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科學分界標準的自我發展及批判與修正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07W

邏輯經驗主義是 20 世紀西方科學哲學興起的第一個成熟理論派別,它的最初形態是 20 世紀20 年代在維也納大學發展壯大的維也納學派,布魯姆伯格( A. E. Blumberg) 與費格爾( Herbert Fei-gl) 最早用邏輯實證主義一詞指代維也納學派的哲學主張,但該學派理論的隨後發展逐漸向經驗主義靠攏,在 40 年代最終匯入邏輯經驗主義。邏輯經驗主義與它的早期形態邏輯實證主義在一定程度上被當作同義語,都被稱為標準科學哲學。

科學分界標準的自我發展及批判與修正論文

邏輯經驗主義繼承了自洛克、休謨以來的拒斥形而上學傳統,針對當時流行的新黑格爾主義與新康德主義,鮮明地提出“通過語言的邏輯分析清除形而上學”[1]

的基本信條。他們認為,命題是否有意義,在於能否用邏輯分析與經驗證實確定其真假,經驗的意義標準與證實原則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一切形而上學的陳述都是無意義的,只有科學陳述才有意義,這一意義標準就是科學與非科學或偽科學的分界線。

一、分界標準的自我發展。

維也納學派的石裏克完全接受維特根斯坦有關意義標準的觀點,指出“一個命題的意義,就是證實它的方法”[2],對此較為詳細的解釋是,判斷一個分析命題是否具有真理性,只需要看它是否不依賴經驗事實,而僅憑邏輯語法就可以判斷其真假,如當時的分析科學、數理邏輯等,其結論的證據早已包含在前提之中; 而判斷一個命題是否是經驗可證實的,必須通過觀察、證實得出結論。

經驗可證實的命題,即石裏克的“經驗真理”,是包含實際知識的命題,是一種表達生活的、科學事實的命題,屬於康德所謂的“後天綜合判斷”,判斷其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必須與事實相符合。

在石裏克的證實理論中,另一個重要的思想是關於“邏輯證實”與“經驗證實”的區分。考察“邏輯證實”與“經驗證實”可以看出兩者雖都有證實之意,但區別非常明顯。就判斷一個命題或句子的意義而言,只存在邏輯證實與否的問題,這種可能性存在與否,其劃分界限是非常明顯的,這是哲學家所擔負的任務,因為哲學本來的使命就是尋找論斷或問題的意義,並把這些意義搞清楚。

至於判定一個命題或句子是否是“真”的問題不是哲學家要關心的,應該留給科學家去解決。到這裏,留給我們的問題就是如何判定一個命題的真假了,石裏克説: “在日常生活和一切科學中,每一個陳述的真( 或) 假全都是這樣確定的,即由觀察和直接經驗證實了一定的事實,根據這一事實便能斷定該陳述的真假。”[2]

緊接着他解釋到: “從理論上講,對於任何有意義的問題都能指出解決該問題的辦法,因為很明顯,指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與指明問題的意義是一致的。”[2]

石裏克把可證實性原則作為邏輯實證主義的基本主張,這一原則並未因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邏輯實證主義轉向邏輯經驗主義而消亡,事實上,卡爾納普在後期轉向邏輯經驗主義後,對可證實性原則做了諸多批評與調整,但這一原則的基本立場並沒有動搖。

卡爾納普是邏輯經驗主義的又一旗手人物,20 世紀中期,他接受石裏克邀請參加到維也納小組的每週四定期討論中,在維也納學派前期,他追隨石裏克認為證實原則與意義標準是統一的,基本贊同石裏克的可證實性原則,但隨着該學派論爭的活躍,建立在現象主義基礎上的可證實性原則遇到了種種挑戰,這就迫使卡爾納普修改了可證實性原則,提出了更加寬泛的分界標準。

就邏輯經驗主義的證實原則而言,存在着證實的不可靠性問題,因為隨着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從傳統的經驗總結歸納出的命題難以解釋科學發現的新事物。此外,許多事物的屬性也是無限的,要把他們全面證實是不現實的。所以,經驗的間接證實是不可靠的,甚至在直接經驗中也有幻覺、錯覺,更重要的是還具有主觀性、私人性,每個人由於受主觀因素或種種客觀因素影響,只能感受自己的感覺,無法感受別人的感覺,相互之間不能“相通”或“交流”.針對可證實性原則遇到的難以克服的困難,卡爾納普決定把意義標準與證實原則分開,對科學命題的邏輯分析僅指對科學語言進行邏輯句法分析,而不需要了解命題的實際內容。卡爾納普説: “哲學的唯一任務就是邏輯分析。”[3]

因為邏輯問題與對象問題的明確區分,哲學只研究自然科學的邏輯句法,而不用對科學命題的形式進行邏輯分析並對其內容進行意義證實,故此,對象問題只屬於自然科學研究的範疇,哲學不直接介入對象問題。另一方面,卡爾納普認為,必須明確區分“可檢驗性”與“可確證性”這兩個概念,對一個句子的.檢驗與對它的確證是不相同的,如一個全稱命題,我們知道可以對它進行一系列的檢驗,即這一命題是可檢驗的,如果我們知道在什麼條件下用什麼證據能夠驗證該命題為真,這一命題就是可確證的。

按照卡爾納普的這一區分,邏輯實證主義者從維特根斯坦那裏繼承下來的可證實性原則就放寬了許多。應該説,卡爾納普在此持有的是一種温和物理主義還原論的立場,生物學、心理學等定性描述的科學也被納入統一科學的範疇。亨普爾曾是柏林小組的核心成員,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躲避納粹政權迫害而移居美國。

隨後,他發表《經驗主義意義標準上的問題和變化》( 1950 年) 一文,對邏輯經驗主義的證實原則和意義標準做了進一步的批評與分析,亨普爾的批評工具之一是現代數理邏輯。他指出,認識的意義標準應該滿足一個雖然不充分但是卻必要的條件,即如果按照這一標準判斷某個句子無意義,那任何包含這個句子的複合句也將無意義。亨普爾説: “單獨一個句子通常並沒有經驗藴涵,在科學理論中,單獨一個句子照例不能推出任何觀察句。”[4]

因此,堅持經驗主義的標準,會使許多無意義的句子變成有意義,從而破壞了這裏的必要條件。可證實性面臨着既不能排除一些無意義的複合句,又無法證實一些公認的有意義的句子的困難。為解決這一困難,亨普爾強調,不能以單個命題而應以命題系統來作為認識意義的單位,在一個理論系統中要排除直觀上無意義的句子是困難的,因為科學理論若要深刻地反映自然界的普遍定律,就必須突破一切都要獲得直接觀察這一框框。亨普爾對劃界理論的重大貢獻是放寬了認知意義標準,他指出,認知意義並非是絕對的“有一無二”分,而是可以有程度之分,正如思辨哲學關於宇宙、生物或歷史的理論系統雖有一定程度的認知意義,但仍不足以與現代科學理論相提並論,因此也就不值得做進一步的研究與發展。亨普爾的觀點是邏輯經驗主義發展中一個根本性的轉折點,他稱之為“分析的經驗主義”,這是一種在傳統的邏輯經驗主義與新崛起的實用主義之間折衷的態度,並沒有完全摒棄邏輯經驗主義理論傳承,正像他説的: “經驗主義的意義判據的一般意向基本上是合理的; 儘管用法上往往過分簡單化,它的批判的應用整個説來還是有啟發作用的,也是有益的。”[4]

科恩( Jonathan Cohen) 是邏輯經驗主義後期較有影響的代表,他提出了一種非帕斯卡的歸納概率邏輯,科恩稱其為“培根型”歸納概率邏輯,這一歸納邏輯運用於醫學和法學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個科學家的兩種目的中,即一種是他接受或堅持某一假説,若且唯若它是真的或似真的; 另一種是他接受或堅持某一假説不僅若且唯若它是真的或似真的,而且他也知道證明相信它是真的或似真的證據,科恩認為只有後一種目的才能歸之於科學。在科學中,僅認為目的是接受或堅持真的或似真的命題是不夠的,人們的目的必須是由於正確的理由接受或堅持它們。

邏輯經驗主義關於科學分界標準的主要問題是證實問題與意義問題,對上述問題的維護和修正,構成邏輯經驗主義的完整理論進路,這是它進步的一面。但對我們關於世界的認識提出一種清晰而精確的經驗主義理論顯然並不現實,否證論和歷史學派分別沿着證實與意義問題發展開來,從而孕育了當代西方科學哲學中幾乎所有的主要命題。邏輯經驗主義在修正自身不足的同時埋伏着最終衰落直至終結的危險。

二、批評與修正分界標準。

邏輯經驗主義的科學分界標準在其發展中不斷遭到各方面的批評,甚至可以説當代後起的科學哲學流派的分界思想大都是在批評邏輯經驗主義的基礎上尋找到自己的理論基石的,其中以歷史主義學派的衝擊最大。最終,在來自內部和外部的批評聲中,邏輯經驗主義逐漸式微,直至被後起的科學哲學流派所代替。

亨普爾是邏輯經驗主義內部進行自我批評最機敏的代表之一,他首先強調認知意義的整體性特徵,“在近代經驗主義和操作主義所謀求的那種含義下,認知意義至多也只能賦予形成一個理論系統的那些語句,或許還不如説是賦予整個系統本身”[4],這開創了邏輯經驗主義的整體主義趨向,這種整體主義的系統觀念無疑對於克服邏輯經驗主義的徹底經驗主義是有積極作用的。同時,亨普爾的觀點靠向美國實用主義,在解釋科學理論結構時,他認為一個好的科學理論對於經驗現象應該提供簡單統一的説明,應該把多種多樣的現象歸結為同樣的基本過程,並且用基本的規則來刻畫這些過程,理論應該提供比一般經驗定律更加深刻的對於自然界本質的理解。在解釋科學的説明時,亨普爾指出,科學説明包括先行條件與一般定律兩類陳述,兩者組合才能滿足説明的相關要求和可檢驗性標準,這一説明的實質是把一種現象的出現歸結到一些自然定律之下,或者為它們所包容,這是一種演繹模型。亨普爾就科學理論性質、功能、結構等的研究,給予邏輯經驗主義的證實理論不小的打擊。總之,亨普爾的批評一定程度上動搖了維也納學派的意義標準與證實理論,但他並未完全跳出邏輯經驗主義的思路,他的理論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邏輯經驗主義轉向科學哲學。

邏輯經驗主義在西方科學哲學發展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它的基本主張構成了之後否證論、歷史學派及科學實在論等的重要背景和前提條件。幾十年來西方科學哲學的演變,在一定意義上主要是暴露邏輯經驗主義的錯誤與困難的過程,自 20世紀 30 年代起,來自外部的批評逐漸使邏輯經驗主義失去往昔的風采。

波普爾是第一個從外部舉起批評邏輯經驗主義大旗的人,他認為可證實性原則對於解決科學與非科學的分界問題並未奏效,甚至可能不利於科學的發展。因為“一個經驗的科學體系必須可能被經驗反駁”[5],所以“應作為分界標準的不是可證實性,而是可證偽性”[5].波普爾説,一個科學理論的可證偽性就是從該理論推導出的預見或解釋在邏輯上或原則上均有可能與已有的觀察陳述等發生牴觸,凡可以證偽的,是科學的,不可以證偽的,就是非科學的( 偽科學的) .但可證偽性並不是絕對的一刀切,它還存在證偽程度的差異,甚至有證偽的免疫情況。如果一個理論的潛在證偽情況比另一個理論多,表明該理論的可證偽程度高,因為該理論對世界傳達得更多,排除的基本陳述也更多。理論的可證偽程度就是它的經驗內容或信息內容的量度,理論的可證偽程度越高,它提供給我們的關於世界的知識也就越多。再者,理論的證偽並不完全是定論性的,總有可能採取“特別規則”來規避證偽,如懷疑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引入輔助假説修改定義,等等。為防止科學工作者試圖規避證偽,波普爾規定了兩條“遊戲規則”,第一,科學遊戲在原則上沒有終止,誰有一天決定科學陳述不要求進一步檢驗,可被最後證實,就退出遊戲; 第二,一旦命題的假説提出後經過檢驗證明有優點就不能退出遊戲,除非有更好的假説代替它,或者被確定證偽。波普爾強調,不要試圖規避證偽,而要不怕危險,科學探索必須付出犯錯的代價,即科學的“不斷革命説”.總之,在波普爾看來,邏輯實證主義的分界標準不恰當,因為它一方面可能把哥白尼的日心説等雖具有完整科學性但在當時離觀察距離尚遠、還很思辨的理論當作形而上學刪除掉,另一方面又可能把理性宗教等具有某種可證實性的偽科學夾雜在其中。

波普爾的批評導致在分界標準上出現實證論與否證論的對立,但否證論仍是一種分界標準,並沒有遠離邏輯經驗主義的理論鏈條,真正動搖其基礎的批評是由蒯因( Willard Van Orman Quine)和漢森發起的,歷史主義承認科學與偽科學之間沒有絕對的分界標準,從而推動邏輯經驗主義走向衰微。

蒯因在《經驗主義的兩個教條》( 1950 年) 中指出,邏輯經驗主義的兩個教條是“相信在分析的、或以意義為根據而不是依賴於事實的真理與綜合的、以事實為根據的真理之間有根本的區別”,“相信每一個有意義的陳述都等值於某種以指稱直接經驗的名詞為基礎的邏輯構造”[6].關於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的二分,涉及主詞與謂詞的“同義性”標準問題,但同義性既不能用定義做出解釋,也不能用保全真值的相互可替換性來保證,同義詞概念找不到普遍的、邏輯的根據,所以應該放棄“分析-綜合”的二分。關於意義的還原論與證實論,蒯因指出,這“乃是胡説,而且是一切胡説的根源”[6],因為經驗能夠檢驗的並不是單個的句子,而是整個知識體系,是一個相互聯繫交錯的命題系統。蒯因認為人類全部知識與信念是一個由眾多學科所構成的具有緊密邏輯聯繫的動態整體,這一整體類似於一個“立場”,只在邊緣同經驗緊密接觸,處於“立場”核心位置的是高度抽象的邏輯學知識與本體論信念。當知識與經驗發生衝突時,我們先調整的是經驗概括命題,最後才是包括數學和邏輯在內的形式科學。數學、邏輯也像其他自然科學知識一樣,都是動態發展的。蒯因主張經驗主義向整體主義轉向,他的整體主義科學觀認為科學命題既不會被證實,更不會被證偽,那種主張在真的分析命題和僅僅依賴經驗的綜合命題之間做出明確分界的觀點是不正確的,這樣立足於經驗證實或證偽基礎上的分界標準就被“證偽”了。

“在黎明的時候開普勒和布拉赫在東方看到的是同一個東西嗎?”[7]漢森在《發現的模式》( 1958 年) 一文中從上述問題入手,指出觀察主體在面對觀察客體時,主體的背景知識有力介入觀察客體,形成一種整體的視野,避免了各種分散線條的雜亂堆積。對於開普勒而言,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真正運動的是地球,但布拉赫堅持認為太陽本身圍繞靜止的地球在轉動,得出兩種截然不同解釋的並不是兩人的觀察角度或所使用的觀察工具不同,而是觀察者的知識背景不同,因為開普勒和布拉赫分別是新舊天體理論的最傑出代表。

漢森的這一“觀察滲透理論”是針對邏輯實證主義的“中性觀察理論”而言的。邏輯實證主義認為存在一種不依賴觀察主體背景的中性客觀的觀察報告,判定一個觀察報告的真偽無須訴諸理論。並且,得出這種不依賴於理論的中性客觀的觀察報告可以為科學理論提供可檢驗性與真正的經驗意義。漢森反對這一點,他認為兩個對同一客體所持理論截然不同的人得出的觀察結論是有差別的,對客體觀察程度的差別,對應了主體的理論分歧程度的差別,甚至如果觀察主體的理論設想對立,則可能會對同一觀察客體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依據漢森的理論,邏輯實證主義試圖把科學建立在中性客觀的觀察報告基礎上,並以此區別科學與非科學( 偽科學) 的一切努力都是不現實的。顯然,觀察主體背景知識的介入是對觀察經驗中性性、客觀性的最有力消解。

對邏輯經驗主義最大的挑戰是歷史主義的科學哲學及其後來的發展,蒯因、漢森等人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的努力使科學哲學家明白,堅持嚴格的意義判斷標準,將沒有認知意義的形而上學排除在哲學之外,總能遇到邏輯上的反例。作為標準的科學哲學,邏輯經驗主義的分界標準放得越來越寬,越來越降低要求,意義標準最終轉向整體論。回顧整個邏輯經驗主義的劃界理論及所遭受的批評可看出,一方面,邏輯經驗主義的科學分界理論的確促進了當代西方科學哲學的發展,另一方面,它的分界標準也存在着不可彌補的困境,每一個後起的科學哲學家都是在批評、修正此前的分界理論,並試圖提出更完備的分界理論,但最終,只因這一理論困境的無法挽回,邏輯經驗主義以覆滅結局。

[參考文獻]

[1][美]卡爾納普。 通過語言的邏輯分析清除形而上學[C]/ /洪謙。 邏輯經驗主義: 上卷。 北京: 商務印書館,1982: 11.

[2][德]石裏克。 意義與證實[C]/ /洪謙。 邏輯經驗主義:上卷。 北京: 商務印書館,1982: 39,55,68.

[3][美]卡爾納普。 哲學和邏輯句法[M]. 傅季重,譯。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17.

[4][美]亨普爾。 經驗主義意義標準上的問題和變化[C]/ /洪謙。 邏輯經驗主義: 上卷。 北京: 商務印書館,1982: 116,107,94.

[5][英]波普爾。 科學知識進化論[M]. 紀樹立,譯。 北京:三聯書店,1987: 28.

[6][美]奎因。 從邏輯的觀點看[M]. 江天驥,等,譯。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19,39.

[7][美]漢森。 發現的模式[M]. 刑新力,等,譯。 北京: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58: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