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熱門】八達嶺長城導遊詞

欄目: 導遊詞 / 發佈於: / 人氣:3W

作為一名優秀的導遊,時常需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講解詞。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達嶺長城導遊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八達嶺長城導遊詞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1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遊覽的導遊,我姓謝,大家可以叫我小謝,今天,我們來遊覽長城,由於它建在崇山峻嶺間,有一些危險,所以,請大家聽我的指揮來遊覽,也請大家多多包涵。

好,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城腳下,長城最早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後來,由於年代久遠和歷史原因,有些地段的長城已經殘破不堪了,現在,保存較好的有明十三陵長城和八達嶺長城了,我們現在攀爬的長城是八達嶺長城,是明代最具代表性的一段長城,海拔高度1015米,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説起長城,大家會想起一個動人的傳説,從前有一個名叫孟姜女的女子,她的丈夫範杞梁被抓去修長城,孟姜女歷盡千辛萬苦去找他。才知道她丈夫早就累死了,孟姜女很傷心,就在長城下哭了三天三夜,她哭到哪裏,長城就塌到哪裏,這就是著名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大家來猜一猜,孟姜女哭倒的是那一段長城?哈哈,猜不出吧!我來告訴你們吧,這只是一個傳説,我也不知道答案,大家以後可以想一想喲!哎呀!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了最高點了,也到了大家該自由遊覽的時候了。毛主席曾説過:“不到長城非好漢”。那諸位都是好漢嘍!下面,請大家自由遊覽,兩個半小時之後,我們還在這裏集合。由於長城的地勢險要,所以請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隨意攀登長城兩邊的垛子,否則可能會有墜落的危險。遊客們,再見!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2

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今天由我為大家作解説,大家可以叫我張導,我們現在正前去的是被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萬里長城.

説起長城,那可是歷史悠久,!它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了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主要遺址為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歷代長城為21196.18千米,經仔細測量,明長城總長為8851.8千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汗水與智慧凝成的,它是我國曆史久遠的見證,大家知道宇航員進入太空後,第一眼看到的中國的什麼嗎!那便是萬里長城!它與意大利的羅馬鬥獸場、利比亞沙漠邊緣的亞歷山大地下陵墓等被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同時,萬里長城與1987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關於長城,他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那就是《孟姜女哭長城》,它主要講的是一位書生為逃離修築長城的苦工,四處逃亡,逃進了一個叫孟姜女的姑娘家,他倆結婚才三天,書生就被抓走了,孟姜女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長城!卻得知書生已經死了,她傷心欲絕,直哭了三天三夜,忽然只聽轟隆隆一陣巨響,孟姜女把長城哭倒了。

快看,長城像一條長龍,縱橫交錯,在山巒之間,真是壯觀無比!那烽火台屹立在長城上,像哨兵一樣!百聞不如一見!兩小時後集合,去吧!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3

尊敬的遊客們:

你們好,歡迎來到北京的八達嶺長城遊玩,我是咱們這個團隊的導遊。我姓林,你們就叫我小林吧。遊覽長城時請注意,不能再牆上亂塗亂畫,破壞環境。

現在,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雄偉的八達嶺長城。這段長城,高大堅固,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這段長城,最有名,最壯觀,保護得也最為完好。

當你們看到長城時,一定會問:長城是有什麼建成的呢?讓我來告訴你吧:長城是由許許多多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大家請看,我們現在踏着的這條路很寬,五六匹馬可以並行。請往我們的左右兩邊看。這些垛子有兩米多高,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

大家一定想聽聽長城悠久的歷史吧,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在春秋戰國時期,有許多諸侯國因為想得到皇帝的寶座,想方設法吞併別的國家。各個諸侯國為了不讓北方的外入侵,就建造了長城,明朝時又重新加固。他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裏,真是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啊!

各位遊客們,毛主席説過:“不到長城非好漢。”現在,大家自由活動,好好體驗一下當好漢的樂趣吧。兩小時候到我這裏集合,祝大家旅途愉快!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4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遊的導遊小王,在我們登上長城之前,我提醒大家:不要亂丟垃圾,不在長城上亂塗亂抹,請一定注意安全。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現在我們腳下的這一段長城是明朝建的,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前面的這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呼應。因為那是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無數的肩膀和雙手,一步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所以累死和摔死了很多人。

有一個傳説,説的就是一個人叫孟姜女,她的丈夫被抓去修長城,幾天後就累死了。但他們是偉大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就説過:“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但更偉大的是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他們用勤勞、智慧和力量建造出了舉世無雙的長城。

我們站在高高的城樓上,舉目眺望,羣山蒼翠,葱蘢蓊鬱,長城在疊翠而險峻的山上,迤邐遠去,伸向遠方,與碧空相接,更加顯得更加顯得氣勢磅薄。

本次旅遊到此結束,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再來,謝謝大家!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5

剛才我們所看到的那條鐵路就是由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由詹天佑設計的京張鐵路。因為八達嶺地區地勢複雜,技術難點很多,所以詹天佑所設計的人字型鐵路,成功解決了火車不能直接爬坡和轉彎的難題,而打通長達1091米的隧道也令中外人士歎服。現在在青龍橋火車站樹立的銅像就是詹天佑的,還有紀念碑。

關溝因為居庸關而著名,我們可以看到前面宏偉的建築就是居庸關,它的名字起源於秦朝,以秦始皇遷徙“庸徒”在這裏居住所以得名。在關內,有一個著名的漢白玉石台,就是雲台。它是元代的一坐過街塔,上邊原來有三座藏式佛塔,在後來的地震中毀壞了。明代又在原處]建立了泰安寺,而在康熙年間又被毀了,只留下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柱礎和望柱。雲台的面積有310平方米台下的券門上刻有獅、象、四不象、金翅鳥等浮雕,分別代表了佛教密宗五方五佛的座騎,還有天龍八部護法天神的浮雕。內壁上還有四大天王浮雕和神獸圖案,券頂上還佈滿了曼陀羅的圖樣,花中刻有佛像,共2215尊。還有六種文字鐫刻的《陀羅尼經咒》和《造塔功德記》,這些都是元代的藝術精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的傑出代表,因為這裏四通八達,故成為八達嶺。可能大家會問,為什麼要講長城修築在這裏?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八達嶺地區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僅守衞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師的西北大門。

我們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側陳列着一門大炮,名為“這時威大將軍”。這門炮炮身長2.85米,口徑105毫米,由於中炮身上鑄有“敕賜神威大將”而得名。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見當時的`軍工業是比較發達的。

北8樓是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樓,高達888.9米,建築也很有特色。原來還可登上敵樓觀山望景,但目前為了保護文物封了樓門。

從關城城台到南峯的最高處南4樓,城牆長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別是南3樓至南4樓之間,山脊狹窄,山勢陡峭,長城逶迤400多米。城頂最險處,坡度約為70度,幾乎是直上直下。南1樓和南2樓,都沒有修復二層,從南3樓遺存的柱礎看,原來也有鋪房。

南峯長城以南4樓地勢最高,海拔803.6米。登樓眺望,長城自西南向東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蒼龍,宏偉壯觀。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國著名的長城專家羅哲文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時詠的詩;千峯疊翠擁居庸,山北山南處處峯。鎖鑰北門天設險,半哉峻嶺走長龍。從南4樓到南7樓,高度逐漸下降。南5樓與南6樓之間在長城的內側距城牆30米的山脊上,聳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貴州省修復長城紀念碑亭”。南6樓是一座鋪房,鋪房建在上層的頂上,面闊三間,硬山頂,紅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瓏。這大概是當年“千總”的指揮所。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6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自戰國時期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想而知,沒有大量的人羣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各位旅客,大家好!很榮幸由我來率領大家旅遊世界

八大奇觀之一的長城。長城是我國古代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公元前七到三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相互吞併,構成羣雄並立不時混戰的場面,他們在本人的邊境,先後築起長城以自衞。如楚率先在南陽地域築方城數百里;齊則在山東從平陰到東海邊琅琊台築長城,又沿黃河故道築堤為城;中山、魏、韓、燕、趙、秦等國,各修築長城數百里至數千裏。事先長城總長已上萬裏,不過是分散各自獨立而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六國後,一方面拆毀諸國間的長城,另一方面為防北邊匈奴,又調動軍民上百萬人,命大將蒙恬督築長城,西起洮河沿黃河向東,再按原秦、趙、燕長城走向不斷到遼東,綿亙萬餘里,成為我國最早的萬里長城。 當前歷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長城東起遼寧丹東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市。長城的總長度為8851.8千米,其中人工牆體長度為6259.6千米,

壕塹和自然構成長度為2592.2千米。 在説話間,我們的長城已佇立在我們面前,祝大家玩得愉快!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蹟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的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今天的長城,早已失去軍事價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廣大中外遊客,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隨着旅遊業的發展,長城這一中華民族的象徵,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會煥發出新的生機。以更優質的旅遊服務、更優美的旅遊環境迎接着大家的到來

各位親愛的遊客,大家早上好!歡迎來到八達嶺觀光

景區遊玩,我是李導遊。今天,我很高興能帶你們去長城遊覽。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翻越巍巍羣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今天我們遊覽的只是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段——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的傑出代表,因為這裏四通八達,故稱八達嶺。可能大家會問,為什麼把長城修築在這裏?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八達嶺地區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僅守衞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師的大門。

有一句話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剛才説了這麼多關於長城的事情。大家一定等不及要到長城遊覽一番。不用着急,馬上您也要成為好漢了。八達嶺長城有三台兩牆組成的,什麼是三台呢?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吧!三台分別是城台、敵台。其中城台構造非常簡單,只是駐守的官兵避寒的地方。那敵台的構造相對就要複雜一些,分為兩層,下層是由回井等字形組成,上層有垛口和望孔是觀察軍情和射擊用的,所以這裏也具有防禦敵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煙台。是不和長城相連的獨立建築。一旦敵人來犯,就點燃烽火通報軍情。明朝的時候,還對烽火與敵人的關係作了嚴格的規定:敵人百餘個,燃一煙點一炮;五百人,燃兩煙兩炮;千人以上,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煙四炮。就通過這種方式,在邊關的軍情能夠飛速的傳到皇宮大內。

回頭看看那雄偉的長城,這麼快就要説再見了,是否有一點依依不捨呢?如果有機會能夠再來遊覽,我一定再來給你們當導遊。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7

各位親愛的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 朱倩妤,現在您所乘坐的汽車是通往中國第一名勝和中國旅遊點的代表——— 長城。

長城,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它縱橫交錯,綿延起伏於中國遼闊的土地上。東西相距長達5000多公里,因此被稱為萬里長城,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得見的人工工程”。美國前總統里根曾讚歎道:“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傳奇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麼樣的智慧和力量。”下面就讓我們一同去感受長城的雄偉吧。

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着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供?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300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呼應。關於長城,它還擁有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秦朝時期,有個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在自己家裏的葡萄架下發現一個名叫範喜良的人,是逃難的,因為當時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到處抓壯丁做勞工,孟姜女把範喜良救了下來,並結為夫妻。成親那天,範喜良被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孟姜女一路吃了不少苦頭去尋找丈夫,卻聽到長工們説:“已經死了,屍首已經填了城腳了!”猛地聽到這個噩耗,孟姜女痛哭起來,整整哭了3天3夜,天昏地暗,天地感動。天越來越沉,只聽到“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範喜良的屍首。

長城,用“舉世無雙,獨一無二”來形容它,一點也不過分。今天,就讓我們懷着“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心態登上它,領略它的雄偉、壯觀。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8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我們今天的第一站就是長城。唐代李益曾言一首《登長城》:漢家今上郡,秦塞古長城。有日雲長慘,無風沙自驚。當今聖天子,不戰四夷平。常言到不登長城非好漢。然而我們終於來到長城上了。在此我要向諸位介紹一下長城的概況。

長城位於北京的北面,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各個諸侯國為了互相防禦,就在自己境內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築長城.秦始皇嬴政在統一中國後,為了防禦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將各諸侯國的長城連接起來,並將其延長,號稱“萬里長城”.

我國曾經出現了三個修築長城的高峯,分別是秦長城,漢長城和明長城。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八達嶺長城就是明長城的一部分.長城在我國古代最原始的目的雖然是防禦,但是它同時還起到了其他的作用.第一就是軍事作用,第二則是經濟作用,它不僅促進了屯田的開發和北疆經濟的發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居樂業,第三是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此外,它還保護了通訊和促進了對外開放。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蹟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的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法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遊客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您向遠處看,可以發現這裏的長城分為南、北兩峯,蜿蜒于山脊之上,龍騰虎躍、氣象萬千,景色十分壯觀。往下面看是有兩個門洞和U字形的城牆緞怕讞甕城。在甕城牆上內外兩面都有垛口牆,四面拒敵。倘若敵人攻破關門湧入城內,將受到四面守城將圍殲,敵人如落甕中。甕城是長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險要的交通要道上。八達嶺的甕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勢,東低西高,東窄西寬,僅有5000平方米。甕城內無井,水源缺乏,平常駐兵不多,守城部隊駐在西北三裏的岔道城。甕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館”,是供皇帝路過駐蹕或官員停留住宿的。甕城兩門之間相距63.9米,西門楣題額“北門鎖鑰”,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經講過。城門洞上,古進安裝有巨大的雙扇木門,門內安裝有木頂柱和鎖閂。平時,大門敞開,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戰時城門緊閉,嚴實堅固;一旦發出反擊號令,城門洞又是千軍萬馬發起衝鋒的出口。甕城的東門楣題額為“居庸外填”,修建於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鎮”關城的城台上,原來嵌有一塊石碑,為明朝萬曆年間刻制。從碑文可以看一帶長城,先後經80多年時間才完成。這碑中還記錄着修築長城的時間、長度、主持官和管工頭、燒頭、窯匠頭、泥瓦匠頭和名字,以明確責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們中以看到來往不斷的車輛和從門洞穿過的遊人。這裏不僅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防禦關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從這裏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慶,西北往宣化、張家口,“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八達嶺也因此得名。

北8樓是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樓,高達888.9米,建築也很有特色。原來還可登上敵樓觀山望景,但目前為了保護文物封了樓門。 唐代汪遵的《長城》説到,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從關城城台到南峯的最高處南4樓,城牆長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別是南3樓至南4樓之間,山脊狹窄,山勢陡峭,長城逶迤400多米。城頂最險處,坡度約為70度,幾乎是直上直下。南1樓和南2樓,都沒有修復二層,從南3樓遺存的柱礎看,原來也有鋪房。 南峯長城以南4樓地勢最高,海拔803.6米。登樓眺望,長城自西南向東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蒼龍,宏偉壯觀。從南4樓到南7樓,高度逐漸下降。南5樓與南6樓之間在長城的內側距城牆30米的山脊上,聳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貴州省修復長城紀念碑亭”。南6樓是一座鋪房,鋪房建在上層的頂上,面闊三間,硬山頂,紅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瓏。

今天的長城,早已失去軍事價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廣大中外遊客,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隨着旅遊業的發展,長城這一中華民族的象徵,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會煥發出新的生機。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古代建築工程的傑出代表。 登上八達嶺長城,極目遠望,山巒起伏,雄沉剛勁的北方山勢,盡收眼底。長城因山勢而雄偉,山勢因長城更加險峻。遊客們,現在我們已經開始順勢走下長城。遊客們!踏着這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你有沒有感受到古長城留下來的氣息呢。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9

各位遊客大家好:

大家好!

我是導遊嚴皓星,歡迎大家到八達嶺景區觀光旅遊。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望各能在八達嶺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遊客們,我們現在來到了一條“長龍”的面前,它就是長城。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長呢!你們現在聽了是不是目瞪口呆了?爬上長城你們會更大吃一驚,想去嗎?那就跟我Let,sgo!

親愛的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龍”的背上,這條龍是用巨大的城磚和條石築成的,它的背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都能並行。你們看,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t望口和射口,是供瞭望和射擊用的。古時候,國家之間打仗時,我們就站在“龍”的背上。砰啪啪”把敵人打的落花流水。

遊客們,現在南峯長城以南4樓地勢最高,海拔803。6米。登樓眺望,長城自西南向東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蒼龍,宏偉壯觀。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國著名的長城專家羅哲文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時詠的詩;千峯疊翠擁居庸,山北山南處處峯。鎖鑰北門天設險,半哉峻嶺走長龍。從南4樓到南7樓,高度逐漸下降。南5樓與南6樓之間在長城的內側距城牆30米的山脊上,聳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貴州省修復長城紀念碑亭”。

現在,遊客們可以自己遊覽長城,50分鐘回來,要注意安全。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10

各位遊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著名的八達嶺長城觀光旅遊!我是長城旅遊公司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彭導遊”,很高興今天能跟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

下面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長城。

長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結晶。它像一條巨龍蜿蜒在崇山峻嶺之中。景色十分壯觀。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全長一萬三千多裏。

八達嶺長城由三台兩牆組成,三台分別是城台、敵台和烽火台。其中城台構造非常簡單,是給駐守的官兵避風寒的地方。敵台的構造相對就要複雜一些,分為兩層,下層是由田、井、回等字形組成,上層有垛口和望孔是觀察軍情和射箭用的,而且敵台之間都修有通道,可以相互照應,所以這裏也具有防禦敵人的功能。

迎着梯子往上走就是烽火台啦!它又稱狼煙台,打仗時,如果有敵人進犯,瞭望士兵便會跑上狼煙台點燃狼煙發出信號,遠處的士兵看到信號後就會過去支援。

好了,長城的大體情況就向大家介紹到這裏,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我提醒一下注意事項:為了保護長城的生態環境,請大家不要在長城上亂塗亂畫、隨地亂扔垃圾。

最後祝大家在長城上玩得開心!謝謝!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11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大家稱呼我何導吧!

我們現在即將來到八達嶺長城,請大家下車時不要擁擠,依次排隊下車,注意安全。

請看,這裏就是八達嶺長城。請跟緊我,不要走丟。注意了,我來到了長城的堡壘上,這裏有方形的射擊口和瞭望口供射擊和瞭望用。這個是垛子,是古代戰爭的防守工事。這裏我提醒大家不要在城牆上亂塗亂畫,不要隨地丟垃圾。後面的這位大爺好像有點走不動了,我們先來休息一下吧。順便給大家講一下烽火台的由來

很久以前根本沒有烽火台,傳遞信息都是用棒子一台一台的傳下去。

有一天夜晚,悶雷滾動,敵方突然襲來,雷雨聲和兵器撞擊聲,淹沒了棒子報警的聲音,秦始皇冥思苦想,抬頭一看,看見農村屋頂燒飯的炊煙,就帶領一羣老百姓修建烽火台。

好了,現在大家自由活動一會兒,不要走遠,4點半到那邊高山的烽火台上集合。請大家注意安全,一會兒見。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12

各位旅客:

大家好!

很榮幸由我來帶領大家遊覽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長城。長城是我國古代千千萬萬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公元前七年到第三世紀的春秋戰國,是各諸侯國互相“吞併”的時期,形成羣雄並立不斷混戰的局面,他們在自己的邊境,先後築起長城以自衞。中山、魏、韓、燕、趙、秦等國,各修築長城數百里至數千裏。當時長城的總長已長上萬裏,不過是分散各自獨立而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命大將蒙恬督築長城,西起洮河沿黃河向東,再按原秦、趙、燕長城走向一直到遼東。

以後歷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長中人工牆體長度為城的總長度為8851.8千米,其6259.6千米,壕塹和天然形成長度為2592.2千米。

在説話間,目的地—長城,已佇立在我們面前,祝大家玩得愉快!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13

各位朋友,首先祝賀大家要成為真正的“好漢”了,因為今天我們將登上北京的八達嶺長城,真正領悟到“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意境。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中國人的驕傲,這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防禦性建築。長城最早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經兩千多年,它貫穿中國北部,蜿蜒曲折,氣勢磅礴,是從太空中能用人眼睛看到的兩處人類奇蹟之一。大家都知道有首歌唱到:“萬里長城萬里長……”那麼長城到底有多長呢?真有萬里長城嗎?在中國的歷史上只出現過一條萬里長城嗎?

中國歷史上的萬里長城可不止一條,其長度也不一樣。最早的長城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稱齊長城,緊接着,出現了楚長城。後來燕、趙、秦等國也紛紛建起了長城,防禦北方的少數民族。但這些長城的長度都沒有超過一萬里,所以不能稱為“萬里長城”。中國歷史上真正的萬里長城出現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為了能夠保住江山,萬世相傳,剛剛登上皇帝寶座的秦始皇便派太子扶蘇和大將蒙恬北上,將各國的長城連接、加固,並加以延長,從而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條名副其實的“萬里長城”。它綿延一萬餘里,史稱秦長城。

到了漢代,漢武帝一方面派大將軍衞青、霍去病討伐匈奴,另一方面又派張騫出使西域,對周圍的少數民族地區採取恩威並重的策略。不僅如此,為了“不叫胡馬度陰山”,不但加固了原有的秦長城,又在原秦長城以北築了一條外長城,使得長城的長度達到近2萬里。漢長城是我國曆史上最長的長城。繼漢之後,許多朝代都修過長城,在明朝之前只有兩個朝代沒有修過長城,您知道是哪兩個朝代嗎?

歷史上,唐朝和元朝沒有修過長城,原因是大唐國力強盛,外交成功,外藩稱臣,長城存在的區域兩側都是大唐國土,所以沒有修過長城。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是以武力征服全球的強國,也是我國曆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誰人敢犯?再加上蒙古人就是自長城以北打進中原,又何必自築高牆而斷其路呢?

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修長城的朝代是明朝,明太祖從蒙古人手中奪取政權,定都南京,為了加強邊防,抵禦蒙古殘餘勢力的侵犯,故在即位後便派大將徐達及四皇子朱棣,北上修築長城。明代共大修長城十八次,先後歷時150多年,才大功告成,這就是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的這一段明長城,全長12700多裏,這便是我們今天所説的萬里長城。

請大家注意安全!不要亂丟垃圾!

下面是長城的傳説:

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卻人抬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裏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

大家正在長噓短歎,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眾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來後,眾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工期。眾工匠為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併成為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此次旅行結束,再見!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14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河南油田虹橋旅行社的殷導遊。今天由我來帶着大家遊覽長城。

遊客們請注意了。我們正前方就是長城。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長城全長一萬三千多裏。

遊客們,現在我們站在長城上,那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下長城的結構吧!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八達嶺地勢險峻。可長城卻是高大堅固。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大家看!這座方形的堡壘。打仗時屯兵們可以相互呼應。

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不知道大家聽説過孟姜女哭長城這個傳説沒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範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孟姜女既着急又擔心。日子一天比一天冷。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範杞梁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這個故事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今天我們就參觀到這,請大家把自己的垃圾裝到塑料袋裏,帶走。希望今天成為您美好的回憶。

八達嶺長城導遊詞15

尊敬的遊客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卓越旅行團的姜楠。大家可以叫我“小潤”或“姜導”。我很榮幸能夠成為大家的導遊。俗話説—“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今天,我就帶大家去一睹八達嶺長城的真面目。

長城位於北京市,它有一萬三千多公里。本來是為了抵禦敵人的攻擊而建造的,而現在國家的軍力很強,所以長城就成了一處景點。你們看,長城很寬,它能容納5、6匹馬並肩同行,一點兒都不擠。它不僅寬闊,幾千年下來,也毫髮未損,非常的堅固。

請低頭仔細看一看我們腳下踩得磚頭,遊客們,它們平均有兩三千斤重。請你們仔細想想,在一個沒有起重機的年代,它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它們靠着無數的人民,靠着一雙雙手一磚一瓦的砌成的。朋友,您一定會感到震驚,畢竟長城是他們的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啊!

遊客們,抬頭看看那巨大的烽火台,它是當年屯兵的堡壘。它們兩兩之間相距100多米,上面的狼煙是士兵們的專屬信號,當時沒有手機這種通訊工具,就靠放狼煙來通知其他士兵。

關於修築長城,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孟姜女哭長城。在故事裏,一個名叫範喜良的男子與孟姜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好景不長,一天,一些官兵抓走了範喜良,説是要讓他去修建長城。孟姜女見丈夫遲遲不歸,就出去打聽他的下落。一個路人告訴着急的孟姜女:“他不幸累死了,被其他人埋在長城下面。”孟姜女難過極了,噙着淚水,一步一步走向長城。她再也忍不住了,嚎啕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那眼淚把一段長城沖垮了,範喜良的屍骨露了出來。於是,孟姜女背上丈夫的屍骨,回家去了。

關於長城,我大部分已介紹完畢。剩下的時間請大家盡情遊玩,3小時後原地集合,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