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天安門導遊詞5篇合集大全

欄目: 導遊詞 / 發佈於: / 人氣:2.33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遊,常常要根據講解需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由引言、主體和結語三部分構成。優秀的導遊詞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天安門導遊詞5篇合集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安門導遊詞5篇合集大全

天安門導遊詞5篇合集大全1

天安門始建於1420年(明永樂十五年),是中國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原名承天門,表示皇帝“承天啟運、受命於天”。後兩次毀於大火,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建後,更名為天安門。亦被尊稱為“國門”,是明、清兩代舉行重大典儀的地方。

天安門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通高34.7米,城門五闕,重樓九楹。城樓大殿屋頂覆蓋着金碧輝煌的琉璃瓦,大殿垂脊裝飾有騎雞仙人和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等九種栩栩如生的走獸。大殿內雕樑畫棟,60根巨柱整齊排列,代表着天干地支,以表示江山永固;南北兩面為菱花格扇門窗,懸掛於樑柱間的17盞玻璃宮燈古樸典雅。天安門前建有金水橋、華表、獅子,雕有精美的蟠龍儀鳳。天安門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精華,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堪稱建築藝術的精品。

1949年10月1日,主在天安門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掀開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在改革開放的新的歷史時期,天安門以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藝術藴涵,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

天安門導遊詞5篇合集大全2

天安門城樓位於偉大祖國首都北京城的中心,是中國古代最壯麗的城門樓,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矚目。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這裏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天安門原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叫承天門,寓意"奉天承運"、"受命於天"。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改建,更名為天安門。

天安門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總高34.7米。城樓上60根巨柱高聳,金磚鋪地,一平如砥;南北兩面均為菱花格扇門;天花、門拱、樑枋上雕繪傳統的金龍彩繪和吉祥圖案;大廳內一盞重450千克的宮燈和16盞重350千克的輔燈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新中國成立後,天安門城樓經過了4次較大的修繕,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國家舉行重大慶典和集會的場所。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天安門已成為中國的象徵,是全國各族人民嚮往的地方。

天安門導遊詞5篇合集大全3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原為明清王朝宮廷廣場,新中國成立後擴建為面積約44萬米2,可容納100萬人集會的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碑和紀念堂等具有民族風格的現代建築環列廣場。

天安門原為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原名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後稱天安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通高33.7米,城樓重檐飛翹,雕樑畫棟,黃瓦紅牆,異常壯麗。進天安門就步入了皇城,皇城是皇家宗廟、社稷和禁園所在。按“左祖右社”的宗法禮制,天安門東側建有太廟,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廟,今改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西側建有社稷壇(北京六壇之一),為明清兩朝帝王祭祀土地神之場所,今為中山公園。

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中心,1958年4月落成,碑通高37.94米,用17000多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雄偉壯觀,莊嚴肅穆。

人民大會堂於1959年建成,有萬人大會堂,五千人宴廳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省(市、區)的會議廳。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於1959年建成,其建築合為一體;收藏並陳列中國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

紀念堂於1977年落成,由北大廳、瞻仰大廳、南大廳組成,瞻仰大廳是紀念堂的核心部分。

天安門廣場是我國近現代政治活動中心。20世紀以來,我國爆發的“五四”、“一二·九”等偉大革命運動均發源於北京,並且都在天安門廣場留下了它們歷史的輝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及新中國成立初期每年慶祝“五一”、“十一”遊行均在此舉行。莊嚴的天安門是我國現代史最忠誠的見證者,是當代中華民族的象徵。信步天安門廣場,每個炎黃子孫都會產生一種凝重的歷史感和民族自豪感。

天安門導遊詞5篇合集大全4

天安門城樓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北端,是北京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個區域的分界點,面臨長安街。天安門城樓是中國古代最壯麗的城樓之一,同時具有重大的的政治意義。

天安門城樓對面是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

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這裏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天安門城樓圖案出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

天安門城樓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城樓上60根硃紅色通天圓柱,地面金磚鋪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濃郁的牆台,上有兩層重檐樓,有黃色琉璃瓦,東西九間,南北五間,象徵皇權的“九五之尊”。天安門城樓南北兩面均為菱花格扇門;天花、門拱、樑枋上雕繪着傳統的金龍彩繪和吉祥圖案;貼金的“雙龍合璽”彩錦,團龍圖案的天花藻井,使整個大殿莊嚴雄偉,金碧輝煌。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天安門導遊詞5篇合集大全5

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徵,它位於天安門廣場北端,始建於500多年前的明代,當時它並不叫天安門,而叫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當年規模也很小,明末毀於戰火。清順治年間,即公元1651年重建後,才有了今天的規模,且改名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

在明清天安門是舉行“金鳳頒詔”的地方。所謂金鳳頒詔,即是皇帝下聖旨後,由專人在天安門城樓上把聖旨放在一隻木製“金鳳”的口中,然後從城樓正中垛口用黃絲帶將“金鳳”放下,城樓下有人以用雲朵裝飾的漆盤接旨,送到禮部抄寫後告示天下。

也是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偉大領袖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那是全中國人民期盼已久的日子,隨着國歌的奏響,隨着五星紅旗的升起,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天安門城樓高33.7米,建築等級很高,這從城樓的殿頂形式、彩繪等處都表現出來,處處顯示着當年皇家的威嚴,城樓開五個門洞,正中門洞上懸掛着的巨幅油畫像。在天安門城樓前對着五個門洞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叫做金水橋。正中最寬廣的一座名為御路橋,供皇帝出入專用;其東西兩側的兩座橋為皇族橋,就是專供皇親國戚們通行的橋;再兩側的石橋為品級橋,凡三品以上大臣才可通過。小官、雜役怎麼辦?對不起,那年代官大一級壓死人,官小一級跑斷腿,小官小吏只能跑跑腿,從當年東側太廟及西側社稷壇旁的兩座小石橋通過金水河再到大內。除金水橋外,天安門前陳設二對石獅,它們像衞士一樣威嚴守衞着天安門,除此以外還有一對象石柱一樣的陳設物,大家知道它們叫什麼名,是做什麼用的嗎?對了,它們的名叫華表。現在我們從地下通道過馬路,過一會兒我給大家講一講華表的歷史

(在華表旁)

各位請看,這就是華表。最早的華表出現在堯舜時期,是木製的,當時稱其為“誹謗木”。哎!各位別誤會,當時的“誹謗”不是誣陷別人的意思,而是“納諫”的意思,即為了徵求民眾的意見而設於路邊的木樁,人們可以在木樁中寫下自己對當權者的意見及建議,以示“參政”。華表在當時又被稱“表木”,即我們今天的路標,用以給人們提示方向。到了秦漢,“誹謗木”還在,但再沒有人敢“誹謗”當權者了,它的質地從木製變成石制,位置也從路旁搬到了帝王宮殿的門口。後來,“誹謗木”便成了當時帝王們顯示權利的特殊陳設品,用以標榜自己有堯舜之賢、廣納民意。又將“誹謗木”更名為華表,並用雲龍紋裝飾柱身,上插雲板,用以“華”飾宮殿之外“表”。在華表的頂端,坐着一個象龍一樣的小動物,名叫“吼”,生來就喜歡登高望遠,據説這小動物很靈異,能提醒帝王們勤政。大家也許要問,吼是怎麼提醒帝王們勤政的呢?先別急!請大家記住天安門前這兩隻“吼”面朝的方向,我們馬上去尋找答案。

(在天安門內東側的一隻華表旁)

好啦!各位,這便是答案了。請看,在天安門後也有兩隻華表,可華表上的“吼”可不再往南(外)看,而是往北(裏)看了,對吧?為什麼呢?因為這裏的吼名叫“望君出”,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沉迷於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生活,要走出深宮,去體查民情,希“望”國“君”走“出”去、看一看。天安門前的那一對吼叫“盼君歸”意思是指提醒皇帝不要在外面留戀青山秀水,不思國事,“盼”望國“君”早日“歸”政。現在大家知道吼是怎麼提醒皇帝門勤政的了吧?但這只不過是人民美好的願望,真的皇帝是怎麼生活的呢?那就讓我們去皇帝的家——紫禁城去串個門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