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尊老敬老感恩重陽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78W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尊老敬老感恩重陽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尊老敬老感恩重陽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

尊老敬老感恩重陽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本週三是重陽節,今天就和大家來分享我的幾則“重陽印象”。

記得五六歲時有一年重陽節,我問外公,“重陽是不是兩個太陽重疊的意思”?外公告訴我,重陽節,是農曆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所以叫“重陽”。外公還説,重陽節也是“老人節”,是我和你外婆的節日。這段對話可能是我關於重陽最早的記憶。後來讀到明代張岱的《夜航船》,“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曰重陽”,對重陽的來歷有了更深的瞭解,原來《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重九,即重陽。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所以還有健康長壽的寓意。魏晉人所作《西京雜記》中記載的“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便可印證最遲在魏晉時代,九月九日即為一個與長壽有關的日子了。

年年重陽將至時,我外婆都會在花瓶裏插上一種植物,後來讀了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才知道它的學名叫“茱萸”。原來宋代時叫菊花為“延壽客”,稱茱萸為“辟邪翁”,菊花和茱萸儼然都成了重陽節祈福的象徵。《紅樓夢》裏也有關於重陽節的兩大雅趣,一是螃蟹宴,二是菊花詩。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寫的就是重陽節品蟹與賞菊寫菊花詩的情景。菊花,作為重陽佳節的標記,也體現了豐富而深厚的中國傳統菊花文化。

杜牧在《九日齊山登高》中“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寫了重陽登高與賞菊的美好場景。在我家,每年的重陽節外公就會去登高。外公每年的重陽登高不僅是普通意義上的祈福,還是他的初中同學會。伴着“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的詩句,眼前便能呈現出一班老人借重陽佳節聚會、飲酒、食蟹、賞菊的熱鬧情景。

九九重陽,老人節,於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尊老愛幼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滲透至幾千年的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是一種民族修養,更是一種文化境界和內化力量。

中秋過後便重陽,中秋、重陽、除夕、清明等等都是承載着深厚文化意藴的中國傳統節日。重陽,不僅僅是登高、食蟹,更重要的是要學習歷史,瞭解文化,並用這樣的方式來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青少年,我們需要從內心深處擁有對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的自豪感、博大精深的敬畏感、文化價值的認同感。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的靈魂在國人的文化血脈中一代一代延續下去。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橙黃橘綠的好時節裏,讓我們共同祝福天下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幸福終老,祝福這個社會人人親其親,老其老,祥和文明。

尊老敬老感恩重陽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你們知道昨天是什麼日子嗎?是的,重陽節,也是老人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秋季也是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如今,在這百果飄香的金秋時節,我們喜逢了又一個重陽老人節,讓我們向老人們表示最衷心的節日祝賀和最崇高的敬意吧,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而老年人則是一部歷史,是一面旗幟,是一道風景……我們的老一輩為我們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無私的奉獻,付出了他們的一切……

如今,他們老了,該是我們去關心、去尊敬、去愛護他們的時候。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有愛的學生,尊敬老人的家庭是温暖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和諧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文明的學校。可是,我們不能只喊口號,我們要付諸於實際行動:生活中,給老人好脾氣;吃飯時,給老人夾夾菜;乘車時,給老人讓讓座;排隊時,讓老人站到自己的前面;過馬路時,扶一把身邊的老人;洗了水果,先挑好的給老人;看電視時,把遙控板給老人;假日出遊,邀請老人同遊;放學回家,甜甜地打聲招呼;空閒時間,陪老人説説話……

同學們,只要我們心中真正裝着老人,就一定能讓他們每天綻放舒心的笑容、時時感受甜蜜的幸福!

最後,讓我們共同祝願可親可敬的前輩們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謝謝大家!

尊老敬老感恩重陽演講稿3

尊敬的嘉賓,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下午好!

年年重陽,孩子們與爺爺輩歡聚一堂。時至今年,掐指一算,我校的這種校園文化已堅持x年了,這是為什麼呢?

在我的教育認知中,缺乏愛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更不是社會主義的教育。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的學生理應承繼;千教萬教,教人求真;萬教千教,教人求善,這本是教育的真諦,我和我的同事,理應認真實踐。

同學們,太平盛世之下,讓我們共同回憶:

是誰,懷着忐忐不安的心情堅守在產房外面,直至無比高興的去迎接、去擁抱一個新的生命的誕生;

是誰,關鍵時刻總是挺身而出,保護孫輩們少受年青氣盛的父母的皮肉之苦;

是誰,傾其所有,慷慨取出全部積蓄,為了孫輩們能夠到一所理想的學校讀書;

是誰,坐着輪椅,也非要去看看孫輩們就讀的校園和教室,面見老師和室友;

是誰,拄着枴杖,步履艱難的來到校園,給孫輩們送來水果和滋補之湯,送來愛心和温暖;

是誰,任由孫輩們週末、假日盡情的放鬆,肆意的撒嬌,給孫輩們搭建了一個忘卻昔日煩惱的温馨港灣;

是誰,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把周x的看望之日作為必修課,傻傻的,痴痴的,風雨無阻的來到校園,等候孫輩們的片刻接見。

在我的教育信念中堅信:一個連自己的爺爺奶奶都不尊重的晚輩,沒有資格奢談自己愛人民,愛祖國;一個連自己的長輩都不尊重的晚輩,不配成為我的學生,光榮的x中人。

我希望:通過校園內的一系列的感恩活動,我校教育能引導學生學會他尊,學會共處,學會包容,學會熱愛,學會真善美,做一個會愛、善愛、和諧發展的人。

真誠的祝今天的活動圓滿成功!祝在座的各位老人和孩子們閤家幸福!健康快樂!

謝謝大家!

尊老敬老感恩重陽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敬老愛老》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佳節了。

重陽來源於我國古老的《易經》,因為《易經》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是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説。相傳在東漢時期,時常有瘟魔作亂。有一個青年恆景不畏艱辛,終於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學會了降妖劍術。他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鄉親們領到了一座高山上,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以避邪。中午時分,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的瘟魔衝出,再也動彈不得,恆景將其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重陽登高,免災避禍。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都是重陽的活動。

農曆九月九日,也是傳統的敬老節。九九重陽諧音“長長久久”,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今日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這一天定為老人節,將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起來,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今天,我們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傳承和發揚這一寶貴精神財富,責無旁貸。

尊敬老人,先從尊重自家的長輩做起。家中的長輩總是將最好的留給我們,做得再多也無怨無悔。家家有老人,且人人都會老,伴隨着我們的長大,他們的烏絲變白髮,身形漸憔悴。而我們就這樣毫無表示的接受嗎?其實老人更需要關愛,我們在生活中的一句真心問候,就能給老人們增添一份天倫之樂,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成為他們回味永久的幸福。

孟子説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不僅要關心家中的老人,還要關心社會上的老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着老一輩人的艱辛努力,他們奮鬥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目前,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進一步倡導敬老愛老也是盡社會的責任。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也是尊重我們自己。敬老愛老,我們義不容辭。

又到重陽佳節,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抽出一些時間,給家裏的長輩們打個電話,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當然,這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平日可以多陪他們聊聊天,做些小事,表達你的愛。同時也要向社區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老有所樂”!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尊老敬老感恩重陽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在台上將去做的這個演講是“迎接重陽節,共度歡樂佳節”。隨着時間的推進,我們離重陽節越來越近了,大家心中一定很期待吧。重陽節也是我國節日的一種,雖然沒有春節、中秋節那麼隆重,但是它也是一個閤家團圓的節日,是在外的遊子思念家人的節日,也是對故去的親人的一種紀念。

迎接重陽節,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期待,每一個節日都有不同的意義,都是特別的。我想距離重陽節日越來越靠近,大家心裏肯定也是特別的歡迎的。這個節日也稱“老人節”,是尊老愛親的一個節日,更是我們盡孝的一個日子。九九重陽,家人團圓,是多麼美好的一個氛圍。再説重陽節的到來,意味着進入深秋了,菊花也將要開了,路邊總是一團一團的黃菊展開,給這個季節也帶去了美好。還記得小學學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嗎?“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是典型的一個描寫重陽節的一首詩,那時候學習的時候,其實還沒有感覺到這種思念親人的感受,但是隨着我的年齡的增長,在求學的路上越走越遠,離家人也越來越遠,那種思念的感覺就越發的濃厚。所以在重陽佳節到來之際,我真的感覺特別的歡欣,因為心中滿滿的都是對家裏人的思念,希望在節日之際回到他們身邊陪伴,這成為了我喜歡過節日的理由。

喜迎重陽,是在心中賦予了很多的期盼。這個節日,儘管沒有別的節日那麼熱鬧,但是終是有人惦念家鄉和親人,還是很期待着這個節日的。而且重陽還是我國自古至今保留下來的節日,像上面的那首詩一樣,古人給予了這個節日很多的美好描寫和述説,我想他們都是喜歡這個節日的。我也很喜歡重陽節,九九是一個美好的寓意,在這樣的時間裏過節,也是一個很棒的體驗。登高望遠,喝菊花酒,賞菊花,插茱萸,都是這個節日的習俗,是這個節日美好之處,都是希望家人身體健康,生活快樂。節日美好,我們也要帶着美好的心情去迎接,為這個重陽節賦予新的期待和期盼。在這裏也祝願大家在這節日裏能夠與家人團聚,一起共賞佳節。

謝謝大家!

尊老敬老感恩重陽演講稿6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重陽節到了,我想送些禮物給年過花甲的奶奶,但送些什麼呢?送個大蛋糕?我可沒打麼多錢;送張賀卡?太普通了,得!我就幫奶奶做件事吧!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也能體現我的一份孝心啊!

我走進廚房,看見奶奶忙裏忙外的,滿是溝壑的臉上,佈滿了細密的汗珠。奶奶一見我進來了,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走過來,摸着我的頭:“芸芸你怎麼進來了,這裏熱得很,你快出去吧,飯燒好後我叫你來吃!”“奶奶,今天啊,我來燒一次飯,您呢,就坐在一邊指導我就可以了。”“那怎麼行?

你還小啦,等着吃就好了!別等會兒燙傷了什麼的!”奶奶有點兒生氣了。“沒關係,沒關係,有您在一邊指導我呢!”我大步走到灶前,坐了下來——開始啦!我拿出一些柴,把柴紮緊,讓奶奶用火柴點燃,再放入灶中,在放入一些柴,火立刻就竄了起來,紅紅的火苗還會伸到灶口,嚇得我直冒冷汗,還哇哇直叫。

這火的熱氣把我的臉烤得火辣辣的,頭上不停地冒出豆大的汗珠。想想看,往日我常常享受着現成的飯菜,沒想到燒一次飯就這麼累,半途而廢!不對,這不是我的性格。

我咬咬牙,忍着烈火的炙烤,一把一把的把柴塞進灶口……讓它們在灶中熊熊燃燒着,望着灶中的火焰,我不禁傻笑起來,難道這僅僅是火嗎?不,這是我孝敬奶奶的熱情啊!我正實施着一項孝心工程啊!過了一會兒,蓋邊冒出了騰騰熱氣,奶奶拍拍我的肩:“再過兩分鐘就可以了,這小鬼,沒想到竟然讓你做成了!”幾分之過後,奶奶摸摸蓋子,笑着説:“燒好了,燒好了,大功告成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看着奶奶臉上欣慰的笑容,我心裏也滋滋的。沒想到,孝敬長輩竟是那麼簡單的事,只要你是個有心人,總會找到孝敬長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