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教師個人教學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76W

導讀:教學論文是教師教學經驗和教學研究成果在寫作上的表現,簡單的説,就是教師將平時教學中的一些經驗或研究進行了總結,並綜合運用綜合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討論。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小學教師個人教學論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教師個人教學論文

小學教師個人教學論文 篇1

摘要:生活中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在教學中要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學以致用。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質量;小學數學

一、巧妙利用學生的錯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思維的培養首先是從興趣開始的。我們必須誘發學生對所學材料感興趣,從而調動其學習的內驅力,達到學習的目標。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由於來自於學生平常的學習生活中,而並非是胡亂編制的,因此,它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有着特殊的作用和重大的意義。

我們應當及時把握住學生的錯誤信息,及時反饋,不放過每一次有教育教學意義的錯誤,以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自然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不是難事了。因此,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只有充分意識到答錯題的學生的錯誤所在,使一個學生的錯誤讓全班學生都吸取了教訓,並加以改正,這樣的教學效果是極為有效的。

二、認真做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師生在課堂上不僅要有知識方面的信息傳遞,更應有情感方面的互動。一年級的新生由幼兒園進入小學,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全新的學習模式。他們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據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特點,我耐心的指導他們,真誠的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説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關心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學生認知矛盾,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新知的興趣,誘發學生情感的孕育。例如:在教學“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時,要求同桌的兩個小朋友分別在紅、黃兩個學具盒內抓一把花片,猜猜同桌抓了幾個花片,再將自己抓的花片告訴同桌,比比,誰抓的多。提問:你有辦法知道誰的多,多多少嗎?這時候學生就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並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現在教學的例題不再是以往不可捉摸的、遊離於生活之外的應用題或文字題,已變成了形象生動、鮮活直觀的生活情境:買東西、去旅遊、做遊戲、找規律等等事例;像這樣,多方面的提升教材層次,就使得原本抽象的數學就變得生動有趣。我們教師運用起這樣好玩的教材教學,自己都能感到特別興趣。

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的過程。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説,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運用着各種思維方法和形式,如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

另一方面,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為運用思維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材料。這樣説,絕不能認為教學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會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並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如果不注意這一點,教材沒有有意識地加以編排,教法違背激發學生思考的原則,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相反地還有可能逐步養成學生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四、利用學生的錯誤,創設有效情境,培養學生髮現意識

數學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生不斷認知的過程。雖然這些認知都是前人總結好的,都不是新成就、新發明,但對於學生來説卻是全新的認知。他們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發現,由一個未知到已知,再從另一個未知到已知,這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發揮作用,那就是發現意識。有了這個意識,學生就有了自主探究知識的源泉和動力。所以,發現意識的培養在數學教學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千萬不能忽略。利用學生出現的錯誤來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是一種培養學生髮現意識的有效途徑。

五、課前導入新穎獨特,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無論是授新課,還是練習課、複習課,一個好的課前導入,能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產生探奇覓勝的求知慾,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很快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為教學創設一種良好的情境。特別是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發,聯繫生活講數學,把數學問題生活化。

在教學中,教師不要急於講解新授知識的動作要領,而應通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討論,讓學生進行自覺地積極地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所提問題採取邊整理、邊刪改、邊示範、邊講解的方法,最後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確的動作要領,使學生在充滿熱烈探討的交談氣氛和積極參與思維的過程中,自然地掌握新授知識的內容。

六、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

第一,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加強師生情感交流。教師在課堂上面帶笑容,其歡樂的情緒會感染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以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孩子,使師生情感得以自然的交流,讓每一個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態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學習之中。對於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應多鼓勵,少批評,使他們有信心學得好。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並適時給予表揚和肯定,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

第二,營造和諧、愉悦的課堂氛圍。如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等讓教師授課的內容變得新穎、有趣、直觀、形象。比如在教學統計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玩具雨”的場景――讓不同類的玩具以下雨的形式呈現在屏幕上。

等學生觀察以後教師提問:“剛才大家看到出現了哪幾種不同的玩具?各出現了幾個?你能記住嗎?誰有好的方法來幫助大家記清楚?”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入了統計的教學內容。

一方面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覺得課堂更富有情趣,從而讓他們產生學習統計知識的慾望。

總之,進行素質教育,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形成過程中掌握規律、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引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發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

參考文獻:

[1] 陳剛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2004.7

[2] 王明濤.《數學教育教學》,2012.9

[3] 李月球.《農村小學教育教學》,2002.10

小學教師個人教學論文 篇2

【摘要】如果説人生教育體系是一座高樓大廈,小學教育則是大廈的根基。小學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點,既為人生髮展奠定基礎,也為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國家需要的各類人才夯實根基。隨着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農村適齡兒童獲得了基本的學習機會,義務教育給農村小學教育帶來了勃勃生機,但農村小學教育現狀依然不容樂觀。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困境;對策

一、農村小學教育現實困境

1.老師隊伍素質仍待提升

相比於改革開放初期,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後,農村小學老師隊伍素質,得到了很好的優化。但是在與城市小學老師隊伍做橫向對比後,仍然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農村小學老師隊伍素質不高、老師人數不足等諸多問題。首先是老師隊伍的學歷總體水平較城市小學為低,雖然農村小學老師招聘已經納入到事業單位統一招考中,但是仍然以大專或普通二本高校的學生為多,因此在教學綜合水平上仍然存在基礎不過硬等問題。其次,老師人數不足,有的學校,語文和數學這樣的主科還是由一個老師擔任;一個老師擔任兩個或兩個以上班級的班主任,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難以想象,一個人怎樣應對這麼繁重的工作。農村小學教育仍然以語文、數學等文化課教學為主,英語、音樂、美術以及各種其他類型的興趣班等開展水平不高,對於學生的全面素質提升助力不夠。哪個校長不想讓學校辦學搞得豐富多彩,究其原因,沒有這方面的師資力量,心有餘而力不足。

2.教學資源匱乏

原本農村中小學的教育在我國教育界所佔的比例就很大,並且農村的小學教育因為地域分佈的不一樣,造成了小學教育在物質條件上的差異,國家的幫扶已經很大的投入了,然而,因為地域地形條件所限至今有些偏遠地區的校舍都還沒有完整的桌椅板凳,最基本的物質條件仍有欠缺。一些地區小學教育的師資力量也還存在不足,近些年來,一些志願者充實到這些地區的教育事業中來,也只是杯水車薪,農村的中小學教育的現狀還很堪憂。

3.辦學條件差

農村教學由於地域環境的差異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許多老少邊區的小學教育質量的下降,甚至一些極為偏遠的地區辦學能力都不具備。我國全面的經濟建設已經進行了幾十年,可對偏遠地區的農村教學系統的關注還不很到位,與中小型城市的教育發展現狀相比較差距很大,在一些農村的校舍裏見不到一台電腦,也看不到音樂教學用的鋼琴,在受到地方經濟發展緩慢因素的束縛下,農村小學教學的辦學條件達到了最低限度。這與我們信息發展迅速的城鎮都市相比較,農村的小學教學現狀亟待改進。

二、解決農村小學教學困境的對策

1.提升老師隊伍素質

對於農村小學教育而言,老師承擔着更為重要的角色,啟蒙階段小學老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能夠對正處於身心發育關鍵時期的青少年產生直接、重大且深遠持久的影響,很多青少年對學習失去興趣乃至輟學都與小學老師不無關係。提升老師的專業素質,加強老師的定期培訓,增強老師在德智體美教育等領域的專業技能,為小學生開設更多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完善農村小學老師的聘任制度,從招聘環節緊把入口關,通過更加優越的條件吸引更多師範專業的素質過硬的年輕老師。同時要在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背景下探索城鄉小學老師交流機制,通過城市老師到農村支教等形式促進城鄉老師交流,促進農村老師隊伍的不斷完善。

2.豐富教學資源

農村小學的教學改進要從多方面來考量,首先從農村小學的基本校舍的硬件配備入手,應由教育系統各級主管校舍改造的部門單位與相對應的地方行政主管教育的單位溝通合作,對各分屬管轄範圍內的農村校舍進行細緻的排查,蒐集校舍現狀信息,再有地方行政管理部門有針對性的對農村校舍進行基本資源的配置,要從教育面向所有人的角度對一些地區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根據不同地區和地理環境,對校舍基本建設進行全新的與時俱進的設計和改建。基本教學用具的配備的完善也是關鍵的環節,要與小盒的改建相匹配相同步。農村教學的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影響農村教學發展的主要因素,完善農村教學的師資隊伍的建設,要對農村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員予以相應的政策傾斜,穩固農村老師隊伍,提高農村老師待遇標準,定期對農村老師進行教學經驗的研討,完善農村教學資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

3.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辦學條件

農村教育的現狀對於我們來説是急需改進的工作重點,每年都有因為上學條件不具備而輟學的孩子,而且數量很客觀,這需要加大對農村教育的資金投入力度,當然,政府從財政上進行固定的投入是有計劃的,而各級主管教育的地方行政主管部門應該從多渠道對農村教育的基本建設進行投入和改造,根據地域地形影響教育開展的一些因素,改善村村寨寨之間的道路交通,以保證學生能夠進學校上課。加大扶持的力度,有效地利用一些教育基金或從省級地區級鄉鎮級的教育經費裏,增加農村教育的比率。可以設立政府部門或個人針對貧困學生的幫扶制度,真正做到對農村教育現狀的改善。

結束語

總之,小學教育是我們每一個人最早的啟蒙教育,使我們認知世界最早期的感覺,小學教育是對我國民素質教育的一個基礎的奠定,完善農村小學老師隊伍的建設,加大對農村老師的政策傾斜,增加對農村教育的幫扶,都將是改善農村教育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張碩.農村小學教育現狀及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2,(03):4-7.

[2]李豔玲.農村留守學生學業行為不良的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7):17-19.

[3]張潔.農村小學老師專業發展狀況研究——來自湖南省張家界市的調查[D].長沙:湖南師範大學,2013.

小學教師個人教學論文 篇3

摘要:隨着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減負增效”已成為一線教師的教學目標之一。小學數學作為基礎學科之一,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門知識,如何在教給學生知識,提高他們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的同時,又不讓學生感到數學學習繁重、困難呢?這就需要我們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減負增效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減負 方法

隨着國家教育部“減負增效”活動的層層推進,各個學校如火似荼地展開了減負活動,而且“減負”這個詞在早就被提出了,可是為什麼最終的效果不是很明顯呢?主要是我們沒有把“減負”和“增效”很好地連接起來,有些教師甚至走入了減負增效的誤區,比如認為“減負”就是減少學生課業上的負擔,減少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其實,“減負”並不是不要課業負擔,而是把過重負擔減為適量學習任務,從思想上真正減輕學生的負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如何做才能真正地實現減負增效呢?下面筆者針對這一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希望能夠為廣大同仁提供一些啟示和借鑑。

一、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抓住學生狀態最好的時間開展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課堂上所學知識。首先,教師要認真備課,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數學教師應該在領會課標精神的基礎上,深入鑽研教材,做到爛熟於心,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時能收放自如。更重要的是,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從自己所帶班級的學情出發,針對不同年級段的學生創設一些聯繫生活的、有趣的、有意義的情境來激發他們的興趣,以一些實際存在的事情和事物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價值。其次,選擇一些有創新的課堂教學手段。教師應當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各種功能,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每節課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但將科技手段運用的教學中並不意味着完全棄用傳統的教學手段,而是要將二者相結合,避免學生因眼花繚亂的課件展示而忘記了學習的重點。

二、教師要為學生精選作業練習題

精選數學作業就要求數學教師依據授課內容,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從眾多練習題中精心挑選一些作為課後作業,或者教師針對教學內容自己設計一些作業題,使學生通過做練習題達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那麼為什麼需要教師精心挑選小學數學作業題呢?筆者認為只要有“質”和“量”兩方面的原因,“質”揭示了精選數學作業的重要性,如果學生是通過“做和反思”學習數學的,那麼他們做什麼樣的數學題,就將形成什麼樣的數學經驗和能力,並進一步積累或昇華為什麼樣的數學觀念。從某種程度上講,學生做什麼樣的數學題,不僅反映了教師的數學教學經驗,還映射出他們的數學教育觀念。“量”雖然能夠體現出多做練習題能夠提高數學學習成績,但是學生投入到“題海”中,重複地做題會增加他們的學習負擔,而且用時長收效慢。小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時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因此作業的佈置既要重視“量”,也要重視“質”,這就決定了教師在佈置數學作業時要精心挑選,這是實現“減負增效”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手段之一。當然,要從浩瀚、繁複的題海中精選作業,非常考驗教師的能力,要使練習題不僅要達到鞏固知識、熟練應用的效果,還要使每位學生都能通過做作業有所收穫、有所提高。因此,教師每次佈置的作業題都要體現一定的層次性,可以根據作業題的構成適當選一些反映概念、靈活解題方法的習題,還可以編寫一些錯解辨析、悖論質疑及無定解的開放式習題,給學習有餘力的學生留下足夠發揮的空間,力爭使每次作業都能體現出教師的“精挑細選”。

三、教師要做好課後輔導

學習輔導主要是解決學生願不願學和會不會學的問題,着重對學生學習技能、學習情緒、學習動機進行輔導。由於學生之間存在個性差異,接受能力有強有弱,學習水平有高有低,教學就可能會產生“吃不飽”和“吃不了”兩種情況,因此,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必要補充。對能力較強的學生,要充分激發他們的創造性,為他們設計較高的目標,使他們學有方向。一個教育學家曾説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沒找到能教好學生的方法。”後進生的獨立性、自覺性相對較弱,往往今天教會了他們,明天又忘記了,有時一種錯誤會犯好幾次。對這部分學生,教師應充滿愛心,滿腔熱情地關懷他們,幫助他們瞭解自己的學習潛能,確立合適的學習目標,改進落後學習方法,對他們練習中的錯誤要及時給予解答。對於中下等學生來説,他們不提問題並不能説明他們沒有問題,他們可能問題“多多”,教師要啟發他們發現問題,多提問題,並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對他們的每一點進步給予鼓舞和激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減輕他們的課業負擔和心理壓力。

四、改變傳統的判作業的方式

小學生在做數學課後作業時,並不是每道題都會做,都能做對,我們數學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對於不會做的題,讓學生分析自己不會做的原因並寫在相應題目的下面,這樣教師就能在作業中很清楚地看出哪些題目學生掌握得還不是很好,有待於更一步的講解。另外,有一部分學生是在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下完成的,教師也應讓學生在相應的題目下面寫出來,這樣既有利於教師對學生作業及時檢查,也能真實反映學生的作業情況;最後,在學生做完作業的時候,讓他們再寫一寫用到了哪些知識來完成作業的,對於作業完成情況有什麼感受?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已學知識有一個好的歸納和整理,既實現了減負,又提高了學習的質量。

總之,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樂學;掌握了恰當的學習方法,才能夠會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終生受益,當他們不再把學習當做負擔,即使再繁重的知識累積也不能困擾他們。這樣,“減負”就不再是一句空話,“增效”也會落到實處,這就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

參考文獻:

[1]陳國輝.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減負的智慧[J]. 新課程學習,2011(3).

[2]張愷.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減負增效”[J]. 教育學文摘,2012(9).

小學教師個人教學論文 篇4

【摘要】教育不應止於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應以形成完整的人格為最終目的。小學階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啟蒙智力與能力、培養優良品德和良好生活習慣的最佳學段。小學教師的品德修養尤為重要, 作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出於對學生成長的關愛和負責,讓學生成為德育主體,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與明辯是非能力,力求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懂得進行自我教育,培養學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並尊重德育主體的“個性”,因人施教。

【關鍵詞】德育;自我教育;個性教育;主體;教育活動;樂於接受

前言:

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關鍵。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教育的關鍵是要將學生成為德育主體。德育往往是旗幟鮮明地提倡或反對某種觀念或行為。學生生活環境除學校還有社會與家庭。在很多時候,學生的思想與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學校的教育不可能完全預想和控制,支配學生行為的是其道德的判斷能力。道德判斷的發展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發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1、熱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

由於小學生年齡小,必須有老師的“大”愛來呵護學生的成長。高爾基説“誰愛孩子,孩子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教育根植於愛,愛心是打開小學生心扉,開啟小學生道德與智慧,塑造小學生美好人格的金鑰匙。在和藹可親、笑容可掬、民主寬容、公平無私、剛柔相濟的教師面前,小學生會覺得自由愉悦,與教師心靈相通,情感交融,小學生會親其師,信其道。面對升學競爭、面對分數第一的教育現實面前,老師一碗水端平,賞識好學生,喜歡“壞”學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換回學生真心的擁護和愛戴。對暫時學習困難的學生,更要持寬容的態度,不厭棄,誨人不倦,耐心幫助,期待進步。愛學生就不會發生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事情。

2、理解是熱愛學生的基礎

理解學生就是要走進學生的心裏,洞悉學生的喜怒哀樂,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適應學生活躍的思維和變化的情緒;理解學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學生,教師以孩子的心態看待孩子,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學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學生就是不對學生的所作所為求全責備,而是對學生的一點點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在學生的學習或者生活出現困難時及時送上精神和物質的援助。教師真正理解了學生,在學生學習成長中出現困難時給予理解與幫助,就能化解學生一時的焦慮和膽怯,學生也必定會把教師視為自己永遠的朋友。

3、尊重學生是成為優秀教師的前提

小學生是公民,他們有一定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尊重學生首先要承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也就是承認學生作為“人”的一種文化存在,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蹲下來跟學生説話”,要少一點教育者的威嚴,多一點慈母般的温和;少一點公眾場合的批評指責,多一點兩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滿腔熱情地給予鼓勵和肯定,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要千方百計為學生創造機會和條件,讓他們品嚐成功的喜悦。尊重學生還要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不斷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要徹底改變教師主宰課堂的現象,使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要讓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給他們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自己安排學習時間的機會。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習的主體地位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4、言談舉止的榜樣示範是師德的具體表現

黑格爾説“教師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模仿是小學生良好學習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途徑,教師的“偶像”示範作用影響學生的一生。學校裏的小學生、小事、小節,必須用教師的大德來哺育和感染,才能培養出參天大樹。

因此,無論是數學教師的簡單的加減乘除,語文教師的聽説讀寫,美術教師的畫畫寫寫,體育教師的蹦蹦跳跳,音樂教師的唱唱笑笑等等,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當成為楷模。一是儀表示範,教師隨時隨地都要給學生留下端莊的儀表、樸素乾淨、整潔大方的形象。二是語言示範,臉上表情寫滿了一個人的情緒。我們工作對象是有生命、會思想的孩子,教師應時時要以飽滿的情緒、高漲的熱情去感染每一個學生。三是性格示範,教師良好的性格是積極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師對現實生活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有助於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熱愛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師有穩定的情緒,有助於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師堅韌的意志,有助於學生形成堅毅的品格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四是行為示範,教師的行為應充分表現其教育性,在講課時應體現語言美,操作時表現出協調美,板書時表現出文字美,教態中展現氣質美,運動、勞動和其他活動中的動態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五是人格示範,學生是教師的鏡子,教師的人格時時處處影響着學生。教師要做到誠實守信,求真求直。要按照我校的教師行為準則的要求。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到;凡是學生能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到。凡是答應學生的事情一定保證做到、做好,決不失言。

小學教師的事業就如同泰戈爾説的: “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小學教師就應像那最早露出泥土的一片嫩葉,在點點滴滴中體現教師的高尚師德,促進學生的發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