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尊老愛幼的演講稿9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9.03K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尊老愛幼的演講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尊老愛幼的演講稿9篇

尊老愛幼的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尊老愛老是中華傳統美德。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將敬老愛老的傳統發揚光大。

記得有人説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

在過去的日子裏,老人們為這個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們為有這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尊老愛老,我們責無旁貸。在這樣的日子裏,你想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身邊的老人一份什麼樣的祝福呢?無論為他們做什麼,我真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尊敬長輩、關心長輩的好學生。

人都是要老的,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説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尊老敬老的文明禮貌學生。

最後,再次祝福我們可愛的前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尊老愛幼的演講稿2

教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xx月xx日也就是上週星期一上午,由我們少先隊大隊部組織了36名少先隊志願者到我鎮德育教育基地——xx鋪鎮xx敬老院開展了一次“關愛老人”社會綜合實踐活動。為表達我們對敬老院孤寡老人的一絲心意,我們帶去了全校同學節儉下來的零花錢購買的慰問品,也就是我們這個學期第一次捐出的愛心款中的三分之一的錢,之前就跟同學們説過:“這學期第一次我們的捐款分為三部分來搞活動,一部分已經上交到長沙市青少年基金會,另外第二部分,就是這次給敬老院的老人購買慰問品,第三部分的錢,我們將用來獎勵我們自我學校那些品學兼優,在這次期中考試中成績優秀或有提高的,家庭不夠寬欲的同學,這項活動只要天氣變好,我們少先隊也將會很快進行。

這次去敬老院,我們志願者們代表所有全校的同學,給老爺爺、老奶奶送去了慰問品,志願者們還親手製作的漂亮的小卡片,以及一個個精彩的節目。最終,同學們還陪老人們説説笑笑,慰問寒喧。整個慰問的過程,我們能夠看出老人們其實很怕孤獨,一點點的關愛都能夠讓他們冰封的心融化,感受到人間的温情,老爺爺們都説:“我們xx中小的孩子怎樣一個個都怎樣這麼優秀,一個個都這麼懂事,這麼有禮貌。”我也看到了當志願者對老人們甜甜的説上那一句句:“爺爺好或者奶奶好”時,也許是因為好久好久沒有人那樣稱呼過他們了,從老人們的臉上能夠看到他們是那麼幸福,那麼的開心,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的笑容。

同學們,其實我們不必要為別人做些什麼,只要有禮貌的問候一聲,別人就會覺得很開心,上週總結是時,我就提醒過同學們,見到我們學校裏的教師、或外來的領導,統一説一聲:“教師好!”不必要敬一個隊禮,教師或我們學校的客人就會覺得我們學校的孩子很有修養,很有禮貌,很多的同學都能做到,異常的三、四年級的同學,其實,同學們在學校外面好也,有客人來到你家也好、或者你到別人家去做客,或者你在某個地方見到某個認識的人,你問候一聲:“叔叔阿姨好、或者爺爺奶奶好!”別人同樣會覺得你是一個家教很好,很有修養,很有禮貌的孩子,你的爸爸媽媽同樣會受到別人的尊敬。本週星期三我們學校會來一些尊敬的領導,我期望所有的同學,如果見到他們的話都親切的問候一聲“教師好!”期望給他們留下好的印象,更期望同學們,在任何地方見到你認識的人,或者尊敬的客人都親切的問候一聲!

尊老愛幼的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尊老,顧名思義,就是尊敬老人。尊老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是世界四大禮貌古國之一,幾千年來,人們一向把尊老作為一種職責和行為規範。社會也十分重視尊老,我國還把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

下頭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敬老的故事:春秋時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時候,由於父母體弱多病,家裏很窮。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飯,可家裏一粒米也沒有,怎樣辦?小小的子路,於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裏的山路,從親戚家裏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他是個孝順的孩子。尊老敬老的故事又何止這個“子路負米孝雙親”呢!還有“岳飛敬師孝母”、“黃香九歲為父親温席”、“鄧小平贍養繼母,幾十年如一日”等等。

反省我們自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方面又做得怎樣呢?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可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我們家家有老人,人人會變老,年年有重陽。在今年老人節來臨之際,你想給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你身邊的老人送上一份什麼祝福呢?

那就讓我們多去幫忙那些生活不便,有困難的老人,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我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當是我們自我做的事,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趣味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還比如:乘公車的時候主動讓個座位,攙扶年邁的老人過馬路,幫忙年邁老人搬東西等等。

這些都是我們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相信我們船小的每位師生都能從小事做起,在實際生活中做到尊老敬老。其實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也絕不是老人節這一天的事,而是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的事。因為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

愛幼,顧名思義,就是關愛幼小。愛幼自古以來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們也一向把愛幼作為一種職責和行為規範。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四歲時,就明白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

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伙伴。看看我們身邊那些年幼的弟弟妹妹,也許他們比我們弱小,但他們同樣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成長需要我們這些做哥哥姐姐的關心,就像我們需要長輩的關心一樣。關心他們,與他們一齊成長,也會讓我們在成長道路上充滿歡樂。因為,助人是歡樂之本。那些比我們小的弟弟妹妹們,他們的年齡比我們小,個頭比我們矮,身體比我們弱,懂得的知識和經歷也比我們少,那麼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大哥哥大姐姐們用愛心去關心和愛護他們,對於他們我們就更應當懂得謙讓和照顧。我們四、五、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尊老愛幼是每一個人都應當去做的,讓我們大家要從此刻做起,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個尊老愛幼的模範;進取、勇敢地接過先輩們尊老愛幼的接力棒,把祖祖輩輩這一光榮傳統,一代一代傳下去……

在這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少年兒童都能健康、歡樂!

尊老愛幼的演講稿4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很多同學都知道,今年的10月23日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説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xx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説,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後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xxx學生在老人節裏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麼。又有什麼感想。

我今天的講話就到這裏。謝謝!

尊老愛幼的演講稿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經過幾千年的積澱,她博大而精深,她厚重而寬廣,祖國從古至今有着許許多多的文明,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尊老愛幼不僅是文明精神的體現,更是一種愛的體現。同時是我們小學生都應該學習的一種美德。

尊老愛幼,這是中國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恆不變的優良傳統,是一個民族的優秀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蹟,如春風一樣,感染着我們,打動着我們的心靈,滋潤着我們的心田,豐富着我們的精神,歷史上有許多尊老愛幼的事例為人稱道。

孟子曾説過這樣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教導我們不光要孝敬自己的長輩、愛惜自己的子女,還要孝敬別人的長輩、愛惜別人的子女。

孔子也曾説:“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古人更有:孝子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

連古人都這樣的有孝心,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我們不是為了千古留名,我們不需要有那樣的壯舉,我們只需要做好生活中的自己:在家聽父母的話,多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勤奮學習、看見同學鬧矛盾了主動去勸解、公交車上看到老人、孕婦和小孩主動讓座。只要我們能做到這些就已經足夠了。也許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對你來説並不算什麼,你也不會太過在意,但是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方便了許多人,也感動了許多人。雖然你們素不相識,但是他們會永遠記得你。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美德,更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去的一天。古往今來,經歷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斷的變化着,但有一點卻是不變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正是這種文化的傳承才使得華夏文明千百年來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而愈加繁茂,間接地我們也為祖國盡了一份綿薄之力。

尊老愛幼,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平凡的事將成就不平凡的你。

謝謝大家!

尊老愛幼的演講稿6

尊敬的教師、同學:

你們好!

我今日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愛幼,讓美德充滿人間》。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禮貌古國,經過幾千年的積澱,她博大而精深,她厚重而寬廣,祖國從古至今有着許許多多的禮貌,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禮貌史中尊老愛幼不僅僅是禮貌精神的體現,更是一種愛的體現。同時是我們中學生都應當學習的一種美德。尊老愛幼,這是中國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恆不變的優良傳統,是一個民族的優秀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蹟,如春風一樣,感染着我們,打動着我們的心靈,滋潤着我們的心田,豐富着我們的精神,歷有許多尊老愛幼的事例為人稱道。

尊老愛幼是一種美德,尊老愛幼是一種傳承,尊老愛幼是一種禮貌,讓敬老、尊老之風永遠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禮貌與我們同行,讓美德充滿人間。

尊老愛幼的演講稿7

尊敬的老師、同學:

你們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xxxx月xxxx日也就是上週星期X上午,由我們少先隊大隊部組織了36名少先隊志願者到我鎮德育教育基地——xxxx鋪鎮xxxx敬老院開展了一次“關愛老人”社會綜合實踐活動。為表達我們對敬老院孤寡老人的一絲心意,我們帶去了全校同學節約下來的零花錢購買的慰問品,也就是我們這個學期第一次捐出的愛心款中的三分之一的錢,之前就跟同學們説過:“這學期第一次我們的捐款分為三部分來搞活動,一部分已經上交到長沙市青少年基金會,另外第二部分,就是這次給敬老院的老人購買慰問品,第三部分的錢,我們將用來獎勵我們自己學校那些品學兼優,在這次期中考試中成績優秀或有進步的,家庭不夠寬欲的同學,這項活動只要天氣變好,我們少先隊也將會很快進行。

這次去敬老院,我們志願者們代表所有全校的同學,給老爺爺、老奶奶送去了慰問品,志願者們還親手製作的漂亮的小卡片,以及一個個精彩的節目。最後,同學們還陪老人們説説笑笑,慰問寒喧。整個慰問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出老人們其實很怕孤獨,一點點的關愛都可以讓他們冰封的心融化,感受到人間的温情,老爺爺們都説:“我們xxxx中小的孩子怎麼一個個都怎麼這麼優秀,一個個都這麼懂事,這麼有禮貌。”我也看到了當志願者對老人們甜甜的説上那一句句:“爺爺好或者奶奶好”時,也許是因為好久好久沒有人那樣稱呼過他們了,從老人們的臉上可以看到他們是那麼幸福,那麼的開心,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的笑容。

同學們,其實我們不必要為別人做些什麼,只要有禮貌的問候一聲,別人就會覺得很開心,上週總結是時,我就提醒過同學們,見到我們學校裏的老師、或外來的領導,統一説一聲:“老師好!”不必要敬一個隊禮,老師或我們學校的客人就會覺得我們學校的孩子很有修養,很有禮貌,很多的同學都能做到,特別的三、四年級的同學,其實,同學們在校園外面好也,有客人來到你家也好、或者你到別人家去做客,或者你在某個地方見到某個認識的人,你問候一聲:“叔叔阿姨好、或者爺爺奶奶好!”別人同樣會覺得你是一個家教很好,很有修養,很有禮貌的孩子,你的爸爸媽媽同樣會受到別人的尊敬。本週星期三我們學校會來一些尊敬的領導,我希望所有的同學,如果見到他們的話都親切的問候一聲“老師好!”希望給他們留下好的印象,更希望同學們,在任何地方見到你認識的人,或者尊敬的客人都親切的問候一聲!

尊老愛幼的演講稿8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敬老愛幼,是最好的美德。人之一生,誰也不能避免這兩個時期,在年老時需要人的扶助,正如在年幼時需要人的照管。當年歲大了,無人加以誠懇的扶助,必不能得到安閒。幼小時,無人加以慈愛的照管,必容易趨於墜落。若講人道主義,須先對於老幼這兩項人,施行親切的愛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的這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準則治理國家,統一天下就如運轉於掌心一樣容易了。”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尊老愛幼起始於原始社會,當時生產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內部為了人類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續,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尚無勞動與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樣分配勞動果實,實行義務撫養。由此逐漸形成的這種樸素的道德觀念,被繼承下來。從原始的社會,就已有了尊老愛幼的思想,這使人聽起來感到非常的高興,從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尊老愛幼”有着她經久不衰的生命力。這項傳統美德一定會被我們永遠的繼承下去。1986年,根據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的建議,國務院決定將每年農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定為“中國老人節”,藉助傳統的重陽節,祝願全國老人健康長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於1949年12月規定每年6月1日為兒童節。

想必大家都知道黃香和子路的故事吧!

黃香,東漢人,少年時就善於寫文章,當時的人稱頌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但黃香最難能可貴的,還是他從小就知道孝敬父親。

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鑽到父親的被窩裏,躺一會兒才回到自己的牀上睡覺。夏天夜裏很熱,黃香就手執蒲扇,對着父親枕蓆使勁扇着。黃香長大後,朝廷覺得他是個人才,讓他擔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濟災民,百姓沒有不感動的。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當皺紋爬滿你的額,手無法撫平,讓關愛順着皺紋,流進眼眶;當童稚寫滿你的眼,手無法抹去,讓關愛在前方,亮成明燈一盞。尊老愛幼,人間美德!

尊老愛幼的演講稿9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人,因為美德而變得美麗。社會,因為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世界,因充滿美德而更繽紛。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説明了中國是一座文明之邦。但中華美德在今天,彷彿早已被人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美德而感到驕傲與自豪。一直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般感染着我們,打動着我們純潔幼小的心靈。

古人説:“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稱。尤其以勇敢為名。但子路小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親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親的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袋小米,看到父親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大家還記得當年那個“最美媽媽”吳菊萍嗎?沒錯,她就是當年那個自稱是“路過”而救下一名兩歲女童的平民英雄。七月二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區,兩歲女童從九層高樓墜落下去。這一瞬間,鄰居吳菊萍脱掉高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令她當場昏倒,左手臂多處骨折,但也挽救了那位兩歲女童的生命。這一驚險的一幕感動了成千上萬億人,有的人稱吳菊萍為“最美媽媽”,更有的人稱她是“英雄”。

我也做過一件好事。那是在我上學坐的車上,發生的一件事:在那位老人上車之前,車上的人們在我看來普通極了,沒有年老、體弱的。而當年老的奶奶上車,售票員叫到:“請車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讓個座?”時,原本平凡的人們開始焦躁起來,有的人説我身體不舒服,有的人並沒有説什麼,但她的臉上卻多了一種焦慮的表情。看着每個人的神情,那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難過。每個炎黃子孫最為平凡的“中華美德”,到哪去了?我很慶幸,我讓了座,我沒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細小的“中華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矢志愛國、善待自然、寬以待人、尊師重道的事蹟如中國的瑰寶,數不勝數,“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華美德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美德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中華美德都會影響着千秋萬代的中華兒女。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