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勿衝動演講稿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42W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勿衝動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勿衝動演講稿

一個16歲的少女在與同舍婦女鬧矛盾時將其殺死,並剁碎丟棄在垃圾桶裏。

在法庭上,少女百般懺悔,萬般悔恨,可再多的悔恨也挽救不了死者的生命

花季少女在本該盡情享受青春的時候卻被判為終生監禁。從此她的人生已無未來可言。一時的衝動,給少女留下的是一輩子的悔恨。我不禁想:為了一個自己厭惡與痛恨的人而賠上自己的一生,值得嗎?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在衝動的支配下做出讓自己追悔莫及的事。一對好朋友可能回因為對方的某一句不經意的話或某一個不經意的舉動而就此反目成仇。

從此,她出現的地方我一定不去,她交好的人我會抱有敵意。就這樣,曾經的快樂都變成了痛苦,曾經的歡樂都變成了不堪。可當我們回憶當初分開的原因時,卻會覺得自己是那麼的幼稚可笑。多麼大點個事呀?無非是自己在一時衝動之下,大腦一發熱,一張嘴便覆水難收。學生與老師之間也經常因為一時衝動弄得一見到對方便咬牙切齒。有的學生會放棄學該老師教的科目,甚至放棄學習。自己的前途從此變的渺茫。同事與同事之間,家人與家人之間,衝動這個魔鬼充斥着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空間。

大家都知道,衝動是魔鬼。而這個魔鬼則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它就是我們與他人之間矛盾的催化劑。當我們的頭腦被衝動的叫囂聲充滿時,我們做出的舉動往往背離了我們的內心的.理智,並不是我們最真實的想法。而失去理智的後果常常要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僅為了一次發泄的快感,而賠上自己的健康、前程甚至是生命的做法顯然是不可取的。這隻會讓事後的我們後悔。然而,世上沒有後悔藥。為了不讓自己追悔莫及,為了我們自己,我們應該少一些衝動,多一些理智。古人云“三思而後行”,也就是指我們在做某一個決定之前應該反覆考慮,反覆衡量。然後在做出最符合實際情況、最理智的決定。但這只是一個理想化的理論。實際情況往往不會給我們寬裕的時間進行謹慎的選擇。尤其是在自己怒火高漲的時候,哪還有閒情逸致去思考再三?因此,每當衝動想衝破我們內心的束縛時,我們首先要告誡自己:冷靜!冷靜!再冷靜!唯有先冷靜下來,我們才能客觀和較公正的看待問題。然後,我們再在較短的時間內選擇是前進還是後退。總之要把我們的衝動與不理智扼殺在萌芽之中。如果那位少女沒有憑一時衝動而一刀殺死那位婦女,或許藍天之下又會多了一張靚麗的笑臉吧?如果少女選擇冷靜與理智,她大可搬出出租屋避開婦人,那麼慘劇也就不會釀成。

衝動是魔鬼。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這個魔鬼的奴隸。而選擇權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中。

“衝動是魔鬼”這句話看似有些矛盾,衝動的往往是我們內心想要的,比如説我們喜歡上一個人的理由是非理性的,而且有可能在旁人看來不可思議的,而且這些理由也有可能是不能在光天化日的公開場合下能公開討論的話題。把“衝動”比作“魔鬼”,就意味着對“衝動”要避之而不及,但衝動大都是不經過大腦思考,是“感性”而非“理性”的結果,是人內心最為根本,本質的需求,那麼所謂“衝動是魔鬼”也就是説,我們要遠離我們自身的原始需求,理由就是這些需求是就見不得人的,人們自己見不得的人的東西就不是人自己的東西,而是“魔鬼”。所以人們也就有了“魔鬼誘惑”為自己衝動的託辭,也有了“衝動的懲罰”這樣的警示。浮士德運氣實在太好,總是遇上梅菲斯特。

Tags: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