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研究工程與生態環境相結合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設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61W

水利工程建設可以解決水害帶來的諸多問題,合理的利用水資源,可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建設。水利工程建設為人們帶來巨大經濟收益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特別是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逐年遞增,也逐步意識到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因而,強化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研究,可以找到實現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活環境協調的有效措施。

研究工程與生態環境相結合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設論文

1 城市水利工程的功能性分析

隨着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現代化城市建設水平也逐年加劇,因而現代化的水利功能建設需要嘗試重視生態環境的建設。現代化城市在水利工程建設中要本着全面規劃、綜合開發、統籌兼顧的特點。滿足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同時,需要從生態學角度出發,處理好生態與水利之間的關係,做好水利工程與生態工程的有機結合,進而讓水利功能在確保防洪、防澇的同時,更重視人的生活質量,從而實現整體的功能性和景觀性要求。

水作為生命之源,生命之基,水在水作為生命之源,生命之基,水也是城市生存的靈魂所在,更是城市進行發展的核心動力。在城市範圍內修建水利工程不但能起到傳統的防洪排澇,更能起到灌溉和供水的要求。維護生態平衡的前提下,可以為居住者營造綠色的空間,進而為其提供休閒場地,帶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城市的水利工程建設不僅要滿足其傳統功能的要求,也要做好生態、環境和景觀的建設,進而實現人與人和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故此,城市水利工程的規劃,要符合綠色、環保、温馨的生態設計理念。在河流與湖泊的護岸和平台上建立多類生態環境,配合當地亮點工程,豐富城市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整個城市的品味。所以城市建設中,要體現出城市水利功能,並要求現代化的水利工程能滿足防災減災的要求,做到蓄水,生態建設和景觀設計的功能性要求。

2 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發展產生的影響

2.1 水利工程對河流產生的影響

水利工程多建在天然河道上,影響河流的走向。河流經過長時間的演化能夠形成較好的生態格局。且河流的衝擊必然會破壞生態格局,如河流的流向和流量等,但最終能對河流產生影響的因素是多方構成的。由於水利工程建設中所有的影響都具有延展性,如果堤壩修築在河流上游會讓工程的下游水流發生變化,導致河流上游的工程水文出現變化。比如三峽工程的修築,就會導致長江下游的泥沙量產生變化。

2.2 影響局部氣候

水利工程的建設會影響局部的氣候變化情況,如果嚴重會改變當地的區域間氣候狀況。具體的表現是影響當地的蒸發量,並影響該區域的降水量變化。另外,水庫的建設尤其是大型的水庫建設,期間由於要聚集着大量的水體,周邊地域或者地殼出現結構變化是常有的,這不但能增加地震的發生可能性,也能在水庫蓄水位提升以後,降低水庫周邊的土質剪力狀況,進而增加山體崩塌出現的塌方和滑坡出現。

2.3 水利工程建設對土壤的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對土壤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先要建造水庫,並加固堤壩;第二,疏通河道水利工程。由於這些工程能夠保護農田,改善現有的土壤水分和營養成分。但另外一個作用是,水利工程建設會損毀下游的肥沃平原,縮小下游淤泥肥源面積,且受到架內水的滲透作用,導致當地的土壤出現沼澤化和鹽鹼化的情況。

2.4 破壞陸地的農田

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還會破壞陸地的農田和草叢,並對樹林和植被造成破壞。且這種破壞多由施工方引發的。如建築設備以及材料會佔有大量的農田和植被,其車輛運輸中的碾壓等,都可能在建設中產生大量的生活污染,其中關於工業廢水、廢氣和污染中沒經處理就被排放到陸地的污染物,破壞河流周邊陸地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會污染飲用水源。

2.5 影響周邊社會環境

水利工程建設中,尤其是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設會對周邊的社會環境產生影響。如建設過程中需要遷徙走當地的居民,然後拆除基礎交通設施。特別是部分文化古蹟也要轉移,這些轉移安置的工程不但會影響當地的環境,其整個轉移過程工程負擔較大,基礎設施建築在任務緊和時間短的情況下,會對周邊的環境造成二次破壞,這不但會引發當地區域內生物疾病傳播的擴散風險,也會影響生態環境狀況,繼而為居民生活帶來極大的不利因素。

3 水利工程建設中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的對策

結合上述分析可以獲悉水利工程建設能夠為生態發展帶來諸多不利影響,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事。需要從大局着眼和出發,讓水利功能建設的作用發揮出來。目前,我們需要了解生態環境發展的需求,並要建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讓生態環境得到協調發展,推進兩者的和諧。

3.1 完善環境評價制度

完善環境評價制度可以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案,為更好的減輕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先應該在正式施工開展前,要求水利專家參與到水利工程的建設和評估中,用以預測未來的工作。特別是將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度推算出來,結合預算的中的結果調整具體的施工方案。如果施工方案可選,應儘量選擇對生態環境破壞小的方案。

3.2 水利建設中融入生態

傳統的水利工程建設中,很重視效益、質量和安全等理念的構建,但卻沒能足夠重視環境保護。故此,現在針對水利工程的建設各個環節,要落實生態環境的保護理念。首先,建設和設計階段,先要以和諧發展為目標和前提,並將周邊的環境、植物生長和動物棲息等要求納入到設計管理方案內。其次,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做好環境保護,對環保技術的應用,需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環境保障材料的可靠性。監控和管理建築行業的運輸環節,儘量減少人為因素對當地環境的破壞。尤其是工程收尾階段,需設立環境檢測設備,建立環境影響的.反饋機制。當生態環境的水利工程建設出現異常後,要進行及時的補救,用以減輕破壞程度。

3.3 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構建

關於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構建應有賴於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資金支持,因而在水利建設中,施工方需要在預算中加設生態環境補償這一項目支出。且預備相關的人力和物力支持,當發生嚴重的環境破壞以後,先要保保護環境,進而調撥資金,對人員進行補償處理。設立這種生活環境補償金的方式,可以利用工程建設部門的環保條例為標誌,主動履行環保責任意識,保障人與環境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水利工程活動開設以後,需要做好生態的補償工作,本着“誰破壞、水來修”的原則。目前,水利工程建設進程中,會對當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較大的影響,如果當地的生態遭到破壞後,單純的依靠當地力量恢復很難維繫生態的平衡與發展。故此,實施生態補償措施,不但能緩解水利功能建設中生態環境遭遇到的破壞,更能保障水利工程處於可發展態勢。

3.4 水利工程施工階段的環境保護

保護工程施工環境,先要在水利工程施工合同中表明,限制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的污染物的種類,然後將各類污染物都排放到制定場地,讓污染物在可控範圍內進行排放;其次,強化施工階段的環境保護和監督機制,並檢查施工過程中的大氣和噪音等。若遭遇不合理的情況,先要及時的制止住噪音,並且對於污染物不達標的現狀,也應該採用相應的措施,保障污染物在達到排放標準後才能讓施工單位繼續施工;最後,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時,需做好前期的衞生防疫工作,並建立衞生防疫機構,避免疫病的出現和傳播。工程建設進程中,注意保護周邊的環境,特別是在建設完成後,先要恢復遭到破壞的植被。

4 結 語

水利工程建設是能為我國社會經濟和發展帶來巨大收益的項目,但工程建設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是不可避免的。且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破壞這兩方矛盾,具有不可調和性,兩者會長期共存,故此建設人員應本着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在發揮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降低生態環境的影響,繼而讓生態、社會和經濟三者之間的關係更為融洽。總之,促進水利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與發展,是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前提和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