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發言稿

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會發言稿範文

欄目: 發言稿 / 發佈於: / 人氣:6.93K

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無論陽光燦爛,還是風雨交加,我都要笑着面對! 尊敬的各位家長

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會發言稿範文

下午好!感謝你們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參加今天的家長會,這足以證明你們對孩子的關心,對我們學校工作的支持。在期中以後,在您的孩子即將升入二年級之前,希望這次的家長會能讓你我之間的聯繫更有效,能讓你們的孩子、我們的學生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自覺主動地對待學習。

我擔任一(2)班的語文教學兼班主任,今天我就從班主任和語文教學這兩個角度談談我的想法。

一、身體健康最重要

期中檢測前,剛好班裏孩子感冒、發熱的現象較嚴重,在一邊新授一邊擠時間複習的同時,我想得最多的是班裏的孩子都能健健康康的。不是有句話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嗎?對於孩子來説,“身體是學習的本錢”呀,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學習與生活。作為教師和家長,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顯得尤其重要。所以,我要提醒各位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身體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怕影響學習而讓孩子勉強撐着。(舉例:鄧祺愷)。説到這兒,我也請家長要經常關照孩子:能夠堅持的忍一忍,不能堅持的一定要主動提出看醫生。當然,如果孩子在學校裏有何不適,我也會在第一時間通知家長的。所以,也請家長把能夠聯繫到的號碼及時報給我。(舉例:殷朱祺)

二、做人比學習更重要

成才先成人!一個孩子,首先要學會做人,一個品德不好的人,成績再好又有什麼用呢?如果一個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對生活的信心,具有健康的體魄,那麼他終究會創造出屬於他自己的幸福生活!有專家曾經感言:我們的學生,如果身體不好,有可能成為廢品;如果學習不好,有可能成為次品;如果思想不好,就有可能成為危險品!所以,讓孩子做一個健康快樂、誠實善良、樂觀自信、勇敢堅毅的人是成人的最佳選擇。可是,有些孩子會隨便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有的孩子為了逃避應有的責罰而編出各種各樣的謊言,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提醒:看到孩子帶回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要及時過問,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幫孩子圓謊,助長了孩子的壞習慣,失去了家校溝通、聯繫的最佳時機)

三、習慣養成很重要

著名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説:“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正所謂觀念變,行動就變;行動變,習慣就變;習慣變,性格就變;性格變,命運就變;命運變,人的一生就改變。 法國作家培根曾經説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追求好的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着每一個人的行動,習慣猶如一把雕刻刀,人的許多品性都是它的作品。 習慣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也不是幾天幾月的短期行為,它一旦形成就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常常會與人相隨一生。 對於絕大多數同學來説,學習成績的好壞,雖然與智力因素有關,但與非智力因素的關係更加密切。而在信心、意志、習慣、興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習慣又佔有重要地位。古今中外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的人,無一不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如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説過:“我的生活過得像鐘錶上的機器那樣有規律,當我的生命告終時,我就會停在某一處不動了。”達爾文所説的“規律”,就是指“良好的習慣”,當然也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連智力超羣的科大少年班的學生們,在談到自己成績優異的原因時,也都強調自己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作為教師和家長,在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要達成共識。每一冊語文教材上都有“習慣篇”的教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從“勇於發言”到“認真寫鉛筆字”,每個孩子是否都做到了呢?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但單靠我們學校強調、家長不給予配合也是一句空話。(舉例:每天準備好5枝HB的筆,卻有孩子拿出又粗又短的筆;請家長看看孩子台板裏的書包,書本是擺放有序的,還是亂七八糟的?建議:家長應該定期幫孩子洗洗書包)

四、學習不是不重要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把學習搞好是每個孩子的責任。然而,同樣的課堂,同樣的教學時間,同樣的老師,由於聽課的學生不同,每個人接受到的信息也不同。同樣的作業,同樣的時間,做的態度不同,質量也不同。所以,提醒孩子聽講要專注,督促孩子快速而有效地完成作業是我們的責任,然而我們老師面對的是38個孩子,難免會有疏忽之處,但比起每班有五六十個孩子的班級,我們還是有信心、有精力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的。(舉例:1.有家長建議老師多提問自己的孩子,孩子不舉手叫他了反而一言不發,家長也應該提醒孩子爭取發言2.放學後,有的孩子被老師留下來改、趕作業,請接孩子的家長多些耐心,多份理解)

各位家長,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些家長只恨自己幫不上忙,當了二十多年的老師,我常聽到家長對我説:“老師啊,我自己也沒讀多少書,什麼都不懂,我的孩子就交給你們老師了。”其實這種説法是不完全正確的。

河北有個偏僻的山村一位農婦把她的五個孩子都培養成了大學生、博士生。北京有一對教授夫婦卻被自己的兒子殺害,他的孩子後來説:“其實我的父母很可憐的,他們到死也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麼。”這些報刊雜誌上的真實報道説明了培養孩子和父母自身的教育程度並不成比例。

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在座的每一位家長,你們——是無師自通的教育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教育好學生,必須要有家庭、社會的配合,這樣由學校、社會、家庭組成三位一體的教育,才能讓學生有一個有利於他成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