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精華】木工實習報告三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83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木工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木工實習報告三篇

木工實習報告 篇1

生產實習是土木工程專業教學中不必可少的實踐教學環節,它是將我們在學校裏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的統一。通過親身參加施工實踐,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為將來參加工作打下基礎。通過工作和勞動,瞭解房屋施工的基本生產工藝過程(樁基礎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中的生產技術技術規範和監理細則。

一、實習概況

我從20xx年7月28號到20xx年8月24號在山西六建承建的項目“中北大學現代分析測試項目”實習,在實習期間,一方面增強了自己的讀圖識圖能力,瞭解了將圖紙轉化到實體建築的過程;另一方面也瞭解了在這一過程中所涉及的人事機構和注意事項,以及其他非專業知識的收穫。

二、公司概況

山西省第六建築工程公司系國有建築安裝施工一級企業,屬於山西建工(集團)成員企業之一,現有員工1384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骨幹328人,高中級工程技術人員201人,各類施工機械設備408台(套)。 公司技術力量雄厚,具有獨立承擔各類大型工業建築與高級民用建築工程的綜合施工能力,擁有滑模法施工,現代高經工程裝飾導專業技術優勢,年施工能務達3億元以上。 公司施工經驗豐富,曾承建過一大批大中型工業建築項目和民用建築隊工程:如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綜合樓,平朔露天煤礦生活區,太原金融大廈,大同四台溝礦貯煤礦倉,盛偉大廈,太原日報社新聞大廈,山西省新聞出版大廈門,引黃工程信百公路,以及採用滑模板工藝施工的太原建業高層住宅樓,主體28層,僅用98天,質量達到山西省省優標準,中行山西省分行綜合樓獲“魯班獎”,太原海關大廈門獲國家建設部一九九九年度”建築安全獎,多次獲山西省工程質量最高獎“汾水杯”。

三、實習工程概況

1、工程名稱:中北大學現代分析測試中心

2、工程地點:山西太原尖草坪區學院路3號 中北大學校區內

3、工程規模:本工程共計四個單體,分別為1號樓(學術交流活動中心)、2號樓(機電工程學院)、3號樓(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4號樓(分析測試中心及地下目標毀傷中心、化工與環境學院)。其中2號樓八層,長62.80m,寬20.15m,建築面積9766.17m2;3號樓八層,長62.80m,寬20.15m,建築面積9750.07 m2;4號樓九層,長117.40m,寬20.30m,建築面積17112.93 m2;1號樓為不規則形體,建築面積4428.67 m2。

4、施工範圍:包括施工圖範圍內的項目工程。

5、工程造價:8000.00萬元。

6、質量要求:按國家驗收規範一次性驗收合格。

7、施工工期: 20xx-06-01到20xx-11-30

8、設備材料:(1)、外牆裝飾,門窗玻璃,防水防腐,油漆塗料,牆地面磚;(2)、簡單裝修,玻璃幕牆,防火隔熱,傢俱飾材,石材木材;(3)、園林設施,景觀綠化,安全防範,消防火警,消防器材;(4)、光源燈具,低壓電器,變配電,儀器儀表,電線電纜,防雷接地;(5)、給排水系統,供水設備,管材管件,閥門組件,室外排水。

四、實習內容總結

一、測量放線

測量放線是我這次實習的主要任務之一,經過多次學習和實踐,總結如下:在工程開工前,為確定建築物的位置,首先應根據設計院給定的建築物座標點和座標線、建築紅線進行定位測量,確定它的位置。施工放線錢前,測量人員認真熟悉施工圖,先放大線,控制線,將主體結構定位,再進行細部,局部定位。在這一過程中要熟悉各儀器操作。包括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等相關儀器。這些儀器在上《工程測量》的時候我們都有學過。

對於建築物的高程控制採用分層傳遞法,根據±0.00標高線,將建築物的標高引至一層柱的豎向鋼筋面上,並以此層向上向上載遞測量。根據圖紙計算出各建築物特徵點和紅線控制點的距離、角度、高差等放樣數據。依據線控制點,確定並佈設施工控制網。然後根據施工控制網,測設建築物的主軸線。同時按照規範要求,做好測量結果永久標誌、臨時標誌和測量記錄,以便後續測量工作的檢驗與驗證,同時為施工提供可靠的標高點。

在測量放線之外,我還了解了其他施工項目的情況,分別是各分項工程施工安排、施工協調部署、雨季施工措施。

二、各分項工程施工安排

l、垂直運輸

根據現場平面佈置要求和施工實際需要,共佈置5台塔吊,分別佈置在各單體建築旁邊,作為結構和裝飾施工階段垂直運輸工具。

2、水平運輸

本工程基礎及基坑挖土階段將安排4台KAT0—700型反剷挖土機,15輛5噸白卸車外運土方。砂、石材料進場安排10輛5噸自卸車運送,鋼筋原材料安排3輛15噸自卸車運送。

3、砼工程

因本工程現場平面較大,為確保砼施工質量和加快施工進度,故將配備足夠的砼製備、運輸機械和人員,本工程採用商品泵送砼。

木工實習報告 篇2

兩天,我們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第一次實習開始了,實習分兩部分:參觀施工、建工實驗室現場與觀看錄像和以依據建築規範及設計原理完成中小學教學樓的平面、立面、剖面設計。通過參觀學習使我們對建築施工和結構實驗有了初步的認識,這對我們將來的學習和實踐起了提示了嚮導的作用。現在我就對參觀施工現場與建工實驗室這部分內容作一個總結。

上午:參觀學校科技樓施工現場

星期一上午我們參觀了學校在建的十四層科技樓。當我們到達集合地點時,我看到同學們頭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時工地的生活區與施工區的門上也寫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進如施工現場;當然在科技樓結構主體外面的防護網上也寫着標語: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由此可見在建築施工當中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過去由於生產企業不重視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傷和死亡事故,這些事故給工人和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損害!同時,為了確保施工能順利進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磚牆圍護起來的,只有建築施工的各種車輛和內部人員才可以出入,我們實習也要經過他們的同意呢!

進到施工區,我們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樓的結構主體,當時結構主體給我的感覺就是不像建築和不好看。這個可能是因為它和我所看到的過的已經建好並投入使用的樓不同。主體前面有個很大的場地,這個場地是堆放建築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鋼筋,沒有水泥、砂、石之類的建材,這是因為現在已經都採用了成品混凝土來澆築結構了。這樣可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減少施工浪費和降低生產成本。在鋼筋堆放區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型號的鋼筋是分開放的,而且還在其前面標明鋼筋的型號和進場時間等信息。

我們跟着現場管理員上了樓,我們踏上用鋼管和鐵網搭接成的梯子,開始覺得很危險,四周都有伸出來的鋼管或鐵條。二三樓的模板和支架已經拆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撐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們都覺得層高變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構造柱,它們是用來加大牆的強度的,以避免因牆身過長導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們看到上面幾層樓板的支架還沒有拆,這些支架是用鋼管和模板組成的,鋼管很密,可見要承受完全沒有強度的混凝土板和樑需要很大的支撐力。

上到第十層,我們看到工人們還在綁紮鋼筋,柱和樑的鋼筋已經綁紮好並放到了模板預留的槽裏。我觀察了其中的幾條樑和柱,就像老師説的:樑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樑有九條,次樑有六條;上不是架立筋,主樑和次樑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間用箍筋綁紮。而柱子就不一樣了,三四條樑要交匯於柱,就必然要使樑的鋼筋穿過柱子,這樣使得柱頭的鋼筋十分密集,同時澆築混凝土時也要注意密實。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縱橫兩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縱橫兩路放着。擺好的鋼筋就要用鐵絲綁紮好,為了保證麪筋不被踩低下去,還要用馬蹄筋將其抬高。在看板筋時我們發現連同鋼筋一起鋪設的還有電線管,這是電專業和結構專業合作的一個體現。

我們的現場參觀時間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佈置板筋,沒有看到他們澆築柱樑板,砌築磚牆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認識也是很片面的,這個只能作為我們對施工的感性認識吧!

下午:參觀建工實驗室

建工實驗室是一座比較老式的工業廠房建築,外表像以前的民用建築。其頂部採用了預製鋼筋混凝土行架樑和混凝土板,這種構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樑的跨度,現在已經被廣泛使用的剛行架和鋼板所取代。其兩側柱子是典型的工業廠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蹄,用於安裝吊車的軌道。其寬面也個立了兩根抗風柱,這些柱和每隔一段距離設的樑使牆能有足夠的剛度以抵抗強風的荷載。

實驗室的作用在於給結構設計師一個能檢驗其設計可行性的場所,這對建築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關重要的,同時也是科學實驗所必備的。

在實驗室,我們看到了許多大型的實驗儀器,它們實質上都是給試件提供壓、拉、剪方面的應力,從而檢測其能承受力的能力,也就是它們的強度。

結構構件(通常是柱樑板,當然也有樁)通過吊車吊到實驗機牀上,然後對構件施加荷載,並通過設置在構件裏的傳感器將應力和變形情況的有關信息傳給相關儀器,實驗員記錄數據並分析處理變可以得出結果了!

在實驗室,我們還可以看到做各種構件的模型。其中有做樁的鋼絞線和拉緊鋼絞線的套子等。

當然,我們不僅看了各種機器,以及瞭解了它們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而且對建工實驗有了初步的認識,並建立起一種實驗檢驗假設的觀念,這次參觀應該是有比較大的收穫的。

第二天上午:觀看與建築有關的錄象

前一天通過現場參觀,我們對建築有了一般的感性認識,但對於施工的過程與一些細部問題和可能發生的危險問題我們知道得還比較少。通過紀錄片的形式,我們能從整體的廣度來認知和學習。

我們觀看了曾經是全國第一高樓的大廈的建設過程,從錄像裏我們看到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的建造過程,也看到了比較先進的施工生產技術,例如:泵送混凝土的澆築方法和高效的支模技術等。這些技術在生產中應用給生產帶來了很高的效率。

在第二部錄像中我們看到了地球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地震對人們生命財產的損害,當然,除了人的生命外受到地震傷害最大的就是建築了。每當地震襲擊城市時,就會有成千上萬的建築毀於一旦,地震後的城市將是滿目瘡痍,我們平時習慣的街道樓房都消失了,這對我們的精神是很大的傷害。

暑假土木工程生產實習報告

1、實習目的

對專業知識進行初步、直觀的瞭解。對自己將來所從事專業環境進行直接接觸。認識建築材料、建築結構體系,對建築企業進行一般瞭解,對施工程序、施工管理及質量檢驗程序有所認識,通過學習,接觸社會,開闊眼界,使其對專業知識產生較濃厚的興趣,為進一步學好以後的專業課打下基礎。

2、實習內容

(1)地點

1)工程概況。

2)實習內容。

3、認識總結

開挖土方的施工順序:

施工測量→場地清理→挖掘機挖土→自卸車運土、餘方棄置→基底整平、壓實→邊坡整理→自檢、整修→驗收

不同的建築適用的結構類型:

一般的結構類型分為砌體承重的混合結構系統和鋼筋混凝土牆承重系統。前者主要用於底層或多層,而後着主要用於各種高度的建築,特別是高層建築。因為在鋼筋混凝土牆承重系統中適當佈置剪力牆,則剪力牆不僅能夠承受垂直荷載,還能夠承受水平力,為建築提供較大的抗側力剛度這對於抵抗側向風力地震水平分佈力的影響都是十分重要的,高層住宅樓一般適用這種結構,在我們實習地中如陝西理工學院三村7#住宅樓、漢中市萬邦時代廣場的住宅樓均採用這種結構。

現澆鋼筋混凝土牆承重體系的特點:

現澆鋼筋混凝土牆承重體系建築主體結構在現場整體澆注,牆體佈置與預製裝配的相比之下較為靈活,橫牆承重、縱牆承重、縱橫牆混合承重等方案均可選擇。由於鋼筋混凝土在抗剪、抗彎方面的優越性,這類承重體系往往大量應用於高層建築,特別是辦公樓、旅館、病房、住宅等建築中,平面往往成條形佈置。不過出於高層建築物必須對抗水平側力方面的考慮,縱牆承重的方案應在適當佈置橫牆剪力牆。

保證大體積混凝土的質量的措施:

(1)選擇合適水泥,要求商品混凝土公司選擇比較大的水泥生產廠家,實行定點採購,使水泥質量相對穩定。

(2)減少水泥用量。

(3)摻外加劑,控制水灰比。

(4)嚴格控制骨料級配和含泥量。

(5)強技術管理。

①加強原材料的檢驗、試驗工作。施工中嚴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導施工,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加強計量監測工作,定時檢查並做好詳細記錄,認真對待澆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冷縫,並採取相應措施加以杜絕。

②加強對人員的技術管理,對於每一個環節的施工節點,都要進行施工前的技術交底,施工結束後要進行施工過程的技術應用總結,特別是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現象,仔細分析,討論研究,做到施工過程中不出現差錯。

(6)合理組織勞動力及機械設備。

(7)加強混凝土的養護及温測工作,採用蓄水法保温養護。商鋪樓承台在混凝土施工期間通入冷卻循環水,以便加快承台內部熱量的散發。

塔吊的上升方法:

由於現代建築越來越高,用於施工的塔吊也需要越來越高,過去的塔吊是一次性將塔身立起來。現在就不是,普遍採用的叫自升式塔吊。他是由一段一段的標準節組成。只有上部一大段是相對固定的。要升高時,在內部裝上標準節。然後利用塔機上的液壓裝置將相對固定的機身升上去,到規定位置,用連接件卡住(當然在提升時連接必須拆除)。再加標準節,再提升再固定。當然必須固定了才能使用。就這樣逐漸上升的。拆除的時候港好相反。

4、實習收穫總結

一個星期的實習雖短,但收穫很大,這次實習讓我進一步的增加了對這門專業的興趣,所獲得的知識更是讓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後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木工實習報告 篇3

一、引言——茅以升的時代已不再

我們這一代人,對於橋樑最初的感性認識,大多都來自於小學裏的那篇課文。不知道到現在是不是還有許多人能像我一樣還能把那陌生的文字從記憶中打撈起。“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有的刻着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着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了一樣。”沒錯,趙州橋,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中國橋樑工程技術的代名詞。

同樣,也有另一篇課文,它講的是中國橋樑工程史上的代表人物,茅以升的童年故事。故事大抵是個故事,有演繹有藝術渲染的需要,但字裏行間,是中國近代工程發展的艱苦與老一輩工程師們的辛酸。

兩篇課文,讓我們憑空意識到了橋樑的`存在是那麼的必須,而長久以來我們竟把這必須當作了理所當然,把前輩們的奢侈品饕餮般揮霍。如今,在這份逼人的莊偉前,我不得不再次把目光投向橋樑,一個那麼熟悉而又頓顯陌生的名詞。

橋樑,既是一種功能性的結構物,又是一座立體的造型藝術工程,也是具有時代特徵的景觀工程,橋樑具有一種凌空宏偉的魅力。

這種重新審視,讓我不由地愧疚。橋樑,再熟悉不過的稱呼,居然承受了那麼多變革,也揹負了那麼多陳舊……

從錢塘江大橋到杭州灣大橋,技術上的完善,表現形式上的趨於多樣,這些讓人歎為觀止的工程奇蹟無不像我們暗示着,茅以升的時代已不再。

二、認知實習記錄

第一天上午8:00,我們在鐵道校區的電影院前集合,集體坐車開往參觀瀏陽河上的大橋。我們的第一站是橫跨圭塘河和瀏陽河的圭塘河大橋。

有趣的是,在此之前我在互聯網上搜索了一下圭塘河大橋這詞條,結果僅僅得到了這條XX年的“新聞”——圭塘河大橋於1995年10月建成通車,原橋長52米,寬6米。由於原設計橋面標高不能滿足泄洪要求,加之歷年來受洪水沖刷以及車流量日益增大,橋面和欄杆已有多處損壞,一旦水位上漲,整座橋就會被水淹沒,導致交通中斷,於是有關部門決定對其進行改造。市公路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圭塘河大橋改造後將長達115.78米,寬12.6米,不僅方便居民出行,泄洪能力也將大大增強。

我們看到的圭塘河大橋便是這新址,典型的下承式拱橋,其中引橋為預應力三跨連續箱梁,全橋總長170米,主橋長140米,拱長75.8米,橋寬32米。向西走下去後是瀏陽河大橋。瀏陽河大橋全長281米(其中主跨125米,邊跨各78米),橋面寬29米。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先參觀了引橋和主橋的橋墩,分析了橋面內部的組成,認識了拱橋的特點。

隨後我們乘車奔赴洪山大橋。洪山大橋的旁邊,有一座頹唐的老洪山石質拱橋。老師感慨,這座混凝土拱橋的造價在這座鋼結構的洪山大橋面前,是零頭。

洪山大橋在同類型橋樑中跨度和斜塔高度均居世界第一。主橋結構形式為無背索斜塔斜拉橋,主跨206米,跨下沒有一個橋墩,塔身與橋面完全靠13對豎琴式平行鋼絲斜拉。斜拉橋塔身採用等截面薄壁空心鋼筋混凝土結構,通過塔基與基礎固結,主樑也是鋼箱梁。

走在這座橋上,我們意外地發現橋中人行的隔離帶兩側有着一份樂譜,我獨自跑到盡頭,找到了高音譜號,升c調。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20xx年9月15日,713的的大家早期後感覺天氣轉冷,紛紛加了衣物……

懷着對湘江的憧憬,我們駛向了二環……看着周圍的建築羣,大家的話題還是長沙的房價。終於汽車停在了湘江二橋之下。

引橋很長,長到在這樣的晨霧中我在引橋上看不到主橋。

地上的牛糞還是新鮮的。隱約能看到湘江中的岸汀浮渚。

湘江二橋。不算老,不新。沒有什麼滄桑感,也同樣很難給人現代感。很中庸的存在。

二橋全長3616米,寬25米,分為4車道,1991年1月30日,正式通車。

大橋共有橋墩159個,千噸級船隻在橋下可順暢通航。跨越湘江的主橋由雙塔單索麪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和兩側分別為連續樑所組成,總長為1025.26m。兩岸引橋總長1330.68m。主橋橋寬為淨25m,斜拉橋的主樑為三室閉合箱梁。採用全斷面一次總體式懸澆施工。橋塔採用倒y型獨柱結構,塔柱上部錨固段為h型截面,高31.3m,下部塔腿為矩形截面,高22.42m,兩腿與雙壁塔墩通過橫樑剛性連接。塔墩基礎採用14根φ2m的鑽孔灌注樁,用雙壁鋼圍堰施工。

它的壽命是一百年。

早早回到車上。這次真的駛出了二環,沿着湘江,我們來到三汊磯大橋。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自錨式懸索橋,它自詡不平凡,但這份不平凡在它的平凡面前顯得那樣平凡。

引橋混凝土澆注長845米, 主跨長328米,主橋長732米,橋面寬為29米

主橋由中南大學設計。算是中南橋隧人值得自負的驕傲了吧?

老師頓了頓,笑着説當年70號高強度鋼材的價格大概是一萬多人民幣一噸。大家盤算着,一萬一噸,合成5塊錢一斤,豬肉沒漲價時都比它貴,看着眼前這橋,剛好一輛拉着豬大概是送去屠宰場的農用車緩緩駛過,我們不禁慨然。

三、實習小結

翻開我的工程概論教材,發現在橋樑工程一章有這樣僅有的筆記。

整體規劃→工程可行性研究→發改委審批→設計招標→設計→施工招標→開工→竣工→荷載竣工測試→交付使用→工程維護。

本是一個再標準不過再平常不過的一個產業流程,我卻看得心酸。

這是一座橋的宿命。輪迴,而沒有往生。

我想到了洪山大橋旁的舊橋,我想到了圭塘河大橋的翻新,我想到了比豬肉便宜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自錨式懸索橋。

好的橋樑是藝術品。而沒有橋能夠流芳百世,至少當前的施工技術、材料技術不允許。即便有這種可能,它終究會有一天落後於時代,影響環境的發展,終究還是要為時代所棄。趙州橋只有一座,南京長江一橋只有一座。它們的存在是真實的。可百年後誰去見證這份真實?

橋樑這藝術品註定是短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