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語文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91W

一、語文教學與創造性思維的關係

語文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論文

語言是中學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人們之間交流的重要工具,作為信息的載體,語言在信息多元化和交流複雜化的環境下,要求其使用者具備足夠靈活的思維以滿足複雜的語言需求。語言的複雜變化形成不同的信息,傳達不同的意思,語言的變化需要思維的變化,思維的變化帶動語言的變化,語言和思維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創造性的思維有助於語言的靈活運用和表達。從語言和思維的關係來看,語文學科也可以看作是思維學科。在中學階段,語文學科教學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上,有着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從語文的性質來看,語文知識是創造思維的產物,是智慧的結晶,從社會性質來看,語文知識是語言在交流過程中心理現象的直觀表達。語文教學是培養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最好工具,語文教學既能夠使學生學到語文知識,又能夠培養創造性思維,進而創造性思維又能夠推動語文教學的步伐,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由此可見,語文教學與創造性思維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二、如何創造良好的思維環境

小學語文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初中語文教學是學生鞏固基礎的階段。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在語文知識的基礎上,開發創造性思維的開始,因此打好思維基礎是創設中學語文教學思維環境的第一步。此階段,在教師的指引下,蒐集信息源,儲存大量信息,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放開眼界,放眼世界,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索取無限的知識。建立良好的學習機制是創設良好思維環境的另一個重要部分。學習機制是一個系統過程,其出發點應該是學生的學習動機,內在的動機是學生進行創造思維的動力。通常創造良好的學習機制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給每個學生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使其具有觸發創造性的空間。第二,不同類型的學生區別對待,對於具有鮮明個性的學生,在正確引導的前提下,給予充足的支持與鼓勵。第三,嘗試性地給予學生思維目標、內容和方向,使其具備創造性思維動機。

三、獨具創造性的“教”與“學”

語文教學的目標一方面是實現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對語言的掌握,以便能夠順利地在交流溝通中運用,另一方面就是實現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和培養。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創造性思維,需要有創造性的“教”與“學”的方法與之相適應。教育質量高低的衡量標準是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是否培養和發展了良好的創造力,而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不僅需要教師的教法獨具創造性,還需要學生的學法同樣具備創造性。

(一)創造性思維與教法

1.課前演講創新。葉聖陶先生曾説:“語言訓練要與思維訓練同時並舉。”因此大多數語文教師在課前都會設置學生演講的教學環節。演講是開發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良好方法,不但能夠調動學生髮言的積極性,還能開發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造性。在設置演講題目時,應着重幾個思維方面的訓練,比如:擴散思維、擺脱習慣性思維、想象聯想、缺點列舉、願望舉例等。

2.課堂提問創新。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普通的知識講述不一定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與參與的慾望。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問答,最能吊起學生的慾望,且此時學生的思維活動處於最活躍狀態,因此,老師應準確及時地抓住這一時機,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意義的問題,使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暢所欲言,進而實現思維的創造性開發。比如:設想性提問、發散性提問、質疑性提問、延伸性提問、創造性提問等。

3.課型結構創新。語文課堂教學中,每堂課必須具備一定的課型結構,每個課型結構遵循什麼樣的原則和基礎非常重要。課堂教學之前,根據教學內容準確設置每堂課分為幾部分,每部分的比例及順序關係等。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其課型結構可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則,課程結構可設置為自學誘導討論式課型結構和示範答疑課。

4.課後作業創新。課後作業的佈置須具有延續行,最好與課堂授課內容或者課堂教學目標具備關聯性。第一,充分利用課堂的“意猶未盡”,利用課堂文中的發散性思維訓練題進行訓練,這樣能夠使學生課堂上的發散思維延續到課後,進而為下一堂課創造活躍的課堂氛圍。第二,通過情節的續寫和內容的擴寫進行訓練,比如選擇當堂課的課文進行思考,對文章進行發散性和創造性的想象。第三,通過句子仿寫和事例補寫進行訓練。第四,通過話題作文進行訓練。

(二)創造性思維與學法

在倡導“人本”與“人文”的語文教學理念下,老師的教法固然十分重要,但學生的學法卻應占據主導地位。語文教師在教授語文知識的同時,更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十分重要。

1.探索“課前預習、課中對話、課後拓展”的互動學習體系。預習在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要,也是大多數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之一。預習不但要具備引導性,還需具備展示性,讓學生準確掌握“一問”、“二讀”、“三説”。課堂中,通過實踐體驗,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語言再造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通過關聯問答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課後運用拓展延伸策略,培養學生髮現能力和解決能力。

2.探索“互動、創新”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自發地去獲取知識信息,開拓知識獲取的渠道與空間,進而摸索學習的規律。運用閲讀,讓學生用心靈去體驗文章,自由地感受文章意境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除了個體學習之外,培養學生競爭與合作的意識。對於獲取的信息,大膽地提出質疑,然後尋找理論與實踐支持,主動積極地探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