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應急預案

防颱防汛事故專項的應急預案

欄目: 應急預案 / 發佈於: / 人氣:1.68W

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防颱防汛事故專項的應急預案

xx熱電廠地處xx灣南岸,地形較平坦,海拔標高為3.50—6.37m,地貌單元為海蝕低級階地。xx市屬北温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因受海洋的影響,兼有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温10.5℃,極端最高氣温35.3℃,年最大降雨量1053.2mm,最大風速30m/s,百年一遇高潮水位3.10m。

由於電廠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汛期易發生排水或海水倒灌、颱風或颶風襲擊等自然災害,對電廠的生產設備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防禦與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以事故的預測、預防為基礎,以對事故過程處理的快捷、準確為核心,以全力保證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為目標,以建立事故的長效管埋和應急處理機制為根本,以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將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為基本原則。

3 爆破

3.1 應急組織體系

3.2 指揮機構及職責

3.2.1 現場應急指揮部

組 長:廠長

副組長:副廠長、副書記

職 責:發生防颱防汛事故後,現場應急指揮部全面組織開展事故應急工作。

現場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

主 任:副廠長

成 員:各處室領導

職 責:負責溝通情況和彙總信息,並及時向電廠應急指揮部或電廠領導彙報。

3.2.2 現場設備隔離組

組長:運行分場副主任

成員:當班運行值長、各專業班組長(單元長)

職責:熟悉防颱防汛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對應的相關設備、系統;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準確隔離事故所涉設備、系統和其動力源。

3.2.3 引導疏散組

組長:生產設備處處長

成員:生產設備處各專業工程師

職責:熟悉防颱防汛專項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涉位置相關道路和周邊環境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接受指令;根據事故現場人員分佈情況,開闢安全疏散通道,組織疏散人員至安全地點。

3.2.4 安全保衞警戒組

組長:生產設備處負責安全管理的處長

成員:電廠安全監察、消防專幹、運行分場安全員

職責:熟悉防颱防汛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涉位置相關道路和周邊環境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接受指令,疏通事故現場通道,設立警戒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統計進入事故現場施救人員人數,採集事故現場信息、辨識事故現場可能出現的次生事故源,及時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報告

3.2.5 現場施救組

組長:運行分場主任

成員:值長、專工、義務消防隊員等

職責:熟悉防颱防汛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各類事故的施救方法、所涉位置水源、消防器材、通道、防颱防汛物資設備等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聽從指揮,不盲目行動,有序展開施救行動。

3.2.6 救護後勤保障組

組長:綜合辦公室主任

成員:總務員、保潔班班長、工資員、打字員等

職責:熟悉防颱防汛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應急後備物資的存放地點;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設立現場臨時救護站,置備應急車輛,聯絡專業救治資源,開闢人員救治綠色通道;記錄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下達的指令和過程。

3.2.7 應急值班室

電廠設立防颱防汛事故應急值班室,值班地點為主控室,值班人員為值長,實行24小時不間斷值班。

4 預防與預警

4.1 危險源監控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遼寧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並按照要求檢查、整改,不斷完善防颱防汛管理制度。

4.1.1 加強防颱防汛設施設備的管理

(1)防颱防汛設施設備(如:潛水泵、水帶、電纜輥等)、物資等不準移為它用。

(2)定期對防颱防汛設施設備、物資等進行檢查。

(3)防颱防汛設施設備存在的隱患和缺陷,有關處室要立即聯繫處理。

4.1.2 加強避雷設施設備的管理

(1)電廠每年春季要聯繫xx市防雷檢測中心對全廠廠房等的接地電阻進行檢查。

(2)電廠每年春季要對避雷器、避雷針、避雷帶做預防性試驗。

(3)電廠日常利用安全生產大檢查對全廠防雷工作進行落實檢查,對違反規定的情況責令整改。

4.1.3 加強防風措施檢查

(1)加強高空設施設備的檢查,應無鬆動等異常現象。

(2)加強門窗等設施檢查,玻璃應完好,大風天門窗應關好。

4.1.4 加強汛期值班管理

(1)汛期,電廠要安排有關處室領導進行24小時值班,協助當班值長處理工作現場內發生的防颱防汛事故。

(2)生產設備處、運行分場的工作人員必須保持通訊暢通,要隨叫隨到,以及時處理現場的突發事故。

4.2 預警行動

4.2.1 預警

電廠內發生雷擊、水淹、高空設備被風損壞等情況均作為本預案的預警條件,發觀人應及時向運行當班值長報告。

防颱防汛事故報警要點:事故地點、事故情況、現場人員受困情況、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等。

4.2.2 接警

運行當班值長在接到防颱防汛事故報警後,應立即向有關專業發出“現場危險”的警告,並嚮應急指揮部或應急辦公室報告。

倘若事故發生在夜間或休息日,運行當班值長還應立即向厂部值班室報告。

接警的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成員應趕赴事故現場,辨析事故情況決定啟動何級應急預案,並通知召集各應急小組進行應急準備。

接警的夜間或休息日厂部值班人員應立即召集廠內其他值班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協同運行當班值長進行應急處置。

5 信息報告程序

電廠發生防颱防汛事故時,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向xx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報告的,電廠應當及時向上述部門報告。

應急值班室值班人員接到防颱防汛事故報告後,應當立即嚮應急指揮部或應急辦公室人員報告,並做好記錄。

接到發生防颱防汛事故的報告後,根據應急指揮部指示,各處室應當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對報告事項調查核實、確證,並及時嚮應急指揮部報告情況。

一旦出現事故報告且經查實,要立即上報集團公司,且對事故可能涉及的生產區域以及周邊的.人員進行緊急通報,説明事故性質、採取的防護措施以及疏散撤離方案

6 應急處置

6.1 響應分級

按照防颱防汛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Ⅰ、Ⅱ、Ⅲ、Ⅳ級響應。

(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Ⅰ級響應

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造成電廠發電、供熱系統完全癱瘓,且超出企業自身應急處置能力的防颱防汛事故。

(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Ⅱ級響應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造成電廠全停,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且超出企業自身應急處置能力的防颱防汛事故。

(3)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Ⅲ級響應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較大的且超出企業自身應急處置能力的防颱防汛事故。

(4)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一般防颱防汛事故時啟動Ⅳ級響應。

6.2 響應程序

電廠發生防颱防汛事故由現場指揮部指揮救援,並通過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傳真等上報集團公司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決定啟動相應級的響應。制定施救方案,並安排、聯繫相關施救人員配備安全防護用品(雨衣;防護服、絕緣用具等)進行救援。

應急管理機構必須備有電廠各專業設備系統圖和防颱防汛應急處理流程圖。

根據現場位置和情況,似保人身、保供熱、保電網、保設備為原則,決定停電的範圍,採取措施切斷事故爆發部位設備的汽源、水源、電源。在切斷電源時,因小部位的電源可能未切除,施救人員在進入職業危害因素爆發部位區域時應與電氣設備保持一定距離,預防觸電。

6.3 處置措施

6.3.1 事故報警和初期處置

防颱防汛事故發生時,發現人員應迅速將災害信息向值長彙報,值長是救災現場的指揮員,到達現場後要迅速掌握造成事故情況,根據電廠的設備運行工況,果斷指揮應急救援人員,採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擴大,確保人員、設備安全運行。值長負責聯繫電廠人員和相關單位人員迅速趕赴生產現場,組織救災工作。

如事故不能控制,在電廠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立即彙報集團公司相關部門和人員,彙報時講明災害發生地點、情況、人員安全、設備損壞等,聽從集團公司的統一指揮和調度。必要時指揮部要對受到威脅的工作人員進行疏散,疏散的通道以廠內的消防通道為主。

6.3.2 事故的應急展開

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在接到報警後,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臨近設立指揮場所,設立明顯標誌,宣佈啟動防颱防汛專項應急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應急小組的應急行動。

各應急小組接到啟動應急預案命令後,應立即向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集結、報到,並統計人數;有條件的應讓人員佩戴明顯的識別標誌。

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到達事故現場後,應根據損壞設備、人員受困、設備、物資情況,下達疏散人員、施救、轉移物資等指令,有組織地指揮各應急小組展開行動。

事故中如伴有或次生人身傷亡、全廠停電等事故,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應及時啟動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

事故應急中,根據事故程度、人身傷亡等情況及時請求就近警察或武警人員增援,為幫助實施警戒、疏散、解救受困人員等提供人力資源。

事故應急中,根據事故程度、人身傷亡等情況及時請求消防、醫療等專業機構增援,為幫助實施行動提供專業支持。

事故消除後,應立即組織進行事故現場的隔離和保護並採取安全措施,確保人員恢復生產中的安全。

制定恢復方案,先逐步恢復未受損壞的部分設備,儘快恢復生產。

以全部主設備恢復正常運行為結束點,防颱防汛應急工作任務完成後,由應急指揮部下達解除應急狀態的命令。

7 應急物資保障

電廠在主控樓一樓設置了專用的防颱防汛庫房,配備了專用的潛水泵、水帶、電纜輥、雨衣、水鞋、塑料布等設備物資,庫房由運行分場負責管理。每年五月份雨季前,運行分場要提前檢查清點防颱防汛庫房內的設備物資,及時聯繫有關部門修理、更新、補充防颱防汛設備物資。

生產設備或特殊物資設備,根據集團公司物資管理規定,可以採取物資聯儲等方式對事故備件進行儲備,保證在事故情況下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提供所需設備。

7.1 通信與信息保障

應急中使用的對講機頻道、有關人員的電話號碼見附錄A。

7.2 應急隊伍及裝備保障

應急隊伍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值班人員、義務消防隊員及外部救援部門人員。應急裝備包括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塵面具、對講機、水帶、防噪耳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