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介紹安徽牯牛降導遊詞範文

欄目: 導遊詞 / 發佈於: / 人氣:1.95W

作為一位出色的導遊人員,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導遊詞,導遊詞是講解當地的基本情況,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如何把導遊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介紹安徽牯牛降導遊詞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介紹安徽牯牛降導遊詞範文

介紹安徽牯牛降導遊詞範文1

中國南方並存着兩種文化單元--吳越文化和荊楚文化,受兩大文化的影響和衝撞,安徽南部和江西西北部分別形成了徽文化和贛文化。在地處皖贛交界的牯牛降地區,則可以看到這兩種文化相互交融的奇特形象。

如果把牯牛降看作是一個界點,那麼它不僅是地質上的界點,同樣還是文化風情上的一個界點。山北安慶,是黃梅戲的故鄉;山南徽州,則是徽劇的故里。唯有目連戲是牯牛降大山南北共同擁有的戲曲。與關漢卿、湯顯祖齊名的明代大戲劇家鄭之珍,以牯牛降周邊環境和民俗風情為背景,創作的《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是中國戲曲發展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並由此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目連戲,與儺舞並稱為中國戲曲“活化石”。

戲曲事業的繁榮,推動舞台建築的快速發展,古戲台羣堪稱古徽州一絕。祁門有閃裏坑口會源堂、新安株林餘慶堂古戲台等11座。這些罕見的古建築至今保存完好,不啻於一部完整的徽州舞台史。位於皖贛邊界的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餘慶堂古戲台,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古戲台佈局嚴謹,造型古樸,素雅端莊,雕飾精美,乃徽州建築之瑰寶。會源堂一點也不遜色,《大轉折》、《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多部影片曾在這裏拍攝,咿咿呀呀的唱腔,喧騰歡快的鑼鼓,在每年的春節,還會讓習慣了寧靜的鄉村,一如從前的熱鬧。

祁門自古以來,文風昌盛,學者名流,代不乏人。唐朝代詩人張志和以一闋“西塞山前白鷺飛”的《漁歌子》而流傳千古。南宋詩人方岳以詩詞不拘古律、語出天成,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著有《秋崖集》。明代大醫學家汪機醫術精堪,為新安醫學的鼻祖,著有《醫學原理》、《石山醫案》等;與汪機同代的御醫徐春甫一生清勤篤學、醫學頗豐,所撰的《古今醫統大全》為中國十大醫學全書之一,並首創世界上第一個民間醫學團體---“一體堂宅仁醫會”。

祁門人文景觀眾多,名勝古蹟遍佈。縣城平政橋、仁濟橋,風格古樸,質地堅凝,橫陳閶江,宛如雙虹垂地,“雙橋夜月”被列為梅城十二景之首。敦仁裏的洪家大屋,為兩江總督曾國藩駐紮祁門時的行轅;縣西渚口的貞一堂,寬闊軒敞;以老徽州行政區劃設計的民宅---“一府六縣”,蔚為壯觀。城北胥嶺塔下村有省級保護文物宋代的千年佛塔---偉績塔。一座座古塔,一間間老屋,一棵棵古樹,猶如一個個白髮蒼蒼的歷史老人,注視着光陰遞嬗、時代變遷。

牯牛臨凡開神秀,秋浦泛舟覓詩魂。牯牛降集山水美學、歷史文化價值於一身,兼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科學探險於一體。牯牛降,這位沉睡了千萬年的美人,已經撩開了迷人的面紗,張開了熱情的雙臂,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

牯牛降,一座美麗而神奇的大山;祁門,一個古老又年輕的地方,盼望着,期待着,您迴歸寧靜平和的腳步。

介紹安徽牯牛降導遊詞範文2

牯牛降既是我國著名的綜合自然保護區,也是一處山嶽型旅遊風景區。這裏青山綠水相依,生態環境極為優美,自然風光集雄、奇、幽、秀於一身。而且,這裏人傑地靈,有着濃厚的文化底藴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有明末復社領袖、文學家、愛國詩人吳應箕的遺蹟、古雪山民釣石,以及折射着中國大半個世紀歷史風雲的標語牆等等。

由於牯牛降山區成陸歷史悠久,地形變化複雜,所以還能發現大量曾經生活在距今約7000萬至200萬以前的第三紀和第四紀早期的古老動植物種類。如:第三紀以前的孑遺樹種杉木、紅豆杉、三尖杉等,銀杏則是著名的“活化石”。牯牛降藴藏着大量的生物種類。據不完全統計,這裏有各類植物230科、726屬、1348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13種、動物29種,另外,這裏爬行類也很豐富,其中蛇類就有26種以上,故稱為“蛇的王國”。

正是因為這裏自然條件複雜,生物資源豐富,生態系統完好,使牯牛降成為“華東地區動植物基因庫”,被生態學者稱為“綠色自然博物館”。

在牯牛降的密密森林中,還隱藏着一個喧囂而繁盛的動物世界,其中與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梅花鹿、蘇門羚(土四不象)、黑麂、雲豹、短尾猴、獼猴、小靈貓、水獺、白鷳、白勁長尾雉、鴛鴦、貓頭鷹等。各種森林鳥類、蛙類資源也很豐富。這裏還是一個蛇的王國,首次考察就發現38種,國內罕見。

介紹安徽牯牛降導遊詞範文3

在北緯30度安徽西南部,有一塊令人神往的地方,羣山連綿,溝壑縱橫,生物繁茂,文化獨特,這就是華東地區最大的自然保護區---黃山祁門牯牛降保護區和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牯牛降總面積153平方公里,主峯海撥1728米,是安徽三大高峯之一。在這塊神奇的地方,兩大地質板塊在這裏碰撞,兩大生物羣在這裏混生,兩大江河在這裏分流,兩大文化在這裏交融。

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屬於華南地質板塊與揚子地質板塊的結合部,處於“江南古陸”北緣。抬升、冰融、沖刷、剝落、溶蝕---大自然漫長的地質演變,賜予了牯牛降謎一般的神奇、夢一般的畫卷。牯牛降自然景觀古樸原始,集雄、奇、險、幽於一身,奇鬆、怪石、飛瀑、雲海和佛光為牯牛降風光“五絕”。

清晨牯的牛降,用氣象萬千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當人們大多還在夢鄉時,第一縷陽光已經喚醒了牯牛降。羣峯突雲破霧,迎接新一輪朝陽。有霧的清晨,霧氣蒸騰,橫無際涯,如千軍萬馬,呼喊衝殺,蔚為壯觀。

牯牛降首先奇在牯牛降的鬆,鋪天蓋地的牯牛鬆,蒼勁挺撥,鬱鬱葱葱,有的樹冠如華蓋,有的乾枝似虯龍,或似怪獸張牙舞爪,或似仙女輕舒廣袖。一日日,一天天,默默無語的牯牛鬆,期盼着人們欣賞的目光。

牯牛降以峯為體,花崗巖奇峯林立,絕壁千仞,怪石嶙峋。形態各異的石頭,或獨自成景,或與青松相伴。飛來石、天狗望月、烏龜拜壽、二仙弈棋、王母梳粧、中華石、渡仙船---一塊塊石頭形神兼備,讓人想象無窮。牯牛降峽谷眾多,深幽曲折,跌宕起伏。谷內怪石遍佈,瀑布成羣,十步一小瀑,百步一大瀑。景區大小瀑布達百餘處,眾多瀑布中,尤以九龍池羣瀑為代表,從倪村入口,沿河而上,遠見瀑布從山間跌落,潭深水急,終年不涸,清幽深邃。三龍瀑水流湍急,落差數丈,幾經轉折,形成一瀑三折。七龍瀑布在九龍池瀑布中最具特色,山溪從兩峯之間奪路而出,浩浩蕩蕩,勢若奔馬,聲若洪鐘,噴霧飄雲,瀠回直瀉,真可謂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鍾天地之靈秀,牯牛降精華所在的觀音堂景區,羣山逶迤,竹海松濤,澗泉淙淙,是牯牛降的核心景區。牯牛湖碧波瀲灩,青翠的山峯與碧綠的湖水互為映襯,山因湖而妖嬈,湖因山而嫵媚。船在湖上,人在畫中,令人心曠神怡。

沿湖畔棧道進入峽谷,潺潺的水聲不絕於耳,清澈澄碧的潭水,水花飛濺的瀑布,洗盡了心中的煩憂,衝去了塵世的喧囂。

牯牛降氣候温暖濕潤,四季景色獨具魅力,春山如夢初醒,淡粧含羞;夏山碧綠青葱,滴翠生涼;秋山萬嶺紅遍,層林盡染;冬山玉樹瓊花,分外妖嬈。二十世紀的一個春天,當代嶺南畫派巨擘楊善深,著名畫家、美國華人藝術家協會會長蔡楚夫先生,相約來到牯牛降。相見恨晚的楊善深先生即興賦詩道:“何處桃源許問津,移家便作避秦人。洞門一片紅雲影,遮住中原逐鹿塵”。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