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畢業電廠實習報告七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37W

在當下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畢業電廠實習報告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畢業電廠實習報告七篇

畢業電廠實習報告 篇1

20xx年2月20日我們開始了為期10天的畢業實習,這次實習的地點是:唐山陡河發電廠。在短短的十天裏通過參觀電廠、跟班學習,使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所不能學到的知識,通過現場的跟班學習 是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為今後的社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 實習目的

通過參加發電廠的值班工作,使學生在電廠認識實習的基礎上,更好地熟悉電廠熱工部分及其運行維護工作,瞭解發電廠的生產組織管理和技術經濟指標,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斷事故的能力,達到以下目的:

1、通過理論聯繫實際使學生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判斷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獨立工作能力;

2、通過實習及其有關規程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安全經濟運行的認識,樹立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

3、通過實習,蒐集和積累有關大型綜合作業的資料,為綜合作業作好準備;

4、通過實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集體主義精神等優良品德,為勝任以後的工作打好基礎。

二 工廠概況

唐山陡河發電廠隸屬於北京大唐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始建於1973年12月,分4期工程建設,1987年10月8台機組全部竣工投產,總裝機容量1550兆瓦。擁有兩台125兆瓦機組、兩台250兆瓦機組及四台200兆瓦機組。

三 實習內容

(一)安規學習,全廠介紹、參觀

1、學習討論安全規程的有關章節並進行考試。

2、全廠介紹。電廠類型,機組數目、數量、負荷性質和供電情況。電廠在電力系統中的位置、發展遠景、生產組織和技術管理機構,經濟指標和安全情況。

3、廠方、車間提出對學生的要求。

4、全廠參觀。

(二)值班學習火力發電廠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化學能產出電能的工廠,即為燃料的化學能→蒸汽的熱勢能→機械能→電能。在鍋爐中,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蒸汽的熱能轉變為輪子旋轉的機械能;在發電機中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爐、機、電是火電廠中的主要設備,亦稱三大主機。與三大主機相輔工作的設備稱為輔助設備簡稱輔機。主機與輔機及其相連的管道、線路等稱為系統。火電廠的主要系統有燃燒系統、汽水系統、電氣系統等。 過去國內火電廠300mw機組以上的主控系統都普遍採用了dcs技術,但外圍輔助系統,包括除灰系統、除渣系統、化水系統、輸煤系統等採用的是獨立、分散的常規控制系統,由於各輔助系統工藝有其不同的特性,所以採用的控制系統配置不同、技術水平、監控方式各異,這就勢必對每個輔助系統都需配備相當的運行人員,使勞動生產率不能進一步提高。

四 實習心得

熱力發電廠是由許多熱力設備和電氣設備所組成的一個非常複雜的的整體,從某種意義上講,熱力部分的設備更多、更為複雜、也更容易發生故障和事故,熱力部分和電氣部分彼此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

因此,凡是從事電力工程方面工作的技術人員,都必須對有關的熱力部分的某些基本知識有所瞭解,有所掌握。通過實習進一步提高對電廠安全經濟運行的認識,樹立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在今後的工作中應該具有組織性、紀律性、集體主義精神等優良品德。

畢業電廠實習報告 篇2

200*年*月*日我們開始了為期*天的畢業實習">實習,這次實習的地點是:唐陡河發電廠。在短短的十天裏通過參觀電廠、跟班學習,使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所不能學到的知識,通過現場的跟班學習是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為今後的社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實習目的:通過參加發電廠的值班工作,使學生在電廠認識實習的基礎上,更好地熟悉電廠熱工部分及其運行維護工作,瞭解發電廠的生產組織管理和技術經濟指標,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斷事故的能力,達到以下目的:

1、通過理論聯繫實際使學生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判斷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獨立工作能力;

2、通過實習及其有關規程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安全經濟運行的認識,樹立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

、通過實習,蒐集和積累有關大型綜合作業的資料,為綜合作業作好準備;

4、通過實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集體主義精神等優良品德,為勝任以後的工作打好基礎。

二工廠概況:唐陡河發電廠隸屬於北京大唐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河北省唐市開平區,始建於197年12月,分4期工程建設,1987年10月8台機組全部竣工投產,總裝機容量10兆瓦。擁有兩台12兆瓦機組、兩台20兆瓦機組及四台200兆瓦機組。

 三實習內容

1、學習討論安全規程的有關節並進行考試。

2、全廠介紹。電廠類型,機組數目、數量、負荷性質和供電情況。電廠在電力系統中的位置、發展遠景、生產組織和技術管理機構,經濟指標和安全情況。

、廠方、車間提出對學生的要求。

4、全廠參觀。值班學習火力發電廠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化學能產出電能的工廠,即為燃料的化學能→蒸汽的熱勢能→機械能→電能。在鍋爐中,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蒸汽的熱能轉變為輪子旋轉的機械能;在發電機中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爐、機、電是火電廠中的主要設備,亦稱三大主機。與三大主機相輔工作的設備稱為輔助設備簡稱輔機。主機與輔機及其相連的管道、線路等稱為系統。火電廠的主要系統有燃燒系統、汽水系統、電氣系統等。過去國內火電廠00W機組以上的主控系統都普遍採用了DS技術,但外圍輔助系統,包括除灰系統、除渣系統、化水系統、輸煤系統等採用的是獨立、分散的常規控制系統,由於各輔助系統工藝有其不同的特性,所以採用的控制系統配置不同、技術水平、監控方式各異,這就勢必對每個輔助系統都需配備相當的運行人員,使勞動生產率不能進一步提高。

四實習心得:熱力發電廠是由許多熱力設備和電氣設備所組成的一個非常複雜的的整體,從某種意義上講,熱力部分的設備更多、更為複雜、也更容易發生故障和事故,熱力部分和電氣部分彼此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因此,凡是從事電力工程方面工作的技術人員,都必須對有關的熱力部分的某些基本知識有所瞭解,有所掌握。

工作總結:通過實習進一步提高對電廠安全經濟運行的認識,樹立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在今後的工作中應該具有組織性、紀律性、集體主義精神等優良品德。

畢業電廠實習報告 篇3

地點:邢台市興泰發電有限公司

班級:09熱能與與動力工程2班

姓名:郜坤

學號:090282226

指導老師:靳鬆 張相洲 張錚

時間:20xx-4-22—20xx-4-26

一 實習目的

大四學年,學校給我們畢業生安排了兩次電廠實習機會。目的是通過對電廠的實際參觀,瞭解電廠的發電廠的生產佈局,發電過程的流程,使學生在電廠認識實習的基礎上,更好地熟悉電廠熱工部分及其運行維護工作,瞭解

發電廠的生產組織管理和技術經濟指標,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斷事故的能力。

二 主要內容

我們上學期的認識實習是在武安電廠完成的,在那裏我們認識了電廠的各個部分,對汽輪機、鍋爐、運煤、制粉系統、冷卻系統、除硫系統的結構進行了認識性的參觀,瞭解了各個部分的工作原理。並且在通過和現場師傅的交談中學到了更多書本以外的知識,填補了我們的學習在理論與實踐聯繫上的不足,收穫頗多。

在上次武安電廠認識實習的基礎上,通過這次畢業實習,我們要達到一個新的認識階段。這次我們要參與其中的各個生產工序的實際生產,在實際的參與中瞭解到自己認識上的不足。這次畢業實習主要是電廠化學,循環水處理,中水處理,汽水分析,煤質分析等進行主要實習。因為早一些瞭解電廠的構造特點,熟知電廠運行過程中的要訣,這會使我們華電的畢業生贏在起跑線上,我們真的應該把握好這次機會。

對河北興泰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認識

河北興泰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家特大型企業,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南郊,現裝機容量1290MW,是河北南部的主力發電廠,年發電量佔河北南網總髮電量的l/5左右。自建成投產以來至20xx年底,累計發電量達到l195億千瓦時,為促進河北經濟發展和保障城鄉居民用電做出了積極貢獻。

河北興泰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為邢台發電廠,始建於1970年4月,至1975年底,一、二期工程竣工投產,總容量l00MW。1983年7月開始六台國產200MW機組擴建,至1992年l0月形成總裝機容量129萬千瓦。自1999年又進行了200MW機組的DCS系統及增容改造工作,目前己完成了四台機組的改造工作,單機容量增至220MW,其餘兩台機組的增容改造也將在今明兩年完成,屆時公司總裝機容量將達1320Mw。

河北興泰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自建廠以來,堅持“以嚴治電、安全第一”的方針,發揚“團結、拼搏、奉獻、開拓”的企業精神,確保了機組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特別是六台國產200 Mw機組在週年運行小時、發電量和供電煤耗等方面均創出了全國同期同類型機組的先進水平,成為國產200Mw機組的窗口單位。原電力部領導黃毅誠、史大幀、陸延昌等親臨視察指導。1988年和1990年,連續兩屆獲得“全國設備管理優秀企業”稱號,並多次獲得全國200MW機組評比

一、二、三等獎,1990年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1992年跨入全國“安全文明生產達標”企業行列,1993年被評為“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全國模範職工之家”,1995年被國家環保局授予“全國環境保護先進企業”,1998年被評為“河北省園林式單位”,20xx年獲得河北省“五一獎狀”,20xx年獲得“全國電力行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自1988年以來一直保持河北省“文明單位”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稱號。

1 學習《安規》

《安規》全稱電業安全工作規程,是每個入廠人員在進入電廠之前必須認真學習的並考核通過的,讓我們深刻認識到電廠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以及進入電廠之後的注意事項,確保不會因個人不當行為產生不必要的傷害或損失。上一次在陡河電廠實習,學習安規也只限於書本,這一次,師傅給我們講了一個發生在他們電廠的事故,以此來告訴我們安規的重要性,我認識到,學習安規不僅僅是通過安規書面考試,更重要的是分析研究安規,並嚴格按照安規的規定去規範自己的行為,安規裏的每一個字都非常重要,不能僅限於機械記憶,違反安規,不僅是對設備的不負責,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安規學習,也要在平常多一些模擬演練,提高自己對待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要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學會各種急救法,這樣才能在事故中保障生命安全。

不僅學習這些安全規程,還有觸電的急救及安全帽的檢查及佩戴等基本保障人生安全的規程。

2. 脱硫車間學習及參觀

脱硫車間的師傅為詳細地我們講解了此車間的工藝流程:鍋爐尾部煙氣從空氣預熱器出來後,分兩側進入預除塵器(ESP1),在預除塵器內,大部分的飛灰被收集下來,通過水衝灰裝置排入灰溝,經過預除塵器的煙氣從吸收塔的底部進入,在此處,高温煙氣與加入的消石灰和循環脱硫灰分充分混合,進行初步的脱硫反應。這一區域主要完成消石灰與HCl、HF的反應,混合物由塔底向上進入文丘里加速,在文丘裏的出口擴管段裝社有噴水的裝置,噴入的霧化水一是增濕物料顆粒表面,二是使煙温降至高於煙氣露點20攝氏度左右,增加二氧化硫與消石灰的反應速度。

3 化學車間的學習及參觀

當前我國工業鍋爐水處理可分為鍋外水、鍋內水處理兩個環節,二者的目的均是防止鍋爐的腐蝕、結垢。鍋外水重點在於水的軟化,以物理、化學及電化學處理方法去除原水中存在的鈣、氧、鎂硬度鹽等雜質;而鍋內水則以工業藥劑添加為主要處理手段。作為鍋爐水處理關鍵性環節的鍋外水處理包含3個部分,其中,預處理、除氧處理的應用較少,效果不盡理想,而軟化處理所採用的鈉離子交換法在陰離子HCO3-的去除上難以完成預期目標,水的鹼度不能有效降低。

1.2 水質對鍋爐能效的關鍵性影響

水處理不當造成的水質問題往往會引發鍋爐結垢、腐蝕以及排污率增大等現象,導致鍋爐熱效率下降,而鍋爐熱效率每個百分點的下降都會增加1.2~1.5的能耗。GB/T 1576-20xx《工業鍋爐水質》即針對於此提出了鍋爐水質新標準。 首先,結垢對鍋爐能效的影響。鍋爐結垢可分為硫酸鹽、碳酸鹽、硅酸鹽水垢以及混合水垢,其導熱性能相較於普通鍋爐鋼,僅為後者的1/20~1/240。由傅立葉公式推導可知,結垢會極大降低鍋爐傳熱性能,使燃燒熱量為排煙所帶走,造成鍋爐出力、蒸汽品質的下降,通常而言,1mm結垢會造成3%~5%的燃煤損失;其次,鍋爐排污率的影響。如前文對水處理原理的分析,目前軟化處理中採用的鈉離子交換法無法完成除鹼目標,為保障受壓元件免受腐蝕,工業鍋爐需通過排污及鍋內水處理加以控制,確保原水鹼度達標。因此,我國工業鍋爐排污率長期保持在

10%~20%之間,而排污率每增長1%,就會造成燃料損耗增長0.3%~1%,鍋爐能效嚴重受限;再次,汽水共騰造成的蒸汽含鹽量上升也會造成設備損害及鍋爐能耗的增加。

1.3 熱力除氧效率偏低造成的熱量損耗

受工藝技術的影響,容量較大的工業鍋爐通常需要安裝熱力除氧器。其應用普遍存在這些問題:第一,大量蒸汽的耗費降低了鍋爐熱量的有效利用率;第二,鍋爐給水温度與省煤器平均水温的温差增大,致使排煙熱損失的增加。

2 基於鍋爐水處理的能效改進措施

鑑於我國目前所推行的“綠色經濟”模式與能源緊張形式,從鍋爐水處理方面進行節能減耗的技術改造,無疑將從每年6 000萬t燃煤的損耗中節約大量能源及資金,投入企業再生產過程。

第一,以反滲透水處理技術取代現有的鈉離子交換法水處理技術。這一技術原理是通過將純水與鹽水的過濾、隔離,利用半透膜阻止鹽類通過的特性,在繼續去除鈣、鎂硬度鹽的同時有效除鹽。據相關實驗數據顯示,該技術對原水中的鈣、鎂、鐵、氯、四氧化硫等離子的脱除率高達95%以上,經過二級反滲透處理的原水水質在硬度、電導率以及二氧化硅含量上均可達到鍋爐無垢運行的標準,降低燃煤能耗及鍋爐排污率,在化學藥劑與再生水的費用上也進一步做到了成本控制。

第二,鍋爐水處理設備設施的安裝驗收應與特種設備監察、檢測機構密切合作,強化水處理工作的制度性、規範性,督促中小企業在鍋爐運行上及早進行技術革新,實現高效、經濟的運行。

第三,儘量實現鍋爐冷凝水與排污水的再回收利用。通過設置定期或連續排污膨脹器,向除氧器、換熱器進行預熱給水,並儘量對如烘筒、烘箱等設備的冷凝水進行再利用,回收熱能。

第四,就現有設備設施的利用而言,企業應進一步加強鍋內水處理環節的認識與精力投入,落實崗位責任制,配備持有水處理操作證的專兼職人員,提高司爐工作業技術及水處理作業意識,減少工作隨意性,規範作業環節,合理排污,科學投藥,在鍋內、鍋外水處理環節上科學配置,確保水質達標。

第五,選擇適當形式對鍋爐結垢作定期清理。當工業鍋爐受熱面出現鏽蝕或結垢厚度超過1mm時,應及時去垢以保證能源熱量的充分利用及設備的完好性。通常來説,可採用酸洗除垢或鹼煮加酸洗的方式進行除垢作業。

工業鍋爐水處理對鍋爐能耗的影響極為明顯,針對水處理環節的節能降耗是一項系統工程。筆者以為,這一改造應與鍋爐的整體技術革新相配合,通過對節能潛力的詳細分析,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實現節能效果的最優化。

4 循環水處理學習及參觀

師傅主要講解了電廠的中水系統,主要採用城市中水。具體流程如下圖:

中水作為電廠主要供水水源水量大、需求連續、系統運行穩定。不僅節約水資源同時減少環境污染,符合國家積極推廣循環經濟,建立節約型社會的理念。 5 脱硫的學習以參觀

常規煙氣脱硫技術

燃煤的煙氣脱硫技術是當前應用最廣、效率最高的脱硫技術。對燃煤電廠而言,在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FGD將是控制SO2排放的主要方法。目前國內外火電廠煙氣脱硫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為:脱硫效率高、裝機容量大、技術水平先進、投資省、佔地少、運行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可靠性好等

法FGD工藝

世界各國的濕法煙氣脱硫工藝流程、形式和機理大同小異,主要是使用石灰石(CaCO3)、石灰(CaO)或碳酸鈉(Na2CO3)等漿液作洗滌劑,在反應塔中對煙氣進行洗滌,從而除去煙氣中的SO2。這種工藝已有50年的歷史,經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後,技術比較成熟,而且具有脱硫效率高(90~98%),機組容量大,煤種適應性強,運行費用較低和副產品易回收等優點。據美國環保局(EPA)的統計資料,全美火電廠採用濕式脱硫裝置中,濕式石灰法佔39.6%,石灰石法佔47.4%,兩法共佔87;雙鹼法佔4.1%,碳酸鈉法佔3.1%。世界各國(如德國、日本等),在大型火電廠中,90以上採用濕式石灰/石灰石—石膏法煙氣脱硫工藝流程。

石灰或石灰石法主要的化學反應機理為:

石灰法:SO2+CaO+1/2H2O

CaSO3.1/2H2O

石灰石法:SO2+CaCO3+1/2H2O

CaSO3.1/2H2O+CO2

其主要優點是能廣泛地進行商品化開發,且其吸收劑的資源豐富,成本低廉,廢渣既可拋棄,也可作為商品石膏回收。目前,石灰/石灰石法是世界上應用最多的一種FGD工藝,對高硫煤,脱硫率可在90以上,對低硫煤,脱硫率可在95以上。

傳統的石灰/石灰石工藝有其潛在的缺陷,主要表現為設備的積垢、堵塞、腐蝕與磨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各設備製造廠商採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開發出第二代、第三代石灰/石灰石脱硫工藝系統。

濕法FGD工藝較為成熟的還有:氫氧化鎂法;氫氧化鈉法;美國DavyMckee公司Wellman-LordFGD工藝;氨法等。

在濕法工藝中,煙氣的再熱問題直接影響整個FGD工藝的投資。因為經過濕法工藝脱硫後的煙氣一般温度較低(45℃),大都在露點以下,若不經過再加熱而直接排入煙囱,則容易形成酸霧,腐蝕煙囱,也不利於煙氣的擴散。所以濕法FGD裝置一般都配有煙氣再熱系統。目前,應用較多的是技術上成熟的再生(迴轉)式煙氣熱交換器(GGH)。GGH價格較貴,佔整個FGD工藝投資的比例較高。近年來,日本三菱公司開發出一種可省去無泄漏型的GGH,較好地解決了煙氣泄漏問題,但價格仍然較高。前德國SHU公司開發出一種可省去GGH和煙囱的新工藝,它將整個FGD裝置安裝在電廠的冷卻塔內,利用電廠循環水餘熱來加熱煙氣,運行情況良好,是一種十分有前途的方法。

畢業電廠實習報告 篇4

天業熱電廠位於石河子市郊區,是一傢俱有剛起步的電力企業,在離天業熱電廠很遠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高高聳立的三根煙囱,由右至左逐漸更新,在學校老師的精心安排下,我們2班來到了電廠的發電二部。其實,就像電廠的師傅們所講,這短短的參觀也就僅僅是參觀而已,談不上實習,但是就當作參觀,也未必不可,而且對我們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從小到大一直是與課本打交道,這次能直接學習課本 以外的知識,當然是不能錯過,而且要好好的把握。

雖然只經過短短的參觀認識,但是經過各電廠的介紹得知,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半個世紀中,中國的電力工業取得了迅速的發展,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到20xx年12月底,全國裝機容量以突破5億千瓦,無論在裝機容量還是在發電量上都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特別是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電力平均每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7GW,使長期嚴重缺電的局面得到了基本緩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電力的需求得到了基本滿足。

但是,我們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年利用小時逐年下降。其次是我國的人均用電水平底,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大約是加拿大的1/20,美國的1/4,法國的1/8,全國至今還有上千萬人沒有用上電,而且近幾年中國電力供需十分緊張,不少地區拉閘限電,可見,電力的發展還遠遠不夠。

在剛進電廠的時候,廠內師傅向我們簡單介紹了一下電廠的基本歷史和入廠安全教育。之後我們分成兩組在各自師傅的帶領之下去參觀了電廠的各個部分。廠內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嘈雜,再就是高大的建築物,師傅們強調最多的就是安全。對於師傅的介紹,講解一米外幾乎就聽不到説什麼,很不幸,在廠房內,我沒有能靠近,當然也就不知所云,不過還好,經過了嘈雜的廠房後,我們來到了輸煤集控室,這裏可以説是電廠裏面環境最好的工作場地,沒有房外的灰飛煙饒,沒有機器的轟轟隆隆,而且沒有外面的酷熱。

在集控室,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正門對面的一排三台機器,上面佈滿了紅線,紅點,還有一些綠色的,據介紹就是控制電廠輸煤系統的機器裝備等等的流程圖。現在基本上都是自動化了,室中心的幾台計算機就是對他進行控制的,而工作人員的人數只需要幾個了,只要控制計算機就可以確保機器的正常安全運行,比起原來的舊電廠,現在的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所以電廠的技術人員越來越少了,當然對他們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直接帶來的就是效益的越來越好了。

我們在工人師傅的導引之下,穿過了電廠的廠房,其中除了只看到機器設備之外就沒有什麼其他的,很難看到一個工人,偶爾看到的是幾台可控機器,據工人師傅介紹,只需要工人在上面設置好程序就可以不管了,機器的控制全部在集控室可以觀測,所以只要電廠運行出了問題,就可以馬上得知,一個電話過去,維修的就馬上過去,使之儘快得到解決。

現在火電廠的自動化程度都很高,人員數量必然就會減少,使得對工作的質量就會提高。據瞭解,火電廠的職工一般是五班三倒或者是四班二倒或者還有其他的,反正就是採用的輪流制度吧,每次只要是上班就是連續8個小時,在集控室工作的就必須嚴密注視着計算機,確保異常情況的出現能夠被立即發覺;對於維修方面的,工作時間有些不同,有一種開玩笑的説法,説維修工個個都患有“電話恐懼症”,只要電話一響,多半認為就是要工作了電廠某些設備需要維修了,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都必趕赴現場。

當時我們聽起來都很驚訝,心底裏自然就想以後自己不要從事這種工作了,但是,中國有一句諺語“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如果以後真的是從事這種工作,當然是不會抱怨,更不會推卻的了。但是話説回來,現在的科技如此發達,機器設備哪有那麼容易壞掉呢,所以維修工人的情況也不像想象中的那麼艱難。總之,在電廠工作的時間概念與一般的有些不同,典型的就是不會按照正常的星期計算,也不會有正常的“黃金週”,人家最閒的時候就是電廠最忙的時候,儘管如此,但是我認為這也沒什麼的,還不是都在地球上工作。

這次認識實習涉及到電廠的方方面面,當代的中國正在崛起,經濟正在以爆炸式的方式增長,電力就是其中的最根本的基礎保障,作為電力的源泉,電廠肯定是扮演着大佬的角色。總之,火電廠給人的總體印象是工作環境不怎麼樣,工作時間不合大流,工作地點不靠近城市,工作待遇還算不差,對國家的貢獻無人能替,還有着巨大的發展!

在整個實習階段,雖然只有三週的時間,有些東西還是有點不太明白,但從基本上已經明白了火力發電廠的生產過程。

實際上,火力發電廠的生產過程是四個能量形態的轉換過程,首先化石燃料的化學能經過燃燒轉變為熱能,這個過程在蒸汽鍋爐或燃汽機的燃燒室內完成;再是熱能轉變為機械能,這個過程在蒸汽機或燃汽輪機完成;最後通過發電機將機械能轉變成電能。

火力發電廠的原料就是原煤。原煤一般用火車運送到發電廠的儲煤場,再用輸煤皮帶輸送到煤鬥或筒倉。原煤從煤鬥落下由給煤機送入磨煤機磨成煤粉,並同時送入熱空氣來乾燥和輸送煤粉。形成的煤粉空氣混合物經分離器分離後,合格的煤粉經過排粉機送入輸粉管,通過燃燒器噴入鍋爐的爐膛中燃燒。 燃料燃燒所需要的熱空氣由送風機送入鍋爐的空氣預熱器中加熱,預熱後的熱空氣,經過風道一部分送入磨煤機作乾燥以及送粉之外,另一部分直接引至燃燒器進入爐膛。

燃燒生成的高温煙氣,在引風機的作用下先沿着鍋爐的倒“U”形煙道依次流過爐膛,水冷壁管,過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同時逐步將煙氣的熱能傳給工質以及空氣,自身變成低温煙氣,經除塵器淨化後的煙氣由引風機抽出,經煙囱排入大氣。如電廠燃用高硫煤,則煙氣經脱硫裝置的淨化後在排入大氣。 煤燃燒後生成的灰渣,其中大的灰子會因自重從氣流中分離出來,沉降到爐膛底部的冷灰鬥中形成固態渣,最後由排渣裝置排入灰渣溝,再由灰渣泵送到灰渣場。大量的細小的灰粒則隨煙氣帶走,經除塵器分離後也送到灰渣溝。

鍋爐給水先進入省煤器預熱到接近飽和温度,後經蒸發器受熱面加熱為飽和蒸汽,再經過熱器被加熱為過熱蒸汽,此蒸汽又稱為主蒸汽。 經過以上流程,就完了燃料的輸送和燃燒、蒸汽的生成燃物的處理及排出。 由鍋爐過熱氣出來的主蒸汽經過主蒸汽管道進入汽輪機膨脹作功,衝轉汽輪機,從而帶動發電機發電。

從汽輪機排出的乏汽排入凝汽器,在此被凝結冷卻成水,此凝結水稱為主凝結水。主凝結水通過凝結水泵送入低壓加熱器,有汽輪機抽出部分蒸汽後再進入除氧器,在其中通過繼續加熱除去溶於水中的各種氣體。經化學車間處理後的補給水與主凝結水匯於除氧器的水箱,成為鍋爐的給水,再經過給水泵升壓後送往高壓加熱器,偶汽輪機高壓部分抽出一定的蒸汽加熱,然後送入鍋爐,從而使工質完成一個熱力循環。

循環水泵將冷卻水送往凝結器,吸收乏氣熱量後返回江河,這就形成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在缺水的地區或離河道較遠的電廠。則需要高性能冷卻水塔或噴水池等循環水冷設備,從而實現閉式循環冷卻水系統。 經過以上流程,就完成了蒸汽的熱能轉換為機械能,電能,以及鍋爐給水供應的過程。因此火力發電廠是由爐,機,電三大部分和各自相應的輔助設備及系統組成的複雜的能源轉換的動力廠。

火電廠主要由三大設備組成:鍋爐,汽輪機和電機。這次的認識實習主要認識的是鍋爐與汽輪機。

火電廠中鍋爐完成就是通過燃燒,把燃料的化學能轉換成熱能的能量轉換過程,鍋爐機組的產品就是高温高壓的蒸汽。在鍋爐機組中的能量轉換包括三個過程:燃料的燃燒過程、傳熱過程和水的汽化過程。燃料和空氣中的氧,在鍋爐燃燒室中混合,氧化燃燒,生成高温煙氣,這個過程就燃燒過程。高温煙氣通過鍋爐的各個受熱面傳熱,將熱能傳給鍋爐的工質水。水吸熱後汽化變成飽和蒸汽,飽和蒸汽進一步吸熱變成高温的過熱蒸汽,這就是傳熱與水的汽化過程。

關於鍋爐中使用的水,據老師介紹,電廠中使用的一般是除鹽水,實習中認識到,鍋爐的給水先進入後自下而上流動,經加熱後進入汽包然後就降到水冷壁的下聯箱,在進入水冷壁。在水冷壁中部分水變成蒸汽形成汽水混合物,

汽水混合物在汽包內分離,其中水繼續留在汽包內進行下一輪循環。

鍋爐使用的均為煤。是熱電廠的原料。在大唐電廠,工人師傅帶我們參觀了煤溝,我沒法形容,遠遠看過去,根本不能猜出來那就是煤,因為看起來它就是一座墨色的山。電廠對煤也有很高的要求。目前電廠一般採用的是煤粉爐,其原因是煤粉流動性好,可充分燃燒,使用之前,利用熱空氣噴入爐膛與空氣充分混合,在爐內作懸浮燃燒。高新電廠的師兄介紹説煤粉的細度不到頭髮絲大,主要是為了提高燃燒效率。如今的環境問題突出,嚴重阻礙了人類的發展,所以在熱電廠中,廢氣物都要經歷嚴格的脱硫後才能排放。

實習中在電廠看到汽輪機,就是個龐然大物,在那卧着,裏面是什麼樣子也沒看過。只是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講過。首先老師講到的是葉片,只有三十釐米左右長,寬度也只有十多釐米,當時感覺很小,很不可思議,這麼大的電廠怎麼會是如此小的.葉片,與我想象中的比起來小得多(我想象中的至少有一米多長),中間纏着鋼鐵的東西,中間的鋼鐵還有六個對稱的槽,很自然,這就是轉子了,聽另外一個解釋,六個槽就是為了繞線圈用的,共三組,在定子中間飛速旋轉,作為導線切割磁感線而發電,這個原理很簡單,從初中學到高中再學到了大學,現在總算學到了實際。下一個就是定子了,定子很大,直徑差不多三米,外面很光滑,裏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小的片狀東西,聽説就是磁鐵,外面還有些玻璃窗,就是供觀察或維修的吧。

這次實習認識到了許許多多的實踐知識,雖然給我們的動手機會不多,但是仍比整日坐在教室內紙上談兵要強許多,尤其是對有些男生有很好的影響,比如我就對機械裝置感興趣,動手能力比較強,當我看到真實的汽輪機,發電機,閥門,壓力錶等實物時,我對這些裝置的參數,性能,運行原理等的實際問題的興趣極大的提高,不時地向老師提問,我覺得在這種環境下學習對我來説效果是最棒的,同時印象也是最深的,可以説我幾乎不用事後再複習,都可以當場記住主要內容,而且會保持多年,如果我畢業後進入電力系統的話,這會為我今後的工作奠定一定基礎的。

畢業電廠實習報告 篇5

(一) 實習背景

1. 實習目的:

1.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響應學校號召,將學校所學知識與電廠實際 應用聯繫起來

1.2、提高對電廠認識能力,理論運用能力

1.3、鍛鍊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為以後步入工作崗位積累經驗。

1.4.通過在電廠的實習,對電廠的生產過程及實際工作要求獲得初步認識,結 合所學專業知識,觀察和了解電廠的運行特點、工作要求等,為進一步學習專 業知識打下基礎。

2. 實習要求:

2.1. 做好實習前準備工作,瞭解實習目的和任務,以提高實習效果;

2.2. 遵守實習紀律,服從實習安排,完成實習任務;

2.3. 與指導教師定期保持聯繫,彙報實習進展情況,接受指導教師的指導;

2.4.實習結束,上交有關資料及實習日記與報告;

3. 實習場所:原平供電公司

4. 實習起止時間:20xx年2月10日-20xx年4月25日

(二) 實習環境

1. 實習單位全稱:原平供電公司

2. 地址:原平市

3. 實習單位性質:自備電廠

4. 規模:3 台 25MW 機組

5. 簡介:主業包括 13 個能部室和發電運行單位;關聯公司包括檢修單位,燃 煤公司、汽車隊;電力實業公司包括建築安裝、供熱公司、生活後勤等多種產 業和物業管理;工程建設處包括工程部、計劃部、供應部、綜合部六個部室和 質檢站。

一.安規教育:在電廠工作隨時都可能出現危險,在鍋爐上有可能發生高空墜落,在汽輪機 旁可能會有高温高壓的氣體噴射導致燒傷,在電源箱旁可能因為電纜漏電而觸 電受傷,因此我們只有時刻將安規牢記心中才能避免威脅人身安全的情況發生。 同時認真按照安規進行工作安排也可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例如當鍋爐例行停 機檢修時,如果不按照步驟停爐則可能會造成鍋爐 MFT,造成嚴重後果。原因就 在於我們對所學知識不紮實並且在不清楚的情況下擅自操作。 從 2 月 10 號到,第二天我們就在安全專工丁師傅的帶領下開始學習電廠安全 規則,通過丁師傅的講解與視屏相結合我們加深了對電廠安全規則的瞭解 ,並 在週末進行了考試,並順利通過安規開始。 通過對安規的學習,總結出事故原因大多是安全意識淡薄,安全責任心不強, 現場設備不瞭解,通過學習我們對安規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對自己的行為規範 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對我們的日常工作進行謹慎中認真遵守規章制度,認真按 安規辦事。

二.頂崗實習內容:

2.1 電廠系統認識 通過在學校的學習在來電廠之前對電廠的基本知識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通過結合電廠實際情況對火力發電廠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火 力發電廠的原料就是原煤。原煤由火車運到電廠,再由輸煤皮帶輸送到煤鬥。 然後由給煤機送入磨煤機磨成煤粉,並同時送入熱空氣來乾燥和輸送煤粉。形 成的煤粉空氣混合物經分離器分離後,合格的煤粉經過排粉機送入輸粉管,通 過燃燒器噴入鍋爐的爐膛中燃燒。燃料燃燒所需要的熱空氣由送風機送入鍋爐 的空氣預熱器中加熱,預熱後的熱空氣,經過風道一部分送入磨煤機作乾燥以 及送粉之外,另一部分直接引至燃燒器進入爐膛。燃燒生成的高温煙氣,在引 風機的作用下先沿着鍋爐的倒“U”形煙道依次流過爐膛,水冷壁管,過熱器, 省煤器,空氣預熱器,同時逐步將煙氣的熱能傳給工質以及空氣,自身變成低 温煙氣,經除塵器淨化後的煙氣由引風機抽出,經煙囱排入大氣。鍋爐給水先 進入省煤器預熱到接近飽和温度,後經蒸發器受熱面加熱為飽和蒸汽,再經過 熱器被加熱為過熱蒸汽,此蒸汽又稱為主蒸汽。由鍋爐過熱氣出來的主蒸汽經 過主蒸汽管道進入汽輪機膨脹作功,衝轉汽輪機,從而帶動發電機發電。

2.2 火力發電廠主要系統有 火力發電廠主要系統有:

(一)汽水系統:汽水系統由鍋爐、汽輪機、凝汽器、加熱器和給水泵等組 成,它包括汽水循環、化學水處理和冷卻水系統等。水在鍋爐中被加熱成蒸汽, 經過過熱器變成過熱蒸汽再通過主蒸汽管道進入汽輪機。由於蒸汽不斷膨脹, 高速流動的蒸汽衝動汽輪機的葉片轉動從而帶動發電機發電。作功後的蒸汽温 度和壓力很低,被排入凝汽器冷卻,凝結成水經過加熱和除氧又經給泵打入高 加進入鍋爐。

(二)燃燒系統:燃燒系統由鍋爐的燃燒部分、輸煤部分和除灰部分組成。 鍋爐的燃料――煤,由皮帶機輸送到煤粉倉的煤鬥內,經給煤機進入磨煤機磨 成煤粉,風粉混合後經燃燒器進入爐膛燃燒,煙氣經除塵器後排出,爐渣經碎 渣機成為細灰排到儲灰場。

(三)電氣系統:發電機發出電,進變壓器升高壓電後通過高壓配電裝置和 輸電線路向外輸送。有一部分廠內消耗。 電氣設備有:發電機、主變壓器、廠 用變壓器、高壓配電裝置和廠用配電裝置等。

(四)化學制水系統:除鹽水系統流程:清水→清水泵→陽雙室雙層牀→除 碳器→中間水箱→陰浮牀→混牀→除鹽水箱→除鹽水泵→凝結水箱

(五)除灰除渣系統:灰漿泵、灰渣泵、振動篩、濃

畢業電廠實習報告 篇6

20xx年3月2日我開始了為期兩週的畢業實習,這次實習的地點是:二道江發電廠。在短短的兩週裏通過參觀電廠、跟班學習,使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所不能學到的知識,通過現場的跟班學習是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為今後的社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能源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基礎產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戰略中的優先發展重點。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和基礎產業,電力行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重要作用。與社會經濟和社會發展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它不僅是關係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大問題,而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穩定密切相關。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對電的需求量不斷擴大,電力銷售市場的擴大又刺激了整個電力生產的發展。

據悉1974年建成了第一條330kv輸電線路,由甘肅劉家峽水電站廠到陝西關中地區。1981年建成了第一條500kv輸電線路,由河南姚孟火電廠到武漢。電力系統輸電電壓等級,除西北電網為330/220/110kv外,其他電網都採用500/220/110kv。國內各省電網都已形成220kv網架,華北、東北、華東、華中、南方等電網都已建成500kv大容量輸電線路和跨省聯絡線,並將逐步形成跨大區域互聯的骨幹網絡。正在建設中的西北750kv輸電工程,標誌着我國電網輸電電壓等級由目前最高的500kv即將升級為750kv,實現歷史性跨越。除超高壓輸電外,1988年建成了從葛州壩到上海南橋的500kv直流輸電線路,全長1080km,輸電容量120*kw,使華中和華東兩大電力系統互聯,形成了跨大區的聯合電力系統。在這些電力建設工程中,超高電壓等級(220kv/330kv/500kv/750kv)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佔有重要的地位。

一、實習目的

通過對具體實習項目的分析,理論實踐相結合,鞏固和發展所學理論知識,掌握正確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次實習的主要目的是:

1、通過理論聯繫實際使學生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判斷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獨立工作能力;

2、通過實習及其有關規程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安全經濟運行的認識,樹立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

3、通過實習,蒐集和積累有關大型綜合作業的資料,為畢業設計作好準備;

4、通過實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集體主義精神等優良品德,為勝任以後的工作打好基礎。

實習除了讓學生在專業上做到理論聯繫實際,鍛鍊專業能力,同時還要鍛鍊學生適應社會以及分析、解決工作中各種問題的能力。畢業實習對同學今後的工作,發展起重要作用,它為學生從學習階段進入工作階段建立一個階梯,以實現從學校到社會平穩過渡的目的。

通過參加發電廠的實習工作,在電廠認識實習的基礎上,更好地熟悉電廠熱工部分及其運行維護工作,瞭解發電廠的生產組織管理和技術經濟指標,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斷事故的能力,

二、實習任務

(一)安規學習,全廠介紹、參觀

1、學習討論安全規程的有關章節。

2、全廠介紹。電廠類型,機組數目、數量、負荷性質和供電情況。電廠在電力系統中的位置、發展遠景、生產組織和技術管理機構,經濟指標和安全情況。

3、廠方、車間提出要求並進行全廠參觀。

(二)學習發電廠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化學能產出電能的工廠,即為燃料的化學能→蒸汽的熱勢能→機械能→電能。在鍋爐中,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蒸汽的熱能轉變為輪子旋轉的機械能;在發電機中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爐、機、電是火電廠中的主要設備,亦稱三大主機。與三大主機相輔工作的設備稱為輔助設備簡稱輔機。主機與輔機及其相連的管道、線路等稱為系統。火電廠的主要系統有燃燒系統、汽水系統、電氣系統等。過去國內火電廠300MW機組以上的主控系統都普遍採用了DCS技術,但外圍輔助系統,包括除灰系統、除渣系統、化水系統、輸煤系統等採用的是獨立、分散的常規控制系統,由於各輔助系統工藝有其不同的特性,所以採用的控制系統配置不同、技術水平、監控方式各異,這就勢必對每個輔助系統都需配備相當的運行人員,使勞動生產率不能進一步提高。

三、實習內容

通過部門領導和師傅們的指導和演示,使我進一步瞭解了電子專業,拓寬了我的視野,為我以後的就業增加了知識儲備。在這一過程中,我採用了看、問、學等方式,初步瞭解了事業單位辦公室文員工作中的具體業務知識,拓展了所學的專業知識,為以後正常工作的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個人發展方面説,對我影響最大大的應該是作為一個社會人工作作風以及在工作過程中專業知識對工作的重要作用,因為這些都是我在學校學習中不曾接觸過的方面。現將主要實習情況報告如下:

所長向我們簡單介紹了一下電廠的基本歷史,還有就是發電的基本原理。對我們進行了安全教育後開始帶領我們參觀幾個重要的場所----如外部變壓設備、高壓間和主控制室等。外部變壓設備分為主變壓設備和備用變壓設備。備用變壓設備在主線路發生故障或設備檢修時啟用,增加工作效率。為了防止發電站出現問題產生停電的事情發生。該變電站採取了雙發電站送電措施。由於來自兩個不同的發電廠通過兩路線路獨立地向變電站供電。正常工作時,變電站使用其中的一路電源,另一路電是在正在使用的線路出現斷電的情況下啟用。外部高壓電進入變電站後,通過隔離開關、電壓互感器,以及電流互感器最後接入變壓器輸入端。ab兩個送電線正常工作時,a線路通過隔離開關接向a變壓器,當a變壓器出現故障時,可將a線路接向b變壓器,也可以由b線路給a變壓器或b變壓器供電,以保證鐵路能夠正常運行。電壓互感器用於對供電電壓進行測量,電流互感器用於對供電電流的測量,兩者配合使用可以計量電度。

變壓器能夠將外面的500kv高壓電轉換為機車所需的110kv的低壓電。由於變壓器的電壓很高,功率又很大,所以變壓器產生的熱量很大,如何降低變壓器的温度保證其正常工作至關重要。為了降低温度,每台變壓器上都裝有很多散熱片,當主體温度超過55攝氏度時,散熱器低部風扇自動啟動,85攝氏度自動跳閘,説明線路發生故障,起温度保護作用。為了防止線路短路,變壓器的主體中充滿了25#油,在主體上面裝有一個油枕,可隨時向主體中供油,補充消耗。瓦斯計電器用來防止主體內產生的瓦斯氣體過多及時向管理員報警,防止變壓器損壞。

接着,我們又來到了高壓間。高壓間又明確分為輸入端和饋出端。內部設備由許多鐵欄分隔,裏面的好多設備都是進口的,自動送電,跳閘保護,十年都未出故障。在主控制室內,有兩名技術人員隨時監視着主控制設備各儀器儀表的工作狀態,主控制設備體積龐大,功能完善,具有故障顯示,故障分析,自動保護等眾多功能,給管理操作帶來很大便利。當跳閘時,綠燈會閃,同時鈴響,進行報警。當鐵路上線路發生斷路時,可以在主控面板的顯示器上顯出斷電點距變電站的距離,從而為及時維修提供方便。最後我們總覽了整個變電站的結構及工作狀態,對其有了更直觀清晰的瞭解。

一般情況下,電經過輸電線路到達500千伏變電站後,通過變壓器轉化為220千伏等級,輸送到220千伏變電站後,再通過變壓器轉化為110千伏等級,通過110千伏變電站再次降壓,最後通過街頭常見的變壓器轉化為居民用電,此時電壓已經降到了220伏。

主控室,其中包括微機監控系統、電力系統通信系統、變電站管理系統。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正門對面的一排機器,上面佈滿了紅線,紅點,還有一些綠色的,據介紹就是控制電廠的機器裝備等等的電路圖,現在基本上都是自動化了,室中心的幾台計算機就是對他進行控制的,而工作人員的人數只需要幾個了,只要控制計算機就可以確保機器的正常安全運行,比起原來的舊電廠,現在的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所以電廠的技術人員越來越少了,當然對他們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直接帶來的就是效益的越來越好了。主控室有六台計算機組成:視頻視頻監控系統機、故障錄波系統、監控後台2、監控後台1、五防系統,以上的都是由我國電氣業較先進的南瑞集團的產品,可以説都是國內最先進的技術。在主控室裏對整個變電站的運行進行監視,通過計算機技術對故障進行預警、分析、排除,控制及安全操作閉鎖,顯示和製表打印,時間順序記錄,事故追憶,信息的遠傳,運行、操作、事故處理指導,人機聯繫,運行的技術管理,自診斷、自恢復和自動切換。

我們在所長的引導之下,穿過了電廠的廠房,其中除了只看到機器設備之外就沒有什麼其他的,很難看到一個工人,偶爾看到的是幾台可控機器,據介紹,只需要工人在上面設置好程序就可以不管了,機器的控制全部在集控室可以觀測,所以只要電廠運行出了問題,就可以馬上得知,一個電話過去,維修的就馬上過去,使之儘快得到解決。所長向我們介紹到整個主控室每天只有五個人在值班,可以説,區域控制中心的建設實施實現了減人增效、提高操作效率、降低運行維護成本等等方面的經濟效益。從遠期效益和電網發展來看,隨着接入的變電站不斷增多,按照無人值班模式設計的變電站在降低工程投資和運行維護成本以及縮短建設工期方面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將更加顯着。

現在電廠的自動化程度都很高,人員數量必然就會減少,使得對工作的質量就會提高。據瞭解,電廠的職工一般是五班三倒或者是四班二倒或者還有其他的,反正就是採用的輪流制度吧,每次只要是上班就是連續12個小時,在集控室工作的就必須嚴密注視着計算機,確保異常情況的出現能夠被立即發覺;對於維修方面的,工作時間有有些不同,有一種開玩笑的説法,説維修工個個都患有“電話恐懼症”,只要電話一響,多半認為就是要工作了——電廠某些設備需要維修了,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都必趕赴現場。現在的科技如此發達,機器設備哪有那麼容易壞掉呢,所以維修工人的情況也不像想象中的那麼艱難。總之,在電廠工作的時間概念與一般的有些不同,典型的就是不會按照正常的星期計算,也不會有正常的“黃金週”,人家最閒的時候就是電廠最忙的時候,儘管如此,但是我認為這也沒什麼的,還不是都在地球上工作。當代的中國正在崛起,經濟正在以爆炸式的方式增長,電力就是其中的最根本的基礎保障,作為電力的源泉,電廠肯定是扮演着大佬的角色。對國家的貢獻無人能替,還有着巨大的發展!

另外處理事故時必須做到穩(沉着)、準(準確)、敏(迅速),且要根據以下原則採取措施:儘速限制事故發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對人身、設備安全的威脅;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設備繼續運行,以保證對用户的供電;儘快對已停電的用户恢復送電;調整電力系統的運行方式,使其恢復正常運行。事故時和事故後的聯繫彙報制度和彙報內容。電力系統的值班調度員領導各變電站值班人員處理系統發生的事故,事故時,發生事故的變電站值班人員應將有關情況及時報告管轄值班調度員、分公司調度、站長。調度員則根據彙報的情況判斷分析,做出事故處理決定,下達命令。值班人員的彙報必須做到及時、全面、準確。誤報和漏報,會對處理事故造成不良後果。緊急情況可先處理後彙報。如果事故時變電站與調度聯繫中斷,則值班人員按規程規定處理事故,通訊恢復後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和處理過程詳細彙報。並應做好事做記錄。

經過短短的參觀認識和電廠工作人員的介紹得知,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半個世紀中,中國的電力工業取得了迅速的發展,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到20xx年12月底,全國裝機容量以突破5億千瓦,無論在裝機容量還是在發電量上都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特別是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電力平均每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7GW,使長期嚴重缺電的局面得到了基本緩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電力的需求得到了基本滿足。

但是,我們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年利用小時逐年下降。其次是我國的人均用電水平底,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大約是加拿大的1/20,美國的1/4,法國的1/8,全國至今還有上千萬人沒有用上電,而且近幾年中國電力供需十分緊張,不少地區拉閘限電,可見,電力的發展還遠遠不夠。

電網從歷史發展來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電廠直配城市網、省區電網、跨省大區電網和跨大區聯合電網。隨着用電量不斷增長,大型水電、火電和核電的建設,地區間電源與負荷的不平衡以及經濟調度的需要,必然要求發展輸電和聯網,電壓等級也隨之逐步提高。從最初較低電壓水平的6-10kv經歷35kv、110kv和220kv,發展到超高壓的330kv、500kv和750kv電網,並且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現在回想起實習期間,往事還歷歷在目,有酸的,有甜的,有苦的,有辣的,各自心中滋味也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是不可否認的卻是這些經歷將會是我人生當中不可多得的財富和經驗的累積。畢業實習是每個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實習總結

通過這一次的實習,自己學到了許多原先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而且可以使自己更進一步接近社會,體會到市場跳動的脈搏,在市場的競爭受市場競爭規則的約束,從採購、生產到銷售都與市場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如何規避風險,如何開拓市場,如何保證企業的生存發展,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現實。於是理性的判斷就顯得重要了。在企業的實習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看問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也逐漸開拓,這與實踐密不可分,在實踐過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充實,感受成長。我還了解了變電所電氣設備的構成、瞭解配電裝置的佈置形式及特點,並瞭解安全淨距的意義。瞭解控制屏、保護屏的佈置情況及主控室的總體佈置情。在變電站工作,安全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們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實習方針,加強《安規》學習,提高安全意識,更是我們的必修課。“變電站安全無小事”已在每個同學的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在這次實習中,我收益頗多,這些都是無形資產,將伴隨我一生。這次參觀可以看到變電站的管理可以説是軍事化的管理模式。臨走前,我看着一根根的輸電線把電能輸送到千家萬户,給我們帶來了光明,給我們帶來了征服大自然的力量。此外,我們和站長的談話中也學到了一些在社會上為人處世和工作的經驗,讓我知道怎樣在平凡之中創造出不平凡很快我們就要步入社會,面臨就業了,就業單位不會像老師那樣點點滴滴細緻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訴我們,更多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觀察、學習。不具備這項能力就難以勝任未來的挑戰。隨着科學的迅猛發展,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會有很多領域是我們未曾接觸過的,只有敢於去嘗試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兩週的實習帶給我們的,不全是我所接觸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僅僅是通過幾項工種所要求我們鍛鍊的幾種能力,更多的則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實習結束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感悟,去反思,勤時自勉,有所收穫,使這次實習達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同時讓我認識到社會是殘酷的,沒有文化、沒有本領、懶惰,就註定你永遠是社會的最底層!但同時社會又是美好的,只要你肯幹、有進取心,它就會給你回報、讓你得到自己想要的!

總之,這次實習是有收穫的,自己也有許多心得體會。感受頗深的一點是,理論學習是業務實戰的基礎,但實際工作與理論的闡述又是多麼的不同,在工作的閒暇之間,在同一些工作多年的會計人員的交談中,深知,在工作崗位上,有着良好的業務能力是基礎能力,但怎樣處理好與同事的關係,為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創建一個和諧的氛圍,又是那麼的重要,於是也就更能體會在企業中“人和萬事興”的要義。

最後,還要感謝在實習過程中給予我很大幫助的各位師傅,是在你們的關懷和照顧下,我才得以順利的結束為期兩週的實習,學會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此外,也要對我的實習導師劉柏生老師致以深深的敬意,在以後的畢業設計過程中還需要您的細心指導,您辛苦了!

畢業電廠實習報告 篇7

對於畢業生來説,實習是大家進入社會體驗社會的一個必經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鞏固知識,實習又是對每一位畢業生專業知識的一種檢驗,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運用所學習的專業知識來了解會計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加深對會計工作的認識,將理論聯繫於實踐,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成功走向社會做準備。

大二下半學期,按照學校教學要求,我們動本3(1)班全體在老師的帶領下於1月24日對太原第一發電廠和太原第二發電廠進行了參觀實習。通過這次實習我們初步瞭解了太原市電力行業的歷史以及現狀,接觸了電廠生產的整個流程,認識到了當今電力行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整個實習收穫頗豐,現總結如下:

一、對電廠的大體認識。

我們此次參觀實習的電廠均為熱電廠,且兩個電廠都是利用煤作為燃料生產電能,它的基本生產過程可概括為:燃料在鍋爐中燃燒加熱水使之成為蒸汽,將燃料的化學能轉變成熱能,蒸汽壓力推動汽輪機旋轉,熱能轉換成機械能,然後汽輪機帶動發電機旋轉,將機械能轉變成電能。概括的講,電廠就是能量轉化的工廠,而具體到我們太原的一電廠與二電廠,就是將儲存在煤礦中的化學能轉換為電能與熱能的工廠。

二、國電太原第一熱電廠。

在上午的行程中,我們坐車去了位於晉祠路上的太原第一熱電廠。到達電廠之後我們並沒有被安排立刻開始參觀整個廠房,而是由老師帶隊到電廠的辦公樓去聽電廠的師傅給我們先進行理論上的講解。

這期間我們瞭解到了許多關於一電廠的歷史與發展軌跡,得知太原第一熱電廠創建於1953年,屬"一.五"期間國家156項重點工程之一。五十年來,經過六期擴建,逐步發展成為擁有裝機容量127.5萬千瓦的現代化大型熱電聯產企業。至20xx年底,為國家發電1020.53億千瓦時,供熱2.63億百萬千焦,負擔着太原市1000萬平方米,80萬居民的集中採暖供熱和部分工業熱負荷,為省城清潔生產和全省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20xx年全廠發電量突破80億千瓦時大關,20xx年全廠實現安全生產600天。

之後師傅又給我們講解了太原一電廠現今正在運行的機組以及工作原理,這在後面的段落我會做具體報告。最後是強調安全,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依然需要我們萬分注意。師傅給我們提出了要檢查自己的鞋帶是否繫好,安全帽是否戴規範,以及行進中的種種要求。總結為“四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讓別人傷害自己,保護別人不被傷害。”

講解完之後就是由師傅及老師帶領我們參觀整個電廠的生產流程了,我們由廠門進入依次參觀了原煤倉,運輸皮帶,磨煤機,送煤器,鍋爐,汽輪機與發電機,水冷塔等機組。對這些之前只是在書本上有所學習,卻從未謀面的機器見了第一次面,現場切身感受到了電廠的工作環境。真正的感覺到了現實與書本的差別是多麼巨大,上午的實習可以説主要是開闊了視野,在琳琅滿目的機器面前,我還是有些暈,不能完全跟上思路。

在參觀完整個電廠之後,我們就乘車回到了學校,準備下午再參觀太原第二熱電廠。

三、大唐太原第二熱電廠。

午休之後的我們帶着略微的倦意登上了參觀太原第二電廠的旅程,到電廠之後依然是由一位電廠的工程師為大家講解第二電廠的歷史:太原第二電廠始建於 1956年,地處山西省太原市西北方向尖草坪區,是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全資直屬企業,註冊資本金5340萬元,先後經過幾代人五十餘年的艱苦奮鬥,歷經六期建設,截至20xx年底,在役總裝機容量110萬千瓦。一期、二期機組現已退役;三期三台5萬千瓦機組於1967~1971年投產;四期兩台20萬千瓦機組於1994年投產;五期一台20萬千瓦機組於20xx年6月投產;六期兩台30萬千瓦空冷供熱脱硫機組,第一台於20xx年12月22日順利投產,標誌着我國首台30萬千瓦直接空冷供熱機組投產發電,第二台計劃20xx年3月投產。全廠現有員工2900餘人。

瞭解了太原第二電廠的歷史之後,我們由師傅帶領着參觀二電廠的生產線,與上午的感覺不同的是,這次我們與這些機組不再是初次見面,同學們的眼光中更多的不再是驚訝,而是回憶與思考我們所學的知識,在腦海中過整個理論的流程與實際的區別與聯繫。參觀了磨滅機、鍋爐、汽

輪機等機組之後,我們主要又參觀了二電廠的水冷設備。這裏冷卻的方法有直接水冷,間接水冷以及直接空冷三種。三種方法效果不一,但耗費的成本也高低不同。這三種方式同時存在於二電也有其歷史原因,這讓我們更加了解到一個電廠不是理論上建立起來就一成不變的,而是也在隨着時代的發展再進步,他有稍顯落後的機組在運行,也有極為先進的機組在工作,他是一個有機的,時間與空間上結合的整體。

整個參觀過程中,不同於電廠嘈雜的環境,電廠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還是很舒適的,在控制室中用計算機遠程控制檢測着電廠各個環節的運行,而不是我們原先想象的那樣要在炙熱的鍋爐旁盯着儀表。這讓我們瞭解到現代電廠的工作也是人性化的,也讓我們對自己將來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