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範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1.03W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勤儉節約的演講稿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範文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範文1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在物質生活日漸富裕的今天,“勤儉”這個曾經被普遍推崇的品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遺忘。有的人認為節儉丟面子、失風度,把鋪張浪費當成顯示身份地位的象徵,盲目攀比、擺闊、鬥富、這些現象與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相距甚遠,令人心痛。

錢財花了也許可以再掙,但資源用了卻不可再生。僅我國一次性筷子平均每天的使用量就達900萬雙,相當於要砍掉1800棵生長了至少15年的大樹。請大家想一想,算一算,咱們要種多少棵樹才能供得上這樣砍呢?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國有13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分錢,全國13億人一天就能節約1300萬元,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元,這筆錢可以新建5000所希望學校,能讓近千萬個失學孩子重返校園。

最重要的是,勤儉省下的不僅是物質財富,而且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向全校師生髮出倡議:

1、節約每一度電,充分利用太陽光源進行自然光照,減少照明設備耗能,用完後及時關掉所有電源開關,包括空調、日光燈、電腦、飲水機、電視機等,做到“人走燈滅,人離斷電”。

2、節約每一滴水,不大開水龍頭。洗手,洗餐具時縮短用水時間,用完水後或見到滴水的水龍頭,應及時擰緊,嚴格做到“人走斷流”,嚴防跑、冒、滴、漏,養成愛水、惜水、節水的良好習慣。

3、節約每一粒米,文明用餐,節約糧食,不挑食,不隨便丟棄剩飯菜,在飯店吃飯時,吃不完的食物要打包帶走。

4、節約每一張紙,規範書寫作業,節約用紙,不隨便丟棄沒寫完的作業本和空白紙,能做草稿紙的要留着做草稿紙,提倡雙面用紙。儘量少用餐巾紙,多用手絹和抹布。充分利用現代化辦公手段,儘量在電子媒介上修改文稿,減少紙質文件資料,控制紙張消耗。

5、節約每一本書,把自己閒置的課外書和學習輔導書送給比自己年級低或貧困地區的小同學繼續使用,限度地發揮每一本書的作用。

現代文明推崇勤儉,那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消耗,但這一切,更離不開勤儉。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現代文明的內在訴求。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

老師們,同學們,為了祖國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人更美,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吧!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範文2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代表高三(9)班在國旗下講話,題目是《勤儉節約現在做起》。

詩人陸游説:“天下之事,常成於勤儉而敗於奢靡。”縱觀悠悠的華夏曆史,由勤儉而成的事例不勝枚舉,范仲淹斷齏劃粥勤攻讀,粗茶淡飯礪大志,才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唱;窮奢極欲導致身死國滅的教訓亦屢見不鮮,唐明皇沉醉於享受美色,才出現安史之亂,盛唐趨衰,最終難逃改朝的命運。前世不忘後世之師,勤儉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和動力,奢靡則是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義務,更是對社會的一份責任。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一種傳統。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生生不息,興旺發達。那試問同學們:你們是否有過不經意地扔掉的一張張白紙;離開教室時忘記熄燈而浪費的一度度電;離開衞生間忘記關水龍頭而嘩嘩流走的一滴滴水;吃飯時又隨意間倒掉不合自己胃口的一口口飯菜……種種的不經意,種種的一點點,你們可曾有過一絲的憐惜?有過一絲自責?這一切的一切,都只需要你們的舉手之勞,只需你們存有一點點的節約意識,就可以節省的。

老師們、同學們,勤儉節約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我們應該懷着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偉情懷,懷着對時代的責任感,傳承勤儉節約的美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老的詩,它世世代代告誡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才是。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小事,不需花非常大精力就可以做好的。在學校生活中,我們應該要做到不開無人燈,出操、午休、課外活動等時間,教室內及時關燈;人少時,少開燈;早上自然光充足時,要關燈等等。

老師們、同學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增強節約意識,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粒糧食做起,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自覺落實到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做到“以勤養志、以儉養德”,杜絕鋪張浪費,做到身體力行,營造人人把勤儉節約當作己任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為把我們的校園打造成為一個節約型和諧校園而努力!

我代表高三(9)班的國旗下講話完了,謝謝!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範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勤儉節約歷來被當作是修身之要、持家之寶、興業之基、治國之道。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用以修身。朱子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做為家訓。以“力行節儉,勤儉建國”為治國經驗。可見,國家的富強、家庭的富裕,勤儉節約起着重要作用。中華民族也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生生不息,興旺發達。

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的,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成果才會越累越多,社會才能發展進步。反之,鋪張浪費,則社會衰敗。正如李商隱所説:“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但是近幾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部分同學節儉意識也有所降低,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為榮,艱苦樸素為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在我們的學校裏也屢見不鮮,例如:寫過幾行字就扔掉的紙片,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裏人去燈不熄,食堂裏每頓倒掉的剩菜剩飯,校外小店用起錢來大手大腳,吃穿上面過度追求。還有的同學每逢節假日、生日或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凡能找到一個“理由”,也總會大肆揮霍一番,花費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殊不知,如果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做作為支撐,那麼我們就難以自立自強。

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勤儉節約是大事,也是小事。中國不管有多少耕地、多少水、多少資源,拿13億一除,一個人還剩多少?所以,人人節約一點,集腋成裘,積沙成塔。節約一粒糧食,就是節約一片富饒的土地。節約一滴水,就是節約一畔清澈的湖澤。節約一度電,就是節約一座充盈的礦山。節約一張紙,就是節約一片美麗的森林。

做為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夷陵人,我們都應從思想上崇尚簡樸,勤儉節約。要從我做起,擔起一份責任,我們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推動社會前進一大步。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範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本週我們繼續進行“知誠信榮辱,懂敬畏感恩,做健康向上,勇擔責任的瀛海人”主題系列校會。今天,我主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我的責任》。

同學們,從“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到“勤儉持家久,詩書濟世長”。無一不在證明着國家的富強、家庭的富裕,勤儉節約起着決定作用。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一種傳統。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息,興旺發達。今天我要説,勤儉節約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責任。

翻開厚重的華夏曆史,由勤儉而成的事例可謂不勝敗舉,文王成了聖人還親自上朝,日影偏西還顧不上吃飯。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常坐以待旦。仲山甫晝夜從不懈怠,事無鉅細,勤到這種程度。陶侃宗理密微,就是竹頭木屑都儲於有用之物,范仲淹劃粥為食奮發攻讀,粗茶淡飯礪大志,始有“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唱。由此可見,勤儉節約不是一種對祖國的責任嗎?

現在,就社會而言,我們學生還只是單純的消費羣體。可是,舉手投足之間,浪費卻又是我們的慣常之舉,面對食堂裏面我們一盤又一盤倒去的白米飯,我們又可曾有過一絲的憐惜?面對寢室裏面流過的自來水,我們可曾有過一絲自責?我們沒有經歷過飢寒交迫的苦楚,因而不知道珍惜和節約的可貴,隨即把浪費當作無所謂,可是在世界的其它地方,卻還有許多人在飽受飢餓的煎熬,在死亡線上掙扎啊!對比一下,我們的行為不都有悖於節約的精神嗎?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啊!

今天,我們站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仰望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世界勤儉日到來之際,我們更應該學習勤儉節約,是在學習一種道德品質,學習一種人格力量,學習一種責任,也是為失敗做保險,因為,任何一個人,一旦奢侈浪費,必然敗家或自取滅亡。作為當代的中學生,我們應該以簡樸為榮,用冷靜的眼光,着眼於我們的一生,深刻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範文5

今天是3月18日,離4月2日放假,還有16天時間,這是本學期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最長的一大周。其間,有春寒料峭,冷雨淅瀝;有春風和暢,陽光暖心;有精彩的課堂,緊張的考試;還有父母給的16天的生活費,裝得你口袋鼓鼓的,夠你花的。那麼,我們怎樣度過這一大周,又怎樣度過由每大周組成的高中生活呢?是讓環境左右我們的心靈,還是讓我們的心靈適應環境;是讓貪圖享受佔據我們的生活,還是讓昂揚的鬥志,快樂的學習去充實我們的每一個時間節點;是胡吃海喝,鋪張浪費,讓自己成為只知道向生活索取的魔鬼,還是勤儉節約、修身養德,讓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呢?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儉永不窮,坐吃山也空”“成由勤儉敗由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大到一個國、整個人類,要生存,要發展,都離不開它。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主席,深知新中國百廢待興、勤儉節約尤為重要,提出了“兩個務必”,要求全黨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開展“三反五反”運動,把浪費上升到犯罪的高度,號召全國人民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個銅板,全國上下把勤儉節約作為做人做事的準則。他老人家率先垂範,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牀,穿粗布衣,生活極為儉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我們鄧校長也堪稱勤儉節約的表率,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堅持“三白”——白開水、白米飯、白饅頭;他節約每一張紙,總是把廢棄的各類廣告、信箋裁剪成辦公用紙,進行第二次利用;他一件襯衣穿了好多年,以致袖口破損,仍倍加珍惜。

同學們,比比偉人,比比鄧校長,我們又做得怎樣呢?在此,我可以武斷地説,在我們很大一部分同學身上,絲毫看不到勤儉節約的影子,只有浪費的毒瘤在瘋狂的滋長。好好的衣服、鞋襪,懶得洗,穿一次就扔掉,就是洗好的衣物,如果被風吹到地上,很少揀起來,洗洗再穿。每天睜開眼就只知道吃,上課吃,下課吃,睡覺吃,走路吃,聊天吃、事事吃、時時吃、處處吃,一天不吃它個二三十次決不罷休!食堂是他的痛苦,超市是他的最愛,白花花的米飯,油嘟嘟的菜餚,吃不了幾口就倒掉,剩飯剩菜成車成車地往外拉。讀書不用心,花錢如流水。一個月花它個五六百很正常,七八百不算多,一千以上也不錯,真是:問君能有幾開心?恰似一江鈔票流不盡。如此種種,貪圖享受和極端浪費的行為,讓人心寒,叫人心痛,令人髮指。

學生如此,社會亦然。豐盈的財富,浮躁的社會,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浪費;餐桌上的瀟灑,筷子底下的毀滅。盲目攀比的畸形浪費,一擲千金的奢靡消費,過度包裝極度美化的蓄意消費,比比皆是,層出不窮,13億人的浪費,足可以養活2億人口,觸目驚心,絕非危言聳聽,長此以往,地球之殤,人類之災,到那時何談中國之夢,民族復興?

同學們,我們應滿懷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偉情懷,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從舉手之勞做起,把勤儉節約自覺落實到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從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粒糧食、每一件衣服做起,聚沙成塔,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節約一粒糧食,就是節約一片富饒的土地;節約一滴水,就是節約一汪清澈的湖泊;節約一度電,就是節約一座充盈的礦山;節約一張紙,就是節約一片美麗的森林。

一塊煤,不算多,千塊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點點滴滴匯成河;一粒米,不算多,顆顆粒粒摞成籮。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崇尚節儉、合理消費,增強節約意識,杜絕鋪張浪費,身體力行,把節約當成舉手之勞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讓勤儉節約之風盛行慧德!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