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農業信息話參觀實習優秀報告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9.46K

為找準下一步農業結構調整着力點,把握近年來農業結構調整的特點,受市委、市政府的委託,從5月21日-5月31日,我們農業結構調查組分別對我市的金田、石咀、馬皮、木圭、蒙圩、白沙、下灣、大洋、麻垌、羅秀等10個鄉鎮和有關部門進行調查研究。調查組通過聽彙報、看現場、解剖典型、走訪企業、瞭解農户和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初步總結出近年來我市農業結構調整的成功經驗,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並對今後全市農業結構調整方向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討。現將調查情況彙報如下:

農業信息話參觀實習優秀報告

一、當前我市農業結構的基本現狀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大力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素質,增加農民收入的戰略決策,按照“高效的種植業、發達的畜牧業、一流的園藝業、先進的加工業、活躍的流通業”工作思想,狠抓農業結構調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達到了減劣調優的調整目標,農業結構不合理的矛盾得到了初步緩解,農民收入有所增加。

(一)、我市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主要成績

1、農業結構調整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廣泛重視。各級黨委、政府重視農業結構調整,把農業結構調作為農民增收的重中之重的措施去抓,因地制地開展農業結構調整。

金田鎮緊緊抓住本鎮經濟支柱的淮山做文章,採取三條針對性措施:一是積極搞好招商引資,發展淮山深加工,促進淮山增值。鎮政府3月底參加了上海環太平洋商貿洽談會,分別與美國、新西蘭的一家公司簽訂了淮山無硫脱水加工和深加工項目意向書;二是由鎮政府牽頭,到工商部門註冊“金田牌”淮山商標,下一步將依據商標的有關法律法規,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淮山打假活動,以提高金田淮山的品質和知名度,帶動整個金田淮山市場價格的提升;三是大力開展淮山品種改良和耕作技術的革新,全面提高金田淮山的單位面積產量。

白沙鎮圍繞市委、市政府“3+3”工程開展農業結構調整,重點在“一條蔗、一頭豬、一條魚和一片林”上做文章,首先是穩定和發展甘蔗這一支柱產業,其次是提升畜牧水產養殖業在農業中所佔的比重,鞏固和發展畜牧水產養殖基地,重點發展二無雜母豬和優質水產魚類養殖,三是發展種植速豐桉。全鎮今年甘蔗面積達到了1.52萬畝;發展母豬6000多頭(其中二元雜4000多頭),年產仔豬20萬頭以上;速豐桉生產也由原來的2000畝發展到5000畝。

下灣鎮農業結構調整中,做好山上、平原兩篇文章,山區村屯重點發展果樹生產,沿江平原重點抓好蔬菜和畜牧業生產。特別是以下灣村為中心,引進廣東鵬生蔬菜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去年冬種種下法國荷蘭豆500多畝,小甘蘭、大白菜、小椰菜等約50畝,另外種植毛節瓜、大肉苦瓜250畝。其中荷蘭豆平均畝產400公斤,總產值26萬元,平均投入180元,淨收340元;毛節瓜平均畝產4000-5000公斤,平均單價0.2元/公斤,產值800-1000元;苦瓜平均畝產2000-3000公斤,平均單價0.7元/公斤,畝產值1400-2100元。目前蔬菜基地已擴大到貝團、龍嶺等村,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户”的產業化發展模式。

麻垌鎮在抓好農業結構調整的同時,重點抓好荔枝的流通工作,確保今年荔枝增產農民增收。採取四條措施促進流通:一是開支3萬元在交通區扭地帶的.桂平大轉盤,建立100平方米的荔枝廣告牌;二是通過網上廣泛發佈麻垌荔枝供求信息,開展招商引客工作;三是在中央二台經濟頻道刊登介紹麻垌荔枝信息;四是鎮政府計劃在6月上旬初組織100多人的老闆經紀人隊伍到區外跑市場,宣傳麻垌荔枝。這些具體措施,必將加快麻垌鎮荔枝流通步伐。

2、優質谷推廣取得新突破,農民收入明顯增長。2000年全市推廣優質谷面積48.71萬畝,2001年優質谷面積達到了84.195萬畝,比上年增加35.485萬畝,優質谷覆蓋率由原來的36.97%提高到67.56%,提高了30個百分點。優質谷比一般稻穀每50公斤增收15~20元,畝增收60~80元,全市推廣優質谷這一項,可增收5000萬元以上。

3、特色經濟作物種植獲得較大發展,成為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針對我市特色經濟作物有品牌無規格,相對效益雖高,但對農業整體經濟拉動不大的特點,我市把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放在發展特色經濟作物種植上,變無規模為有規模,小規模為大規模,逐步形成規模化、基地化生產。為了解決特色經濟作物規模種植問題,全市共調減了7萬多畝水田用於改種擴種如甘蔗、淮山、粉葛、荔浦芋、瓜菜等經濟作物,逐步形成了以白沙為中心的西區糖料蔗生產基地,以金田為中心的淮山生產基地,以尋旺、蒙圩為重點的蔬菜生產基地,以麻垌、南梧二級公路沿線鄉鎮為中心的荔枝、龍眼生產基地,以大灣為中心的速豐林生產基地等。

4、畜牧水產和特種養殖業形成新格局,畜牧水產業比重增大。在畜牧水產業結構調整方面以實施生豬品改的“三三一”工程,推廣二元雜母豬飼養,發展三元雜仔豬生產和瘦肉型豬生產,積極推廣“公司+農户”模式發展養豬,推廣普及科學飼養技術,使養殖業躍上了新台階。2001年全市出欄肉豬82.4萬頭,同比增長2.94%,存欄59.57萬,同比下降1.82%,其中瘦肉型豬出欄39.4萬頭,佔肉豬出欄的47.81%,同比墳長11.3%。在家禽方面在抓好“三黃雞”傳統家禽養殖的同時,發展獅頭鵝等草食型動物。2001年全市家禽出欄826.8萬羽,增長1.66%,家禽存欄575.14萬羽,增長0.37%,其中三黃雞出欄480萬羽,增長11.62%。野豬、果子狸等特種養殖取得新的進展,特別是畜牧局尋旺特種野豬試驗場通過技術攻關,攻克了野公豬人工採精技術難關,為大規模工廠化養殖特種野豬提供了廣闊前景。水產養殖業也有了新的發展,名優水產品養殖面積迅速擴大,產量、產值及全市漁業科技含量有了新的提高。全市在抓好“四大家魚”傳統養殖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特種名貴漁類的養殖,特別是以黃沙鼈、七星魚等特種經濟魚類的養殖有了較大發展。2001年全市水產放養面積92230畝,漁業產量35680噸,產值2.48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6.9%和9.7%。其中黃沙鼈400畝、土塘角魚1500畝,七星魚200畝,全市名優經濟魚類放養面積1.26萬元,近2.1萬户,產值1.1億元。

畜牧水產業成為了繼種植業之外的又一大支柱產業。2001年畜牧業總產值達5.02億元(不變價),比上年增長3.7%,佔農業總產值的32%,全市畜牧業使農民人均新增加純收入32元;2001年水產養殖業總產值2.48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5.8%,水產養殖業使農民人均新增純收入達到了8.6元。畜牧水產業總產值達到了47.8%,佔了農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

5、“噸糧田”、“萬元田”和“噸糖田”的“三田”建設取得新突破,為發展高效農業樹立了樣板。2001年全市實施“三田”面積35.5萬畝,比上年增加14萬畝。其中“噸糧田”面積30.2萬畝,比上年增加10.2萬畝;實施“萬元田”4.3萬畝,比上年增加2.8萬畝。在萬元田建設中,引進和篩選了一批效益較好的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金田、江口等鄉鎮的“絲瓜+沙姜+淮山”、“豆角+沙姜+淮山”,蒙圩鎮的“西瓜+西瓜+冬菜”、“椒+稻+菜”,尋旺的全年種菜等模式畝產值都在萬元左右。

6、名特優林果開發取得較大的突破。2000年以來我市抓住凍後果樹嫁接的契機,大力推廣大果石硤、白露、儲良、妃子笑、糯米餈等優質品種,高接換種4.8萬畝,同時新植名優水果3.5萬畝,使我市果樹品種的良種率有了較大提高。全市水果面積達到了44.8萬畝,投產面積26萬畝。其中荔枝22.1萬畝,投產面積達到了14.7萬畝;龍眼16.3萬畝,投產面積6.5萬畝;其它水果6.4萬畝,投產面積4.8萬畝。2001年全市水果總產達到了3.78萬噸。今年預計超過5萬噸(其中荔枝3.5萬噸,龍眼1萬噸)。

(二)我市農業結構的主要特點:

1、結構逐步趨向合理化

短期調整與長期調整相兼顧、適應性調整與戰略性調整相結合,使得我市農業結構由糧油主導型向多元複合型轉變。特別是近年來我們在保障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圍繞農民增收目標,採取“壓糧擴經”、“壓常規擴優質”、“抓新抓特”等措施,糧經比、糧飼比以及多種經營在大農業中的份額等多層次結構趨於合理。2001年,糧食與經濟作物(含其它農作物,但不包括水果)的比例達到了1.76:1。

多種經營佔比不斷提升。金田鎮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比例達到了1:1。畜牧業、水產養殖業內部結構也不斷得到優化,全市實施了生豬改良“331”工程、水產養殖

“3211”工程,使畜牧水產養殖業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2001年在繼續抓好白沙鎮二元雜母豬生產基地的基礎上,按照集中連片、區域推進、輻射吸引的原則,把油麻、羅秀、金田、垌心等鄉鎮作為推廣二元雜母豬重點鄉鎮,通過抓重點,建基地,形成了油麻、白沙、羅秀三個超2000頭二元雜母豬的示範鄉鎮。

2、產品趨於優質化

農副產品已由單純產量型轉向優質高效型,基本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

全市大宗農產品品質逐步調優。在水稻中,良種普及率達到了95%以上,優質率早

稻達到55.12%,晚稻達到了80%以上,以西山油佔、桂香佔、桂小佔為主的優質谷品種推廣逐年增加。蔬菜、瓜果及其它經濟作物品種不斷推陳出新。下灣鎮發展無公害蔬菜,引進國外先蔬菜良種,使產品具有更強的市場竟爭力;石咀鎮利開農業高新示範園,引進名貴蔬菜品種和優質提子種植,其種植的蔬菜成為南百超市桂平分店的主要鮮菜供應商。

在畜禽生產上,生豬向三元雜交商品瘦肉豬方向發展,二元母豬佔比例不斷上升,特種養殖出現了新的熱潮,特種野豬、黃沙鼈的養殖規模逐步擴大。

3、農業生產大格局基本形成。

全市種植業格局有了新的變化,“三帶兩基地”有了新的發展,全市基本形成了“南荔北園東西蔗”的種植業格局。新的基地不斷增加,比較突出的有:以南木、江口、石咀、白沙、下灣、尋旺鄉鎮為主的10萬畝優質谷生產基地;以白沙、厚六為龍頭的甘蔗生產基地;以金田為中心的淮山生產基地;以蒙圩、白沙為中心的萬畝冬椒生產基地;以下灣為中基礎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在基地建設上,加強資金、勞力、信息、技術等方面的聯合,注重規模、特色和品牌,努力實現建一個基地、樹一個名牌、富一方百姓的目標。)

4、專業化、集約化生產有了一定的發展,經濟作人不斷湧現。

調查表明,由於經濟和技術利益的趨動,我市農民合作組織逐步增多,出現了水果協會、荔枝協會、龍眼協會、養蠶協會等等的民間生產流通協會組織10

多個。據初步瞭解,承包100畝以上的林果農場主達100多人,承包種植100畝以上的承包人也有20-30人。在養殖方面,全市養殖母豬超過百頭以上的豬場達到了七家。如木圭鎮的徐立日開辦豬場,飼養二雜母豬發展三元雜仔豬生產,目前母豬飼養量達到了318頭,年出欄三元雜仔豬7000多頭,產值超過200萬元,三元雜仔源源不斷暢銷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金田鎮黃澤全培育三元雜仔豬450頭,大洋鎮覃建樹承包大洋供銷社豬場,發展二元雜母豬198頭(其中盛產母豬98頭),年出欄三元雜仔豬超過1000頭;木圭鎮四德黃沙鼈養殖場,商品鼈飼養量超過1萬頭,產值超過360萬元;西山鎮長安村嶺口屯隊幹部何烘佳、黃石樞、何延藝帶頭飼養三黃雞,在他們的帶動下2001年全屯72户農民養雞10萬羽,僅養三黃雞人均增收達800多元,使長安村成了小有名氣的養雞專業村。石龍石排綜合養殖場有83個養鴨專業户,利用漁塘搞立體養殖,每户養鴨3000-5000只蛋鴨,每日平均有25萬隻鴨產蛋,日產值4.68萬元,在這些專業户帶動下,石龍、白沙、蒙圩等鄉鎮的農民跟着幹,形成凡有魚塘必有鴨的養殖結構新景象。

5、 農民的商品意識、市場意識正在提高。

在農業結構調整和商品市場大潮的燻蒸下,我市農部的商品意識、市場意有所增強,各類農民經紀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活躍于田頭及各大中城市農貿市場,為提高我市農副產品商品率力下汗馬功勞。據調查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商品率較高的金田鎮,各類經紀人有1000多人,其中僅在廣州清平中藥材專業市場長期駐紮的就有300多人。麻垌鎮從事荔枝中介的經紀人達300多人,在荔枝盛產期,參與荔枝購銷流通的各類經紀人達2000多人。據初步統計,2001年全市共有各類農產品流通組織4809個,其中營業額在10萬元以上的流通組織856個,營銷人員24608人,交易量29.74萬噸,交易額28652萬元。

6、勞務輸出成為農民增收重要的渠道。我市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務輸出成為農民增收的一條重渠道。據不完全統計,2001年全市外出務工的人員為175914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0%以上,佔全市勞動力總數的25%,全市每10人中平均有一個是外出務工的。外出務工人員不僅學到了發達地區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而且為桂平市帶來了巨大財富,據統計,2001年全市外出務工總收入52700萬元,人均達3000元。

二、當前農業結構調整中的突出問題

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是現階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通過調查,我們深感這場調整任重道遠,有許多新的課題亟待研究,也有許多問題和困難必須迅速得到解決和克服。比較突出的障礙因素有:

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產發展後勁不足。一些水利設施基本上都是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修建的,目前已超期服役和老化,根本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從而阻礙了農業結構調整的發展。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看到,農業基礎設施的落後,不僅大大降低了農業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而且從根本上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靠天吃飯”還是我市大部分地區農業的根本現狀。今年蒙圩官橋村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將全村4000多畝水田的2000畝改種辣椒,但由於生產條件太惡劣,有近1000畝沒有旱澇保障措施,導致辣椒的商品率很低,雖然種出了產品,但產量低,成不了商品,農民仍然得不到應得的收入。

2、資金不足,財政投入少。形不成較大的規模生產和加工銷售,沒有充分發揮名牌產品優勢。如桂平市的優質米曾揚名海內外,荔枝、龍眼。蔬菜等也有一批比較優質的名牌品種,但由於資金投入不足,生產加工形不成規模,沒有發揮出名牌效應。由於資金嚴重不足,對科技的投入更少,農產品科技含量低,商品不高的問題更加突出。如今年我市的辣椒科技含量明顯低過欽州、廣東雷州半島一帶的辣椒,商品率和價格一般都比外地的低一至兩個檔次。我市金田淮山生產的科技含量也不高,因此產量很低,效益不高,成為障礙淮山產業化發展的最重要因素。

3、農業服務體系受到嚴重挑戰。我市機構改革前,全市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機幹部職工人數為841人(其中種植370人、畜牧226人、漁業6人、農機239人)僅國家定編人數891人的94.39%,其中縣級276人,鄉鎮級565人。機構改革後,鄉鎮級多的12人,少的8人,平均10人左右,全市鄉鎮農業技術幹部大約290人,佔改前鄉鎮人數的51.32%,精簡率達到了50%。在種植業中,機構改革前鄉鎮農技幹部206人,平均每個鄉鎮7人,平均每萬畝耕地有鄉鎮農業技術幹部1.98人,機構改革後大約137人,平均每個鄉鎮4.7人,平均每萬畝耕1.31人。機構改革後,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得不到及時理順,服務網絡出現了“線斷、網破”的境地,以畜牧獸醫為例,這次機構改革,將鄉鎮獸醫站(人、財、物)全部劃歸鄉鎮政府管理,形成上下脱節,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門沒有下屬單位,鄉鎮獸醫站沒有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市畜牧主管部門有什麼大小事均要通過政府、鄉鎮政府去傳達貫徹實施,人為地增設了諸多環節,不利於管理,不利於推廣科學飼養技術,更不利於畜禽的防疫、檢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