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大學生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7.13K

開題報告是撰寫論文前的步驟,包含兩個部分:總述、提綱。那麼大學生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歡迎閲讀。

大學生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第一步、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內容要求:

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解決的具體學術問題,也就是論文擬定的創新點。

明確指出國內外文獻就這一問題已經提出的觀點、結論、解決方法、階段性成果……

評述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論文準備論證的觀點或解決方法,簡述初步理由。

撰寫方法:

你的觀點或方法正是需要通過論文研究撰寫所要論證的核心內容,提出和論證它是論文的目的和任務,因而並不是定論,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結果。開題報告的目的就是要請專家幫助判斷你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研究,你準備論證的觀點方法是否能夠研究出來。

一般提出3或4個問題,可以是一個大問題下的幾個子問題,也可以是幾個並行的相關問題。

第二步、國內外研究現狀

內容要求:列舉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部分內容重複。

撰寫方法:只簡單評述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其他相關文獻評述則在文獻綜述中評述。

第三步、論文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內容要求:

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簡單明瞭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

簡單闡述如果解決上述問題在學術上的推進或作用。

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所重複。

第四步、論文研究主要內容

內容要求: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由此更能理解“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不同於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

考慮要素

① 研究的目標。

只有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才能保證具體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干擾。

② 研究的內容。

要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具體的研究內容,要求全面、詳實、周密,研究內容籠統、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義當作內容,往往使研究進程陷於被動。

③ 研究的方法。

選題確立後,最重要的莫過於方法。假如對牛彈琴,不看對象地應用方法,錯誤便在所難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過的課題,只要採取一個新的視角,採用一種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創新的結論。

④創新點。

要突出重點,突出所選課題與同類其他研究的不同之處。

開題報告寫作要點

第一、要寫什麼

這個重點要進行已有文獻綜述把有關的題目方面的已經有的國內外研究認真介紹一下先客觀介紹情況要如實陳述別人的觀點然後進行評述後主觀議論加以評估説已有研究有什麼不足説有了這些研究但還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選題將要探討的問題。由於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你的論文要寫什麼是根據文獻綜述得出來的,而不是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如果不做綜述很可能你的選題早被別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為什麼要寫這個

這個主要是説明你這個選題的意義。可以説在理論上?你發現別人有什麼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論價值了。那麼你要説清楚你從文獻綜述中選出來的這個題目在整個相關研究領域佔什麼地位。這就是理論價值。 然後你還可以從實際價值去談。就是這個題目可能對現實有什麼意義可能在實際中派什麼用場等等。

第三、怎麼寫

在開題報告裏你還應當説清楚你選了這個題目之後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有了問題你準備怎麼去找答案。要説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時重點闡述你要用什麼方法去研究。如文獻分析法、訪談法、問卷法、定量研究、實驗研究、理論分析、模型檢驗等等。

在上述三個方面中間文獻綜述是重點。沒有文獻綜述你就無法找到自己的題目也不知道這個題目別人已經做得怎麼樣了所以你要認真進行綜述。當然綜述的目的還是引出你自己的話題所以不能忘記評述。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一)

我校《在網絡環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課題,是重慶市電化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十五”專項科研課題(課題批准號:02-DT-10)。經領導批准,今天開題,我代表課題研究組,將本課題的有關情況向各位領導、專家和老師們彙報如下:

一、本課題選題的依據

在現代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建設為素質教育服務的、現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學資源系統,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發展學生的多種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中學教育必須研究的課題。

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我們的教育模式產生了質的飛躍,網絡化教育將成為信息時代的重要標誌和組成部分。探索、研究並構建適宜於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決的課題,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在網絡教育時代,不僅需要有先進科學的教學手段、高效互動的教學方式,更需要有豐富實用的教學資源、完備的教學體系。在網絡化教育的大環境下,教師應該成為網絡教育的主導力量。而目前,我們的教師對信息技術、網絡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網絡實施教育教學尚有距離,尤其是建立“在網絡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還有待起步,基於此,我們提出了本課題的研究。

二、本課題研究的條件

開展本課題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條件:

背景條件:國家教育部大力推進信息技術教育,虛擬學校、遠程教育等應運而生;重慶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通過評選信息技術示範校加大力度;渝中區率先建立局域網,並通過已經實施了三年的“雙創課題”研究,使教師的教學理念有了極大改觀;隨着課改的進一步深入,現代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基礎條件:我校通過一年多的艱苦奮鬥,信息技術無論在硬件上,還是軟件上,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軟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資源庫”,包括《K12學科資源庫》、《數字圖書館》(近兩萬冊電子書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電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數據庫、試題庫、資料庫,涵蓋國情教育、心理諮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藝術教育、升學指南、教育法規等教育信息庫,能充分滿足現代教育管理和一線教學的需要。

人員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術中心,配備了專業人員,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相當造詣。信息技術中心,對全校教職員工進行了信息技術素質修養和實際操作的培訓,全校教職員工基本掌握信息技術教育,能滿足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育教學的需要。

三、本課題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1、觀念問題:有了好的硬件環境,如果觀念不更新,只是“換湯不換藥”,那就失去了研究價值。本課題必須着力解決教師教育觀念更新的問題。

2、理論問題:目前網絡教育缺乏科學、系統的教育理論作指導,本課題應在實踐中創造性地應用現有的理論,不斷探索、總結、歸納、概括,形成適用於網絡教育的理念、原則、策略。

3、技術問題:信息技術,顧名思義,技術性是很強的。如何使教師技術精湛,使精湛技術與優質教育緊密結合,培養適應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人才,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本課題希望在這方面能作出一點貢獻。

4、實踐問題:網絡是一個新環境,如何在這個平台上,創造出符合自己實際的教育教學模式,需要從實踐中不斷總結,不切實際地模仿別人,拷貝別人,是不可取的。本課題倡導教師努力進行實踐。

四、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和創新之處

1、本課題研究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基於網絡平台的`符合當代教育理念、具有現代教育特色、綜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

2、本課題研究的內容是:

①在網絡環境中教師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教學模式實施教育教學。

②在網絡環境中,教師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終身教育以保持新鮮活力,促成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

③適應現代教育的新趨勢——網絡教育,對教師素質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紀的學生應該思考自己的學習問題:

①在網絡環境中,如何變更傳統學習模式,建立新的學習方式。

②在網絡環境中,如何學會學習。

③在網絡環境中,如何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3)21世紀的學校應該思考建設新型師資隊伍,培養新型學生的關鍵途徑;加強資源庫的建設,為網絡教育提供堅實保障等問題:

①如何進行資源庫結構的建設。

②如何強化教師和學生的網絡意識。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資源庫,實現新的教育教學目標。

3、本課題研究的創新之處是:

(1)選題富有挑戰性。本選題基於信息化大發展,傳統教育與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階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大膽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課題研究中,必須以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採用生動活潑的網絡課堂教學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教育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育教學實踐。

(3)手段先進。利用校園網絡和個人主頁資料,給學生一個充分自主的學習空間和積極思維的素材,強化培養學生“自我”意識的目的性。

五、本課題的前期準備工作

六、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力論、現代教育學、現代心理學和科學研究方法論等。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方法為文獻索引法、行動研究法。以網絡技術、人工智能、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作為研究手段,採用觀察、文卷調查、經驗總結、實驗、對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進行多個輪迴的研究。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二)

論《三國演義》的“三複情節”

一、選題的目的及意義

根據中國古代小説一些敍事作品寫人物做一件事要經歷三次才算完成的情節設計,杜貴晨先生提出了“三複情節”理論。

“三複情節”從不自覺運用到有意為之,已發展成了一種傳統的結構模式。它的運用使得中國古代小説敍事藝術上升到了理性層面,很客觀地反映出了民族的心理特徵,折射出了民族的宇宙觀、價值觀、哲學觀、神學觀及審美觀。雖然人們已關注與研究了多部作品中的“三複情節”,但是,對《三國演義》中“三複情節”研究不夠深入,不夠系統。《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説,在構織情節時大量使用了“三複”模式,且技巧嫻熟,靈活多變,因此,對《三國演義》“三複情節”的細膩而系統的研究將有助於我們較為深入地領略中國小説的藝術魅力。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國演義》中“三複情節”的運用已臻成熟。由於其運用構成了獨特的結構美學效果,已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注意,並在一些專著中有所提及。

就國內研究狀況來説,杜貴晨在《傳統文化與古典小説》中提出了“三複情節”理論,重點剖析了中國古代數字“三”的觀念,闡述了古代小説“三複情節”的流變及其美學意義,探討了《水滸傳》“三而一成”的敍事藝術、《儒林外史》的“三複情節”及其意義。並歸納出了67部通俗小説中含有的97次“三複情節”,其中便列出了《三國演義》中的一部分“三複情節”,還有一些遺漏。鄭鐵生的《三國演義的敍事藝術》提到了“以三為法”的敍事結構,另外,楊義的《中國古典小説史論》對“三複情節”也有關注。

就國外研究狀況而言,美國的浦安迪在其所著的《中國敍事學》中提到《三國演義》有一個突出的次結構特點是經常運用定數序列事件,其數字序列的基礎經常是“三”,實際上他的這種説法類似“三複情節”,只是沒有細究罷了。浦安迪的《明代小説四大奇書》也提到不少三國戲和説書段落都以某一件事三次發生為基本圖式——如“三讓徐州”、“三勘吉平”、“三顧茅廬”、“三氣周瑜”等——顯然都仰仗於研究民間傳説和通俗文化的學者們觀察所得的常見“三重效果”。

總的講來,中西皆有涉獵,但淺嘗輒止,缺乏系統性。

三、畢業論文的主要內容

引言:

“三複情節”是中國古代小説一種耐人尋味的模式,一個突出的美學現象。《三國演義》中“三複情節”的創造多是有意為之,較之以前的小説,《三國演義》“三複情節”的運用也更為嫻熟。

“三複情節”的關鍵在於一個“三”字,這個中華民族自古崇尚的數字在中國傳統文化心理中佔據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國古代認為“三”是自熱之始祖,萬殊之大宗。司馬遷在《史記。律書》説:“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孔穎達疏引王肅雲:“禮以三成。”總的説來,“三複情節”的淵源脱離不了“三”最初代表的哲學意義與文化意義。中國人“禮以三為成”的觀念或者説是文化傳統是“三複情節”誕生與發展的基礎。

文章主體:

(一)何為“三複情節”

“三複”取自《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即南容反覆誦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三”被解釋為“多次,經常”,也可解釋成“一日三次”。本文的“三複”取“三次重複”之義。情節是指事件的形成系列或語義系列。“三複情節” 指“敍事作品寫人物做一件事經三次重複才能完成的情節設計。其特點為:同一施動人向同一對象作三次重複的動作,取得預期效果;每一重複都是情節的層進,從而整個過程表現為起——中——結的形態。”

(二)《三國演義》中的“三複情節”分類研究

從總體上看,《三國演義》中的“三複情節”主要表現在“明寫”與“暗藏”兩個方面,即下文所提到的“置於明處”與“隱於暗中”。

(1)“明寫”型“三複情節”

“三複情節”主要是直接出現於回目,讀者可以一目瞭然的看出來。《三國演義》中明寫“三複情節”的地方不少,而且方式各異,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連寫”式

連寫是序列事件結構組織形式的一種,它主要表現為寫一個事件從頭至尾,一連寫去而不間斷,其特點是情節緊湊,一氣呵成,扣人心絃。

最妙的莫過於寫“劉玄德三顧茅廬”了。司馬徽薦名士諸葛亮,劉備便同關羽、張飛同去隆中,首次,二次,三次,一氣呵成,時間跨越度為“天寒——隆冬——新春”,幾個月內三訪賢才,一連寫去,情節顯得十分緊湊。

②“斷續”式

斷續即斷寫,也是序列事件結構組織形式的一種,它主要是把一個事件在文本中的位置切割開來,在這個事件中還插有其他的情節。其特點是情節張馳有度,有調節敍事節奏的功用。

最妙的乃是“孔明三氣周公瑾”,從回目安排來看,一氣在第五十一回,二氣在第五十五回,三氣在第五十六回,有長度,有跨度;從情節設置來看,用不在一起的三回書來寫一個事件,並在這三回中間插入其他的幾回來敍事,起到了調節敍事節奏的作用,使得故事情節看起來張弛有度。

(2)“暗寫”型“三複情節”

“三複情節”主要隱藏在文中而不是直接出現在回目處,一般不太明顯,仔細讀來便可發覺。

《三國演義》暗寫“三複情節”的手法是多樣的,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以淡化數字痕跡來敍寫“三複情節”

作者不用一、二、三標明所重複的次數,而是用其他的言語來代替。如劉備三次向水鏡先生問求賢才,水鏡先生三次笑曰“好,好!”左慈三次戲弄曹操;周泰三番衝殺兩救孫權;黃忠三射關雲長,等等,都沒有用顯的數字來計數。

②以時間的先後順序來表現“三複情節”

主要是用時間的先後順序,或者説是時間序列,來發展故事情節。如:早上如何,中午如何,晚上又如何。

黃忠首日戰關羽,不分勝負;次日再戰,黃忠被馬掀於地,雲長釋之;次日天曉,黃忠先是虛射兩次,第三次射中雲長盔纓,算是報恩。韓玄用“前日、昨日、今日”三個日期來責問之。

③以數字“三”總括一件事完成的狀態的“三複情節”

這是一種特殊的“三複情節”。它只用數字“三”來總括一件事完成的狀態。如“操先令許褚、曹仁、典韋領三百騎,於傕陣中衝突三遭,方才佈陣。”這是一種省略了過程描寫的“三複情節”,第一遭,第二遭,第三遭是如何衝突的,是一個懸念,我們可以大膽想象,而無礙大局。如果換一種説法,“三突傕陣”,鋪寫開來,也未嘗不可。

同樣在《三國演義》中,如“水軍寨中發擂三通”、“五斗道教轄境內有犯法者,必恕三次”、“曹操假意上書三辭,詔三報不許”等等,皆屬此類。

(三)《三國演義》“三複情節”的成因

(1)表層原因:源自三國史書、平話小説及“三國戲”

①史書:《蜀書。諸葛亮傳》載有“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這是“三顧茅廬”的源頭。戲曲 《三顧孔明》則是“三顧茅廬”的另一種説法,也是“三複情節”的一個版本。

②著述:葛洪《神仙傳》載有左慈戲曹操的故事,其中便具體描寫了三次戲弄。

③平話:《三國志平話》寫“三複”的地方更多,有“張飛三出小沛”、“曹操三勘吉平”等等。

④“三國戲”:元雜劇對《三國演義》審美生命形式有很大的影響。現今存留的元雜劇“三國戲”劇本多達50多種(其中包含了一些僅存劇目的“三國戲”),如戴善甫的《關大王三捉紅衣怪》、花李郎的《相府院曹公勘吉平》、無名氏的《張翼德三出小沛》、僅存劇目的《老陶謙三讓徐州》等。

(2)深層原因:源於中國先民對數字“三”的特殊認識

主要是對“三”最初代表的哲學與文化意義的理解,其內涵漸次發展成為中國人的一種“禮”的規範,進而在文本中反映了出來,形成了一種“禮以三為成”的文化傳統和“三複”的思維定式與習慣觀念。

(四)《三國演義》“三複情節”的美學內涵

(1)以數字“三”為情節的結構手段,保證了情節的繁簡適中

也就是説,“三複情節”合乎美的比例和尺度。它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要求。

(2)重複中的反重複手法使得“三複情節”更具藝術魅力

三次重複不是單一的重複,而是於重複中寓有變化發展。如此一來也就避免了因重複而帶來的單調乏味。

(3)“三複情節”中的螺旋式上升形態強化了敍事藝術的美感

一些“三複情節”的發展表現為“進展→阻塞-進展→阻塞-進展→完成”的三段式形態。從接受美學看,這是一種運用懸念來延緩敍述進程的收益效果。

四、工作進度

4.20xx年5月下旬 論文答辯階段

五、參考文獻

[2] 杜貴晨。傳統文化與古典小説[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3] [美]浦安迪。中國敍事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4] [美]浦安迪。明代小説四大奇書[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5] 李史峯。二十四史[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6] 葉舒憲,田大憲。中國古代神祕數字[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7] 張德鑫。數裏乾坤[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8] 胡亞敏。敍事學[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9] [西漢]司馬遷。史記[M].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2006.

[10] [東漢]許慎。説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12] [清]唐芸洲。七劍十三俠[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16] 楊義。中國古典小説史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17] 魏崇新主編。中國文學史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0] 紀德君。明清歷史演義小説藝術論[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23] 普麗華,江少川。現代寫作概論[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24] 何麗萍。東西方數字“三”的文化對比分析及其翻譯[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10)。

[25] 張文。淺論聊齋志異的“三複情節”[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3(5)。

[26] 樑雁。論紅樓夢的“三複情節”[J].泰安師專學報,2002(4)。

[27] 周媛。漢民族尚“三”現象的傳統文化解讀[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8(4)。

[28] 舒志武。數字“三”的文化意義分析[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4(3)。

[29] 劉福泉,王新玲。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尚三”理論對巴金家。春。秋創作的影響[J].河北大學學報,2007(5)。

[30] 成友寶。神祕數字“三”新探[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8)。

[31] 李磊。三陰三陽學説文化哲學探源[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