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實用的農村實習報告四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9.13K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村實習報告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農村實習報告四篇

農村實習報告 篇1

一、引言

在國家經濟增長放緩、物價上漲的情況下,農村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容樂觀,而農村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問題也引人關注,"關愛農村兒童"暑期實習報告。為響應學院鼓勵大學生走入社會、進行社會實踐的和國家鼓勵大學生走進農村,幫扶農村的號召,國際商學院團總支特組織了此次以“關注農村發展,關愛農村兒童”為主題的暑期支教社會實踐活動。

二、調查

農村由於其自身經濟發展相對不足、師資力量薄弱、教學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以及對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等侷限,其教育水平發展相對緩慢,兒童的學習和心靈成長得不到足夠的關注。針對這一現狀,我支教團隊特選取了菏澤這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經過12個小時的旅途展開了為期1個月的暑期支教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注重調研的延展性,並未侷限於一村一鎮的調研,而是採取輻射調研的方式,團員分批前往周邊的區、縣、鄉、村地區經濟發展狀態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重點對農村教育的發展其情況進行了詳細細緻的調查研究。

通過1個多月的支教服務和調查活動和為期2周的信息整理工作,我團隊得到了以下信息和結論:

(1) 農村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但仍存在諸多問題。

在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指引下,菏澤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糧食產量穩步增加,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組織數量不斷提高,農田水利會戰成效顯著,農村交通狀況改善。但是由於自身條件的侷限和相對薄弱的經濟基礎,菏澤地區的農村相比較其他地區農村的發展狀態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農村教育得到發展,但發展速度緩慢,發展狀態失衡。

1. 學校

在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下,農村中小學數量增加並且添置了相應的教學設備但是由於農村自身多方面的侷限,學校能提供的教學服務力仍舊有限。

2. 教師

我們在支教活動中發現,農村中小學的教師工資普遍不高且大多為退休或年齡較大的中老年教師,雖然該部分教師擁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普遍不是很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並且這些教師教學現代化程度較低,即使學校在政府的幫助下引進了許多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的情況下,由於許多教師對現代化社會的使用水平較低,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也無法良好的發揮作用。同時,許多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的同時也在進行農業生產,精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分散,為教學工作的進展帶來了阻礙。更為重要的是,大多數的農村中小學嚴重缺乏音、體、美等從事素質教育的教師,很多農村的中小學的素質教育課程都由語文數學老師代課,甚至會出現為了應付上級教育部門的檢查在課表中排出音、體、美等素質教育課程但並不進行教學的現像,實習總結《"關愛農村兒童"暑期實習報告》。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素質發展,影響了素質教育在農村的推行和實施。

3. 學生

通過給農村兒童授課和家訪我們發現,在義務教育普及的今天仍有相當數量的農村兒童因為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不能正常的接受教育。而接受教育的兒童觀念上也存在嚴重的偏差,對教育的意義和對自我發展的影響認識不清。在對農村兒童進行文化知識教育的同時兒童的心理成長狀態並沒有的到足夠的關注。

三、研究分析

1.農村經濟狀況研究分析

通過對菏澤農村的政府機關、當地農民調查訪問我社會實踐團隊發現菏澤農村在當地政府的引領下健康發展,但是,由於降水分配不均,不少年份出現災害性的天氣,水利設施相對不足,導致農業生產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除農業生產外,農村民營企業發現相對緩慢,數量質量相對不高,而省裏的資金支持基數可觀,但分攤至各個鄉村便顯得均數不足,這些情況導致菏澤農村在近幾年發展提速但仍與其他地方的農村存在一定的差距。

2.農村教育狀況研究分析

學校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雖然逐步走入正軌,但是受限於農村自身發展動力的不足、教師力量薄弱、當地人對對教育重視不足等多方面的限制,菏澤地區農村中小學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往往不高,沒能夠真正的良好推行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這種狀態雖然受到了相關教育部門的重視,但相關解決措施不足,推行困難,需要長期的努力加以改變。

農村教師是農村教育的關鍵,通過支教活動我們發現,菏澤地區農村教師的年齡普遍中老齡化,這是長期的教育落後造成的,但要想提升整個菏澤地區農村的教育水平,需要改進和提升農村的教師隊伍。這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任務,需要整個社會的關注和幫助。同時,由於農村中心小學教師的工資長期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眾多教師不得不在從事教育工作的同時尋求其他的經濟,這對教學質量影響較大,政府對農村教育工作者待遇的提升很有必要,但也要是視地區經濟條件量力而行。

學生的發展是教育工作的落腳點,在和孩子接觸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由於教育基礎的薄弱、家長的重視不足和錯誤引導,菏澤地區農村兒童在接受教育的同時還是未能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意義,他們的內心訴求得不到滿足,這需要加強學校的教育並且改變家長的觀念,對適齡兒童進行正確引導,使他們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健康積極的成長。

四、建議對策

通過長時間的支教活動和一系列的調查研究,針對農村經濟和教育發展的實際特點,經過思考、討論我團隊提出了以下建議對策:

經濟方面:

1. 進一步加強農村水利設施的建設,保障農村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2. 鼓勵和支持農村民營企業的發展,推動更多的第一產業勞動力向二、三產業勞動力發展。

3. 繼續加大對農村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切實推動農村經濟的良性發展。

教育方面:

1. 鼓勵和引導更多的大學生走入農村,幫助農村提升教育水平。

2. 加強對農村教師的培訓和再教育,提升農村教育水平。

3. 當地政府應繼續加大對農村中小學教育的投入,通過長期的宣傳和不懈的努力推行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

4. 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引導農村兒童行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五、結束語

雖然在團委老師的指導下,我團隊全體成員竭盡全力完成了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但由於能力和水平的侷限,我們的支教活動還是無法做到盡善盡美,但我們希望通過分享在支教過程中自身的切實感受使在校大學生和整個社會對農村的經濟教育投入更多的關注,鼓勵更多的大學生走進農村,奉獻自我,服務三農。我們希望通過支教實踐精神的傳播使大學生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在大學既定的學習生涯中獲取更多的知識,並通過社會實踐將知識和理論進行轉化和拓展,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對現實的深刻認知,提升自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21世紀合格的大學生。

農村實習報告 篇2

這次實習從通知到啟程只有一週的時間,時間短,自然準備也就不是很充足,不過物質條件看來都是次要的,心裏的承受能力反而更加重要。之前我對生活條件的猜想基本準確,不過實際條件仍然比我想象的差,工地的條件則是始料不及的,接下來逐一闡明。我們是2月26日中午到達工地住處的,我們住在當地一户普通農家的2層小樓裏,我們的房間只有兩個椅子和一個破沙發,還有兩張看似剛剛做好的木質摺疊牀。吃過午飯,我們就開始整理房間,原本以為生活用品會比較齊全,沒想到,洗衣粉、洗髮水等等都沒有,雖然這裏不能洗澡,但是這些東西還是需要的。整理完畢,我們把一些生活上必須但又缺少的東西向領隊提出來,他一口答應了我們的要求。生活上的這些短缺對於我們來説其實並不算什麼,最大的衝擊還是我們使用的廁所和水,那可能就是農村的特色,廁所就是幾塊木板搭的茅坑,飲用水、使用水都是各家各户打井的井水,也就是地下水。當天下午我們就去工地上工作了,第一次去工地還真有長途跋涉的感覺。我們上坡下坡,曲曲折折的來到了工地,泥濘和大坡度的山路讓我格外的小心,同時也讓我下了決心把腳下的鞋奉獻給這片土地。晚上的洗漱對於我們來説又是一大挑戰,忙忙碌碌上上下下的打水把洗漱變成了一件累事,我們使用的水要從一樓廚房裏的大桶裏舀到我們自己的桶裏,然後提到樓上去使用。還好,我們用幾天的時間就摸到方法,不用折騰幾次下樓提水了~出來乍到,南方陰冷潮濕的氣候也讓北方人很不適應,第一個晚上,我們都覺得房子四處透風,除了自己根本沒有發熱的東西。待續.........

農村實習報告 篇3

我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在我考上大學的時候,全村都轟動了,因為我的村子並不富裕,之前也很少出過大學生,全村的老少爺們都給我道賀,直到此刻我都很感動。在我將要離開家鄉。開啟我的大學之路時,全村很多人為我送行,我哭了,這是直到此刻最令我感動的事情。我當時在心裏就暗暗下定決心,我必須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村裏的人們。

此刻的我已經大三了,雖然每年都回家,但我感覺我們村的經濟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雖然我們也十分勤勞,村裏很多人出去打工了,但還是沒有很大的改觀。我想我就應更好的學習,將來回到家鄉,為改善村裏的經濟狀況做出自我最大的努力。

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能夠在農村中參加社會實踐,深入到農村基層,這對我以後的人生道路來説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透過這次活動,我既開拓了眼界,增長了知識,鍛鍊了潛力,而且還豐富了許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經驗,自我的認識和理論水平也明顯有了較大提高,也讓我對以後的生活和工作充滿了信心,我會用飽滿的熱情去迎接即將到來的大學新學期的生活和未來的挑戰。

今年的寒假,為了響應學校的號召,也為了鍛鍊自我,提高自我的社會實踐潛力,為將來的就業打好基礎,我在我村的村委會進行了將進一個月的實踐鍛鍊活動,透過此次在村裏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不僅僅在實踐中深化了知識,而且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瞭解了我們村裏的一些民情和青年的一些現狀。透過我的觀察,我感受到了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無私奉獻精神。此外在這次實踐中,據自我親身所感、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我對村上的現狀有了更多的認識,進而進入了更深入的思考。放假之前,我就委託家人聯繫我們村的村委會,證明自我期望參加和幫忙村委會的日常工作,從而鍛鍊自我,同時也能夠為鄉親們服務。村主任和其他村幹部商量後,同意我在村委會掛名並開展工作,主要負責基礎的日常工作和一些對自我的感興趣的課題進行調查。聽到消息後,我異常的興奮,不僅僅因為自我能夠順利的參加社會實踐工作,完成學校指定的任務,還因為自我找到了一個能夠很好的鍛鍊自我、提高自我潛力的機會,更主要的是最後能夠運用自我的潛力為家鄉的人們服務了,最重要的是這是我20多年來的一個夢想!

接到能夠正式上班的第二天,我就按照村主任的安排,走進了村委會的辦公室,正式開始了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第一天“上班”,難免有些激動和緊張,接手的工作完成的都不是很順利,例如在作會議紀錄時,經常記住了上句記不住下句,而且為了趕時間,字跡十分潦草,整個會議過程我都手忙腳亂的,鬧了不少笑話。但會後村主任找我談話,並沒有批評我的“錯誤”,反而對我進行了鼓勵,並告訴了我一些他的工作經驗和教訓,讓我受益匪淺!一天下來,我深感工作的不易,但我學會了怎樣調整自我的心態,學會了怎樣儘快的融入到新的環境當中去!

在村委會工作的同時,我也對我的研究課題進行了一些調查,我個人對於經濟學比較感興趣,所以我着重的調查了一下村裏的經濟結構(我自我覺得就應是農民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吧)。雖然我們大一上學期還沒有開經濟學這一門課,但我憑着以前對這門課的瞭解,我也確立了一個調查的大致方向。以下是主要的幾點,可能不是太專業或是太正規,但我覺得還是挺貼合實際的。首先,我在村委會裏查了一個村裏的人口數和人均年收,然後根據自我家裏的狀況和周圍鄰居、親戚的一些瞭解,同時也走訪了一些其他的人家,最終確立建立了一個有關於我們村的一個經濟結構的模型(但是之後聽別人説很幼稚很簡單,但是他畢竟是我自我的東西嘛)。另外一個就是有關於村裏的外出打工的人和他們的孩子在村裏的狀況。當這些父母出去打工的時候,就會把這些孩子們留在家裏,由自我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爺爺和奶奶們來照顧和教育,他們也只是在過年或是過節的時候才會回來一次。並且存在這樣的一種狀況,因為他們年齡比較大了而且小時候沒有理解過太多的教育,這樣就給他們的孩子帶來了啟蒙教育上的一些欠缺,這些孩子缺少很正式的學前教育,因為幼兒園在農村目前來説還是很少的,就算是有,學費也是很貴的,一般的家庭根本承擔不起,我覺得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由村裏出錢開一個公辦的幼兒園,我把這個想法跟村委會的人説了一下,他們肯定了我個人的想法。

以後幾天,我一向做着整理文件,清潔衞生,接打電話等一些較容易較簡單的工作,但即使從這些不怎樣起眼的工作當中,我也總結出了不尋常的經驗,小事情也不能馬虎,一頁文件整理錯了,到需要它的時候就會很難找到;衞生打掃的不乾淨,就會給上級領導和人民羣眾留下不好的印象;接電話的語言不得體,傳達事情表述不準確,就會影響到工作效果。我加強了對自我的要求,不放過一個微小的細節,每件事都做到出色和完美。我明白,以後我的工作資料將會提明白,以後我的工作資料將會提升一個檔次,我暗暗地對自我説了聲加油!最終,我在村委會完成了我將近一個月的社會實踐,這些天下來,我收穫了太多太多的東西,許多都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和表達。而透過這次實踐活動,讓我感受最深的除了我的潛力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外,就是農村在這幾年裏的發展,農民生活的不少改變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回到學校後,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我需要更多的努力來幫忙村裏的人實現他們的夢想,此刻我們的想脱貧致富的情緒十分的強烈,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給我們投資的機會,我想我就應作出自我的努力。畢業後,我會回到農村,回到家鄉,開始我的農村致富道路!

農村實習報告 篇4

提到考古學,可能大多數人都是一種莫名其妙的狀態,因為這門學科離我們的生活太遙遠。而我,偏偏是這門邊緣學科的實踐者。説説我做考古的個人感受~田野考古有嚴格的等級規定,從領隊到工地主管,下到每個探方的方主,最低層的就是民工,也是最貼近考古現場的人。作為實習生,需要全面的瞭解和體會考古學,因此,我們的工作就是看方,也就是探方的方主,管理自己所屬探方的幾個民工,並且指揮和監督他們幹活。這種工作乍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好像工作性質如同工頭,剛剛來到工地的我也是這麼感覺的。其實,學問自在其中,考古學既然能成為20世紀重要的學科之一,必然有其內在的科學性。當我們考古工作的日漸深入,對於地層的判斷、對於出土物的分析以及層位的疊壓關係,尤其是當有遺蹟出現的時候,對於遺蹟性質的判斷和對於下一步發掘計劃的制定都是相當考驗考古學功底的。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所學就顯得十分薄弱,自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學到很多相關的知識。

田野考古是一個十分辛苦的工作,一次發掘最少要持續2個月左右,而往往發掘地點都是在現代文明不是十分發達的鄉村地區,因此,做一次發掘就要克服許多意想不到的艱苦,對於從事考古的人來説,不洗澡,毒蟲叮咬,水土不服都是家常便飯,還有很多難以預測的艱難。從一個側面來説,考古工作者的應變能力都很強的。而對於一個遺址進行一系列的主動性發掘的時候,就更考驗一個人的耐性和韌力了,這種發掘往往要持續2-3年,其生活之艱苦無聊可想而知。已經提到無聊,順帶也要説幾句,條件的艱苦多少是物質上的,而精神上的就更難克服,由於物質條件的有限,考古生活除了每天在工地上工作,其他的業餘時間只有睡覺是好的消遣,生活極其無聊單一,而睡覺之餘只得找幾本有限的書籍充實一下,有時候我們會開玩笑説,不如呆在屋裏數頭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