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肇慶旅遊導遊詞

欄目: 導遊詞 / 發佈於: / 人氣:2.23W

導語:對肇慶旅遊相關景點,導遊們有怎樣的介紹呢?以下是小編帶來的肇慶旅遊導遊詞,供各位閲讀。

肇慶旅遊導遊詞

一、肇慶端硯文化村導遊詞

各位客人,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肇慶市端硯文化村參觀。下面我將給大家來詳細地介紹一下肇慶端硯文化村的一些情況和景點。

首先,肇慶端硯文化村是在肇慶白石村裏。端硯,由來就是中國"文房四寶"中的極品。它的歷史悠久,石質優良,雕刻精美。上世紀80年代,日本及東南亞地區收藏者對端硯藝術價值的認可,使其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進一步得到認可。近年來,隨着端硯文化節的舉辦,端硯市場不斷升温,"文房四寶"界、收藏界、藝術界以及更多的愛好者越來越重視端硯,對端硯的工藝價值愈加青睞,使端硯的收藏與投資價值與日俱增。如1993年4月在香港舉辦的一場拍賣會上,一對清代長方帶眼松樹端硯(長34.1釐米)就被人以36.8萬港元高價買走。明朝的金家刻銘端硯和海水紋端硯,曾拍出22萬和10.58萬港元的高價,清代麒麟型端硯則以15.5萬元成交。近年來,端硯拍賣價格持續上升,如一方"端州八景"的老坑端硯賣出98萬元;在端硯文化節時,一方"中華九龍寶硯"則以200萬元天價成交。古端硯價值很高,但現在一擲千金而求一硯的買家畢竟少數,對於大多數收藏者和投資者來説,那些目前價格不太高、製作精良的現代端硯會成為首選。只要認真從石質石材、石品花紋和雕刻工藝方面研究,擇優購入,必將獲得較大的升值空間。

端硯之所以名貴,其一是因為材質優良。其坑種有老坑(也稱水巖)、坑仔巖、麻子坑、宋坑為端硯的四大名坑等幾十種之多。除了石質特別幼嫩、純淨、細膩、滋潤、堅實、嚴密,製成的端硯還具有呵氣可研墨,磨墨細無聲,貯水不損耗,發墨不傷毫,冬天不結冰的特點。唐劉禹錫《唐秀才贈端州紫石硯以詩答之》詩讚曰:"端州石硯人間重。"在文人墨客眼裏,端硯被視為珍寶。蘇東坡雲:"我生無田食破硯。"所ν"墨硯精良,人生一樂",説明人們對硯台的重視和珍愛。除了"終身以俱"以外,還把名硯作為珍藏和傳世之作。

其二是石品花紋豐富多姿。端石具有獨特、豐富的石品,端硯問世之初即以其硯石中天然生成的絢麗石品花紋傾倒了世人。唐代詩人李賀的`《青花紫石硯歌》,其標題就點出了端硯的珍貴石品"青花"。端硯的珍罕石品大都集中於老坑、坑仔巖、麻子坑這三大名坑上。除青花之外,還有××眼、冰紋、魚腦凍、蕉葉白、天青、金銀線等。端石石品花紋的豐富,可ν"文斑絢麗、玉德金聲"。

其三是雕刻工藝精湛。古今端硯的藝術價值均體現在構圖設計與刀法琢工之上,制硯技術是我國民族雕刻中的一種獨特形式。硯的造型,體現着雕刻、繪畫、書法、篆刻以及文字等方面的修養。既要隨石賦形,因材施藝,又要兼顧實用,依據研磨和貯墨的需要進行設計。由於雕刻工藝的精湛,加上絢麗的紫色天然端石材,使得端硯奇巧而有靈氣。李賀詩曰:"端州硯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至於硯石的某種缺陷或石疵,能工巧匠會施以繁美華麗的雕飾或獨特造型,取得掩瑕為瑜的效果,使古人視為石疵的硯石變為難得的端硯特有石品,反而增值。

好了,通過我的簡單介紹以及大家的邊聽邊參觀,我相信我們大家應該都對端硯文化村的具體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最後,我們的時間也已經差不多了,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的話我們一會在車上聊。肇慶市端硯文化村的人民歡迎大家再次到來,謝謝大家!

二、肇慶七星巖導遊詞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肇慶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肇慶七星巖位於肇慶市區北約2公里處,景區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面積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境。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峯、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巖巖峯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餘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國級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羣,所以取名為七星巖。

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峯、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星湖、閬風巖、玉屏巖、石室巖、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及北邊的阿坡巖。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巖巖峯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所以叫七星巖[1]。20餘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羣,李邕、李紳、包拯、周敦頤、俞大猷、陳恭尹、朱德、葉劍英等500餘壁唐、宋、元、明、清及當代的名人詩題為七星巖增輝添色。

星湖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瀝湖,20多公里長的林蔭湖堤,如綠色帶飄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和裏湖連結在一起,湖光山色,綽約多姿。

"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葉劍英元帥的《遊七星巖》詩勾勒出七星巖的秀麗景色。

景區介紹

七星巖牌坊位於景區中心湖南部,1959年落成,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築,高12米,寬17.5米,四柱三間,柱礎花籃形,四根大圓柱飾以硃紅,仿歇山頂,上蓋琉璃瓦,中門上方鑲嵌着朱德於1959年手書的"七星巖"三個大字,為肇慶的重要標誌物。牌坊北側有廣場,面積2.83萬平方米,是集娛樂、休閒、觀賞、購物於一體的活動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動場所。廣場有廣東最大的音樂噴泉,廣場文化在省內頗有名氣,週末遊客可在此免費觀賞文藝演出。

七星巖摩崖石刻位於景區中心,共有531題,其中石室洞有333題,是廣東省保存最多、最集中的石刻羣,1957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石刻以唐為貴,七星巖就有唐刻4題。石刻以漢字為主,還有藏文和西班牙文。漢字各種書體俱全,以楷書為最,行書次之,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記》是七星巖摩崖石刻的珍品。石刻羣文體有詩、詞、歌、賦、對聯、題記,其中詩有252首,陳毅元帥撰詩稱之為"千年詩廊"。

石室洞由龍巖洞、碧霞洞和蓮花洞組成,龍巖洞以小艇導遊,後兩洞可步行參觀。龍巖洞是七星巖開闢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穹隆高大,千姿百態,如夢如幻的景觀,令歷代文人騷客陶醉,並留下讚美的詩篇。石室洞中存各種文體石刻333題,可見石室洞在七星巖風景區中是何等的注目。

石峒古廟位於七星巖東北部,仙女湖遊覽區內。始建於唐初,明萬曆十三年(1585)重建,清嘉慶三年(1798)、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古廟置於巖洞中而得名。廟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稱周氏神。因傳説廟中石鐘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稱"出米洞"。

蓮湖泛舟

最佳觀賞點在紅蓮橋南風情碼頭處。廣東肇慶七星巖

七星巖歷史悠久,早在晉代已有文字記載。唐朝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來遊,寫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記》,鐫刻在石室洞口的石壁上。

七星巖景區還有廣東罕見的龐大石刻羣,保存着唐代以來的石刻489題(七星巖摩崖石刻),具有重要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位於七星巖東面的仙女湖風景優美,每當太陽西下的時候可以觀賞到卧佛吞日的自然奇觀;七星湖與仙女巖之間的湖面上建有東方禪林,在這裏遊客可以領略到禪趣。

七星巖在1982年成為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肇慶市委、市政府於一九九七年底先後投資1500萬元,在七星巖景區內的六個小島、七座山巖,八公里長的湖堤上安裝了環湖園林路燈560盞、1000瓦的射燈、彩色泛光燈250盞及3000米的彩虹管,運用先進的第三代光源的變化多姿。以不同的顏色交錯投射到景物上,勾畫出七星巖景區內神祕幽雅的堤岸、小橋,花木,巖山與湖水交相輝映,使夜幕下的七星巖更加絢麗多彩;同時開闢了星湖夜遊項目,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在夜色中游湖觀光提供了一個美麗的環境 ,再造出"第二星湖"。

近幾年,增加了許多新的景點,如牌坊文化廣場,每當夜幕降臨,霓虹閃耀,遊人如鯽,全國目前最大的露天音樂噴泉啟動之時,七星巖牌坊廣場更顯得壯觀,每逢週末或節假日,這裏還可以欣賞一台台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真是令人如醉如痴。位於星巖東面的仙女湖,每當太陽西下,還可以觀賞到天然奇觀--卧佛吞日。在仙女湖與星巖之間湖面上新建的佛教大觀園--東方禪林,也可以領略到禪的奧祕。後來新開挖了3公里長的"禾花水道",使星湖景區的遊覽面積比原來增加了五倍,並使得陸上景點與水上景觀渾然一體。如果你坐在遊船上環湖遊覽,你會有一種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