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植樹節主題班會演講稿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3.06W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大家肯定對各類主題班會都很熟悉吧?主題班會的召開原則是:教育性、針對性、創造性、貼近性、多樣性和靈活性。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個好的主題班會的策劃內容,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植樹節主題班會演講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植樹節主題班會演講稿

植樹節主題班會演講稿1

親愛的同學,敬愛的老師;

大家好!

我們給大地送來粒粒種子,我們讓它們花蘩葉茂,我們贈予大地棵棵樹苗,我們讓它綠樹成蔭。只有從愛護眼前的一草一木做起的人,才會熱愛祖國的山河。我們青少年要愛護每一棵小草,要愛護每一朵鮮花,保護環境,綠化全球,是我們的責任!

保護地球,讓我們共同植樹,美化我們的生存壞境,讓我們一同珍惜綠色,植樹造林。

3月12日是植樹節,希望每天都是,我們讓口號行動起來,讓綠色染綠地球。在21世紀的今天,地球以負擔深重,苦不堪言,人類對壞境污染和破壞非常大,只有森林是路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改善生態壞境的最根本之法是種樹種草,增加綠色植被。

樹具有調節氣候的本領,保持生態平衡的能力,樹林通過光合作用,使空氣清新,一畝樹木放出的氧氣足夠65人呼吸使用。樹木不僅僅是淨化空氣,還能防風固沙,涵養水土,不致水土,流失,還是“粉塵殺手”一畝地的樹木一年可吸收各種粉塵20——60噸!減少噪音污染,是它們的也本領之一,9米寬的林帶可減弱噪音污染10——15分貝。樹木的作用可真大呀!

現在,我們每個班級有了植物領養區,我們就可以行動起來,愛護每塊綠化區,不隨便進入;不採摘,讓綠化區更加春意盎然!

綠色植物保護地球,讓我們一起美化地球,珍惜綠色,多植樹造林,記住3月12日是植樹節,每天都是植樹節!

謝謝大家!

植樹節主題班會演講稿2

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首先我要考一考大家,你們還記得賀知章的那首《詠柳》嗎?好,那麼讓我們一起背誦這首詩。“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是啊,多麼美麗的春色呀!可是今年北京的春天去姍姍來遲了,已經是四月的風中還夾雜着黃沙,漫天飛舞,難道那個美麗的春天真的一去不復返了嗎?

看看今天,當我們人類奔向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地球地球已負擔深重,苦不堪言。當今世界性的十大環境問題,即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酸雨蔓延、森林鋭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污染等,這其中就有9項是因綠色植被遇破壞直接導致的。樓房越益越高,生活越來越好,綠色卻越來越少,越來越遠,煙囱長成了森林/鋼筋和混凝土切斷了視線/我的瞳孔裏就再沒有了綠色/那天空的湛藍呢/那海水的碧綠呢/那河流的清亮呢/那空氣的爽朗呢。

人類對環境污染和破壞也越來越大,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主體,改善生態環境的最根本之法是種樹種草,增加綠色植被,綠色工程作不好,就不可能有個好的生態系統,因此植樹造林是全世界的目標。

初春是植樹的季節,上個月的今天是我國政府規定的植樹節,雖然我們幫不上忙。那麼植樹節裏,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那就是愛樹!愛護北京的一草一木,愛護社區的一花一葉,它們與我們一起成長,如今枝葉婆娑,染綠了整個京城,如今花繁葉茂,為我們帶來了鮮活的生機,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優美、舒適的學習環境。我們的家園就那麼大,能種的樹木花草數量已到了值,傷一枝就損一棵甚至死一棵,這樣下去校園的花草樹木就會減少,綠色環境會受到破壞。校園裏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與心血,來之不易,我們應好好的珍惜。

植樹節主題班會演講稿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植樹節》。

三月,細雨如絲,小樹抽出了新的枝芽兒,花兒綻開了五彩的笑臉,小草兒也悄悄地探出了腦袋,同學們,你們是否聞到了春的氣息?

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温暖的季節;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春天更是播種的季節!同學們,你們知道嗎?3月12日,是我國的“全民植樹節”。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愛樹、育樹”的傳統。愛白楊的挺拔,愛垂柳的柔白,愛松樹不屈的風骨。

三國東吳名醫董奉,醫術精湛,濟貧善施,為人治病不收財禮。只要求治好一個病情不嚴重的病人,種一株杏樹,治好一個重病人,種5株杏樹。天長日久,他的房前屋後竟有10餘萬株杏樹,人稱“董林杏仙”。

現代,人們更看重樹的實用價值。有了樹,才會有和諧美麗的大自然;有了樹,才有清爽、新鮮的空氣;有了樹,才會有高樓、房屋和鐵路。樹,它不僅能防風固沙,保持水土,還能美化環境,是城市的忠誠衞士,它用它特有的顏色為城市披上綠色的新裝。這個忠誠的城市衞士,為了美化城市,還真做了不少的“工作”呢!比如綠樹進行光合作用,提供人類呼吸需的氧氣。它還是吸收氮氣、二氧化碳、臭氧,它是天然淨化物,並且具有調節空氣温度、濕度,吸粉塵、噪音等功能。所有這些,都使人們高度重視綠樹的作用。於是才有了這一年一度的綠色節日——植樹節。如今,植樹造林已成為民族風尚,綠化家園成為時代的追求。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在校內保護花草,給花壇裏的小花澆一點水,培一培土,一起來美化綠化我們的校園。除此之外我們同學更要爭做綠化宣傳員、環保小衞士,要愛護我們校園中的一草一木,愛護我們這個城市中的一草一木。

同學們,在植樹節裏,讓我們牢記,多走幾步,不穿越綠化帶,不踐踏綠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我做起,從你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做綠化、美化環境的有心人。

將來,我們的校園將更加美麗,我們的城市也將更加美麗!我們祖國的明天也必將更加明媚燦爛!

植樹節主題班會演講稿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五年級十班的學生姚型舒,今天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同種一棵綠樹,共建生態中國》。

馬上要到植樹節了,這是一個營造綠色環境,期待綠水青山,呼喚人們愛護環境的特別日子。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愛樹、育樹”的傳統,因為我們已深刻認識到:有了樹,才有清爽、新鮮的空氣;有了樹,才會有和諧美麗的大自然;有了樹,才會有生機勃勃的綠色地球。綠色植物綠化、美化了我們的生存環境,保護了人類,保護了地球。如今,世界各國大力提倡植樹造林,綠化家園已成為時代的追求。

我國是一個綠化面積很低的國家,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是,我國木材砍伐量卻是世界第一。森林資源的日益減少,造成水土流失和風沙等自然災害,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在植樹節就要來臨的日子,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我們要為校園栽上一棵小樹,給花圃培育一朵鮮花,為校園增添一點綠色,一起來美化、綠化我們的生活。

此外我們還要爭做綠化宣傳員、環保小衞士,樹立“綠色家園,從我做起”的理念,做到人人營造綠色、人人宣傳綠色、人人保護綠色、人人擁有綠色,保護和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

同學們,在植樹節的日子裏,讓我們時刻牢記:保護環境、綠化環境的使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我做起,從你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做綠化、美化環境的有心人。我們要愛每一片綠葉,愛每一棵小草,愛每一朵鮮花。保護環境,愛護環境,讓綠色生命激活我們熱愛的生活。

讓我們在植樹節裏播撒一把樹種,長出一片新綠,澆潑一桶清水,哺育一個生命,讓綠色蔓延吧,讓每天都是植樹節吧。同種一棵綠樹,共建生態中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植樹節主題班會演講稿5

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同學們,你們知道3月12日是什麼日子?對,是3月12日,植樹節。“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植樹造林的好季節,我國政府規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

植樹造林的好處很多,意義重大,它不僅可以保護、改善環境,而且有利於社會生產的發展。樹木可以阻擋風沙,保持水土,保護莊稼。樹木還可以為我們直接提供木材和林副產品,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人口眾多,長期的毀樹毀林,濫砍濫伐,使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大大低於世界30%的平均水平。而由此帶來的水土流失,洪澇災害,每年都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想想98年長江、嫩江流域發生的特大洪澇災害,使多少個家庭流離失所,有家難歸,這一切都是人們不注意生態保護結出的苦果。是大自然對人類濫砍濫伐行為的懲罰。

可喜的是,近幾年來,國家採取了有力的措施保護森林,改善環境,並因此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許多人紛紛在植樹節之際,走向田野山崗,種植紀念樹,全民的綠化意識、生態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法制觀念,在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中不斷增強。到____年底,已有88。4億人次累計義務植樹423。9億株。全國人工造林保存面積超過7億畝,居世界第一,我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6。55%。

我們學校作為城市中的一所小學,在植樹節到來之前也要積極行動起來,美化綠化我們的校園。對我們同學來説更重要的,要爭做綠化宣傳員、環保小衞士,要愛護我們校園中的一草一木,愛護我們這個城市中的一草一木。

虞山是我們家鄉的綠色寶山,是常熟百萬人民休閒的好地方。保護好虞山森林是我們每個常熟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我們將舉行“保護虞山生態環境,建設常熟生態城市”的系列活動

1、開展宣傳,要做到愛護樹木,不攀折樹枝,不毀壞樹木和文物古蹟,發現森林火情要及時報警,電

話是:12119和52852466

2、學校將在3月26日和4月2日兩個雙休日,分別組織同學去亮山工程開展護林防火宣傳活動。我們將把護林防火義務宣傳員登記表發給班主任,希望中高年級的同學踴躍報名參加這項非常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為保護虞山出一份力。

3、學校將組織開展徵文比賽,內容要求緊緊圍繞愛家鄉、愛虞山、愛綠化、護林木、保護生態環境安全等。也希望同學們能積極參加這次徵文活動。

最後,我希望同學們能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做綠化、美化環境的有心人,我堅信,我們的校園將更加美麗,我們的城市也將更加美麗!我們祖國的明天也必將更加美麗!

植樹節主題班會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中午好!

我是來自外語人文教育系的某某某,我很榮幸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代表站在這裏講話。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植樹造林的好季節。今天,我們也要去植樹了,這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事呀!現在我們相聚在這裏,親手種植紀念樹,由衷的表達對學校的感情;可謂是意義重大,又令人感慨萬千。

植樹造林的好處很多,意義重大。樹,它不僅能防風固沙,保持水土,還能美化我們的校園環境。它用它特有的顏色為我們永職披上綠色的新裝。這個忠誠的衞士,為了美化大自然,還真做了不少的“工作”呢!它不僅可以保護、改善環境,而且有利於社會生產的發展,可以為我們直接提供木材和林副產品。

今天我們去植樹,還有更深刻的意義。的我們將迎來學院校慶80週年為表達我們對學院的輝煌歷史喝彩,和學院美好明天的祝福我們特意種植班級紀念樹。

種植紀念樹,是綠化校園,美化生活,也是表達我們的祝福和希望;更是代表我們的感恩與夢想。同時,它還是我們青春歲月的紀念和見證!

種植紀念樹,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會給曾經的每一個學子,留下深刻的和無限的'懷想。

種植紀念樹,掛班牌,自然引發我們對未來的自由暢想:再過若干年,我們再來相會,那時的母校一定會更美;再過若干年,我們來相會,你我的成績,一定會讓母校由衷欣慰!

讓我們一起加入到校園文明建設中,樹立“植綠、護綠、愛綠”的綠色文明理念,以實際行動為學院校慶增光添彩!

植樹節主題班會演講稿7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這節晨會課,我們少先隊大隊部將利用廣播和大家談談關於植樹節和環保方面的內容,請同學們注意聽講。

春天到了,帶來了大自然的萬物復甦和欣欣向榮。明天又是3月12日植樹節了!又到了植樹造林的好時節,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植樹造林嗎?

自然界中的人類、生物和氣候、土壤、水等環境條件之間存在着錯綜複雜的相互關係,人體的各個器官、各種機能之間都是保持平衡的,一旦某個環節失去了平衡,人就會生病。自然界也一樣,一旦失去了生態平衡,便會產生種種不良後果。

森林是保持生態平衡的衞士。有了森林,地面就不怕風吹雨衝,水土就不易流失。大風遇到了防護林帶,會被大大減弱;雨水沿着樹幹慢慢地流到地上,被枯枝落葉、草根樹皮所堵截,能滲透到地下而不會迅速流走。在少雨的季節裏,這些儲藏在地下的水,一部分匯成溪流,流出森林,滋養農田,一部分經過樹根的吸收、樹葉的蒸騰,回到空中,又變成雨,再落下來。森林讓氣候變得穩定正常。

許多國家的護林實踐表明,當國家森森覆蓋率佔全國總面積的30%以上,而且分佈均勻時,國家就不會發生較大地風沙旱澇等自然災害。可惜的是,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有16.5%,這怎麼不讓我們深感焦慮!

而且,人類自誕生起,一切衣食往行及生產,生活,無不依賴於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球,地球上的大氣、森林,海洋、河流、土襄、草原、野生動植物等,組成了錯綜複雜而關係密切的自然生態系統,這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環境。但是,長期以來,人類把確文明的進程一直滯留在對自然的征服掠奪上,似乎從未想到對哺育人類的地球給予保護和回報,在取得輝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時,人類對自然的掠奪卻使得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球滿目瘡疤,人口的增長和生產活動的增多,也對環境造成衝擊,給環境帶來壓力。

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酸雨,有毒廢棄物,野生生物滅絕,以及大氣、水污染等,這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連串全球環境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我們現在還只是學生,不可能為全人類的環境作出特別大的貢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環境做起,從保護學校的環境做起,例如: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飲料杯、飯盒、塑料袋,用紙盒等代替,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垃圾,減輕垃圾處理工作的壓力,愛護花草樹木,少贈送賀年卡,保持校園清潔等。

以上這些雖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動手,一起努力,從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着手,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能為保護地球做出一份貢獻。親愛的同學們,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讓我們一起播種綠色,讓我們一起宣傳綠色倡議,讓大地媽媽擁有更多的綠色吧。

植樹節主題班會演講稿8

有段話説得好:“牽着你的手,卻看不見你”,這不是美麗中國,“厚德載霧,自強不吸”這不是全面小康。濃霧重鎖的城市污染再次警醒我們:隨着經濟發展的快速向前,工業化、城鎮化還將持續,能源消耗不斷增加,空氣污染防治依然面臨巨大挑戰。

而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筆者以為,除了加快轉變工業生產方式,努力改變人們行為模式以外,森林在解決霧霾的攻堅戰中也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為什麼這麼説呢?眾所周知,霧霾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空氣中含有PM2.5污染物,而據專家介紹,污染物的剋星是強降雨,一般只有持續性降雨,才能有效地驅散空氣污染物。

而森林正是大氣良性循環系統的核心。中國需要很多相對高覆蓋率,高質量的森林資源。良性循環的大氣環境依靠的不是別的,正是森林。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水汽環境,便沒有穩定的降雨,中國的霧霾天氣就難以完全消除。從某種意義上講,培育良好的森林資源是當務之急,其作用顯而易見。

然而當下的中國恰恰缺少和諧的水汽環境,其原因也很明瞭,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過低、濕地鋭減,自然草原退化嚴重。某種程度上講,中國的霧霾就是高速發展的工業與相對滯後的林業之間的矛盾所產生的必然結果。

一方面,工業在迅猛發展,空氣中的沙塵、灰塵、硫酸、硝酸等粒子在迅猛增加;可另一方面,植被被破壞,森林質量不容樂觀,從而致使植被以及土壤的水分涵養水平高速下降,最終極大地降低了水循環規模,進而大大降低空氣濕度和降雨量,嚴重破壞了森林可以淨化大氣的功能。

另外,森林除了起到水汽循環的作用,它還可以通過覆蓋地表減少PM2.5來源,起到減塵作用。樹葉的葉面可吸附並捕獲PM2.5,起到滯塵作用;樹木的表皮可吸收和轉移PM2.5,起到吸塵作用;而樹木可以直接降低風速促進PM2.5顆粒沉降,起到降塵作用;林帶還可以改變風場,從而徹底阻攔PM2.5進入深度區域,起到阻塵作用。

總而言之,我們的城市實在太需要一片鬱鬱葱葱的森林了。這方面,歷史早已給了我們鏡鑑。歷史上,英國首都倫敦曾因污染嚴重而成為“霧都”。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倫敦每年的重度霧霾天氣均在30天—50天。嚴重的時候,整個城市都被籠罩在遮天蔽日的灰黃色霧霾中。

嚴重的霧霾促使英國政府下定決心治理城市空氣污染,用20年時間摘掉了倫敦“霧都”的帽子。在倫敦治霧的過程中,一方面,政府通過立法,決心不計成本地減少煤煙排放。另一方面,在寸土寸金的倫敦城市中心區,有三分之一的面積被花園、公共綠地和森林覆蓋。雙管齊下之後,一些短期的經濟效益雖然受到了影響,然而長期來看,倫敦總算摘掉了“霧都”的帽子,英國政府的做法顯然是划算的。

毋庸置疑,生態環境的惡化不但會導致直接的經濟損失,而且也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生態環境不僅是一種文明,也是一種資產。此種觀念應該日益深入人心。這時候我們的政府也應該更好地將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到森林資源的建設之中。

與此同時,民眾參與植樹造林是治理PM2.5的不二法門。對於中國目前的環境狀況,植樹造林既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一抹抹鮮嫩的綠色,不僅裝點着被鋼筋水泥包裹的城市,也是這座城市活力的源泉。人們種下的每一棵新樹苗,都是在為更好的生態環境祈願。

空氣問題考驗的不僅是民眾的呼吸系統,也同樣考量着我們所有人的觀念和態度。污染非一天形成,治理也絕非一蹴而就,這是一場長期的攻堅戰,而在這場攻堅戰中,森林是我們可靠的戰友,植樹造林就是我們力所能及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