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關於誠信的中學生演講稿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69W

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現如今,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誠信的中學生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誠信的中學生演講稿

關於誠信的中學生演講稿1

有人可能並不能瞭解透徹誠實守信這幾個字。誠實守信,是我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之風質樸醇厚,歷史越悠久,誠信之氣越光大華夏,充盈中華。她早已融入我們民族文化的血液,成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但是我們不難發現,隨着市場經濟的衝擊、滌盪,誠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長。“利益”取代了美德、誠信讓位於欺詐。在好多人的人生天平上,沉下去的那端是“健康”、“美貌”、“機敏”、“才學”、“金錢”、“榮譽”,唯有“誠信”這端高高翹起。誠信,變輕了!

且不説商場上爾虞我詐,風譎雲詭;且不必説市場內小販們短斤少兩,以次充好;也不必説黑心米販污油兑陳米,自來水摻甲醇;就是小環境也這樣,就算是國際大環境也有不少例子。瞧瞧大洋那邊的山姆大叔,更是視誠信如無物,《反導條約》是個障礙,撕了撕了的沒商量。誠信之風將止將息,有識之士扼腕歎惜。

我們正處於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美至純的時期。而誠信是最不應該又最容易讓人忽視的美德。我們有必要把誠信高高舉起,讓人人都能看見,並被她的温暖光芒吸引。

我有一種強烈的預感,在可望更可及的未來,誠信將回歸到市場,迴歸到社會,迴歸到你我身上。

誠信就像一股活水,逐漸浸潤,深入人心;她又像一縷清風,吹過田野,吹開人們心扉。在那裏,到那時,誠信取代了偽飾,有序取代了無序,簡單取代了複雜,温情取代了冷漠、人們沐浴在誠信的晨暉中,全都受益不淺。

我誠信,我美麗;我美麗,我自豪!那麼,行動起來吧,朋友們!

關於誠信的中學生演講稿2

有禮貌,講誠信,爭做文明中學生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子説: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大家都知道規和矩原和圓 形的兩種工具,後來引申為人們行為上的準則和規範。那麼,我們中學 生行為的規矩指的是什麼呢?它就是《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進入西濱這些以來,我們時時刻刻在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知道了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首先,在校做個好學生,可 是,令人遺憾的是:在我們的校園裏,還是會不時地在不經意中出現一 些不和諧的鏡頭,請問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有哪些不文明的現象呢? 同學們亂扔亂丟亂吐現象十分嚴重,扔紙片、扔包裝袋、扔紙盒、扔飲 料瓶,更不文明的是走着,吃着,吐着,扔着,特別是有些女同學大口 大口吃着東西,邊走邊吃邊扔邊吐,看看樓梯、樓道、階梯教室,有的 同學上課吃瓜子,好吃到了極點,還有的同學隨地吐痰,還帶伴奏的, 教室裏,課桌下,鼻涕到處抹。(邊説邊表演,全班大笑) 乙:甲説的沒錯,我們身邊破壞公共財物也十分嚴重,舉兩個例子,班上的 畚斗、掃把、提水桶領回來不幾天就損壞了,還有很多同學的課桌都畫 了“大花臉”。(一些同學默不作聲) 丙:還有一些欺負弱者或弱勢羣體的。同情弱者,是中國的人之常情,但有 的同學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特別是欺負那些弱者,甚至亂起綽號,以 別人的殘疾來取笑,有的人給教師或班主任起綽號。丁:。。。。。。

兩位同學,其中a站在窗前欣賞校園風景,悠閒得很。b走過身旁時,正 好a轉身,無意相互碰撞,便互相出言不遜,後廝打起來。此時,班長瞧見,批評雙方,才得以和解。 鈺瑩:在日常生活中,類似這種因小事而導致事態擴大的事件時有發生。這既有損於自

己的形象,又損害了集體的榮譽。如果他們碰撞以後,採取另一種方式,又會是如何呢? 做文明中學生人人從我做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文明人,我們的學校就會成為名符其實的文明學校,我們不僅要做文明人,做有教養的人,做別人稱道的人,做受人尊敬的人,

還要敢於同不文明人做鬥爭,幫助不文明人改正不文明行為 “十講”就是指的:語言上講文明;行為上講規範;學習上講刻苦;生活中講衞生;活動中講參與;集體中講團結;待人上講禮貌;處事上講謙讓;校內外講形象;時時處處講安全。

放月假了,一個學生離開學校後不是先回家,而是先去叔叔家玩。爸媽到處打電話找他,可他回到家後,也不主動和爸爸媽媽打招呼,當爸爸媽媽關 切地詢問他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的時候,不理不睬甚至無比煩惱地頂 撞。下課了,有的同學埋頭做作業,有的同學與同學聊天,有的同學則相互瘋趕打鬧。 當科代表崔促同學們交作業時,張借鑑同學卻慌忙找來同學的作業抄襲起來。考試過後,張借鑑同學的成績掛上紅燈籠。 ——(只有對自己負責,才能對集體負責,對家人負責,將來也才能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責任意識,是合格中學生的必備品質 同學們,在過去的一個多學期的時間中,你覺得你是在用一個合格中學生的標準要求自己嗎?那麼,你覺得你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又還做不夠呢?

關於誠信的中學生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樹誠信學風,做誠信學子。誠實需要勇敢和謹慎,信用需要堅持和完善,誠信是做人之根,立業之基。

生活如一場場無形的考試,一次次考察你是否懂得應該怎樣做人,每個人的言行都在為自己的人生答卷打分,要知道只有把誠實和信用結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

由此可知,誠信是如此之重要,那麼如何才能做一個誠信的人呢?在我看來,思想決定行為,因此堅定的意志是必不可少的。如明代學者宋濂借了他人的書,首次讀完後,雖然屋外還下着大雪,但他也仍然冒着風雪在規定日期內將書送還,正因為他有了如此的信念,以後他大學士的稱號就不足為奇了。因此我們不能忽略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不要隨意改變承諾,養成講誠信的好習慣,定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意義。

曾聽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20xx年8月10日,百年一遇的超強颱風“桑美”使吳老爹的三個兒子消失在茫茫大海中,當吳老爹還沒有從悲痛中緩過勁兒來,就已經不得不面對他一輩子都沒見過的龐大債務——兒子們買漁船欠下的80多萬元。然而,吳老爹強忍着悲痛,堅定地説:“做人要將信用!是我兒子的債我都認,我一定會想辦法還錢!”最美老爹的替子還債的故事讓我在誠信之路邁進了一大步。擁有誠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點亮星空,擁有誠信一片小小的綠葉可以傾倒一個季節,擁有誠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飛濺起整個海洋。

關於誠信的中學生演講稿4

親愛的同學們:

學生,家之學子,國之未來。我們應該切之弊病,正身立己,掃除不 良行為習慣。關鍵在於自身思想上的認識與重視。只要我們有恆心,有毅力,沒有攻不破的難關;只要我們真正有“建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這個信念,就能清除掉所有的“問題”,完善自我。踏踏實實做事,正正當當地做人,積極樹立校園新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源上發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提高個人修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一個文明合格的當代中學生。在此,我們呼籲大家以文明為己任,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自己身旁點滴小事開始,時刻緊記我們的口號:人人講文明進步,從改掉一個不良習慣做起!

由此,班委倡議:

(1)、愛班愛校,説文明話,作文明人,塑造松柏中學學子的文明形象。

(2)、以校為家,愛護公共設施,杜絕損壞公物,拒絕課桌文化。

(3)、遵守公共規則,維護正常的校園秩序。

(4)、戒除抽煙、酗酒,嚴守校規校紀。

(5)、服飾整潔大方,不得染髮、不配帶耳環、項鍊等飾物。

(6)、男女同學,自尊自愛,正常交往,舉止文明,言行得體。 同學們,藉此契機,端正思想、嚴守校紀、去病端、樹新風。爭建文明學校!請記住我們的目標:建設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同學們,如果你也想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那你就從現在出發吧,讓你以後的人生更加光彩,充滿生機,那你父母和老師將笑容滿面。那你的人生將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下去,每走一步,都要留下一個深深的足跡。

關於誠信的中學生演講稿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何謂誠信?顧名思義,誠實守信。人與人相互交往,坦誠相待就是誠信。

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孔子,用畢生的精力着書立説,至今,延綿數千年,其偉大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誠信的火炬一直被人們高高舉起,代代相傳,燃遍中華大地的每個角落,並作為東方文明的精髓傳遍全世界。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孔子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幾千年來,“一諾千金”的佳話不絕於耳,廣為流傳。可見,誠信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經過漫長、沉重的生活之浪淘瀝而出的赤純之金。是我們屹立於天地之間的.腳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漠古今,那一點浩然正氣,千里快哉風!

關於誠信的中學生演講稿6

大家好!

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哲學家、思想家孔子曾經以言警世:“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明代學者也有這樣的表述:“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誠,不足以動。”就是説,行為不正的人,不被人信服;言語不誠實的人,不必與他人共事。

一個誠信的人,是一個胸懷坦蕩的人,是一個有高尚品德的人。“無誠則無德,無信事難成”。在社會主義文明高度發展、人與人相處難見真情的今天,誠信品質尤為重要。

“人不信於一時,則不信於一世”。誠信對一個人而言,有時候與眼前利益相斥,很多人缺失一種長遠的眼光來看待誠信,實際上,誠信只有一次,只要你有一次喪失了誠信,你的信任度就會下降,甚至還會出現信任危機。

誠信是道德建設的根本,也是非常寶貴的資源。社會之所以成為一個整體,誠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古人眼裏的“一諾千金”可以説價值連城。缺少了誠信這種寶貴的資源,人們的能力、智慧、正直、善良之心就難以維護,這個社會,這個人也就缺少了存在的依據和發展的空間。

誠信是上天賜給世人的一種考驗。有許多人不能通過這場考驗,逃匿了;也有許多人通過了這場考驗,戴上了桂冠。逃匿的人隨這時間的消逝而消逝,沒留下些什麼;通過得人也會消逝,但他們卻仍活在人們的心中,人們會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一旦社會缺失了誠信,每個成員都將生活在恐懼、步履小心的懷疑境地:早上起牀吃早餐你會問,牛奶是不是病奶牛產的?包子裏面的肉是否可靠?聽到某著名公司產值大增的新聞報道,你不禁要問是媒體虛假宣傳還是公司的戰略浮誇?去銀行存錢,營業員把你遞的錢從驗鈔機裏過了一遍又一遍,看是否有假—幣;去超市買東西,對找你的錢看了又看,擔心遭到暗算……

但是,在我們身邊缺失誠信的事情卻時有發生:虛假廣告橫行天下;劣質商品充斥市場;考生作弊現象嚴重;“豆腐渣”工程造成無數人間悲劇……難怪時常有人對某些真實的消息產生懷疑,甚至有調查顯示,“信—用—危—機”已成為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因素。

“重諾守信,人必近之;狡詐欺矇,人必遠之”。我們應該遠離而虞我詐,圓滑世故,多一份真誠,多一點信任,腳踏一方誠信的淨土,澆灌出人生最美麗的花朵。

所以我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誠信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誠信的人生散發出金子般的人格光芒,夯築起人生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關於誠信的中學生演講稿7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實指忠誠老實,言行一致;守信指説話和做事講信用,説到做到。

古人曰:“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記得在《品德與社會》書上多次出現的“曾子殺豬”嗎?曾子的妻子要上街買東西,為了擺開兒子的糾纏,唬他説:“娘回來殺豬給你吃。”當曾子的妻子回來看見曾子手舉大刀,正準備宰豬時,連忙走上去,説道:“我唬唬兒子,你倒來真的了,快放下刀。”曾子説:“唉!父母乃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還小,我們大人説話做事,孩子會跟着學的。你騙兒子,就相當於教他騙人呀!因此我們就要履行諾言,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話剛説完就將豬給殺了。如果曾子聽他妻子的話,家中的豬是保住了,但對他的兒子來説,也許以後再也不會相信他母親的話,不明白做人需要誠實守信的道理。

《狼來了!》的故事,你們再熟悉不過了吧!故事中的小牧童向山下農民撒了兩次謊。當狼羣真的來時,他的話再也沒人相信了,正因為他的謊言,導致羊羣被吃的後果。這個故事難道不是更能告訴我們不誠實守信的嚴重性嗎?

所以,大家要誠實守信!從我做起,從我們身邊做起。我們在學校要做一個誠信的好學生,在家中做一個誠信的好孩子。牢記胡錦濤同志提出的“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讓誠信充滿整個社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