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園林種植設計中降低綠化成本的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16W

摘 要:隨着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多城市都積極的發展園林綠化建設,但從目前園林綠化建設的世紀情況來看,卻普遍存在鋪張浪費、趨於奢侈等問題,因此,如何降低園林種植建設中的綠化成本,以低成本帶來高經濟的收益,成了城市園林建設中越來越重視的問題。

園林種植設計中降低綠化成本的論文

關鍵詞:

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在積極發展園林綠化建設,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增強城市魅力,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質量。因此,園林綠化種植越來越受到重視,完善的園林綠化種植不僅可以為市民營造舒適、健康、綠色的生活環境,還可以有效減輕環境污染,改善城市的生態景觀。但從目前園林綠化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卻普遍存在鋪張浪費、趨於奢侈等問題,某些園林工程設計不切實際,不顧當地氣候、土壤等發展情況盲目的引進種植名貴植物品種,導致植物配置不科學,園林的施工成本管理不到位。這些情況使城市綠化建設不但不能發揮應有的用處,反而造成破壞生態平衡,給周圍環境帶來不好的影響。

1 合理選用植物品種

1.1 儘量選用本地樹木 不同城市地區的土壤環境,氣候空氣條件都有所不同,如果盲目地引種把外地植物,很可能會引起植物生長出現不適應本地氣候的問題,而且成本、運費等價格昂貴,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最合適的方法就是多選用本地的樹木。本地的樹木比起外地引進的樹木更有優勢,因為在長期的生長過程中,其已經可以很好地適應當地的土壤、氣候等自然環境,而且種類多樣可以交叉種植,降低運輸成本。另外,在之後的園林養護方面也不用投入太多的人力、財力及物力。因此,在選擇樹木時儘量以本地為主,搭配外地樹種種植,充分考慮現狀控制成本。

1.2 適當選擇名貴品種 控制綠化種植成本不僅可以通過採用本地樹木,還要恰當的選擇植物品種。植物品類的選擇直接影響着綠化種植的成本,降低了採購植物的費用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綠化成本。所以,選擇採購的負責人員,要對當地的水土條件、氣候條件等做一定的調查瞭解之後,合理的採購植物,而不是隻關注植物品種虛無的外表,是否高貴、新奇等,必須要選擇合適的植物,既美觀又能適應環境成長。綜上所述,要從園林設計和經濟效益兩方面綜合考察,科學恰當的選擇植物品種,降低綠化成本。

1.3 恰當選擇苗木規格 很多城市在規劃園林建設時,會採用大樹苗或者樹木移栽技術,這種方法雖然可以縮短植物的生長週期,儘快達到很好的園林綠化效果。但對後期養護的要求較高,如果管理不合理很容易成活率不高,因此,需要專職人員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養護。如果植物枯死,還要及時移除,不僅會造成園林資源的浪費,還會造成人員成本的增多。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選擇苗木的規格時,如果能用小苗木就可以起到預期的綠化效果時,就儘量選用小的苗木,不用大苗木。且要合理規劃苗木的種植密度,利於植物日後的生長需求,避免成本增加。

2 合理控制栽植成本

2.1 合理降低設備費用 在園林種植綠化建設中會使用很多輔助設備,科學有效的使用設不但不僅可以提高和保護綠化效果,發揮美化功能,而且對改善生態環境、美化市容市貌、促進生產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操作中,機械設備的投入費用經常會出現超支現象,這就需要對園林機械設施進行合理的選擇和配置。在選擇設備時,要綜合考慮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生產性、適應性、經濟性及環保性等因素,選擇出最佳的配置使用方案。同時,要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培訓,使他們熟練掌握並操作各類機械設備,並制定相關制度,減少人為原因的損壞設備,降低設備的磨損度,節約設備成本。

2.2 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在園林綠化種植中,人工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個園林綠化項目通常佔地廣,需要的種植員多。因此,負責人應合理計算好所需要的人手,將種植區域分塊劃分,配置固定的人工複雜,細化種植任務。這種施工方案不僅節約人工成本,還可以提高栽培樹木的質量,加快園林種植任務的完成。同時,分工明確,便於之後的管理和質量問題追究解決。

2.3 提高苗木種植技術 苗木的種植技術直接影響到苗木的存活率,提高苗木種植技術可以快速完成任務,降低栽植的費用。首先,在施工現場要清理好種植環境,將雜物垃圾等都清理乾淨。其次,要嚴格考察土壤的情況,針對不同的土壤選用適用該土壤的苗木。最後,在樹木種植完成後要立刻澆水,澆水要澆透澆足,兩遍水之後根據情況及時補水。後期的澆水要注意水流量不要太大,不然會影響土壤質量,對植物的正常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3 結語

城市的園林綠化建設不僅關係到城市整體的形象和魅力,還關係到市民的生活環境和質量。降低園林種植的綠化成本是城市建設中不可迴避的問題。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可通過選擇優質的本地樹木品種,選用

摘 要:近年來,寧夏隆德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在基地建設、加工營銷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實現了新突破,取得了新成效,為中藥材產業開發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基於此,對隆德縣中藥材產業今後的'發展發展思路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

寧夏隆德縣是“國家中藥材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優質中藥材基地縣”,境內分佈藥用植物90科618種,其中常用藥材370種,是國內醫學界公認的“具有顯著特色的天然藥庫”。“十二五”期間,隆德縣不斷深化縣情資源稟賦再認識,充分發揮自然優勢條件,調整發展思路,明晰產業定位,強力推進“百户加工、千户育苗、萬户種植”的產業發展格局。

1 發展現狀

1.1 種植基地初具規模 通過多年的發展,篩選培育六盤山道地中藥材黃芪、秦艽、柴胡、黨蔘為主打品種,搭配板藍根、牛蒡子、金蓮花等品種,公司(專業合作社、科技特派員)+基地+農户的運行模式初步形成,採取土地流轉形式,推行訂單種植,依託項目加快新品種、新技術和新設備示範與推廣,種植規模逐年擴大,產量不斷增加,產值逐步提升。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8 733.33 hm2,其中:大田種植5 400.00 hm2,林藥間作5 333.33 hm2,野生資源修復與保護800.00 hm2,估測生產優質中藥材23 000萬t(幹品),大田種植667 m2均純收入約1 800元,中藥材已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發展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

1.2 資源保護富有成效 以國家科技部科技攻關項目“六盤山地區中藥材資源修復保護、再生技術開發與示範”、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六盤山道地中藥材野生資源修復與規範化種植技術示範推廣項目”和自治區科技攻關項目“六盤山地區中藥材資源修復保護、再生技術開發與示範”為依託,建立六盤山野生中藥材資源修復示範區2 300.00 hm2、中藥材資源保護示範區13 333.33 hm2,通過圍欄保護、自然修復、人工補植、輪育輪採等措施,修復保護秦艽、盤貝母、鐵棒槌、野黃芪、款冬花等品種100多種,促進了生態建設與經濟開發的有機結合,實現了保護生態環境與種質資源的共贏,促進全縣中藥材產業向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方向發展。

1.3 龍頭企業逐步發展 引進和扶持了六盤山中藥資源有限公司、寧夏德邦、隆德康鮮、中山藥業、寧夏明德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一批外埠企業,培育壯大了西北藥材、國隆藥材、六盤山藥材和萬草靈中藥材有限公司等縣域企業,着力構建了“公司+基地+農户”的經營模式,擴展種植基地、培育加工能力、開發營銷市場,推進了中藥材產業開發。

1.4 市場體系漸趨完善 培育中藥材專業合作社7個、中藥材協會4個,發展農民經紀人32人、經營大户36個、中藥材收購點14個,積極爭創“六盤山”品牌,註冊了“六盤明珠”“塞上六盤”和“隆珍傑”3箇中藥材商標,完成秦艽、柴胡六盤山道地中藥材原產地認定,創建了中藥材市場信息服務平台,年中藥材總銷售量達10 000多t,產品主要銷往河北安國、安徽亳州、甘肅隴西和廣西玉林等專業藥市。

2 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中藥材專業交易市場 雖然各企業、中藥材合作社、經紀人和種植大户購銷相對活躍,但沒有一個相對集中、有規模的中藥材專業交易市場,各經營户均通過自己的銷售渠道散量低價出售,致使全縣中藥材不能有效聚攏,不能形成規模,沒有價格話語權,不能有效帶動種植基地建設和加工企業發展。

2.2 科技服務體系不夠健全 技術人員偏少,隊伍薄弱,科技創新和服務能力滯後,特別缺少高技術人才,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不能有效突破。

2.3 農户參與中藥材產業的積極性不高 中藥材為高投入、高收益作物,需要精耕細作,加之中藥材產業項目資金少、補貼範圍窄,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種植存在風險,挫傷了廣大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

2.4 缺乏大型深加工龍頭企業帶動 產品大部分以原材料投放市場,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

3 發展方向

3.1 在發展思路上 篩選培育六盤山道地中藥材黃芪、秦艽、柴胡、黨蔘為主打品種,搭配板藍根、牛蒡子、金蓮花等品種,公司+基地+農户的運行模式初步形成,採取土地流轉形式,推行訂單種植,依託項目加快新品種、新技術和新設備示範與推廣,種植規模逐年擴大,產量不斷增加,產值逐步提升。

3.2 在發展方向上 借鑑甘肅隴西、河北安國等國家重點藥材市縣成功的經驗,推動隆德縣中藥材產業形成“百户加工、千户育苗、萬户種植”的發展格局,使中藥材切實成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使千家萬户成為發展中藥材產業的主力軍。

3.3 在補貼政策上 在已有種植補貼的基礎上,加大育苗種植補貼。繼續扶持企業、合作經濟組織、家庭農場新建中藥材加工廠、貯藏庫、無硫烤牀和購置加工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