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讓職高語文課美不勝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9.35K

職業高中的學生,普遍認為學好專業課,掌握一門技能,畢業後能找個好工作就行了。他們認為學不學文化基礎課無關緊要,因此,對語文等文化基礎課不感興趣。如何上好語文課,讓學生能身心愉悦地接受語文課,一直是我們職高語文老師夢想並思索的問題。經過長期思考,筆者認為,要想讓學生接納我們的思想並喜歡上語文課,必須以“美”為突破口,讓語文課變美,而且要美得有韻味。作為美麗課堂的總設計師——教師,需要從教態、教學語言和教學形式上進行精雕細琢。

讓職高語文課美不勝收論文

一、親其師,信其道——塑造美的教態

教態美,首先表現為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儀表的靜態美和表情、動作、姿勢等的動態美。儀表是教師文化素質的審美修養的外在表現,對學生有着直接的引導和薰陶作用。教師在課堂上的衣着髮式要符合自己的職業特點,在整潔、大方、自然、莊重中透露出時代氣息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氣質,使學生感到真誠可敬,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在課堂上的舉止、姿態是教師傳遞情感信息最常用的教學藝術,一個適度的手勢、一種飽含某種感情的眼神、一個自然或嚴肅的表情對學生都有着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增強教學效果。表情要與教學內容相一致,使學生在教師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中領悟其中的精神實質,從而使知識的掌握進一步深化。

其次,美的教態表現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美的情緒。美的情緒展現着教師的人格力量,是創造美的教態的前提和保證。教師的課堂教學總是在一定情緒中進行並受一定情緒控制的,教師在課堂上的情緒,又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和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步入講台前的教師一定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不能把任何不良情緒帶入課堂,應用自己飽滿、樂觀、熱情、向上的情緒影響和感染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效應,實現情與理的統一。

二、大珠小珠落玉盤——精雕美的教學語言

(一)要有科學美

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能否具有凝聚力,關鍵在於語言是否具有科學美。語言的科學美表現在課堂用語的專業性和對知識闡述的準確性、科學性上面。課堂教學語言用詞要準確,保證傳情達意,符合科學性、富有教育性,絕不能含糊不清,模稜兩可,更不能為了追求語言的生動形象,以詞害意,甚至忘了科學性、教育性,使課堂語言雜亂無章,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語文課本所選的文章,大多數是各個時期的優秀作品,要讓學生體會其豐富的內涵、感受其中的思想情感和藝術魅力、學會欣賞文學作品,教師的講解就必須運用準確、清晰、真切的語言,説理要精闢、透徹。

(二)要有激情美

語文教師講課必須要有激情,既要觸動學生,引起心靈上的震顫,也要控制好感情使它在合適的度內流動,激情過度也會失去美。要使語言具有激情美,必須在理論的經典中注入時代的氣息,在深沉的理智中藴含激越的情懷。

(三)要有邏輯美

教師的語言一方面要揭示教學內容本身的`邏輯內涵,另一方面,教學語言自身也要合乎邏輯,具有一定的邏輯性,符合邏輯的形式、規則和規律。語言有了邏輯美,才會生動。

才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誘導學生的思路,將知識連成“網”形成“塊”。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間的內在聯繫,在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推理進行教學,進行層層深入分析,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四)要有情趣美

教師在講解複雜的問題、抽象的理論、深奧的道理時,要恰當地選用一些精彩動人的笑話或幽默故事、趣事軼事來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克服空洞説教,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輕鬆愉快中掌握知識,求得發展。情趣美在語文課教學中能為教學錦上添花,恰到好處的運用能引人入勝。

(五)要有韻味美

“豐收不失一,曲韻皆盡意”,具有韻味美的語言才有藝術感染力,學生聽了才能夠感到輕鬆愉快,神清氣爽。語言的韻味美,要求語言首先要有一定的力度美;其次要有一定的色彩美;第三,要有一定的自然美;第四,要有一定的節奏美。語言的韻味美,表現着教師的成熟與自信,能給學生可信賴感。

三、靈活多變——細啄美的教學形式

語文課本以各個時期的優秀作品為載體,它以真為精髓,以善為血肉,以美為儀態,集真、善、美於一身,因而只有通過美的教學形式,才能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教學任務,高層次、高品位地實現教學宗旨。美的教學形式應由以下幾個要素構成:

(一)是美的教學方法。

著名哲學家笛卡爾指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發放的知識”。中國也有句古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活動中,教學效果不僅取決於教材的質量、教師的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取決於教師所用的教學方法上。教須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講究教學方法不是要人們擺花架子,而是要人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和運用不同的教法,把書本知識內化為自身的精神動力和內驅力。比如,啟發式、情感式、多向式、開放式等,這些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促使他們積極思維,在動腦、動口、動手中獲取知識,創造知識,充分顯示其科學價值和實用價值。這些教學方法,都是美的教學方法。

(二)是美的教學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教學任務,高層次、高品位地實現教學目標,在選用恰當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要運用科學有效的輔助手段,比如使用多媒體、走進閲覽室、走出課堂去參觀、調查、採訪等,創設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環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對於提高課堂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美的教學模式。

在語文課教學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採用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衡量課堂科學結構模式是否美,應從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上來認識,凡是根據教學內容難易、抽象程度採用最能落實教學內容的方法,並達到最佳效果的課題結構模式,都應該是美的教學模式。目前,在語文課教學中,人們越來越多地運用以啟發式為特徵的教學模式、自學——輔導的教學模式、引導——發現的教學模式、情境——陶冶的教學模式、集體討論的教學模式、研究型的教學模式等等。這些教學模式的共同特點是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都是美的教學模式。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和探索,創造性地構建和嘗試美的教學模式,才能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