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機制的創新思考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2W

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關於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機制的創新思考論文的內容,歡迎閲讀!

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機制的創新思考論文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教育公平包括對教師的公平。在教師職稱晉升中存在不公平現象,嚴重影響了教育公平。職稱晉升應該以師為本,取消指標分配,建立職稱晉升資格考試制度,規範晉升機制,統一評價標準,科學、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職稱評定,激勵教師不斷專業自我,優化教師隊伍建設。

關鍵詞:職稱晉升;資格考試;教師發展

職稱評審是黨的教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1987年,全國首次中小學職稱評審以來,評審出一大批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職稱是對教師工作的肯定和教學能力的認可,是榮譽和地位的象徵,是教師心理、物質上的雙重需要,是教師積極性提高的源動力之一,決定了教師的成就感和職業幸福指數。職稱晉升是個敏感問題,影響面大,涉及範圍廣,本應堅持真才實學、突出業績和能力的人才評價導向,但近年來,在教師職稱評審中出現了一些不正常現象,影響了職稱評審的權威性和可信度,阻礙了教師專業化的積極性。

一、職稱評審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職稱晉升由於人為的名額限制,指標數量少,符合晉升的教師多,有限的名額與眾多教師晉升需求之間的供需矛盾,形成了“僧多米少”,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激烈競爭局面,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和負面效應。

1.職稱晉升中的不公平現象

1)指標分配不均,教育資源失衡

在劃撥職稱指標時,存在嚴重不公平現象,一般先滿足城裏重點學校,再到一般學校,最後到農村學校,特別是農村鄉鎮以下的學校,指標更少,只是蜻蜓點水式給點,甚至不給。城裏學校指標比例遠高於農村學校,這也造成農村學校教師隊伍不穩定,師資嚴重缺乏,優秀教育資源都集中在城裏。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1]教育部副部長李衞紅在河南調研時指出“教育要發展,人才是關鍵。要抓住教師隊伍建設這個關鍵,在政策、制度層面上解決好教師發展的機制問題。”[2]指標分配不均妨礙了農村教師的發展,影響了農村教育的全面提升,造成城鄉教育不公平。

2)無奈的等待――職稱崗位定編分配指標的困惑

職稱崗位定編到每個學校,就是根據學校現有教師人數,按比例確定該校教師職稱名額,分配晉級指標。以小學高級為例,只要達到了規定的比例,就不再分配高級指標。其他教師無論多麼優秀,也無機會參評,除非有高級職稱的教師調走或離職退休,於是就出現了有些職稱多年沒指標的現象,在這一規定下,有些學校則名額充足,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評上,這種飢飽不均的現象,使一大批教師的職稱問題一延再延。

3)傳統陋習,論資排輩

職稱評審是嚴肅之事,不是遊戲更不是兒戲,本應按照重師德、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的導向,但有些學校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則,“年老者上,年輕者讓”,使年輕教師的進取心受挫,工作激情下降,極不利於年輕教師的成長,也不利於教師隊伍的優化,這樣的教師隊伍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機。

2.腐敗現象

近年來,教師職稱評審中的不正之風一直深為人詬病,有限指標和教師晉升需求的矛盾,加之評審過程中人為因素過多,滋長了不正之風。有關部門把職稱評審工作視為肥肉,作為創收的重要項目,職稱評審有市場化的趨勢。指標不公開,暗箱操作,跑指標,買賣指標之風興起。每逢職稱評審前夕,部分教師就忙起來,開後門拉關係,聯絡感情,“教齡是個寶,文憑不可少,能力做參考,人情最重要”這句話就反映了這種情況。教育是通向未來的大門,也是社會穩定的關鍵因素,這種不正之風降低了教師的社會威信,破壞了社會公平,也給社會帶來了不穩定因素,最終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教育事業。

3.不和諧現象

教師之間的關係本來十分融洽,但每到職稱晉升之際,温柔的面紗被撕破,人人自衞,關係用盡,金錢到位,給教師純潔的心靈蒙上陰影。為爭一個指標,相互冷嘲熱諷者有之,勾心鬥角、弄虛作假者有之,打架吵鬧者有之,破壞了教師的團結,降低了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這與建構和諧社會格格不入。

二、教師職稱晉升機制的創新思考

在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點中有“開展統一中小學教師職務制度改革試點”這一項[3],體現了職稱制度改革的緊迫性。創新職稱評價機制,使之科學、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有利於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穩定教師隊伍,構建和諧校園,全面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為教育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做貢獻。

1.取消指標分配,建立職稱資格認證制度

借鑑醫師、會計師資格考試製度,教師職稱評審也可以採用資格認證制度。即以全國或各省為單位,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閲卷,準備晉升高一級職稱的教師必須參加這種資格考試,合格者取得相應的職稱資格,就可以晉升職稱,不再受指標限制。實行資格認證制度的優點:①克服不正之風,標準統一,用同一尺度評審,以人為本,以質取勝,能者上,平者讓,消除了利益和人情因素,引入競爭機制,讓教師站在同一平台上,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②促進教師不斷專業自我,用發展性評價機制激勵教師成長。教師要晉級就要有資格證,而要獲得資格證就必須參加資格考試,從而促進教師不斷學習,克服固步自封、一勞永逸、不思進取的現象。教育部部長賙濟強調,“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師。”[4]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説:“先生既沒進步,學生也難有進步”。[5]通過資格考試,促進教師終身學習,不斷提高其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③有利於構建和諧校園。資格認證考試公開、公平、公正,標準統一,能選拔出真正的優秀教師晉級,使教師心服口服,克服了因指標而產生的摩擦;④促進教育公平。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6]職稱資格認證克服了指標分配中的不公平現象,必將在全社會樹立教育的良好形象;⑤質檢工程。通過資格認證考試,嚴把教師質量,杜絕濫竽充數,擠掉職稱中的水分,提高職稱中的含金量,讓職稱真正成為衡量業務水準的槓桿。正如温總理説的那樣,資格認證是對教師素質的一種檢測。

2.建立教師職稱正常晉升機制

工資正常晉升制度是隻要考核合格,每兩年就可晉升一級工資。教師職稱評審也可採用正常晉升機制來促進公平。即只有教師工作沒有重大失誤,年年考核合格,教齡到了一定年限,就可以直接晉升相應職稱。這就建立了一種教師職稱晉升的常態機制,一方面彌補了職稱評審中的漏洞,另一方面也是對教師積累貢獻的認可,對原來因種種原因沒有晉升職稱的教師也是一種補償,特別是對老教師的一種肯定。

總之,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的改革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教育公平為理念,以教育的均衡發展為目的,使職稱晉升真正成為一種激勵方式,為教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有一流教育,才能成為一流國家.中國教育報,2006-11-23.

[2] 李衞紅.積極促進農村教師職業發展.中國教育報,2008-11-13.

[3] 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點七.中國教育報,2009-01-02.

[4]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關鍵在教師.中國教育報,2009-01-22.

[5]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