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天池導遊詞15篇

欄目: 導遊詞 / 發佈於: / 人氣:6.5K

作為一名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總歸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作為一種解説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遊客在旅遊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遊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寫導遊詞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天池導遊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池導遊詞15篇

天池導遊詞1

山清水秀,瀑布飛流,木蘭天池呈現的是一種山水交融的濕地生態,這裏有一條精闢、奇妙的大峽谷,不長,但卻集中着飛瀑、溪潭、怪石和奇木,十步一景,百步一絕。峽谷兩頭挑着明鏡一般的高山湖泊,一大一小,相互呼應,彷彿羣山的眼睛。山腳下,古樸的村鎮,天池古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一派“小橋流水人家”的幽靜景象。山頂上,朱家山寨,相傳是木蘭將軍的孃家,寨子臨湖而建,青磚黑瓦,雕石門楣的清式古民居掩藏在滿山的綠意裏。

木蘭天池面積13平方公里,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峽人家”和“森林公園”三大主題景園連接成一個南北走向、長達10餘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峽谷。特別是高山環抱的木蘭天池,水如明鏡,清澈見底。這裏也是三峽瀕危植物保護培育基地,有10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在此落户。

浪漫山水景園,景區內以觀賞飛瀑、溪潭、怪石等景觀為主,可謂十步一景、百步一絕。特別是高山環抱的天池水如明鏡,清澈見底。遊船踏浪,駛過青山白雲倒映的池水,彷彿來到人間仙境。

天池導遊詞2

親愛的遊客們,大家好!

我是今天給大家介紹天池美景的導遊——冶志凌,當然不是那個“橫看成嶺側成峯的‘嶺’,而是壯志凌雲的‘志凌’。”很高興能為大家講解,大家可以叫我冶導或者小凌。

現在大家應該感覺得到這陣陣涼意,我們現在所處位置就在天池的旁邊,天池裏的水無比清涼。天山的天池在古代又名“瑤池”,它位於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內,博格達峯的北側,這裏距離烏魯木齊市110公里,它可是神話傳説中西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呢!

天池的湖面海拔1910米,最深處達105米,湖面倒映着博格達峯,周圍雲杉環擁,風景猶如仙境,景區內包括了高山湖泊、濕地草甸、森林峽谷等自然景觀。2013年,景區被選為國家地質公園。

天池景區內有三處水面,除主湖(也就是通常所説的“天池”)在東、西兩側還有兩個水面,在東側是“東小天池”,又名黑龍潭,位於天池以東500米處,潭下為百丈懸崖,有瀑布飛流直下,像一道長虹而降,景點名“懸泉瑤虹”當時我聽到這個名字時還忍不住遐想,也許是因為譚下是一條黑龍的棲身之地而得名,也或許是因為譚的形狀如同一條矯健的黑龍,想必大家也有着與我一樣的猜想吧。

西側是“西小天池”,又名“玉女潭”,我覺得因為潭水潔白如玉,又如同女子光滑白皙的皮膚因此而得名。它位於天池西北約兩公里處,如遇皓月當空,塔鬆環擁,靜影沉璧,又名“龍潭碧月”。遠看,她還真像是一位頭戴花環的仙女呢。池側也有一條瀑布,高數十米,景稱“玉帶銀簾”。

現在,我已經把今天的行程講完了,大家現在可以自由活動,請不要亂扔垃圾,帶好您的隨身物品,注意自己和家人安全,下午6點在現在的地方重新集合。

祝大家玩得愉快!

天池導遊詞3

木蘭天池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國家森林公園。景區面積13平方公里, 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峽人家”和“森林公園”三大主題景園鏈接成一 個南北走向,長達十餘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峽谷。木蘭天池風景區位於黃陂區 北部的石門山,距武漢市中心僅55公里,距天河機場僅45公里。整個景區佔 地面積4800畝,分為風景遊覽區和休閒度假區。其主峯海拔520.6公尺,屬 大別山南麓一脈,這裏溝壑縱橫,林木茂盛,一年四季流水不斷,呈現的是 一種山水交融的濕地生態。景區內以觀賞飛瀑、溪潭、怪石等景觀為主,可 謂十步一景、百步一絕。特別是高山環抱的天池水如明鏡, 清澈見底。遊 船踏浪,駛過青山白雲倒映的池水,彷彿來到人間仙境。

外婆園:醉心的兒歌,又從這裏唱起,搖呀搖,搖到外婆橋,外婆雙手 將我抱,我在懷裏睡覺覺……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外婆橋。相傳當時朱馮山 一帶時發山洪,溝中流水濤濤,往來人等十分不便。勤勞善良的外婆每天上 山砍柴,省吃儉用,積累了一些錢,修了這座橋。鄉民們就叫它外婆橋,這 座橋就是按原來的樣子修復的。

朱家山寨:地處木蘭天池景區整個遊線的中上段,是連接木蘭天池山水 浪漫園區和高峽風情園區的唯一就餐點,從入口處的停車場到達此處需要大 約2個小時的行程.朱家山寨現在農户25户,基本上每家都開有農家往宿和農 家土灶飯,一般適合一家幾口在此中餐.

龍鬚潭:傳説版:小白龍經木蘭訓服和八洞神仙苦口婆心調教,惡習大 改,樂以助人。他經常興雲動霧、呼風喚雨,拯救黎民百姓,一天,人們正在大峽谷踏表戲水,忽然山上的一塊風化石松動,骨碌碌從上面滾落下來, 眼看就要砸在人們的頭上,説時遲,那時快,小白龍見狀從水中一躍而起, 用龍鬚繞住了滾落的山石,你們看,青藤纏繞的青石板上,小白龍的龍鬚還 清晰可見。真乃是:修成正果萬人仰,龍鬚潭上留美名。

聰明泉:聰明泉是傳統的石砌台式結構,井上有專供提水的緊箍的木桶 。相傳,小木蘭自小是由外婆帶養,在外婆家生活了10餘個年頭,可以説是 喝這一口井的水長大。相鄰的村民們見小木蘭天資聰穎,無論是學武,還是 習文,每一樣都是那麼出類拔萃、無與倫比。於是,大家就認為木蘭外婆家 門前的這口井非同尋常,便不約而同地都紛紛到這一口井裏來提水飲用,寄 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同小木蘭一樣聰慧。後人,由此把這一口井取名為“聰 明泉”。從此,聰明泉的故事是不脛而走,在黃陂境內是名聞遐邇。據説此 後,還有許多人利用此泉水來除污治病,把它轉換成了高附加質的“科技產品”。

天梯滑道:婉延起伏的大理石砌就的滑道,似蒼龍,如綵帶在山間遊曳 。遊客坐上帆布滑坐墊,之字形地向山下滑去。你的身體隨着滑道的彎曲變 化,而不停地變換着各種姿勢。就像騎上了一匹脱僵奔騰的野馬,讓你的腦 中一片空白,心臟一下塞到了咽喉。當然,遊客在迂迴曲折的滑道上,體驗 貼地飛行的驚險和刺激的同時,還可以一覽天池的秀麗風光。這一個娛樂項 目,不僅讓你在娛樂中獲得新奇、刺激和放鬆,還能給你帶來前所未有的新 感覺。

快樂滑草:天池斜斜的草坡上,那九道窄窄的綠色滑道,是不是像一簾 簾橫空下瀉的瀑布呢?這便是天池的娛樂項目高台滑草。從100多米高處 一溜兒滑下來,那感覺是既驚險又刺激。膽子大的朋友們,可不要錯過尋求 這一刺激的機會喲!100多米高處向下看,讓您會感到頭昏目眩。有心臟病 、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遊客,最好還是掛一掛眼科,一旁靜心地觀賞為佳。

飛索:是一種新興的娛樂項目,被稱之為極限運動。穿戴柔性的皮具褲 ,懸坐在有滑動小輪的吊架下,以斜拉的兩根鋼繩為軌道,利用地心引力從 高處向低處飛速滑下。滑索運動充滿了速度感和刺激性,幾千米的天池水面 數秒種就一滑而過,讓乘坐得您體會到凌空飛渡的新奇感受,恍如自己成了 踏雲而飛的散花仙女;從天而降的天兵天將。

天池導遊詞4

早聽爸爸説過天池的瑰麗,不外,照舊百聞不如一見啊!本年暑假7月15日,我終於見到了天池。

天池是由融化的雪水匯聚而成,面積約3平方公里,坐落在半山腰。從更多的山峯上俯瞰天池,它就猶如一隻碧玉雕琢而成的老虎;在湖邊平視天池,你又會感受它就是一望無際的綠色的海。

走近池邊一看,池水錶層是藍色的,與大海的顏色一樣。而深處的池水卻藍中透綠,似乎一塊龐大的綠寶石靜卧再水底。着實,那綠色不是水的顏色。湖水台灣是高高的,青青的山和山上一棵棵翠色慾流的松樹,反照在這閃閃的水中之故。因此,給人感受好像它是一塊晶瑩澄澈的翡翠。

湖水是云云地清亮。在湖邊,可以看到水底一些小石籽,一些深綠色的水草。可細心一看,感受這些小碎石和水草無所依傍,空安定飄揚在水中。一陣風吹來,湖面上升沉起層層盪漾,湖面上猶如尚未凝固的玻璃漿液,又像那閃閃發光的碧玉。

天池岸邊的山上有一座王母廟,看到這座廟,我才大白為什麼人門把天池説成是王母娘娘的洗腳盆。聽説這座廟已有400多年汗青了,此刻還齊備無損,可鎮可貴啊!

山腳下尚有一個小湖,只有幾平方米,不外也是通體碧綠,像一塊翡翠石。我想,這湖應叫小天池吧,大概,它和天池合稱姊妹湖呢!

很多人説天池猶如瑤池,它可真是名副着實啊!假如我沒看到,真不敢信託這麼高的山上還會有云雲瑰麗的湖。

天池導遊詞5

朋友們:大家好!小天池園門海拔1160米左右,是我們廬山(山上)牯嶺景區大門,我們買好了進山門票,就開始我們的山上之行。

現在我們從北山園門右邊的登山路上小天池。小天池它位於廬山牯嶺鎮東北面的小天池山峯頂,海拔高達1213米。距小天池北山園門約二里多路。請大家看,在這個山頂的之上有一口圓形水池,池裏的水雖處在海拔1200多米的山頂,卻終年不溢不涸。民間相傳,這池是廬山神的一隻眼。

在小天池畔是我國藏傳佛教密宗寧瑪派在江南地區僅有的道場-----廬山諾那塔院,藏傳佛教密宗寧瑪派舊稱“紅教”。1935年藏傳佛教密宗寧瑪派僧眾在這裏建起了蓮花生大殿,諾那精舍。請看小天池左邊的峯頂上,那屹立着和北京白塔相似的塔,叫諾那塔,廬山人亦稱作“喇嘛塔”。這座塔是藏傳佛教密宗寧瑪派蓮花生大士第十七代的傳人----普佑法師諾那呼圖克圖的墓塔。此塔始建於1937年春季,歷時一年半建造好。整座塔是仿照印度如來五輪塔的式樣,佔地30平方米,全塔高21米。這座塔的中諾那呼圖克圖生前是西康地區的活佛,當年他在廬山弘法時,就看中了廬山的好風水,為自已在小天池山上堪定了百年之後的安魂處。

我們在小天池山頂舉目四望,怪石林立,我們可看見象老鷹,象鷂子的鷹嘴崖和鷂鷹嘴。您如改變觀賞角度,彷彿山中的都是熟悉的動物、人...變成的一樣。朝南看去,雲中山城牯嶺鎮盡現眼底,在小天池山與牯嶺相間深深山谷,其形狀有如一把張開的剪刀,這就是剪刀峽。在剪刀峽的峽口處的那座凌空飛出的山峯頂懸崖邊聳立那座傘狀圓亭子,就叫望江亭。在此亭中,觀長江,長江似一條白色玉帶,在天際間飄忽。站在這小天池山頂俯首鳥瞰:江湖浩渺、崗阜起伏,長江鄱陽湖的山光水色盡收眼中。小天池山是觀雲海、看日出、賞晚霞的好地方。

天池導遊詞6

浪漫山水景園,景區內以觀賞飛瀑、溪潭、怪石等景觀為主,可謂十步一景、百步一絕。特別是高山環抱的天池水如明鏡, 清澈見底。遊船踏浪,駛過青山白雲倒映的池水,彷彿來到人間仙境。

高峽人家景園,主要由朱家山寨、草原人家、動感河灣以及木蘭外婆家組成。在這裏,遊人既可以欣賞到原汁原味的高峽人家風情,又可品味到濃濃的木蘭文化。

森林公園景園,總面積2500000畝,森林覆蓋率達100%,各種珍貴的動植物達1000000多種。這裏也是三峽瀕危植物保護培育基地,有十幾種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在此落户。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遊客進行森林沐浴的最佳去處。沿路穿插其中集驚險、刺激、娛樂於一體的參與性遊戲項目讓遊人盡情徜徉在大自然懷抱的同時,也放飛了心情。

木蘭天池已啟動三期改造項目工程,打造“生態、四季、不夜、人文、中國”的天池,創建黃陂首個5A級景區。

四大項目分別是:1:森林火車 近5公里長,位於木蘭天池三期的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遊客可乘火車感受千奇百怪的森林景觀,享受“森林浴”。2:活水峽谷 整合山、水、峽谷等資源,形成落差400米左右、4公里長,包括涓涓細流、漫天飛瀑等各種姿態的水景生態奇觀。3:水上游樂 1.5萬畝水面上,引進一批數百萬元的高檔次空調遊船,打破冬、夏等季節影響,與景觀島、岸形成水上游樂區。4:天池古鎮 建設新農村“創新版”,面積近千畝,位於景區入口地區,可泊車1500輛,5年後常住居民達萬人,建成類似有活水的麗江古城。

黃陂區以木蘭天池為龍頭,整合區內“木蘭八景”等景區景點,共用“中國木蘭”品牌,形成黃陂旅遊集散中心,3年後實現上市。

同時,位於前川街道的中國木蘭城項目投資42億,已召開論證會,正與一家省內投資企業洽談協議。據悉,木蘭城根據《木蘭辭》描述,建設東、西、南、北四市,配套建設木蘭紀念館、藝術館等人文設施。

天池導遊詞7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保護區地處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地質構造屬阿沁卡金——當蕊五台隆起帶。地貌為黃土丘陵,切割破碎,多陡坡,懸崖峭壁,溝谷狹窄,呈V字型。由於保護區四周羣峯突起,削弱了乾冷氣流的侵襲,又迎着東南氣流,區內氣候温和,多雨。年均温5.4℃。地形相對高差大,致使氣候有暖温性、温性和寒性各種特徵。年降水量622.7毫米,5~9月降水量佔年降水量的89%。

區內有五條河溝,由南向北流入黃河。在木場溝中部有天然湖泊——孟達天池,面積近20公頃,平均水深10米,蓄水200~300萬立方米。天池東部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天然大壩”,長200多米,高出水面50~70米,壩體為冰川退縮後形成的終磧堤,天池東南部有10米多高,7~8米寬的扇形瀑布,夏日水量充沛,冬季則成冰瀑。

孟達的天池比長白山天池和天山山腰的天池小得多。但它有自己的特點。長白山天池周圍是水山築成的幾乎是寸草不生的幾座山峯,天山的天池外面較遠的地方才有茂盛的雪嶺雲杉林,而孟達的天池卻被十分稠密的森林團團的包圍起來,從池邊到山頂,全被森林覆蓋。池水也與眾不同,長白山天池的水最美,有各種各樣的藍色,而且圖案隨着天空中雲塊的移動而不斷變化。天山的天池則是一種藍色;孟達天池的水卻是綠色的,幾乎和四周森林的顏色相同。

天池導遊詞8

歡迎大家來到九華天池,我是陳導讀,接下來我們一起去裏面看一下吧!

大家一定知道九華天池歷史悠久了吧!

大家看一看這條河,裏面有許許多多發亮的硬幣,這是人們投入河中的,為了是,想許願保平安。

再往前走一點,大家就能看到許許多多的山洞,沒錯,我們就是要鑽山洞的,大家看到這個蝙蝠洞了嗎?之前夏季時,就會有蝙蝠在這出沒!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高空滑索”吧!膽大的人就更不怕了,“高空滑索”組成是這樣的,用大把鐵絲,分捆系在兩邊,上面吊着一把沙發椅,為了保持重量,還要在上面放幾捆棄沙袋,下面便是山峯了,看着令人毛骨悚然。

大家加一把勁兒爬上這些台階,看!請大家穿上救生衣,一個個來到船上,為了保持船的平衡、平穩,船兩邊的人數必須相等,大家一定看到岸上了吧,沒錯,那上面住着人,但人煙稀少,他們在岸上種菜,一年四季都吃這着自己種的蔬菜。

到達目的地,請大家下車。這裏是矮人部落,所以所有人都是小矮人他們還會給我們表演節目!節目看完了我們繼續欣賞吧!

這是一座橋,你必須要慢慢走,因為緊貼着腳的就會,是深深的河水了!

時光過得真快啊,眼眨眼間我們又要説拜拜了!如果下次你們來玩,我一定還做你們的導遊!

天池導遊詞9

長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積水成湖,夏融池水湛藍;冬凍冰面皓白,被16座山峯環繞,僅在天豁峯和觀日峯間有一狹道池水溢出,飛瀉成長白瀑布。

長白山形成於1200萬年前地質造山運動,經過多次噴發而拓成了巨型的傘面體,當火山休眠時湧泉溢出,形成十餘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天池海拔2189.1米,略呈橢圓型,南北長4.4千米,東西寬3.37千米。集水面積21.4㎞5,水面面積9.82㎞5,水面周長13.1千米,平均水深204米,最深處達373米。總蓄水量20.4億立方米。天池水温為0.7℃-11℃,年平均氣温7.3℃。天池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雄偉的長白山羣峯之中,是中國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積水最深的高山湖泊。現為中朝兩國的界湖。

柔美的天池白雲繚繞,五色斑斕波光嵐影,羣峯環抱,蔚為壯觀。天池湖水清澈碧透,一平如鏡;周圍16座奇異峻峭的山峯臨池聳立,倒映湖中,波光巒影,蔚為壯觀。天池上空流雲急霧變幻莫測,時而云霧飄逸,細雨濛濛,“一片都不見”;時而云收霧斂,天朗氣清,繪出了“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絕妙天池景觀。天池孤懸天際,沒有入水口,只有出水口,湖水終年外流不息,使人倍感神祕。很久以來,傳説池中潛伏着一條“龍”,長流不息的天池水,就是龍吐出來的水,因此,天池又叫龍潭,天池水被奉為聖水。

天池還有“龍潭”、“海眼”之説,所謂“海眼”説是其與大海相通達,常有神龍出沒。《長白山江崗志略》記載:“天池,在長白山頂…羣峯環抱,池高約二十里,故名為天池。土人云:池水平日不見漲落,每至七日一潮,競其與海水相呼吸,又名海眼。又云:天池水清淺處,可以行人”。又“數年前有獵夫自碧螺山下,渡至補天石旁,其中有熱如湯泉,冷如冰海之處,五步外即深不可測,以足試之,滑膩異常,又名温涼泊”。

天池中似有上古神獸,清代《長白山江崗志略》中記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覆出水面,金黃色,頭大如盆,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獵人以為是龍”,近些年出沒比較頻繁。只是,天池是火山噴發形成的高山湖泊,四周被16座羣峯圍拱、草木不生,自然環境險惡;水中有機質及浮游生物極少,但在乘槎河裏,也發現有生命體存在,個體並不大。它們是如何在生物鏈的頂端來生存的,是個叫人琢磨不透的迷。

長白山天池位於長白山主峯火山錐的頂部,這裏四季風光迷人,是來長白山的必遊之地。登上山頂可見羣峯疊嶂、氣勢恢宏,十六座山峯簇擁着一潭平靜的湖水,在藍天晴空的映照下,湖水深邃幽藍,格外迷人。盛夏是觀天池的最佳時節,因雲霧相對較少,一睹天池真容的機會較大。

天池導遊詞10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天池山旅遊。天山天池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阜康市南33公里處。天山天池位於阜康縣境內的博格達峯下的半山腰,東距烏魯木齊110公里,海拔1980米,(隨着海拔高度不同可分為冰川積雪帶、高山亞高山帶、山地針葉林帶和低山四個自然帶。在天池同時可觀賞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是一個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長3400米,最寬處約1500米,面積4.9平方公里,最深處約105米。湖水清澈,晶瑩如玉。四周羣山環抱,綠草如茵,野花似錦。有"天山明珠"盛譽。挺拔、蒼翠的雲杉、塔鬆,漫山遍嶺,遮天蔽日。天池東南面就是雄偉的博格達主峯(蒙古語"博格達",意為靈山、聖山)海拔達5445米。主峯左右又有兩峯相連。抬頭遠眺,三峯並起,突兀插雲,狀如筆架。峯頂的冰川積雪,閃爍着皚皚銀光,與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構成了高山平湖綽約多姿的自然景觀。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池是一座在兩百餘萬年以前第四紀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高山冰磧湖,天池湖面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南北長3400米,最寬處約1500米,面積4.9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0米,最深105米,總蓄水量1.6億立方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池古稱“瑤池”,是傳説中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之地,唐代詩人李商隱曾作詩曰:“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裏,穆王何事不重來”.傳説天地是西王母梳粧枱上的銀鏡,又説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絛繞的雲霧,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腳盆,這些美妙的神話傳説,給優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夏季,這裏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絕佳的避暑盛地。遊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覽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橫渡,飽覽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湖上堅冰如玉,是全國少有的高山滑冰場。世人將天地的自然風光概括為“石門一線”、“龍潭碧月”、“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現鬆”、“海峯展“懸泉飛瀑”八大景觀。每年,天地都吸引着大批中外遊客,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其中幾個景觀。

龍潭碧月,龍潭是指位於天池下方約2千米,海拔1660米,盤山公路西側的“西小天池”。傳説是西王母當年用的洗腳盆,實則它是天池湖水透過地下湖壩粗大的冰漬物滲漏下來的泉水,在山嘴交匯的低窪處形成的一個積水深潭。池周塔鬆競秀,滿山蒼翠,每當夜幕降臨,皓月當空,山峯樹影和碧月一器倒映潭中,靜影沉壁,月影微顫,有詩讚曰“一弘碧流成龍潭,青松白雪鑲翠盤,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廣寒。”

南山望雪遊客佇立天池冰磧堤壩上,翹首南望博格達雪山,但見“遠處皚雪近處鬆,野花似錦綠偎紅。湖光山色潑墨畫,春夏秋冬一景融”。觀此勝景,如臨仙境,令人飄然蕩。

定海神針

傳説天池之中有一個水怪,經常亂施淫威,興風作浪。攪的天池之水瀑漲,淹沒左右居民,百姓無家可歸四處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宮舉行盛大的蟠桃會。會上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忘記邀請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悦,發威泄私憤。頃刻之間濁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頭上的一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頓時風平浪靜,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變成了一棵榆樹。從此生長在天池水邊,成為鎮水之寶。這棵由王母娘娘頭上的碧玉簪變成的榆樹就被後人稱為“定海神針”。

西山觀鬆,天池西側山勢相對緩和又位處陰坡,由冰磧石和泥石流堆積物組成的山坡比較疏鬆,蓄水條件好,特別適宜於林木的生長。這裏雲杉林連峯續嶺,濃陰蔽日,是旅遊最好的去處。“西山鬆”,令人賞心悦目,心曠神怡。

懸壺飛瀑天池下游東北方冰川終磧堤上建有人工水閘,天池瀉水形成瀑布。瀑布沿嶙峋山石急流直下,白練垂空,聲震山谷,瀑布於谷底衝出碧潭一方,人稱“東小天池”。此處環境極為幽祕。東小天池北岸為斷崖峭壁,瀉水又形成一條高達百米的瀑布,流銀瀉玉,瀑聲如雷,在陽光照射下,彩虹飛舞,形成“懸泉飛瀑”勝景,有詩云“珍珠數泉懸半空,銀鏈高掛霧濛濛。煙水飄渺嬌陽豔,長虹飛架青巒中。”

吉爾果山天池位於扎蘭屯市基爾果山上,距柴河鎮以西40公里。它與駝峯天池、犴溝天池等組成了柴河景區的天池羣,而基爾果山天池是其中景色最為壯觀、秀美的一處天池景觀。方圓約1.5公頃,水深不可測,是個靜謐神奇的所在。這裏叢林茂密,沼泉如織,車不能行,人跡罕至,長年為犴、鹿、獐、狍所擁有。圓圓的一泓湖水,宛如一輪滿月,鑲嵌在幽林羣嶺之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人説西湖之水美在水光瀲灩,這裏可比西湖水,更以幽靜為絕。湖畔四周羣山如障,風不能入,平靜的水面如磨光的琥珀,光滑中泛出五彩瀲光,儼如一幅刀筆精良的套色木刻。這裏又靜得出奇,只有山鳥偶爾飛過的鳴叫聲。天池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它即沒有入口,也找不到出口,而且水量常年保持平穩,豐雨時節水面不漲,枯雨時節水面不降。天池水含鹽鹼量高,常有鹿、犴、狍、獐等獸趁黃昏前來舔吃鹽鹼。

關於基爾果山天池還有一個“寶鏡變天池”的美麗傳説相傳,一羣仙女耐不住天宮的寂寞,便飛到人間遊玩。當她們看到柴河流域風光美麗如畫,勝似仙境,便紛紛飄落於此。她們在清澈見底的河水裏游來游去,嬉戲玩耍。盡興之後,她們對照圓鏡梳粧打扮起來。梳粧打扮完畢之後,一個一個拖着長長的彩裙飛走了。過了一會兒,一個年輕美貌的仙女又飛了回來,原來是回來尋找遺忘的寶鏡的。仙女飄來飄去,尋不到寶鏡,戀戀不捨便欲歸去,突然發現自己的寶鏡遺落在大山頂處,已經變成了一座鑲嵌在山頂的天池。天池平滑如鏡,水光瀲灩,圓圓的泓湖水,宛如一輪滿月,清清楚楚倒映着羣山的倒影。美麗的仙女看得呆了,久久不忍離去,直到眾姐妹多次催促,才戀戀不捨地飛回了冷寂的天宮。

從此,大興安嶺東麓羣山峻嶺之中,便有了這座美麗的“天池”。由於“天池”形狀非常圓而且非常美,且座落在基爾果山上,因此得名基爾果山天池。基爾果山天池的幽靜使人心曠、清爽令人心怡,別有一番情趣。卧於青春池畔,觀景賦詩;架起野炊篝火,舉杯相酌,觥籌交錯。杯光酬酢間,使人名祿雙拋,寵辱皆忘,真可謂人間一大樂事!

各位遊客大家好!!!!大家看起來興致都很高啊!是的,出門旅遊興致最重要,尤其是今天呢,我們遊覽的可是天上的景點,那情緒想不飛到天上都不行啊!好了説了這麼多還沒有自我介紹,我姓劉,是大家今天的實地導遊,大家隨便怎麼稱呼,什麼小劉老劉啊我有叫必應,希望今天能為大家帶來一個愉快的旅程!

我們面前的這座山叫石門山,其主峯海拔520.6公尺,天池就在山上.

石門鎖大別,天池秀木蘭。古道接悠遠,山氣入青嵐。溪澗聽天籟,飛雪落幽潭。空山不見人,但聞溪流聲……這是一位作家游完木蘭天池,感懷之中欣然寫下的一首詩。.遊客中流傳着"武漢人不遊木蘭天池,枉為武漢人”、“遊武漢不遊木蘭天池,枉稱遊武漢”等説法,所以説喲,我們大家的眼光都是一級的準啊,一遊就游到了精華。

關於花木蘭呢,相信大家對她代父從軍的故事都耳熟能詳了,但名人嘛,名人的故事是説不完的,那麼今天呢,我們就一邊往天上挺進,一邊__説故事~~~

我們抬頭所看到的是木蘭將軍身披鎧甲揮劍的雕像,雕像下方的那一塊石頭上刻有三個大“降龍石”。相傳小天池裏有一條頑皮的小白龍,經常從水池子裏鑽出來嬉鬧,攪得池水氾濫成災,老百姓們怨聲載道。自小,小木蘭就有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氣慨,決定要教訓一下興風作浪的小白龍。於是,她提着外公用松木削成的一隻長劍,日夜地守候在小天池的池水邊。終於有一天,小白龍又從小天池的池水裏鑽了出來,小木蘭“嗖”地一步騰躍到了半空,一個大亮相地騎坐在了小白龍的脊背上,手裏的松木長劍一下子抵住了小白龍的喉管,喝道:“你的父親在天上呼風喚雨,為民造福;你卻潛在小天池裏興風作浪,禍害百姓。今天,我要好好地教訓你!”平日,耀武揚威的小白龍立即捲縮在了這塊石頭上,至今石上還留有小木蘭的腳印,小白龍的爪印。木蘭將軍這一尊颯爽英姿的雕像,也藴含着木蘭將軍外婆家的父老鄉親對來自五湖四海遊客們的敬意和歡迎。

小白龍被小木蘭教訓之後收斂了許多,平日裏都是藏在小天池的深處,小木蘭沒有放鬆看管劣性難改的小白龍,提着松木長劍經常地到小天池邊去查看。深夜,小白龍煩悶和焦慮,常常浮出水面沉吟。當地老百姓為了感謝小木蘭懲治小白龍,集體籌資為將軍修建了觀龍亭,還在小天池水邊的巨石上刻下了“龍吟”二。

八仙座:縻龍樁一邊的這塊巨石上,是不是排有八個座位?這塊巨石還有一個傳説故事呢!老龍王為了調教頑劣的小白龍,邀請天上的八位神仙:漢鍾離、李鐵枴、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等,下凡“大峽谷”分別對小白龍傳經佈道。八仙駕祥雲落下坐於這一塊巨石上,便形成了眼前的“八仙座”景觀。

龍鬚潭:傳説,小白龍經八位神仙的苦口婆心地調教,改變了許多,成熟了許多。為了回報當地百姓對“龍”的尊崇,彌補自己以前所犯下的過錯,也開始協助老龍王替百姓們降臨祥瑞,興動雲霧,呼風喚雨。一次,山上的一塊巨石因風化從山頭滾落下來,説時遲,那時快,小白龍見此情形,從水中一躍而出,用龍鬚拖住了滾動的巨石。請大家仔細地看一看,這巖石上佈滿的'青藤,是不是十分像龍鬚呢?

聰明泉:聰明泉是傳統的石砌台式結構,井上有專供提水的緊箍的木桶。相傳,小木蘭自小是由外婆帶養,在外婆家生活了10餘個年頭,可以説是喝這一口井的水長大。相鄰的村民們見小木蘭天資聰穎,無論是學武,還是習文,每一樣都是那麼出類拔萃、無與倫比。於是,大家就認為木蘭外婆家門前的這口井非同尋常,便不約而同地都紛紛到這一口井裏來提水飲用,寄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同小木蘭一樣聰慧。後人,由此把這一口井取名為“聰明泉”。從此,聰明泉的故事是不脛而走,在黃陂境內是名聞遐邇。據説此後,還有許多人利用此泉水來除污治病,把它轉換成了高附加質的“科技產品”。

大天池:請大家能再一鼓作氣,爬完最後的幾級台階,我們就抵達了景區的制高點“大天池”。這裏的海拔有506米,池水面積有360多畝。請大家看一看,想一想,環抱於幽靜的大山,葱綠的森林中的“大天池”,是不是像一塊巨大透明的碧玉呢?

滑草:大天池斜斜的草坡上,那九道窄窄的綠色滑道,是不是像一簾簾橫空下瀉的瀑布呢?這便是景區新增添的娛樂項目——高台滑草。遊人從100多米高處一溜兒滑下來,那感覺是既驚險又刺激。膽子大的朋友們,可不要錯過尋求這一刺激的機會喲!從100多米高處向下看,讓你會感到頭昏目眩。有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遊客,最好還是掛一掛眼科,一旁靜心地觀賞為好。

爬了這麼久的山我想大家都應該有點累了吧,那麼我們就先休息一會兒.休息的空檔呢,我想為大家唱一支歌,如果唱得好請大家不要吝嗇您的掌聲,唱得不好呢,大家可不要把我推到天池裏去了啊,天池可是仙女才有資格洗澡的地方,那樣就太便宜我啦!

天池導遊詞11

今天,我們要登上讓人神往的天山,看那微波粼粼、秀麗無比、美如少女的天池。

天山奇冷無比。本來我只穿了短袖,剛登上天山,感覺就像到了冬天一樣,跟在火焰山的感覺有天壤之別。我立刻裹上了一件厚厚的運動衣,即使這樣,我仍然感覺很冷,一説話就可以看見呼出的一團團白色氣體。

只見幾隻蒼鷹在天空中翱翔,一圈圈地盤旋着,金色的陽光照射在它們棕褐色的雙翼上,為它們平添了一股英武之氣。我好羨慕啊!真想像它們一樣在蔚藍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

天山上樹木茂盛,層巒疊翠。鳥兒唱着歡快的歌兒。來到天池平台上向下觀望,天池就像大地母親一隻藍寶石般秀美的眼睛深情地望着我們。只見水面微波粼粼、清波漾漾,有的地方呈淺藍色,有的地方呈深藍色,就像一片美麗無比的拼圖。微風吹來,湖面漾起波紋,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湖面就像漂浮着一層華麗無比的金色碎片。雖然深淺不一的湖水遮擋住了魚兒的身影,但我知道,它們現在一定成羣結隊地在湖底嬉戲、暢遊,生活地無憂無慮……

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登上天山山頂,我想那裏一定非常雄偉壯觀;我也沒有看見世上罕見的神奇美麗的天山雪蓮,也沒有親眼看見那終年不化的積雪,這真是美中不足啊!

天池導遊詞12

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阜康縣境內。是以高山湖泊為中心的自然風景區。天山博格達峯海撥5,445米,終年積雪,冰川延綿。在天池同時可觀賞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附近還有小天池、燈杆山、石峽等景點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區,阜康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漢、回、哈薩克、蒙古、維吾爾等民族,長期生活在這靈山秀水之間。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形成了各民族在生產、生活、飲食居住、裝飾服飾、婚喪嫁娶、信仰禁忌、器樂歌舞、運動競技等方面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這又是天山天池獨特的、充滿神祕浪漫色彩,具有無限誘惑力的亮麗風景,每位遊覽天山天池的賓客,都會領略到豐富多彩、純樸熱忱的民俗風情雄闊的天山山脈全長2500公里,橫亙亞洲腹地,為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天然分界線。

天山天池風景區以高山湖泊為中心,雪峯倒映,雲杉環擁,碧水似鏡,風光如畫,古稱"瑤池",據説神話中西王母宴羣仙的蟠桃盛會便設在此處。"天池"一名來自清代,取"天鏡,神池"之意,極言此地風光之美。天池湖面呈半月形,湖水清澈,晶瑩如玉。四周羣山環抱,綠草如茵,野花似錦,有"天山明珠"盛譽。挺拔、蒼翠的雲杉、塔鬆,漫山遍嶺,遮天蔽日。

天池導遊詞13

循化孟達天池這一綠色寶庫,雄、靈、秀、奇兼而有之;這與當地撒拉族人民保護林區的義舉是分不開的。今天,國家倍加珍愛孟達,國務院早已將孟達林區劃為自然保護區。當地政府正在修路鋪石,興建賓館、療養院,有計劃的擴大旅遊點,以便讓更多的中外遊人前來觀賞孟達的綺麗風光。

孟達自然保護區是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循化縣孟達山區,地處自治縣西傾山東端,黃河積石峽南岸。該山地屬當蕊山——五台山區,恰好是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隴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山勢基本呈南北走向。總面積17290公頃,海拔在1780一3356米之間,是一個山高溝深,樹大林密,植物繁多,風景優美的原始自然林區。在海拔2504來的木廠溝中部,有一處奇特迷人,久負盛名的高原明珠——孟達天池。保護區素有高原“西雙版納”的美譽。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相對温和濕潤的氣候和適宜的土壤條件,保護區植物種類繁多,成分複雜。

根據1982年初步考蔡,保護區共有高等植物90科,佔全省的80%;296屬,佔全省的65%;517種,佔全省的ZO%。保護區還是個天然植物園,區內藥用植物共有77科326種(其中收藏在國家藥典的有44科81種);保護區地形複雜,森林茂密,植物種類豐富,氣候適宜,同時地域偏僻,交通不太方便,人煙稀少,為野生動物的繁衍和生存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現有獸類3目5科7種。鳥類有8目19科68種。孟達林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有景點60多處。這裏樹幽、石靜、水秀、天池秀色,奇花異草,珍禽異獸,瀑布垂持,怪石嶙峋,萬畝杜鵑林、竹子坪千頃華山鬆、台灣檜,展示了一幅高原雄奇秀麗的畫卷,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觀光勝地。

天池導遊詞14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保護區野生植物有90科287屬、509種,其中苔蘚類3種、蕨類10種、木本植物159種、草本植物337種、藥用植物較豐富有322種。植物區系特點是:(1)具明顯過渡特徵,區系成分以華北地區成分佔優勢,也有唐古特地區和橫斷山脈地區成分伸入,還有從秦嶺滲入的成分;(2)屬多種少,含1~2種的達233屬;少種屬與單種屬分佈集中,僅核心區就有23個少種屬和9個單種屬。

植被垂直分佈隨海拔、坡向呈現一定的規律性:黃河河谷台地和乾旱山坡為旱生植物帶;低山山地為以楊、樺、遼東櫟為主的落葉闊葉林及華山鬆、油松林林帶;鬆櫟林帶以上為青海雲杉、樺樹等針闊混交林帶;其上為亞高山紫果雲杉、巴山冷杉針葉林帶和高寒山地為杜鵑灌叢及高山草甸帶。

國家保護植物有太白紅杉、桃兒七、羽葉丁香。列入國家藥典的有81種。巴山冷杉、青岡、華山鬆、遼東棟等十幾種喬木,還有人蔘、三七、貝母等名貴藥材。

這裏遍佈着雲杉、冷杉、園柚、華山鬆、肆萼獼猴桃、釣樟、遼東櫟等優質棟材。林間坡底生長着紫丁香、金銀花、紅杜鵑、八仙花、珍珠海等野生觀賞植物,還有黨生、三七、淫羊霍、羌活、貝母等名貴藥材和文觀果、紅瑞木、毛櫻桃、毛榛子等油脂植物。

保護區有野生動物43種,其中獸類7種、鳥類35種。

國家保護動物一級有斑尾榛雞;二級有林麝、巖羊、藍馬雞。

林區中有蘇門羚,林麝、狍鹿、巖羊,狐狸、雪雞、馬雞等珍禽異獸出沒。

林麝——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偶蹄目,麝科。被毛粗硬,細而脆,易脱落。體毛色深,呈橄欖褐色,並染以桔紅色澤。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桔黃色區。臀部毛色愛黑色,成體不是斑點。雄獸具麝香囊。

林麝生活在針葉林、針闊混交林,性膽怯,居住不固定,獨居。行動輕快敏捷,隨氣候和飼料的變化,有垂直遷移的習性。4~7月產仔,每胎1~2仔,以灌木的嫩枝葉為食。

藍馬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雞形目、雉科。體長92~100釐米,雌雄體色相似,通體藍灰色,臉部裸皮紅色;耳羽簇白色,明顯地突出於頸項頂上。中央尾羽特長而上翹,羽支披散下垂似馬尾。

藍馬雞生活在高山針、闊葉林及灌叢林間,幾隻至幾十只結羣活動,繁殖季切單獨活動,白天地面活動,夜間棲於樹上。以植物種子、根、莖、葉等為食。4~6月繁殖,每次產卵4枚。為留鳥。

天池導遊詞15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華山鬆谷,木廠溝山腳下至遊客進入林區河石的小路,是通往天地的幽幽小徑,山谷青松白樺,人稱“華山鬆谷、這裏清清溪流,緣路繞行,青松白樺,千技如鯤鵬展翅,盤根如龍抓石,山澗巨石像羣家爭飲。尤其是冬天,銀裝素裹,冰凌瓊花,別有一派北國林海風光,這就是引人入勝的“華山鬆谷.

迴音壁,從華山鬆谷行至向右300米的地方,叫回音壁,這種由花崗巖組成的峭壁,長百米,高十餘米,有折射聲音的效果,叫“迴音壁、峭壁上長有華山鬆,珍珠梅等。如果在這裏大聲喊叫,遙遠的山谷裏可以聽到“喔喔”的回聲。

犀牛望月,獨蹲於遼東標下的色巖石,形狀酷似一頭犀牛,昂首仰望天空,人稱“犀牛望月“。

西山卧虎,位於西山峯,被命名為“西山卧虎”的巨石長約5米,高約3米,聳立於峭壁於仞的西山峯頂,前身微起,昂首西望。當夕陽欲墜,羣山合黛時,晚霞映卧虎,雄渾悲壯,其姿態令人歎為觀止。另有一青石,形如懷抱幼子,坐在大巨石上的母猴,形象逼真生動。

神仙洞,位於孟達天地大壩西溝內峭壁上的這個石窟,海拔2402米,橫排3個洞,人稱“神仙洞.藏族稱“拉隆殊康’,是西藏吐蕃僧人拉隆,貝吉多傑(又叫拉隆畢多)的修行室。公元9世紀中葉842年),吐蕃贊普達磨禁佛,西藏僧人拉隆畢多在拉薩大昭寺前,箭殺暴君達磨後,為避禍輾轉逃來此處,在此洞居住修行。據説,他和囚禁佛逃來,居住在旦鬥寺的“藏姚瑪”三智者,當時有聯繫並交往,至今眾多藏族羣眾慕名前往,成為藏傳佛教聖蹟之一,周圍各縣羣眾名前冠有“拉隆”二字者,多為朝拜拉隆珠康後所添加,如嘉饒嘉措大師的父親叫拉隆傑,母親叫拉隆吉等。另據《河丹志》記載,約明代成任年間(公元1465年)道士希陽子又來昆洞庭潮修真,孟達天池又與道教結下了姻緣。洞旁有一石塊,據傳是“拉隆畢多昇天的地方。

Tags:導遊詞 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