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水利局調研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24W

摘 要: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以“幸福農村建設”為統領,以水利現代化建設為支撐,在“幸福農村”建設中着力加強幸福平安村、幸福生態村、幸福富裕村、幸福科技村為重點的“幸福四村建設”。

水利局調研論文

關鍵詞:水利現代化;幸福農村;重點

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xxxx區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以“幸福農村建設”為統領,以水利現代化建設為支撐,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環境改善”為目標,緊緊把握水利發展戰略機遇,出台了《關於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的意見》,確定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為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保駕護航。堅持科學治水、依法管水,圍繞四個水利體系建設,在“幸福農村”建設中着力加強幸福平安村、幸福生態村、幸福富裕村、幸福科技村為重點的“幸福四村建設”。

一、圍繞高標準防洪排澇減災體系建設,打造“幸福平安村”

隨着城鎮化進程不斷進展,高速的經濟增長和大規模的城市功能集聚,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良好的生活環境,城市平安宜居性已經超越了其他屬性,為越來越多的羣體所關注。而xxxx區以圩區為主,全區地勢低窪,除部分山丘地外,地面平均高程在(吳淞,下同)2.0~4.5米,最低1.5米,是防洪保安的重點地區。防洪保安,萬無一失,是百姓平安的基礎。

1.抓重點、固堤防。建設以萬畝圩達標為重點的高標準防洪排澇減災體系。20xx年無錫市水利局編制了《無錫市20xx~2020年萬畝圩區達標建設規劃》,確定13只萬畝圩,按照防洪標準50~100年一遇、排澇標準20年一遇的標準進行達標建設,這些圩區已構成了各自的防洪排澇體系,到“十二五”末將完成10只萬畝圩達標驗收。目前,防洪排澇減災體系建設已形成三大子體系:一是以256.8公里圩區防洪圩堤、285座固定排澇站(3.94萬千瓦、751.02M3/秒流量)和68座防洪閘組成的防洪工程體系。二是以1條省級河道、13條市級河道、12條區級河道、97條鎮級河道和1140條村級河道為主幹,全長700多公里,具有引、排、調、蓄功能的河網工程體系。三是以8個水利農機基層站、100多名專管人員組成的管理服務體系。

2.轉觀念、促轉型。隨着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出現的頻率與強度增加,颱風、強降雨破壞力日趨明顯。同時,隨着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在全區各鎮興建、且均建設在圩內,由於改變了用地性質,硬結地面擴大,地面徑流加快,極易形成內澇。各類統計表明:城市化進程加快,水災損失急劇上升。xxxx區及時轉變傳統的農村防洪觀念,向現代城市防洪轉型。一是加強頂層設計,與建設、房管、交通、環保、城管相關部門聯動,從設計、審批、施工、管理等環節,把好雨水排澇系統建設關。二是調整配套工程,各鎮在規劃工業園建設時,對開發地塊進行防洪規劃,並調整部分水系,疏浚圩內河道。三是建立應急機制。及時修訂了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城市防洪應急預案》。

3.破瓶頸、解難題。目前極端天氣頻繁,供電線路在強颱風、強降雨來臨時經常變得弱不禁風,斷路、短路時常發生,給電力設備安全運行帶來巨大壓力。高標準的防洪工程,一流的排澇設備,如果沒有了電力供應,將發揮不了作用,直接導致重大經濟損失。為確保汛期內電力設施安全穩定運行,一要提高平時巡查力度,及時消除影響電源供應的安全隱患;二要加強與電力部門聯動,制定科學的電力搶修應急機制;三要立足自給,配備固定和流動發電車,確保電源隨時供得上。

二、圍繞循環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建設,打造“幸福生態村”

xxxx區,地處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腹地,南臨萬頃太湖、北靠萬里長江。土地肥沃,河道縱橫,風景秀麗,被稱為“魚米之鄉”。近年來,xxxx區在進行現代化水利建設時以“綠色、環保”為理念,以水生態修復為重點,注重生產、生活、生態的同步發展,走出治水、活水、美水的良性循環道路。

1.治水工程。地下管網與河道整治結合。xxxx區委、區政府根據本地區河道水質污染源現狀,審時度勢,果斷決策,投入巨資在城鎮和農村全覆蓋鋪設生活污水管網,並在邊遠分散村莊設置9個生活污水點源治理點,源頭截污。對遍佈全區城鄉的97條主要河道實施“河長制”,一河一策,截污堵排,明顯改觀河容河貌,並狠抓環保監控和收舊收廢點、住家船等專項整治,鎮鎮村村都建立專職和兼職的“河道衞士”小黃帽隊伍,強化日常管理。同時嚴格實行河道“藍線”管理制度,嚴厲打擊隨意填埋河道、佔用水域、縮小河道斷面等違法行為。

2.活水工程。一是讓水流動,流水不腐。制定了“十二五”期間《xxxx區河道輪浚規劃》,有計劃、按步驟對全區所有河道進行定期疏浚,實時清理阻礙河水流動的障礙,疏導河水流動的瓶頸。將裁彎取直方法變成宜寬則寬、宜彎則彎,讓水自然流起來;二是讓水聯通、流水潺潺。以《水系調整規劃》為依據,進行水系調整,實施河道溝通,把河、塘、溝、渠串通起來,使水資源循環往復,確保無“一潭死水”;三是讓水靈活,流水靈動。河坡、堤岸種植花草樹木,河道內種植蓮藕、蘆葦等水生植物,河中投放魚苗等水生動物,保持河流生物的多樣性,形成小氣候,增加自淨力。

3.美水工程。以水清、岸綠、流暢的自然生態水系建設,大力改善沿河地區人居環境,形成溝渠相通、細水長流、綠蔭滿地、風格迥異的鄉村美景。重點圍繞xxxx區11個高效農業主題園區建設,以現代魚米之鄉為主題,整合水、田、園、鄉資源景觀,融合農作、觀光、休閒產業鏈,構建四季水景河道,打造都市農業景觀,逐步形成具有水墨鄉情的現代都市農業園。

三、圍繞農田水利現代化工程體系建設,打造“幸福富裕村”

xxxx區是工業強區、農業小區。全區總面積48.7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4.5萬畝,只佔29%;農業從業人員1.7萬人,只佔全區從業人數的5.6%。農業比重雖小,但集約化程度高,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到12.85萬畝,高效農業面積達到10.16萬畝,設施農業面積超過2.58萬畝。幸福農村建設最核心的內容是讓農民致富,xxxx區不斷完善農田水利現代化工程體系,以“三個引領”保障農民增收行動。

1.規劃引領計劃。制定了與“十二五”規劃相配套的“三年行動計劃”(2013年——2015年)。規劃工作是水利建設和發展的基礎,全區水利系統認真執行“十二五”水利規劃。為更好地實現“十二五”制定的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三年行動計劃”圍繞高標準防洪排澇減災體系建設、循環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建設、農田水利現代化工程體系建設、高科技水利管理體系建設“四大體系建設”,分解任務、細化內容、明確責任,對發展目標、建設任務、投資規模進行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推進建設,確保高質量地完成“十二五”確定的目標。

2.項目引領工程。大力推進農村水利標準化、現代化建設。緊緊圍繞xxxx區“陽山水蜜桃科技園建設項目”、“精細蔬菜產業園建設項目”、“玉祁水稻園建設項目”等11個特色園區建設項目,全面推進實施“八大重點工程”:圩區達標建設工程、農村水系連通工程、農田節水灌溉工程、泵站標準化建設工程、河道水環境治理工程、農村水利信息化建設工程、水土保持示範工程、基層水利站能力提升工程,為全區現代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水利基礎保障。

3.增效引領增收。堅持把節水灌溉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一項根本性措施,以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加快現代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有計劃、有步驟地將全區現代農業園區建成高標準的高效節水示範工程,達到科技水平領先、物質裝備先進、運行機制良好、生態環境優美、經濟效益顯著的現代農業園區。目前,從富民作用來看,農業比重雖小,但效益顯著,全區畝均淨效益1萬元以上的5萬畝,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7468元,畝均產值達10729元,相比20xx年建區時分別增長了184%和418%。

四、圍繞現代高科技水利管理體系建設,打造“幸福科技村”

加快推進水利信息化,促進並帶動水利現代化,是保障全區農業現代化的迫切需要。積極探索物聯網在水利建設中的應用,到“十二五”末建成防汛決策信息系統、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蔬菜園區信息系統、水蜜桃節水灌溉信息系統、開發區水利信息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等十大系統,實時感知“水多”、“水少”、“水髒”,以智能水利推進幸福科技村建設,要在三個方面做好服務保障。

1.科技要先行。在全系統建立面向現代化的水利科技發展支持機制,積極在水利建設與管理工作中推廣使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整個系統的科技綜合水平;加快建立防汛指揮調度系統、水資源及水環境監測系統,提高系統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努力提高水利發展中的科技進步貢獻率,實現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發展水利。

2.人才要儲備。水利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建立健全水利職工教育培訓體系,提高水利隊伍整體素質。建立水利人才流動機制,優化人才結構,引進水利上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逐步形成與現代化水利建設管理、運行相適應,從決策到實施、評估反饋、系統配套的科技隊伍。

3.宣傳要到位。加強“科教興水”的宣傳工作,經常參加新成果、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和科技成果推廣講座、報告會、現場觀摩及短期培訓班等,普及水利科技知識,增強水利職工的科教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