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家庭教育演講稿(精選7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9.83K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演講稿(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庭教育演講稿(精選7篇)

家庭教育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家長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三(1)班朱慧的家長。今天能與大家一起進行學習交流,我感到十分榮幸!首先,我要感謝學校為我們設立了這樣一個交流平台,讓我可以從學習中收穫一些育兒經驗;同時也要感謝老師對我的信任,給了我這麼一次佷好的鍛練機會。其實從季校長打來電話的那一刻起,説實話,我心裏真有點誠惶誠恐:因為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並不是特別合格的家長,有很多方面還做得不夠好,還有,孩子到目前的表現也算不上特別突出。所以,在那麼多家長面前,我想,與其説是經驗交流,不如説是我們一起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以下就是我想講的幾個方面體會,供大家參考,若有不妥之處,還請大家給予批評指正。

一、首先要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參加過多次學校組織的家校活動,通過學習我有很大的收穫,第一首先要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為我認識到家庭教育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礎,第二就是學校教育要與家庭教育互動,只有家校互動才能更有利教育孩子健康成長。

二、要關心瞭解孩子在校的表現

在開展家庭教育過程中,我還比較注意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裏面的表現,比如孩子在校是否能夠做到了尊敬老師?是否能夠關心團結愛護同學?在學校裏面是否能夠上好每堂課?學習的態度是否端正?能否按時完成每項作業?總之,每隔幾天我都會打電話給老師問孩子在校的情況,在家經常與孩子聊聊在學校裏的表現情況,如果發現一些新的情況或者有什麼疑問的時候,我就及時到學校與老師進行聯繫溝通,一旦確定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就及時教育幫助,並督促孩子及時加以改正,因為老師傳授的各方面知識是一定要掌握的。

三、努力創建學習型家庭,讓孩子以學為樂

作為家長,工作中有好多東西要學、職稱考試要考,這時不妨和孩子一起學習,讓她懂得活到老學到老、不努力學習就要被淘汰的道理,讓她從小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家長不僅要帶頭學習,為孩子做學習的表率,而且和孩子一起學習,相互學習。和孩子一起讀課外書,每讀一篇文章都要説出從中學到了什麼知識、懂得了什麼道理,孩子對一切都感興趣,這一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充分利用;坐公交車時讓她認站名、買東西時讓她算帳;還有下五子棋可以開發動腦的能力讓孩子在玩的同時也學能到知識。

四、家庭教育離不開常識

就是上一次參加親子知識競賽的時候,一回家,她爸爸就問她:慧慧,今天,在學校過得開心嗎?女兒用力得點點頭説:爸爸,今天老師表揚我了,説我表現可棒了,我們得了一等獎,有進步哦!她爸爸滿臉疑惑地看了看我,問到:是嗎?我肯定得點了點頭,老公再次表揚了她。到了第二天早上女兒突然起得很早對我説:我愛我的學校,媽媽我要起牀,該上學了。這時我想起了前一天的表揚和鼓勵,激勵了她,其實,適時的賞識,也能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五、要幫助孩子做好學習的總結

除了要抓好孩子的平時學習之外,還要幫助孩子做好一個階段的總結工作,尤其在每次考試之後,要比較仔細地幫助孩子分析失敗和不足之處,比如哪些方面出現問題就説明哪方面的知識還掌握得不夠,通過考試以後的檢查分析,好的方面加以鞏固,不足之處及時採取措施加以補救,我一般採用兩種方法:一是與任課老師交換意見找到存在的主要問題,以能夠採取針對性的補救措施,二是安排一些同類型的題目進行強化訓練,這對孩子今後的學習是能夠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的。

家庭教育演講稿2

淇淇這個學期比上學期又進步了不少,這當然離不開老師的教導,非常感謝了!淇淇在家做作業的表現,我總結了這幾點供老師和家長參考一下:

一、幫助孩子端正做作業的態度。

讓孩子明確做作業是學生的一種責任和義務,是為她自己的將來而努力的,並不是為了應付家長而做的,也就是説讓她明白她現在的人生目標就是學習。告訴她每個人都是從一年級一步一步走過來成為大人的,她不會是例外,因為每個孩子都想一下子長成大人,他們也有他們的理想,淇淇也有她的理想,我會告訴她想實現她的理想就要先做好最基礎的第一步,如果連第一步都做不到,那她的理想只能是空想。

二、要教育孩子專心致志地做作業。

為了保證作業的質量,應當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同時要注意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要隨便打擾孩子。不要一會兒問問“孩子,餓了嗎?一會又問,“孩子,你要吃東西嗎?等等。同樣,孩子有不會寫的題,也要告訴她把會寫的先寫完,再認真思考不會的題,按自己認為最有可能的答案寫上,如果實在不會,再在媽媽的幫助下完成,但是不會的題我會再出幾道同類型的讓她做,加深她對題的理解。淇淇在這方面也做得挺好的,經常是主動要求我多出幾個同類型的題,做完後我會誇她做得非常棒。

三、要經常檢查孩子作業,也要多讚揚孩子。

基本上講到哪一課了,我都會在回家的路上問問她,她的作業我都要檢查,有錯的地方我會先讓她説出來錯在哪裏了,然後再讓她去改,並且告訴她下次不能再因為同樣的問題出錯。如果是不會做的、沒學過的出了錯可以原諒,但是在我教過之後還出錯就不可原諒,我給她三次機會,如果第三次還錯就會懲罰她,我不會打她,但是會不理她,孩子們都怕大人不理她,所以她會記住並改正的。同樣,做的對做的好的也會有獎勵,我會讓她自己決定給她什麼獎勵,只要不是太過分的我都會滿足她的。也會經常給她寫些小紙條表揚她,讓她更有學習的動力。

四、注意孩子的勞逸結合。

孩子做作業過程中做得非常好,沒有説話,有錯就改、很快的完成了作業的情況下我會讓她玩一會,她想玩什麼就讓她玩。讓她懂得了早早好好地完成作業自己就會有屬於自己可支配的時間。

五、適當的做一些課外練習題

孩子做完了作業都討厭家長再給佈置練習題,但事實上多做練習題才能更好的全面的接觸各方面的題型,所以淇淇也做練習題,只不過是她不想寫我就讓她給我念出答案來,我認為她不會寫的字會要求她寫出來,這樣她也覺得沒那麼累了,而且家長好像她的忠實聽眾一樣的,她會聲情並茂地給我念的,這樣也會提高她學習的興趣的。

希望以上幾點能對其他家長和孩子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演講稿3

《家庭教育讀本》叢書以“養成教育”為主線,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交往”為培養目標,注重培養“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為家長提供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有效的解決家庭教育實際問題的方法。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一年級讀本主要從以下幾個切入點探討了家庭教育的問題與方法:

一、正確的教養方式:

“專制嚴格型”的父母,給予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消極放任型”的父母對孩 子的成長給予關注。“溺愛包辦型”的父母不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這三捉類型的父母都不可取。

二、學會做人:

學會做人,重點得注意培養下面四種品質:自信、誠實、堅強、獨立。

三、學會學習:

孩子步入小學階段,關於學習,家長最應重視的不應該是分數,而應該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養成孩子的學習習慣、

(一)學會學習之學習興趣

用“玩”的方法開展學習活動。與孩子比賽學知識是較好的手段。恰當利用獎懲。多用精神獎勵,儘量不把獎勵與玩扯上關係。有效溝通,樹立信心。和孩子一起學習。

(二)學會學習,學習能力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習能力,不會學習的人!

學習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表達力、運算能力等。

提高學習能力的小竅門:

1、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記憶方法包括:複述記憶法、趣味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口訣記憶法、多感官記憶法……

2、營造想象力發展的環境。

3、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養成專注的習慣。

(三)學會學習之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調動潛意識為孩子的學習行為服務,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如果等到孩子出現不良習慣時再去糾正,教育成本和時間成本就會很大,因為錯過了教育的關鍵期。培養好習慣要用“加法”

學習習慣培養應注意:執行學習任務的意識;讓孩子懂得學習要幹什麼。反覆培養訓練。若經常間斷,好習慣很難養成。良好傾聽習慣;父母提出細緻具體有要求。身教重於言教。良好書寫習慣;持之以恆的過程。小口訣提醒“寫字做到三個一,一尺一拳和一寸”

(四)學會學習之考試成績

顏氏家訓》雲:“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讀書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認識,開闊眼界,以利於規範品行。孩子智力水平的差異,學習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對學習環境適應能力的強弱等,都會造成孩子學習成績的差異。家長要承認差異,靜待花開。鮮花終會綻放。作為老師,看到的是整體,進行比較是老師不自覺的行為,但是父母要看到自己孩子的今天和昨天,做縱向比較而不是橫向比較,這才是真愛孩子。

四、規則意識:

不管是哪個年齡的孩子,樹立紀律觀念是王道。對於規則意識淡薄的孩子,如果不去培養其規則意識,那麼,他們長大後依然會規則意識淡薄,甚至有可能突破法律界限,造成嚴重後果。做到遵守社會上、學校裏的紀律。規則意識的培養需要長期堅持。

(一)規則意識之制定家規

制定家規,由父母和孩子共同討論形成。

約束父母的家規以陪伴孩子,尊重孩子為主。

約束孩子的家規體現在習慣的培養上。

家規中應制定不遵守的懲罰措施。

家規還要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做適當調整。

(二)規則意識之作息習慣

制定作息時間表,幫助樹立時間觀念。(“家庭完成表”就起這樣的作用,但大家使用得不好,老師也未督促好。)

父母要自律,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安排有序,以免打亂孩子的規矩。

既然制定了規則,就應該遵守,不拿“特殊情況”當擋箭牌。

五、學會交往之喜歡上老師

康有為説:“師道既尊,學風自善。”説明了良好的學習風氣建立了,學習風氣自然也就好了。當孩子不能理解老師做法時,父母要及時做好孩子工作。如果老師確有説話不得體現象,父母不要當面指責老師,而是私下與老師溝通。樹立和維護老師形象,孩子會更信任老師,更願意接受老師的教育,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父母支持老師,成為老師朋友和幫手,孩子會更願意與老師親近。

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每一個人在做父母之前都應該學習相關知識。希望《家庭教育讀本》的學習能給各位家長帶來思考和進步,能讓家庭教育更適應社會、適應時代的要求。

家庭教育演講稿4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的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教育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在這項教育工程中,學校教育起主導作用,社會教育影響廣泛,家庭教育則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可以説離開哪一項都不可能,只有把三者結合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

記得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説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在排列順序上,他把家庭列在首位,由此可見,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是每個人與社會接觸步入人生的起點站。可以説,每個人的意志品質、個性性格、禮儀道德、人生理想、求知興趣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獲得薰陶與啟迪。家庭是人成長的搖籃,是人出生後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即人生的第一個課堂,所以説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即啟蒙之師。同時,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幾乎三分之二的時間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有意無意地,自覺不自覺中都在接受着家長的教育。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隨時隨地地教育影響着子女。這種影響潛移默化,伴隨一生。可以説,家長又稱為孩子的終身之師。

因此,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資源,是整個教育的起點和基礎。並且,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最好的補充,是整個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魯迅先生説:“誰塑造了孩子,誰就塑造了未來,不僅塑造了孩子的未來、自己的未來,更重要的是塑造了民族的未來。”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德國著名教育家福祿貝爾也曾説“國家的命運與其説是掌握在當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説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對於孩子的教育培養,不僅關乎着孩子的未來人生,也關乎着家庭的幸福,更決定着國家與民族的發展。可以説家庭教育是關係到國家是否後繼有人的百年大計。因此,家長們肩負着為國家、為社會、為未來造就人才的重任。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每一位家長所具有的強烈願望。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的教育看成是家裏的頭等大事,在孩子身上花費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有些家長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出現了一些違背教育規律的現象,陷入種種誤區,比如重智育,輕德育;過分寵愛;重視身體健康,忽視心理健康;重分數輕能力等等,以致造成了很多悲劇,令人痛心。

也有很多父母雖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事與願違。因為來自孩子的調查顯示,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滿意。北京市的一次調查結果顯示有70%的孩子並沒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北京青年報報道説,全國有6000萬對父母承認自己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失敗的並對怎樣教育孩子感到困惑。這些數據反映出一方面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不滿意,同時也説明了父母在怎樣正確認識家庭教育,如何科學的進行教育的問題上也存在很多的疑問和困惑。

家庭教育演講稿5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帶來的教育故事是:教育,不要讓愛悄悄走開。

週一,我們正在辦公室忙着。這時候李老師推門而入,一邊走一邊説“現在的學生不知怎麼了,都不知道尊敬老師,真是……

我們很納悶,一向治學嚴謹的李老師為何大發感慨。

“還記得李某某嗎?以前天天上網,要不是我及時通知家長,齊心協力幫他徹底遠離了網吧,他不知現在怎樣呢。可剛才,在街上見到我,一扭頭,走了。”

“別説了,去年我班的楊某某要不是因為我抓得緊,肯定考不上高中。付出的挺多,得到的呢?平時一個問候都沒有。”

“哎,我們的一片苦心換來了什麼?”

是啊,想想我們教學不僅平時沒人理。就是教師節臨近時,也只能稀稀拉拉收到了幾個學生的短信和很可憐的幾張明信片,內心深處着實有些失落:辛苦教學十幾年,學生少説有幾百個,卻“呆在深閨無人問”,看來自己的工作真是太失敗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場的老師紛紛議論起來。大家説來説去,也説不出個所以然來,倒是形成了一點共識:教師是個良心活兒,咱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能跟孩子們一般見識。我為同事的敬業精神所感動。但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為什麼我們老師多年如一日撲在工作上,卻沒有贏的學生的尊敬呢?是世風日下,還是我的的教育出了問題?

遙想當年,剛畢業雄心壯志的我給學生做的第一節課就是:我選擇,我熱愛。我熱愛,我選擇。那時與學生同活動,共學習,感受着成長的快樂。當時我在北中住校,中午就把離家遠的如西牛的學生請來一起吃飯,談天論地,好不快樂。一直到現在我還同這些學生保持着聯繫。

而今,面對考核和晉升職稱的壓力,我們是更加努力,更加細緻入微,在我們的高壓下,學生違紀少了,班上成績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可我們與學生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回想這幾年,因工作而獲的的快樂,只不過是十幾個獲獎證書。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學生是有血有肉得人,是學習的主體,我們不能象加工食品一樣或養殖動物一樣來培養他們。我們教育中出現了問題,很重要的原因不是教師缺乏責任心,而是愛心,缺少對生命的關注。我們現在的教育教學往往以知識為本位,將學生完整的生命窄化為知識的增長,忽視了學生情感我們教育中出現了問題,很重要的原因不是教師缺乏責任心,而是愛心,缺少對生命的關注、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嚴重背離了教育的本真。

我們常常將自己作為單純的管理者,對學生教育,迫使他們“就範”:對認真聽講者。一聲怒喝“好好學”,令其聚精會神。當錯誤嚴重時,我們會把學生往家長或校長那一推。當他們犯錯時,我們會一頓訓斥,令其改正……回想起來,我們有多少時候能俯下身子傾聽孩子的心聲?又有多少時候我們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生又怎麼能親近我們?怎麼會在心靈深處給我們留有一個位置呢?

古人云“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的孟二冬老師,大愛千秋的譚千秋老師,“讓壞孩子喜歡自己的俞敏洪老師。他們都是我們的鏡子。多照照這些可以知得失的鏡子吧!

老師們,走上三尺講台,教書育人,開啟智慧,潤澤生命。走下三尺講台,為人師表,用責任心和愛心構築起一座橋樑。多一些善意的微笑,多一些朋友般的尊重。這樣□才能在學生心中悄然紮根,我們看到學生幸福快樂的成長的同時,也會收穫來自學生的尊敬和愛戴。

雨果説:“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那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和謙遜的。”我們應像綠葉一樣時時刻刻關注澆灌着美麗花朵。

教育,請抓住愛的手,我們大步朝前走。

家庭教育演講稿6

尊敬的各位老師,家長,孩子們:

大家上午好,很開心能夠作為優秀家長進行發言。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和學習成績,學習成績固然很重要,但是給予孩子正常的關心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們的孩子現在都處於小升初的階段,這是他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在這個時間段我們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們,身體發育也到了一定的階段,現在對於他們心理的關心也是尤為重要的。

看着他們一天一天的成長,我們也是很欣慰的,同時也會有一些難免的小傷心,孩子大了不中留,但是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應該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她們的決定。試着聽她們的想法,聽聽她們怎麼想的而不是把我們的想法灌輸給他們。在適當的時間段給予她們正常的關心就行,過度的關心只會讓他們更加苦惱。我們是家長,我們同時也作為過來人,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尊重孩子們的決定。

我的.孩子從來沒有讓我有過度的操心,她們都很聽話,對於自己做的事情也都很有分寸。我很欣慰我的孩子能夠這麼聽話和懂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難免也會錯過孩子的一些成長。

我們都想要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找到好工作,但是現在處於我們這個年齡段也知道哪有什麼非常好的工作,都是需要努力的。學習很重要,她們做題非常困擾的時候也會有失落的時候,考試也會有失意的時候,我們不能以一次的成績評定她們一直的努力,也不可能讓他們一直保持名列前茅,所有的事情盡力就行,不要有太多的要求,太多的要求她們累,我們也累,成績不能決定孩子的一生,但是我們對於孩子的態度卻會影響她們的一生。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家庭教育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同學的爸爸。非常榮幸有這次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孩子的成長。首先我想代表全體學生家長向我們班的全體老師近一年來對全體孩子的培養和付出表示深深的謝意。您們辛苦了!

下面是我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一些小小的心得,談不上經驗,但願能與在座的各位家長共勉!

一、做學習型家長,陪伴孩子一同成長。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越來越不聽我們的話了,其實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們在學習、在進步、而我們家長卻是在原地踏步,我們和孩子的進步不同步,卻仍然行使家長的權力,這樣就會導致孩子的反抗心理。

我的同學曾經推薦我閲讀過北京師範大學錢志亮博士的博客中的文章,其中一篇《家有學童始勞碌,—寫給小學一年級的家長》的文章對我幫助很大,使我在孩子進入小學前就做好了小學生家長的各方面準備。我們的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生活方式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此時的家長應該全力以赴,象當年教孩子走路一樣幫孩子渡過幼小銜接的難關。

二、做朋友型家長,創設良好家庭氛圍。

家庭作為社會的最基本單位,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着最重要的作用。孩子在學校和將來走入社會中做人做事的態度和方法都有將來源於家庭。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給孩子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

1、良好的家庭人際關係。家庭成員之間有事好商量,孩子就會學着跟老師、同學們交往,而交往這一步是孩子向老師學習向同學學習的第一步;

2、良好的家庭生活秩序。專家指出,孩子學齡前期的生活習慣的養成一定會向着學齡期的學習習慣遷移。因此,我們在家庭中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人的事情幫着做。培養孩子的獨立與合作。孩子放學回家有八部曲,在這裏我分享給大家:

放好書包換鞋衣;講究衞生把手洗;一定喝水吃東西;趕緊坐定先複習;

再做作業心有底;檢查對錯需仔細;明天學啥先預習;收拾準備好歡喜。

3、良好的言語互動方式。經常像孩子表達愛,經常使用這樣的語言支持孩子,我信任你、你能行、再試試看、加油、別灰心、你怎麼這麼能幹、你真了不起等等,心情舒暢的孩子能快樂而輕鬆地飛翔,否則只能痛苦而緩慢地爬。

三、做合作型家長、主動配合老師工作

1、瞭解學校和老師的要求。只有瞭解了學校和老師的要求,我們才能做到家校同步,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2、永遠不在孩子面前説學校的不是。我經常向孩子講述自己小時候在學校的趣事,和孩子聊聊自己對學習的渴望,努力培養孩子對學校的情感;

3、堅決維護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家長聊天絕對不在孩子面前隨便評論老師,老師是低年級小學生最尊敬、最崇拜的人。老師的形象在他們心中是最完美的,他們聽老師的話,模仿老師的言行,這是塑造學生靈魂的關鍵時期。這時小學生的情感不穩定,如果破壞了老師的形象,降低了老師的威信,孩子從此沒法管也沒人管得了。

但在這裏我帶要加上一句就是,千萬不要動不動就拿老師來威脅、嚇唬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陰影,這種負面的信息會影響到孩子對學校的期望。

以上就是作為一年級家長這近一年來的收穫和心得,一己之見,不妥之處還望老師和家長朋友們多提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