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迎中秋節演講稿(精選5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1.76W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當下社會,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迎中秋節演講稿(精選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迎中秋節演講稿(精選5篇)

迎中秋節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們馬上就要迎來今年的中秋佳節了,這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亦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我相信不管是在座的老師,還是同學,心裏都特別的想要回家與家人團圓團聚。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節日裏,與家人共吃一餐飯,在桌上温馨聊天。

在迎中秋最明顯的一個標誌就是吃月餅,月餅都是圓圓的,象徵的團團圓圓。中秋作為一個傳統節日,一直延續到至今。我還記得小時候特別喜歡過節,因為過節一家人就會團聚在一起,特別的美滿。時代在不斷的變化,但是這個節日一直被傳承下來,所以我也特別的希望這個節日會一直被大家所過下去,因為它是我們民族的一個文化,是悠久的記憶。同學們,在這個中秋節,給我們的老師和父母親人送去我的祝福吧,祝願大家節日快樂,生活幸福。

這個金秋時節能夠迎來這樣帶有美好寓意的節日,是我們的幸運。我們應該珍惜節日帶來的這些美好。從古至今,中秋一直伴着我們。在這樣的日子,我們應該盡情的喝彩,盡情的去抒發我們的情感,勇敢的去對我的父母説出我們的愛。父母辛苦養育我們,我們真正的去回報給他們的就是當前力所能及的事情。對老師我們在這節日裏,對他們表達感謝,感謝他們的教育和教學,讓我們學會到很多的文化。迎來中秋,在學校的我們可以做一份代表這個節日的手抄報,在我們的教室黑板上畫出這個節日的美好。

迎着中秋,懷着對未來的期待,一起去慶祝節日的到來。我們很幸運,能夠作為傳統節日的一個傳承人,大家應該知道因為社會的發展和開放,我們國家也欣然接受外國的節日,實際上大部分的傳統節日都有受到外來節日的衝擊,更多的人更加偏向於外國節日。所以我們作為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首要其衝的就是保護這些節日,尤其是像中秋節這樣的。這些承載着無數中華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是最需要我們去傳承的。

那麼,新的時代,我們一起迎來中秋美好佳節,讓這個節日更好的發展下去,一起去維護好它。那麼最後就是中秋迎來之際,祝大家中秋快樂,家庭團圓美滿!在這個節日裏,與家人同坐一桌吃飯聊天,共賞圓月。

謝謝大家!

迎中秋節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秋也是快要到來,是團圓的日子,也是賞月的日子,那天我們都是會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吃月餅,去賞圓月。傳統的佳節,雖然我們知道,但是其實我們並沒有那麼的重視,也是在這我想和大家講一下中秋。

其實中秋的.歷史非常的悠久,它是我們傳統的一個節日,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雖然不像我們過聖誕,去過新年那麼的熱切,但是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需要我們去和家人一起度過的日子,在中秋裏,我想同學們都是聽過蘇軾的那首詞,但願人長久,我們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其實並不是很多的,小時候或許我們對於所有的節日都是非常的感興趣,但是長大了,有了更多有趣的事情,對於節日我們不再那麼的重視,對於和家人的相處也是不像小時候那樣了,我們在學校去讀書,我們回到家裏還要做作業,忙碌於和同學去聊一些有趣的話題,其實我們對於和家長的溝通卻是少了很多很多的。或許我們自己都是沒有那麼的意識到,但是我們的父母隨着我們的長大也是不再年輕,慢慢的在變老,父母也是一直都是關心着我們愛護着我們的。但我們給予他們的關心卻是少了很多。

而中秋卻是一家團聚的日子,我們要懂得這個佳節的意義,要在這一天多陪陪家人,放下手機,不再看電視,約同學出來玩,而是和家人一起去聊聊自己,聊聊家裏的事情,多去陪伴在家人的身邊,去感受這個節日帶來的團圓氛圍。中秋的歷史我們要去了解,中秋可以和家人一起來説説自己在學校的學習以及生活,去談談自己的興趣,去了解父母的工作,清楚他們的需求,其實很多的時候我們只想着自己,卻是沒有太過於考慮我們的父母,而父母也是一直關心着我們,而忽略了自己,這是很不應該的,中秋,我們完全是可以去敞開心扉多聊聊,一起去看美好的月亮,去走走或者在家裏和家人多一些瞭解。趁着假期,和父母多一些的相處,剛好今年也是連着國慶的日子,完全可以陪在家人的身邊,去旅遊或者在家其實都是非常不錯的。

同學們,或許你們還覺得中秋沒有太多的趣味,可是這是一個團圓的日子,這是我們和家人相處的日子,要多和他們聊聊天,一起去多一些溝通,多一些理解,讓我們去把中秋過好,去更加的領會了解中秋的含義,去迎接中秋到來。謝謝!

迎中秋節演講稿3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馬上就要迎來今年的中秋節了,這是我們國家傳統的一個節日,是我們一直流傳下來的節日,我們就要去迎來了。作為教師,我在這裏能夠做有關中秋節的演講,我感到非常的榮幸。

中秋這個節日,包含了團圓之意,是大家所祈盼的閤家團圓,對於馬上到來的中秋節,我想大家都特別的想家,想要歸家。中秋的美好就連古人都在讚賞。同學們,應該都記得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吧,這是在中秋之際,蘇軾對着月亮思念他的弟弟,是對在此節日裏不能與弟弟這個家人的團圓的感歎。所以中秋寓意着家人團圓,閤家歡喜,是對家鄉的一種想念。

現在的我已經成長為一個大人,可是每每到這個節日,都不免會想起自己小時候過中秋的記憶,那時雖沒有現在這麼繁華,沒有現在這麼多好玩的,可是那時候我們一大家子人都是在一起的,坐在家前面的空地,賞着月,吃着月餅,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幅場景。小孩在一旁追追打打,大人在一旁説説笑笑,每家每户都是極熱鬧的,整個中秋都是一片的歡聲笑語,這樣的記憶一直在我的腦海裏保存着。可是隨着長大,這些時光都在漸漸的遠去,現在更是不可能有這樣的場景了。不管農村,還是城市,這個節日都不再是以往的那樣了。大部分的時候的團圓也只是坐在家中玩手機,不會説聚在一起聊聊天、説説笑了。

時代在變,所有的東西都在變,過節的形式也在變,傳統節日不變的是本身藴含的美好寓意,這是現在大家都深有感觸的。所以今年的中秋,希望大家都可以與家人團聚,一起圍坐在桌旁吃飯聊天,即使無法在與小時候那樣熱鬧,可是中秋迎來,就應該把握住每一次能家人在一起的機會,畢竟節日一年才只有一個,理當珍惜。我作為老師,在這祝領導事業越做越好,祝全體的老師閤家團圓,也祝學生們的成績越來越棒。這個中秋,我們不辜負它的美好,欣喜的迎接它的到來,留住中秋節日的美好記憶。

願中秋這一天,大家都能團圓,也願大家的思念能夠被傳遞給家人,把美好的祝福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讓今年的這一關個中秋變得更加的惹人開心。

謝謝大家!

迎中秋節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情思》。

在中國,中秋節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她寄託着我們無限柔美的情思,承載着我們無比浪漫的情懷,傳承着我們無比高雅的文化精神!中秋!風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小河與大海相思,曠野與天空互喚,草木與陽光相依,星星與月亮相悦。中秋!更是把父母與兒女,愛人與親人,遊子與故鄉的心緊密相連。

中國人是重情誼的,中秋節是個多情的節日!但願人常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人們氈席地坐,登高賞月,遙寄遠方,倍思親人。無論何時何地,雲捲雲舒、星月輪迴,改變不了的是人們心中深遠悠長的思鄉之情,揮之不去的是我們對愛人、親人、友人最纏綿最真摯的不了情。這些深情濃濃的匯成了中秋節圓圓的明月,匯成了人們心中深摯的期盼:讓天宮月娥免去凡間災難,送去我們對親人朋友最真誠的祝福,願我們的海外遊子早日迴歸祖國懷抱!

中國人是浪漫的,中秋節是個詩情畫意的節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當我們吟誦這耳熟能詳的詩句時我們腦海中是多麼浪漫的畫面,我們心中洋溢着多麼神聖的情感,我們為古老的中華民族而自豪,為我們崇高不朽的中華文化而驕傲!

中國人是富有想象力的,中秋節更是一個浪漫的節日。月球,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是人類未來希望的第八大洲,早在遠古時代,中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説,中國人的想象就已經超出了地球的引力,在月色清朗,燈火闌珊的中秋,明月寄託的,是中國古代人民對月亮的美好想象與神往,寄託的是中國人富有創造性的飛天夢想。如今,飛天已不再是夢想,2007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衞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壯美升空。火箭騰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陽和火箭噴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組成了一幅奇妙的畫卷。從此,中國的航天事業走進了一個新的里程,中華民族的振興又開啟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興旺和平的時代裏,在這個祥和美好的節日來臨之際,我更想對大家説:請珍惜家人和師長對我們的愛,珍惜我們的同學情,珍惜我們擁有的幸福生活吧!讓我們為親人更加幸福,祖國更加富強而努力學習,奮力拼搏吧!

最後,祝我們的親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們的老師和同學閤家歡樂,幸福美滿!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迎中秋節演講稿5

各位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中秋節在歷史的長河中,文化內涵已發展成表達美滿、和諧、富饒和安康的美好願望,也成為團結、團圓、慶豐收的象徵,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思想內涵。中秋節強調的是團圓,他符合中華民族的*觀,對構建和諧社會是很有意義一個節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內涵發掘出來,我們會發現,原來傳統中秋節是這麼有意思。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動。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八月十五月兒明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啊,月餅圓圓甜又香啊,一片月餅一片情啊……"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兒童電影《啊!搖籃》中小朋友們一起唱的歌謠,每當聽到這首歌都會令人心潮澎湃,為了那與圓月相映生輝的片片月餅,更為了我們心中那份揮之不去的濃濃親情。晴朗的夜空中,一輪圓月如金輪玉盤,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甜絲絲的月餅,吃茶、飲酒,傾訴着團圓的喜悦,遙祝着遠方的親人。

中秋節源初是古代勞動人民感謝大自然賜予的節日,其時既是賞月的季節,也是慶祝豐收的時節,其藴含的文化意義是人們對團圓、和諧的情感訴求以及人類對自然的尊重,它既是溝通心靈的紐帶,又是文化的橋樑,正所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寄託了多重的情感和審美情趣。”人大校長紀寶成説:“花好月圓是一種非常美好的願望,中秋明月被賦予很深的文化內涵,既象徵着團圓合滿,也給人一種恬靜、温和、安定的美感”。

幾千年來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通過中秋佳節的形式得以大眾化地傳承下來,在當今時代有助於倡導重視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識,這對於構建和諧社會而言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傳統節日,我們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傳統節日對於我們而言,除了傳承文化,還起到了文化紐帶和精神橋樑的作用,這種凝聚力、向心力是其他任何載體所難以實現的。

春華秋實:春因繁花而美麗,秋因收穫而充實,花好月圓:則映射出人們對人和事吉祥的美好祈盼。

老師們、同學們:在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讓我們為創建和諧教育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