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衰老自我認識與衰老的關係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87W

摘要:目的探究自我體認與衰老的相關性。方法 選用衰老評估量表 (AES) , 採用整羣隨機抽樣的方法對上海、平涼、蘭州3地中老年人羣進行調查, 分析自我體認和衰老相關性。結果 自我體認得分與衰老評估量表總分、衰老各領域得分、衰老所有方面得分均呈正相關 (P=0.000) 。結論 自我體認得分越高則衰老程度越嚴重, 反之則越輕越緩, 這為從自我體認角度認識衰老、研究衰老、延緩衰老提有供針對性的依據和指導。

衰老自我認識與衰老的關係研究論文

關鍵詞:自我體認; 衰老;

個體對衰老的自我意識、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不同, 則衰老的程度和進程不同。Levy等[1]通過18年隨訪調查發現, 積極或消極的衰老自我認知對軀體健康有不同影響。衰老自我認知已經被認為能夠預測老年人獨立功能喪失和死亡率。Ostir等[2]研究也發現, 個體對自身當前衰老水平的評估與實際表現之間並不一致, 且不同個體或同齡個體之間衰老的程度均不相同, 説明對自身衰老的體驗或評價對衰老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課題組前期研製出的衰老評估量表 (AES) [3]進行調查, 提出自我體認並探究其與衰老的關係。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調查過程和數據建立

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採用整羣隨機抽樣的方法, 選用衰老評估量表AES, 對上海、平涼、蘭州3個地區2 064名中老年人進行橫斷面現場調查。共發放量表2 500份, 回收有效量表2 064份。其中上海932人, 平涼620人, 蘭州512人。男1 099例, 女965例。年齡40~95歲。

1.2、調查內容和調查工具

調查前成立研究小組、制訂操作規程 (SOP) , 對調查員進行培訓, 嚴格質量控制。調查內容包括中老年人羣的自我體認、衰老和一般情況。採用AES進行調查。量表共包括4個領域 (軀體、心理、社會適應、自我體認) , 13個方面 (外表形態、視聽、運動、小便、睡眠、虛弱、疼痛、情感、認知、社會適應、性生活、自我體會、認識態度) , 39個條目。量表均為自填式。

1.3、統計學處理

採用SAS9.13軟件進行χ2檢驗、Spearman相關分析、典則相關分析。

2、結果

2.1、自我體認與衰老的直線相關分析

衰老的自我體認領域得分[ (11.24±3.08) 分]與衰老評估量表總分[ (50.97±12.21) 分]呈顯着正相關 (r=0.790, P=0.000) 。與軀體[ (10.04±2.65) 分]、心理[ (9.68±2.79) 分]、社會領域得分[ (10.09±2.85) 分]相關 (r=0.607、0.586、0.678, 均P=0.000) 。與軀體、心理、社會領域所有方面形態[ (2.94±0.88) 分]、視聽[ (2.51±0.83) 分]、運動[ (2.10±0.99) 分]、小便[ (2.36±0.88) 分]、睡眠[ (2.47±1.00) 分]、虛弱[ (2.32±0.83) 分]、疼痛[ (2.72±1.00) 分]、情感[ (2.14±0.78) 分]、認知[ (2.79±0.82) 分]、社會適應[ (2.37±0.75) 分]、性生活得分[ (3.12±1.19) 分]相關 (r=0.458、0.444、0.498、0.387、0.380、0.483、0.431、0.552、0.461、0.641、0.420, 均P=0.000) 。直線相關分析表明自我體認得分越高, 衰老程度越嚴重, 反之則輕越緩。

2.2、自我體認與衰老的典則相關分析

衰老自我體認的7個條目和衰老的軀體、心理、社會領域典則相關分析, 得到3對典則變量 (V, W) , 相關係數分別為0.788、0.218、0.142, 3對典則變量相關係數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00) 。見表1。3對典則變量包含了全部相關信息量, 其中第1、2、3對典則變量分別可解釋95.892%、2.911%、1.197%的信息量。第一對典則變量提示:衰老感和負擔感越輕, 社會領域衰老程度越輕;反之, 衰老感和負擔感越重, 社會適應性越差。第二對典則變量提示:負擔感越輕, 心理衰老越輕;完美感得分越高, 軀體衰老越嚴重。第三對典則變量提示:負擔感越重, 心理衰老越重;幸福感得分越低, 社會領域得分越低, 社會適應性越好。見表1。

3、討論

衰老不僅是一個生理功能衰退的過程, 也是一種自我體認---即中老年人對自身衰老狀況的體會、認識和態度的過程。後者可以改變衰老進程, 同時也受衰老過程的影響。隨年齡增長, 人的軀體衰老無法自控和改變, 但對衰老的自我體認則是可以自我調節和控制的, 不同的認知態度則有不同的相應結局。衰老的表現可能大同小異, 但不同的人對衰老有不同的體會、體驗和“認為”, 有着不同的自我意識、自我認識、自我分析和認知評價, 建立起對未來計劃、期望的不同信念和態度, 併成為進一步行為的動力, 使不同個體衰老有着不同的程度和進程。Ellis情緒反應認知“中介”理論 (ABC理論) 認為[4], 人的情緒和行為障礙不是由於事件直接引起, 而是由於個體對事件不正確認知評價產生的信念引起的, 其公式為“A→B→C”, 其中“B”是導致“C” (心身失常後果) 的核心要素, 突顯了“B”這一中介環節的重要性, 不應糾結於消解“A” (因為許多情況下社會心理等應激事件是不可預知和難以避免的) ;相反, 應該轉向糾正“B” (自我對“A”的認知評價所產生的信念) 。可知, 個體對衰老的自我評價一方面是依據生理、心理、社會功能的增齡性變化;另一方面把行為建立在如何與同時代的人、其他年齡段的人及自身早先水平的看法進行比較等主觀體驗之上[2]。信念和態度獨立地形成於認識過程之中, 並且不斷在社會文化背景和學習經歷等過程中予以建立, 隨着社會變遷、境遇變異、意外事件、角色改變等客觀因素而具有明顯的階段性變化特點, 它可通過確定事件的真相和校正對其意義的理解來形成, 作為動力對行為進行促進和調控, 在衰老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老年人通過對自己衰老的'自我認知評價建立起不同的信念和態度, 而這個信念和態度作為行為改變的動力, 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主動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使健康和衰老朝向於自我體認的信念方向發展。對衰老自我認知評價建立起積極、健康、正確的信念和態度, 則能主動去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 採取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使健康朝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衰老速度和程度則減緩;反之, 則向不利於自己健康的方向發展, 加速衰老進程。

研究結果表明, 中老年可通過對衰老不同的體會、認識、態度來評估自身衰老, 正性或良性的體認則產生正確的信念和積極的態度, 負性或惡性的體認則產生不當的信念和消極的態度, 進而影響其採取進一步的行為和調節、控制有關影響因素的方式, 從而加速或減緩衰老進程。本調查結果也提示, ≥80歲高齡時衰老速度和進程卻趨於非常平緩甚至不衰, 表明其可能與積極的自我體認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 自我體認在個體的衰老進程中起着重要的加速或延緩調控作用。也説明了衰老是一個異質性的過程, 具有可塑性[5]。因此, 創造一定的環境, 採取一種相應的策略, 積極倡導樂齡概念和文化, 讓中老年人對衰老做出正性或良性的自我體認, 形成和產生正確的信念、積極的態度, 對幫助他們成功地適應衰老、延緩衰老有着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Levy B, Slade M, Kunkel S, et itudinal benefit of positive self-perceptions of aging on functional health[J].J Gerontol, 2002;57B (5) :409-17.

[2] Ostir GV, Ottenbacher KJ, Markides set of frailty in older adults and the protective role of positive affect[J]hol Aging, 2004;19 (3) :402-8.

[3] 樑治學, 胡燕, 李其忠, 等.衰老評估量表的條目篩選[J].中國老年學雜誌, 2015;35 (9) :2502-4.

[4] 何裕民.中醫臨心理學牀研究[M].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0:282.

[5] 李春波, 申遠, 吳文源, 等.腦老化的異質性: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初步對照研究[J].中華醫學雜誌, 2005;85 (42) :2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