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感言

校慶感言之與您的緣分三千多里長

欄目: 感言 / 發佈於: / 人氣:1.82W

“含東海之神韻,富羅山之氣質”就是我的母校——興永中學。值您華誕50年之際,回首細數與您的緣分,若一日算行一里路,與您的緣分竟有三千多里長。少年在您懷抱求學遇良師徜徉學海歡樂無限,青年受您感召求職遇益友泛舟教海夢想起航。記憶中有您,人生才得以豐潤,歲月溢滿詩情。

校慶感言之與您的緣分三千多里長

求學“海一中”

我於1981年9月初次踏入“海一中”的大門,就被您那氣派的操場震撼了!因為我來自那個祠堂改建的小學——大塘小學,如一個井底之蛙初見天地之大般,課間就與同學跑遍操場的角角落落,這個粗粗的白柱頂上有塊大板板上有個圈圈的是什麼啊?同學説:“那是籃球架。”那個長方形的裏面都是沙的是做什麼用的啊?同學告訴我:“沙坑,跳遠用的。”小操場四周綠色的植物是什麼啊?同學説:“那叫冬青。”睜大好奇的眼睛,開始了在您的懷抱求學的1000多個日子。

當陳寶迪校長那中氣十足的金石之聲在操場的司令台上盪漾開來時,我才知道您業已成為温州聞名的“海一中”,我們入校的那一年,我們“海一中”出來了一位全市中考狀元——陳南華。那時期中期末每班每科最高分學校都會紅榜公佈,每學期三好學生陳校長都會親口表揚,為使自己的名字能在紅榜上出現,能讓校長表揚一遍,我在暗暗努力。現在想來,那時候我們陳寶迪校長的管理理念已是十分科學先進,讓學生產生競爭意識,獲得成功感,從而自覺進取。對陳寶迪校長的記憶,還有一個深刻的鏡頭:一場暴雨後,校門到行政樓門口的石頭路被淹沒,水深及膝,我們高興地“趟水過河”,還有男同學故意將水花弄大,不知誰叫了一聲:“校長在那!”原來陳校長早已卷着褲腿、赤着腳站在“彼岸”迎接我們,那些男同學趟水的聲音瞬間小了許多,“校長”的威望由此可見一斑。

“海一中”求學期間,許多老師的德才在我心底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張國清老師作文講評課,時時表揚學生的創意表達令我難忘;祝繼堯老師教函數時,拿來鐵架台,用白紗線比來比去讓學生直觀認識抽象的函數令我記憶深刻;潘國琪校長教化學讓我們用永強話背化學元素:“+1鉀鈉銀氫,+2鈣鎂鋇鋅…”至今朗朗上口;張積林老師對變阻器的詳細講解至今歷歷在目;張國祥老師用標準的`男中音讀我畢業考作文時,我那小心臟蹦蹦跳着的激動猶如昨天;初三時班主任王華萍老師教幾何,讓我這樣的數學白痴也能考出永強第一的幾何分數。

三生有幸,讓我遇見王華萍老師!那時王華萍老師雖只比我們大三四歲的樣子,小小的個子,白皙的皮膚,一副黑框眼鏡,文靜中帶有高雅的書生氣質深深地吸引着我們的注意力,即使是最調皮的男生,在她的數學課上也能安心聽講。每到考試,我的數學作業本中總會出現她字跡娟秀的字條:“期中考到了,你準備好了嗎?”“你有進步,繼續努力!”這樣的字條,對一個內向的女孩的鼓勵勝過千言萬語。可以説王華萍老師是我人生夢想的引路人,聽她上數學課時,我就常常這樣夢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王老師一樣給學生上課,那該多好啊!夢想成真當了老師後,王華萍老師就成我師德的楷模,做老師就該是這個樣子!敬業愛生無私奉獻!

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各位老師的異彩紛呈的個性化授課,至真知性的人格潛移默化,才有我學業上的點滴進步。求學“海一中”的1000多個日子,這1000多里路走得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一日一烙印,烙下勤勉習慣,烙下正直觀念,讓我一輩子受用不盡。

從教“興永二中”

88年興永二中應“九年制義務教育”需要應運而生,90年我從温師院畢業,被分配到您的分校——興永二中從教。開啟與您1800多個日子裏的1800多里長的緣分。

也許是因為這裏的校長曹進峯老師和後來的校長潘慶明老師張國清老師等等老師都是原來“海一中”的老師,所以倍感親切,以百倍的熱情在益友們的相助下泛舟教海學做人師,每天快樂地書寫着初入教海的喜悦和收穫。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興永二中的所有同事是良師亦是益友。他們在我初入教海戰戰兢兢划槳起航時,給我的幫助和鼓勵讓我永遠銘記。老校長曹進鋒老師曾在全校教師大會上表揚我“最佳小組比賽”卓有成效,“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思維非常正確,“拍拍桌角頭不如拍拍肩胛頭”是“愛的教育”,老校長的肯定振奮了我的“士氣”,夢想之舟劃得更快;張積林老師是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師,他甘當人梯當我“副手”——我班副班主任,時時給我“打氣”,當班級取得好成績時,他會笑着説:“你做得不錯,是教師和班主任雙料。”當學生中出現厭學我急得快哭時,他説:“不可能人人升學,人人優秀,只要問心無愧盡力就好。”那時候的句句暖人心窩又飽含人生智慧的話語,正如一副副強心劑,讓我瞬間振作智對教海暗流;更難忘的是我們這些同齡教師,如張芙枚老師、張勇老師、張秀華老師、葉林忠老師等。我們正值青春,有的是熱情,每學期期末,我們都要一起騎自行車去五溪村送成績單,一路歡笑一路歌,到五溪村口我們分頭“行動”,因學生不一樣,一一送好成績單,我們村頭集合,又是一路歡笑一路歌着回,五溪羊腸水泥路記錄了我們的真情,五溪連綿稻田上飄逸着我們的笑聲!益友的榜樣無窮,志同道合天真無邪的每一位益友,讓我笑對教海顛簸。

現在想來,這1800多個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無憂的日子,這1800多里路是人生中走得最愜意最幸福的旅程。

重回“海一中”

95年,興永一中與興永二中合併為興永鎮中學,我重回當年的“海一中”從教,開始了重回母校的365個日子裏的365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