赴災區,利用各種醫療設施或建設臨時醫療點搶救傷員。

(4)做好衞生防疫及傷亡人員的搶救、處理及疏散工作。

(5)負責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食品、飲用水源、醫用放射源的安全情況,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傳染病的爆發流行。

(6)負責地震傷亡醫療救治信息報告,負責組織本鎮的地震次生、衍生災害的預防與處置工作

(7)在臨震應急期間,應組織羣眾進行有秩序的疏散,特別要注意做好婦女、兒童及老、弱、病、殘人員的疏散安置工作。

(8)地震發生後,迅速設置避難場所和救災物資供應點。

5、搶險救災及生活物資供應組

搶險救災及生活物資供應組辦公室設在財政所,組長由副鎮長李輝同志兼任,副組長由財政所所長蘇環春同志、民政辦主任趙衞東同志兼任,成員由財政所、民政辦工作人員。

主要職責:

(1)在臨震應急期間,應組織搶險救災隊伍積極開展救災技術訓練,掌握搶險救災技術。同時,做好應急資金、物資、食品的儲備工作。

(2)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應迅速組織隊伍奔赴災區,搶救被壓埋人員,並協助有關部門進行工程搶險。

(3)地震發生後,迅速組織隊伍,按照全鎮的統一部署,調動糧食、食品與物資,保證災區生活必須品的供應。

(4)嚴密監視災區火災、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迅速組織搶救隊搶救人員和物資,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災害的擴大蔓延。

(5)做好應急救濟款的發放工作。

(6)積極組織災區的轉移、安置與恢復重建工作。

6、後勤保障組

後勤保障組辦公室設在民政辦,組長由副鎮長李輝同志兼任,副組長由民政辦主任趙衞東同志擔任,成員由民政辦、供電站及後勤工作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1)在臨震應急期間,做好運輸車輛的準備工作及救災儲

備物資、設備的運輸工作。

(2)在臨震應急期間應加強對主要通訊線路的檢修及通訊物資的準備工作。

(3)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應儘快組織人員搶修被損毀的線路及設施,保證救災通訊暢通無阻。

(4)在臨震應急期間,要組織力量對主要變電線路進行檢修、加固。

(5)地震發生後,供電站迅速組織搶修隊伍,儘快恢復被損壞的線路及設施,確保災區正常供電。

7、社會保障及恢復建設組

社會保障及恢復建設組辦公室設在民政辦公室,組長由鎮長張虎林同志擔任,成員由民政、財政所、機關後勤工作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1)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應立即組織隊伍奔赴災區對退休工人,低保、困難人員開展社會救助工作。

(2)迅速組織人員深入災區,普查房屋等建築物的損毀情況。

(3)提出重建計劃,並上報鎮黨委、鎮政府。

(4)積極爭取外援和籌措資金。

8、督察工作組

督察工作組辦公室設在紀檢辦公室,組長由紀檢書記李春同志兼任,成員由司法所工作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1)在臨震應急期間,對各組開展的地震應急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2)破壞性地震發生後,督查各工作組履行責任情況、開展救助落實情況。

(3)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對在處置因工作不力造成嚴重後果的,追究相關領導責任。

四、應急響應

1、響應程序地震災害發生後,根據震情和災情需要,啟動應急預案。組織領導應急工作。根據需要,組織有關部門做好穩定社會、安定民心等工作,及時向上級政府和地震部門報告震情、災情和應急工作情況。

2、指揮協調

(1)一般破壞性地震應急反應。各村、各單位在半小時內向辦公室彙報災情,之後每隔一小時向辦公室彙報災情,辦公室每隔一小時向鎮地震處置指揮部報告情況,同時向縣地震應急指揮部彙報災情。

(2)中等級嚴重破壞性地震應急反應。中等破壞性地震中等或嚴重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各工作組成員迅速到位,按照鎮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和職責開展救災工作。迅速向縣政府及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告災情。

(3)臨震應急反應。鎮防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緊急會

議,研究佈置應急準備工作。各工作組立即行動起來,確保通訊暢通,集結搶險救災隊伍,隨時準備工作。積極儲備救災資金、物資和食品。加強全鎮的保衞工作,預防和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

3、緊急處理

地震災害現場實行政府統一領導、現場指揮部綜合協調、各部門參與的應急救援工作體制。

地震現場緊急處理的主要內容。

(1)儘快溝通、彙集和上報地震破壞、人員傷亡和被壓埋的情況、災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動進展情況;

(2)分配救援任務、劃分責任區域、協調各級各類救援隊伍的行動;

(3)必要時採取緊急防禦措施,及時疏散羣眾,組織建築物的安全鑑定,查明次生、衍生災害或威脅,組織力量消除次生災害的發生;

(4)組織搶修通信、交通、供水、供電等生命線設施;組織救援物資的接收與分配。

(5)協助上級業務部門進行災害損失調查、災害損失評估等工作。

4、應急行動

(1)人員搶救與工程搶險

指揮部根據災害種類和分佈情況,迅速組織搜救被壓人員,協助有關部門進行工程搶險,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

正常。

(2)羣眾的安全防護

災情發生後,鎮政府應及時制定具體的羣眾能夠疏散撤離方式、程序、行動組織指揮方案,規定疏散的範圍、路線、避難場所和緊急情況下保護羣眾安全的必要保護措施,並認真落實。

(3)社會力量動員和參與

特別重大、重大或較大地震災害事件發生後,鎮抗震救災指揮部動員非災區的力量,參加搶險救災、動員基層單位和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對災區提供救助,根據需要開展捐款、捐物活動。

(4)應急結束

地震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完成後,由現場指揮部組織相關小組和專家對應急處置工作進行評估。應急達到以下條件:地震災害事件的緊急處置工作已經完成,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的後果基本消除,經過震情趨勢判斷,近期無發生較大地震的可能,災區基本恢復正常社會秩序。鎮指揮部向縣抗震救災指揮部申請應急結束,由縣政府批准並宣佈災區震後應急期結束後,方可終止應急狀態。

五、後期處置

1、善後處置

地震發生後,鎮應急指揮部必須做好受災羣眾的安置工作,為受災羣眾提供臨時住所和應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須

品,做好現場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工作,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2、社會救助

鎮民政部門要發動社會、個人開展救助活動,並按有關規定做好捐贈款物的接收、分配、運輸、發放工作。民政部門負責對社會捐贈資金和物資實行全過程管理和監督,確保救助資金和物資用於受災地區和受災羣眾。

3、調查和總結

參與地震應急工作的各相關部門、單位做好各自應急工作的總結並上報鎮抗震救災指揮部,鎮抗震救災指揮部對應急工作進行總結並提出改進建議,上報縣抗震救災辦公室。

六、應急保障

1、通信保障

電信部門負責對通信系統的維護,制定通信系統備用方案,確保地震應急期間通訊暢通。

2、交通運輸保障

派出所負責應急處置工作中的交通運輸保證,本着平震結合的原則,組織一定數量的應急運輸工具,供地震災害應急救援使用,並建立應急交通工具動態數據庫。

3、醫療衞生保障

鎮衞生院負責地震災害應急處置工作中的醫療衞生保障,組織應急衞生救援梯隊,及時提供現場創傷醫療救治、疫情處置的基本設備,建立醫療衞生保障動態數據庫。

4、治安保障

鎮派出所負責地震應急處置工作中的治安保障,開展羣防聯防。

5、物資保障

民政部門合理建立物資的儲備網絡,完善鎮級救災儲備管理制度,增強鎮級調控能力,必要時,可依法動員和徵用社會物資。

6、資金保障

地震災害應急處置工作所必須的專項資金由鎮財政予以保障。

7、社會動員保障鎮政府建立應對突發性公共事件災害的社會動員機制,保證在特別重大、重大或較大地震災害發生後,能夠使社會各方面力量及時、主動地參與應急處置工作。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