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貴州天河潭導遊詞6篇

欄目: 導遊詞 / 發佈於: / 人氣:6.13K

作為一名樂於助人的導遊,往往需要進行導遊詞編寫工作,導遊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講解詞。我們應該怎麼寫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貴州天河潭導遊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貴州天河潭導遊詞6篇

貴州天河潭導遊詞1

天河潭距貴陽24公里,景區內有一座天然生成的溶巖大石橋,高20米,寬約35米,足有8、9層樓房高。與貴州眾多的天生橋不同的,是橋旁有一個直徑50米的地穴,絕壁環繞,穴底是一潭深水,使得這天河潭更離奇。

在天生橋下不到50米就能聽到好似牛叫的聲音,原來這是一組引天河潭推動的一連串水碾、水車、水磨和香粑車運轉時發出的聲音。所謂香粑,就是製作蚊香和敬神用香的原料。

龍潭洞是天河潭的暗河溶洞,以前洪水暴發時,水流無處可去經常造成天災,後來人工把溶潭鑿通,成為今天的水洞,洞中佈滿石幔、石瀑、石筍。

貴州天河潭導遊詞2

各位遊客:

大家好!

天河潭是以典型喀斯特自然風光為主、歷史名人隱士文化為輔的風景名勝區,距貴陽市中心24公里,距花溪13公里,總面積為15平方公里,具有河谷曲拐,溝壑險峻的地貌特徵,融山、水、洞、潭、瀑布、天生橋、峽谷、隱士為一體。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洞行山空,空山聞水聲,碧潭衍飛瀑,縱橫密佈,形態各異。有貴州山水濃縮盆景的美稱,被谷牧副譽為“黔中一絕”。

景區分為水洞、旱洞和外景區三部分,兼具了黃果樹瀑布之雄、龍宮之奇與花溪之秀,集飛瀑、清泉、深潭、奇石、怪洞與天生石橋於一身,不過,綜觀這一景區,山中有水,水中有洞,洞中有潭,恐怕還是它的主要特色。有人説,天河潭景區把安順龍宮、織金洞、黃果樹的妙處集於一身了,只是具體而微罷了,這話也許不無道理。

水洞

水洞長1000餘米,半是人工半天然,登舟入洞,藉助稀疏的燈光和導遊的手電筒辨認着一處一處各各不同的景物,頗有一點神祕之感。洞盡船出,豁然開朗,但見茂竹修篁叢叢簇簇,一泓綠水微波不興,野趣天成,靜謐無聲,此處名“竹林翠溪”,宛如一世外桃源。旱洞共三層,滿布着形態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其第三層洞廳軒敞,一座天然石橋飛架兩懸崖間,人稱“奈何橋”,橋下即是深不可測的陰潭,景觀之奇特,令人叫絕。旱洞出口處,有苗寨一座,是專為旅遊者興建的,遊人儘可在此親身體驗一次苗家的婚俗。

水洞下游有卧龍湖,水清可鑑,湖邊排列着水車、水碾、水磨、“香粑車”等等往時鄉間常見的農家物,給人以既古樸又清新的感覺。與卧龍湖相連的是一處罕見的鈣化灘,足有200米長,灘面上瀑布流瀉,水簾溶洞星羅棋佈,植被茂密,堪稱喀斯特景貌的一絕。這一帶,春來桃花爛漫,夏臨蘭草吐芳,金秋野菊盛開,初冬火棘紅豔,一年四季,風景如畫。

旱洞

到了旱洞,涼氣就陣陣襲來了。知道這洞有個好聽的名字“崆靈洞”,可導遊卻告知我們已被改名為“雙龍洞”,問其緣由,卻是因為,新上任的地方官改的,呵呵,原來景觀也是要冠以“改革的”,好寫上某某題字之千古,不知是風景的幸還是不幸了。

旱洞共三層,滿布着形態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層層疊疊,很是壯觀,給我留下最深映像的當屬第三層的從天堂到地獄。在第三層寬大的洞廳拐角處,一座天然的石橋飛架在兩鍾乳懸崖間,名曰“奈何橋”。因為下得橋去,就是深不可測的陰潭,而因橋而分的上面卻是洞廳軒敞,意味天堂,這樣下去就被冠以“從天堂到地獄”,如此天成的景觀賦以生活的喻義,不得不叫絕阿。最是在橋的起腳出還有一個形似跪立模樣的石頭,被稱為請罪石,石頭的上方還有一酷似大刀的一斷石,據説乃是時刻對心腸不好的罪人給以懲罰。

藏經閣——位於天河潭重要景觀雙龍洞之一的旱洞內。

春滿人間——位於天河潭重要景觀雙龍洞之一的旱洞內。

高空滑翔

高空滑翔天河潭滑索全長400米,飛架於景色秀美的天河流水,南北兩岸懸崖高峯之巔,氣勢雄偉,穿梭高空之中,盡攬天河風情,美妙無比之感覺,直叫人爽心悦目,拍手叫絕。遊客美其名曰:“天下第一溜”。空中飛越時間約40秒,傳説中后羿曾由起點處頂峯飛到對面日月譚與嫦娥相會。如今還隱約能夠看到小白兔在對岸睡熟的樣子,尤其當凌晨有大霧迷漫之時,彷彿還可聽見嫦娥后羿竊竊私語。今天人們終於可以憑藉滑索追憶傳説中這個美麗的故事,有傳人攜手放飛,更顯人間天上之情趣。天河滑索地理位置非常便利遊客交通,遊客在欣賞完水、旱洞奇觀之後,就近可乘座滑索飛行至對面停車場,即可免去旅途之累,正是“一索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貴州天河潭導遊詞3

天河潭山水相連,山中有水,水中有洞,洞中有潭,除了欣賞明媚多姿的湖光山色和神奇的溶洞景觀,還可領略景色景物藴藏的文化內涵,實為奇特的旅遊勝地。至景區,一彎天生石橋雄跨壁立的兩山之間,氣勢恢宏。過橋洞,河水似自天而降,濤聲轟鳴,飛珠濺玉,形成一泓深潭,以此得名“天河潭”。穿瀑布、鑽彎洞、過小橋、看水車、訪農家,觀賞苗家姑娘親手織的精美刺繡;或去參觀離潭不遠的石砌圓形屯堡,一座座古代戰爭中防禦工事,在那兒,可以引起您的懷古遐思。

景區內的山之顛,架着一條鋼索,遊人可乘溜索穿梭於藍天之間,既可俯視景區全貌,又可領略懸空飛馳之感。景區附近民族村寨的石板建築,一番農家異境,頗具情趣。沿着香粑溝走去,可以尋覓到古老的民族文化足跡——香粑車、水車、水碾、水磨等代表物。景區內的龍潭洞由水洞和旱洞組成水洞乘船遊覽洞內奇觀,有如置身仙境。該洞全長約1000米,最寬處80餘米,最窄處僅為20米,洞頂最高處50餘米,洞內暗河水深處21米。洞內有石鐘乳、石筍、石柱等KARST景觀。旱洞為三層,曲長200餘米,洞中有一天然石橋——奈何橋,它連續在洞裏兩座懸崖之間,橋下是深不可測的陰潭,堪稱鬼斧神工,令人叫絕。洞內滿布玲瓏剔透,形態各異的鐘乳石,千姿百態。

天河潭原名天生橋,以蘆荻河經暗湖形成豎井深潭,穿天生石橋流出而得名。一九九0年初,花溪區委、區人民政府決定開發天河潭為風景旅遊區。經過兩年多的開發和建設,於一九九二年三月八日正式對外開放。景區面積1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薄層碳酸巖裸露地塊,褶縐頻繁,斷裂交錯,節理髮育和巖溶作用十分明顯。因而形成了這一帶河谷拐曲,溝壑縱橫,整個景區分為鈣化灘的瀑布觀賞、香粑溝水文化、水洞遊船和旱洞遊覽四大遊覽系統。

天河潭風景區自開放以來,十多年來,共接待中外遊客170多萬人次。中央領導田紀雲、鄒家華、谷牧、姜春雲、萬國全、秦基偉等曾到天河潭觀光遊覽,亦有張汀、謝孝思等各類知名人士到過天河潭,並留下了不少墨寶。最早發現和讚美天河潭的是著名詩人吳中蕃,曾留下天河潭八景詩,現已整理編印成書的有《名人頌天河潭》、《洞橋天生天河潭》和《吳中蕃詩萃詳釋》。尤以谷牧題寫的“黔中一絕”最為高度讚美天河潭之美景。現天河潭景區開發了中心區4.5平方公里範圍,隨着景區的不斷開發壯大和品位提升,全體幹部職工的素質也不斷提高,其知名度、美譽逐步擴大,天河潭的明天將會更美好。

天河潭風景區,自古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曾經是明末清初吳中蕃隱居之地,並留下了許多讚美的詩篇。但由於水患問題,一直沒能很好的開發利用。“最怕烏龍吹海螺,洪水灌滿木魚殼;牛馬衝進陰潭河,狗哭狼嚎鬼鬧坡。”這首民謠似乎已經慢慢遠去,但作為天河潭附近的村民對它仍然心有餘悸,它是天河潭1990年水利改造以前的真實寫照。

1990年起,花溪人民政府建立了天河潭開發工程指揮部,大力植樹造林,打通暗河通道,解決水患問題。

經過兩年多的開發和建設,於1992年3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天河潭從此成為了大家旅遊的好去處。

貴州天河潭導遊詞4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天河潭距貴陽24公里,景區內有一座天然生成的溶巖大石橋,高20米,寬約35米,足有8、9層樓房高。與貴州眾多的天生橋不同的,是橋旁有一個直徑50米的地穴,絕壁環繞,穴底是一潭深水,使得這天河潭更離奇。

在天生橋下不到50米就能聽到好似牛叫的聲音,原來這是一組引天河潭推動的一連串水碾、水車、水磨和香粑車運轉時發出的聲音。所謂香粑,就是製作蚊香和敬神用香的原料。

龍潭洞是天河潭的暗河溶洞,以前洪水暴發時,水流無處可去經常造成天災,後來人工把溶潭鑿通,成為今天的水洞,洞中佈滿石幔、石瀑、石筍。

貴州天河潭導遊詞5

各位遊客們,我是你們導遊xxx,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是貴州的天河潭景區。天河潭風景區位於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境內,距貴陽市24公里內兼具黃果樹瀑布之雄、龍宮之奇與花溪之秀,集飛瀑、清泉、深潭、奇石、怪洞與天生石橋於一身,渾然天成;農舍水車,小橋流水,野趣盎然,清幽宜人。天河潭[1]風景區,自古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曾經是明末清初吳中蕃隱居之地,並留下了許多讚美的.詩篇。天河潭是典型的薄層碳酸鹽巖裸露地塊,褶縐頻繁,斷裂交錯,河谷拐曲,縱橫深切;河牀上堆積的二十多處鈣化灘壩,串連着二十餘個溶洞,形成明河、暗洞、橋中洞、洞中湖、天窗、豎井、絕壁、峽道等複雜紛紜、多姿多彩的巖溶洞景觀。河水被阻塞,產生旋迴流,在強烈的溶蝕作用下,經歷千百萬年的漫長歲月,形成的“腹中天地闊”的龍潭洞龐大空間---地下天樓、天橋樓、鵲巢樓、月牙樓、海螺宮、潮夕潭、木魚潭等地下暗湖溶潭。進入景區,呈現在你眼前的是210米的鈣化灘瀑布,也是目前國內最寬的鈣化灘瀑布。瀑布下游這一段河叫香粑溝。瀑布飛瀉而下,在香粑溝河段那星羅棋佈,奇形怪狀的石灰溶巖洞,或迂迴婉轉,或奔騰跳躍,形成美水、浣沙洲、綰髻園、仙女出溶等景點。豐水時,瀑布如脱韁的野馬轟鳴而下,勢不可擋,在衝坑溶潭下濺起漫天水霧,蔚為壯觀。枯水季節,瀑頂上掛下滴的瀑布如絲如綹,在微風吹拂下,揚揚灑灑,連接鈣化灘的是卧龍湖,長長的龍脊──百步石橋浮現在湖中,湖水清澈如鏡,湖岸上桃紅柳綠,猶如世外桃源。

天河潭山水相連,山中有水,水中有洞,洞中有潭,除了欣賞明媚多姿的湖光山色和神奇的溶洞景觀,還可領略景色景物藴藏的文化內涵,實為奇特的旅遊勝地。至景區,一彎天生石橋雄跨壁立的兩山之間,氣勢恢宏。過橋洞,河水似自天而降,濤聲轟鳴,飛珠濺玉,形成一泓深潭,以此得名“天河潭”。穿瀑布、鑽彎洞、過小橋、看水車、訪農家,觀賞苗家姑娘親手織的精美刺繡;或去參觀離潭不遠的石砌圓形屯堡,一座座古代戰爭中防禦工事,在那兒,可以引起您的懷古遐思。

天河潭景區中有特色項目:高空滑翔。高空滑翔天河潭滑索全長400米,飛架於景色秀美的天河流水,南北兩岸懸崖高峯之巔,氣勢雄偉,穿梭高空之中,盡攬天河風情,美妙無比之感覺,直叫人爽心悦目,拍手叫絕。遊客美其名曰:“天下第一溜”。空中飛越時間約40秒,傳説中后羿曾由起點處頂峯飛到對面日月譚與嫦娥相會。如今還隱約能夠看到小白兔在對岸睡熟的樣子,尤其當凌晨有大霧迷漫之時,彷彿還可聽見嫦娥后羿竊竊私語。今天人們終於可以憑藉滑索追憶傳説中這個美麗的故事,有傳人攜手放飛,更顯人間天上之情趣。天河滑索地理位置非常便利遊客交通,遊客在欣賞完水、旱洞奇觀之後,就近可乘座滑索飛行至對面停車場,即可免去旅途之累,正是“一索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20xx年xx月xx日,天河潭風景區通過aaaa審核評定,正式進入國家aaaa級旅遊區行列。

貴州天河潭導遊詞6

走這邊的時候我們客人往外邊靠了..小心碰頭.......

好....我們客人別慌走,抬頭注意看下左上方.它是一塊照妖鏡...哈哈,嚇到大家了吧.其實呀它是塊選美鏡,走過的時候別忘了照一照,回去之後青春永駐咯......

前方的是麒麟迎賓,麒麟是民間的吉祥物.話説摸摸麒麟頭,升官發財不用愁了.這麒麟還為你們準備一份禮物,大家找一下這禮物,告訴大家是一個大蛋糕...嘿嘿...就在我們的頭頂上方,是一個倒掛的哦....有客人想吃嗎,想吃的話看着辦吧.....

就在我們前方的這個大廳是溶洞裏海拔的一個廳了,那大家猜下海拔有多高啊?其實海拔有1380米左右......叫做青蛙廳,那就在我們的左前下方就有隻張開大嘴巴的大青蛙咯,不過是隻獨眼蛙,只有一隻眼睛咯,還是半透明的......

剛才我告訴過大家我們是上天堂,可是走到這我們的餓天堂之旅將要結束了,接下來我們要到閻羅王的奈何橋上瀟灑走一回了....不過在告別這美麗天堂的同時還有最後一個景點,它是我們貴州省的黃果樹瀑布的一個小縮影,名叫紫金閣...上面有一層閃閃發光礦物質結晶體,象人工撒上一層碎金子一樣美麗極了.....

好,可要注意了.我們是下地獄哦,不能開玩笑哦.注意安全.....在這裏啊我們還可以見到藏經樓,也就是唐僧珍藏經書的地方,你們看這唐僧也太糊塗了.下山化緣太沖忙連自己的八角帽都還掛在上面.......就那亮紅燈的地方..

我們客人也下完地獄了.大家回頭去看下奈何橋吧,它就是一座天生橋,就由山崖兩邊的巖石結合形成的....我們走到這已經走了1200米了,彆着急出去哦.還有6000....

好...後面這一段是96年才開放的,還沒名字就讓我們客人來幫它取名吧..發揮想象哦...

接下來我們要穿越時空通往人間,這美麗的時空隧道本來是很狹窄的最後人工把它給擴大了.......

走上來後有個小潭名叫月牙潭,主要就是參觀一下水中的倒影,這巖層的倒影看上去就象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峽谷似的,其實水深不深,最深的地方只有10釐米...最淺的地方有3到4釐米.......

好了,各位咱們1800米的行程也就遊玩了,我的講解到此結束,那祝大家玩鍀愉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