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86W

摘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馬克思生態自然觀的核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問題,是人類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長期謀求解決的一個根本性課題。長期以來,由於人類對自然界及其發展規律認識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對自然的破壞和對資源的過度開發與消耗,使得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面對着越來越嚴重的生態危機,重新探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問題尤其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深刻認識人與自然和諧對人與社會全面發展的重大意義,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論文

關鍵詞:生態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科學發展

前言:環境污染、生態失衡已成為世界性公害。據世界衞生組織報告:目前全世界有10億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嚴重的城市,而在潔淨環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由於自然資源非正常利用,異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擾了自然生態的正常演化,破壞了整體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出現了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其中:“臭氧層的破壞”、“温室效應”、“酸雨危害”,已成為世界性的生態危機的三大突出問題。面對種種生態危機的威脅,人類應該真正地自我覺醒和自我約束,做到人與自然的平等協調發展。

(1)樹立生態自然觀念

首先要樹立起生態自然觀,生態自然觀是當代人針對現代生態危機進行反思的結果,是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發展。生態自然觀的核心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關注人類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發展。由於近代“人類中心主義”的產生和主導地位的形成,把人類看成為超自然的存在體,傲然凌駕於自然之上,將人與自然之間視“對立、對手、對抗”的關係。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人類任意地,無節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對自然的極大破壞,導致了生態危機。今天,我們必須進行嚴肅的反思,走出“人類中心主義”,建立起新的生態自然觀:人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產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自然,他必須從自然獲得生活的資源,時刻與自然進行着物質和能量交換;人與自然是一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高度相關的統一體;人類必須跟自然“共生、共存、共榮”和諧相處,

自覺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的調節者,使人類與自然共同進化協調發展。

其次要樹立起自然有限觀。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對於非再生資源,由於人類的利用,只會逐漸減少,不會增加。因此,人類對自然資源不能任意索取,低效利用,隨意遺棄。也不能進行盲目地、掠奪式開發,造成資源的枯竭,應切實貫徹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把對資源的開發利用控制在維護生態潛力的範圍內,以利持續利用。

三是要樹立起自然倫理觀。所謂自然倫理是把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傳統道德的視野擴展到自然,將人與自然的關係作為倫理關係來對待和把握,把人類涉及自然的行為作為倫理行為來規範。

(2)生態自然觀中人與自然關係

在人類早期觀念中,人與自然之間並不存在一種價值關係意義,無論是中國的儒教、道教和佛教,還是古希臘的哲學自然觀,都以各種不同的理解或解釋方式將人與自然納入一個統一的整體之中。中國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古希臘人的“小宇宙”與“大宇宙”和諧一致的主張,都表達着人與自然本質同一的看法。古人的這種人與自然一體的人性見識,導致了“萬物與我

齊一”和“順應自然而生活”的價值追求,形成了與自然宇宙保持和諧一致。

人作為人的存在,不像動植物那樣直接以其他自然存在物作為表現自己生命本質的對象,也不是直接成為其他生命表現它自己本質的對象,而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實踐活動為中介實現人是對象性存在物的本質;實踐是人類所特有的存在方式。通過改造自然界的實踐,人類將自己的本質對象化給自然界,使自然界成為人的作品和人的現實,同時也把自然界的本質內化為自我意識。

人與自然的關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類對自然的影響與作用,包括從自然界索取資源與空間,享受生態系統提供的服務功能,向環境排放廢棄物;二是自然對人類的影響與反作用,包括資源環境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制約,自然災害、環境污染與生態退化對人類的負面影響。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對主體,人類的社會經濟必須繼續向前發展。同時,要清醒認識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和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與自然和諧共處中,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3)馬克思生態自然觀中的人與自然和諧關係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無機身體。人與自然的關係,歷來是思想家、哲學家思考的最墓本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在創立唯物史觀之初就揭示了人的自然屬性和人與自然的關係。

其次,勞動是人對人和自然關係的控制。人是自然界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這既要歸結於人是自然存在物,更要歸結於人所具有的特性,即能動的自由自覺性和實踐性。馬克思指出:“一個種的整體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於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恰恰就是人的類特性。”

第三,解決環境問題需要實現“人類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類本身的和解”。 因此,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以社會關係為中介的,只有在社會聯繫和社會關係的範圍內,才會有人們對自然界的關係。基於此,為了解決現代社會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兩大變革”的歷史任務,強調“我們這個世紀面臨的大變革,即人類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類本身的理想和解”。 自然的價值與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有機統一起來,也為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指明瞭總體方向: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身,損害自然就是損害自己。人類存在於自然界之中,人與自然是和諧共生、互惠互利的統一體。

(4)科學發展觀的人與自然關係和諧共處理念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任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六個基本特徵之一,它和其它五個特徵是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如果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和諧 ,必將造成自然資源的枯竭,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經濟無從發展,人民喝不上乾淨的水,呼吸不上清潔的空氣,吃不上放心的食物,必然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按自然規律辦事,科學地利用自然,使之長久地為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服務,具有重要的意義。

踐行科學發展觀,樹立科學的生產方式。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倫理核心,緊緊圍繞兩條基本主線展開,一是努力把握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平衡,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及其關係的合理性存在;二是努力實現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協調。這與馬克思的生態自然觀思想的基本精神完全契合,二者都強調通過人與人和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協調來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5)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下列解決方法

一.植樹造林,故土養土,伐木需植樹。植樹造林,可以故土養土,慢慢解決過度地砍伐樹木造成的森林快速減少、嚴重的水土流失等問題,建立伐木需植樹的機制,規劃好木材砍伐區,砍一棵樹,則要種植一棵新的樹苗,這樣,可以緩解自然的壓力,並能夠在幾年、十幾年時間,恢復原來樹林的面貌。

二.禁止虐殺珍惜動物,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有些動物瀕臨滅絕,不單單是因為物種進化,更大的原因,是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使得它們原本生活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加速了它們的滅亡;又或者是因為人類對其的過度虐殺,使得它們的數量快速減少!生物的多樣性,是非常重要的,要禁止虐殺珍惜動物,嚴禁高價買賣珍惜動物。

三.廢水廢氣的排放需經處理方能排出。自工業革命以來,廢水廢氣時刻充斥着我們的生活,充斥着自然界,污染着自然界,危害着人類的生命安全、健康。要嚴格規範廢水廢氣的排放,必須經過嚴格合規的處理,才能排放到自然界,才能避免進一步污染。

四.垃圾分類回收。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進行垃圾的分類回收,既能節約資源,又能保護環境,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很好的一個途徑!

五.使用清潔能源、開發新能源。人類每時每刻都消耗着能源,對能源的需求很大,所以,使用清潔能源、開發新能源,是勢在必行的!

六.城市規劃要得當。城市發展過快,城市建設用地的大量開發,使得原本就不多的森林、植被大量減少,動物們的居所被大量佔據,不少動物就是因為生存環境的減少而面臨滅絕的危機!所以,城市規劃要得當,人類的居所和動物、植物的生存環境,要和諧分佈。

七.海洋開發需適當。人類上天、下地,進行着人類的探索,而海洋,無疑是另一個探索的聖地。神祕的海洋,豐富的海洋資源,都吸引着人類去探索、去開發,可是,在開發的同時,也要注意適度開發,污染了海洋或者是造成海洋的破壞,最終遲到苦果的,也是人類自己本身。

八.制定嚴謹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對於環境保護、資源保護和開發,先以有很多法律條文,可是,對於更加細緻的、我們應該關注的方面,仍然要加強立法,並依照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確實保障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

九.大力宣傳環保知識、渲染環保氛圍。公益廣告的大力宣傳,為環保工作做了很好的推銷。而且,人人環保、人人蔘與,全人類的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為我們經濟可持續發展、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結語

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歷史的寶貴經驗,是人類肩負着的重大使命與職責。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相互促進發展、相互扶持發展的良性循環,只有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保持地球的青春活力,才能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