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2021三峽的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欄目: 導遊詞 / 發佈於: / 人氣:2.72W

作為一名導遊,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講解詞。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1三峽的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2021三峽的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三峽的導遊詞1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這是毛澤東1956年三次暢遊長江之後寫下的氣勢磅礴、豪情滿懷的光輝詩篇。今天,他老人家當年的暢想終於在三峽建設者的手中化作了美好的現實。

要説三峽大壩,不能不先説長江三峽。長江三峽位於長江上游渝鄂川界處,跨重慶市的奉節、巫山和湖北省的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和宜昌市。西起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2千米。兩岸因燕山運動褶皺隆升的巫山、黃陵廟和八面山山地,由於長江強烈切穿,形成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大峽及大寧河寬谷、香溪寬谷,總稱為長江三峽。

三峽工程在旅遊觀光中更有其獨特的魅力。罈子嶺觀景台是三峽大壩工程旅遊觀光的制高點,登上罈子嶺,極目遠眺,三峽大壩工程的景觀可一覽無餘,盡收眼底。正在建設中的三峽大壩工程的工地上,滾滾的濤聲,鼎沸的人聲和轟鳴的機器聲,聲聲入耳,匯成了一首熱火朝天,洶湧澎湃的勞動交響曲。

三峽大壩建成後,將形成從宜昌到重慶綿延650公里的人工湖,到那時,碧水連天,煙波浩淼,“高峽出平湖”的壯觀景象將展現在世人面前。三峽大壩則宛如一條出海的蛟龍騰飛江中,又如一架美麗的彩虹橫卧江上。兩岸羣山疊翠,綠水環繞,小島星羅棋佈,溪流蜿蜒曲折,峽谷縱橫交錯,秀美的自然風光必將令人們如遊畫廊,心曠神怡。

三峽大壩景區門票價格:105元/人(成人)60--70歲老人57元/人70歲以上10元/人老人憑身份證或老年證即可。

三峽的導遊詞2

大寧河小三峽即為著名的巫山小三峽。大寧河發源於陝西省平利縣的中南山,流經重山峻嶺和大小峽谷,一路容納百川清流,穿過巫溪、巫山之間的雲崖險峯,注入巫峽西口的 浩浩長江。大寧河千姿百態,神祕莫測,過去長期隱匿無聲,近年由於我國 旅遊事業的發展,它初露真容,即一鳴驚人。有人讚頌它“不是三峽,勝似 三峽”,“神矣絕矣,歎為觀止矣”。大寧河小三峽是龍門峽、鐵棺峽和滴翠峽的統稱,它是大寧河風景的精華所在。小三峽南起巫山縣,北至大昌古城,全長約60公里。

龍門峽 從巫山縣逆水而上,第一個峽谷就是龍門峽,峽長約3公里,峽口猶如瞿塘峽中的“夔門”,峽口兩岸峭壁高聳入雲,峯峯相對,形若一扇扇鐵門,雄奇壯觀,故有“小夔門”之稱。進峽後,兩岸峯巒聳立,絕壁摩天,懸崖上翠竹垂蘿,搖曳多姿。河東巖壁上,有一清泉汩汩流入河中,人稱“龍門泉”;河西絕壁上可見一方方的石孔,有序地延伸300餘公里直到黑水河,這些石孔即為古棧道的遺蹟。

滴翠峽 繼續前往就是小三峽中最長、最迷人的滴翠峽。滴翠峽長約20公里,峽中鐘乳石遍佈,石石滴 水,處處蒼翠,故名滴翠峽。峽中有座巨大的赤壁山陡立河岸,其通體赤黃生輝,小木船從其腳下經過,猶如巨人足旁的螞蟻,這就是寧河十二景之一的“赤壁摩天”;赤紅色崖壁上掛滿蓮花般鐘乳石的就是“紅屏翠蓮”;那直立江心的“關門巖”恰似巨扉鎖關,使船無路可行,緊逼巖前卻見大門開啟一縫,然剛擠過門縫,回頭一看大門又合了起來,真令人驚奇。

大寧河小三峽以峯秀、景幽、灘險、石美為其特色。久居大都市的旅遊者定會感到稀奇古怪,宛如旅行在神話世界中。

三峽的導遊詞3

三峽大瀑布是中國十大名瀑之一,瀑高102米,寬80米,是國家4A風景區。整個景區佔地600多畝,是集迷人風光,名風俗文化,水上娛樂,旅行探險等多種休閒功能於一體的神奇峽谷。一路上,都是連綿不斷的山峯,陡峭的山壁和奇形怪狀的石頭。

終於到了景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古色古香的林間小道。小道左側是嘩嘩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或湍急,或舒緩,不停的演奏着美妙的音符。引得遊玩的孩子在溪水裏跑來跑去。抓小魚,撈螃蟹。一不小心摔一跤,給這個炎熱的夏天帶來無限的清涼。小道右側緊貼山壁,山壁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珍貴的花草樹木。聽説樹木深處還生活着許多獼猴呢!

在大家都沉醉在路邊的美景之中時。突然遠處傳來了"轟隆隆"的響聲,有人大叫:"瀑布,瀑布"我放眼望去,一匹巨大的白布高高的掛在山上,直垂谷底。我不禁想起李白的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此時的真實描寫。接近瀑布,兩條小彩虹和一條大彩虹給瀑布開了三道七色的拱門,像在迎接我們的到來。我穿上雨衣,朝瀑布飛奔而去,水花木倉林彈雨般襲擊着我們,我毫不猶豫的向前衝着。虎嘯龍吟般的巨響,山崩海嘯樣的陣勢也阻止不了我。我在瀑布中穿來奔去,穿來奔去。感覺自己完全與她融為一體了。

游完瀑布,我們都變成了一隻只剛出水的"落湯雞"但臉上依然掛着開心的笑容。這是我第一次見彩虹,也是我第一次見瀑布,更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旅行。

美麗神奇的三峽大瀑布,我會永遠記住你!

三峽的`導遊詞4

永靖黃河三峽,因永靖境內黃河之上的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而得名。在流經永靖縣境內107公里的黃河主道上,大天然事蹟般地造化出了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三大峽谷無比奇麗的山山川水,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座大壩在黃河上巍然而起,炳靈湖、太極湖、毛公湖三大人工湖泊浩大高峽之間,更勾勒出風情萬千的爛漫畫卷。這就是聞名的黃河三峽省級風光勝景區。

黃河從積石峽奔湧而出,便進入炳靈峽。這裏最引人注目標就是炳靈寺石窟。炳靈寺石窟是我國聞名的六大石窟之一,國務院頒佈的第一批國度重點文物掩護單元,也是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誨基地。炳靈寺石窟分上寺和下寺。下寺始建於十六國時期的西秦,距今有 1600多年的汗青。現存窟龕216座,佛像815身,壁畫約1000平方米。炳靈上寺距下寺2.5公里,始建於隋代,唐朝以來,代有建築。這裏羣峯矗立,林木葱蘢,是遊人探幽攬勝的絕佳之處。

炳靈寺石窟所處的小積石山,因其非凡的地質結構和大天然的巧奪天工,加上飛霞流火般的丹霞地貌,形成了雄奇壯美的炳靈石林。千峯林立,萬笏朝天,山山寫意,峯峯象形。炳靈寺石窟被人們比作藝術雕塑館,炳靈石林則是一座自然雕塑館。黃河三峽被列入甘肅王牌風光勝景點,炳靈風物無疑是王冠上的璨燦明珠。

黃河三峽,不單有無窮的風物,並且文化遺存富厚多彩。久長的汗青,奇異的地理情形,培育了黃河三峽深摯宏博的文化祕聞。仰韶文化、齊家文化、馬家窯文化遺址遍佈黃河台灣。境內漢唐古城,名載史冊。

三峽的導遊詞5

這是遊人曾為龍慶峽擬的一副對聯,或許,它道出了這片奇山麗水的底藴;或許,那更深的體現和感悟,用一副對聯是難以窮盡的。但龍慶峽就是龍慶峽,它既有南國山水的柔媚與婉約,又不失北方山水的雄健與陽剛,它是集南北山水之大成,而出落成的一顆塞外璀璨的明珠…….

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乘船游龍慶峽,彷彿是用手徐徐展開的一軸山水長卷,灕江風韻撲面而來,遊人無處不在畫境中。那山,羣峯屏列,逶迤嵯峨,隨形寓意,依貌稱名,大自然的天道滄桑、鬼斧神工造化了鎮山如來、鐘山、鳳冠島、東大寨、月亮灣等30餘處景觀,附麗了人的感情,山水就有了人的性格和靈性。那水,碧波清流,九曲縈迴,綠得氤氲,柔的纖繾,拓山光鳥影於懷,納長天白雲在胸。山回水轉,水貫山行,可謂"崖出疑無路,雲開別有天"。

龍慶峽的盛夏,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氣温低於北京城區6度,甚至比承德避暑山莊還低0.8度。而隆冬,結冰期較長,異常寒冷,於是,這裏就誕生了冰燈藝術的奇葩,峽谷,一個冰雕玉砌的世界,一個北國冰雪的樂園。

而歷史的腳印,山間古剎廟宇,又為這明麗的山水之夢,着了一筆古銅的底色,令其愈顯久遠幽深。神仙院聳立在羣山圍合,孤峯獨峙之巔,1998年這裏再現明代廟宇風采,在雲霧縹渺,樹木蓊鬱當中,層層崇台,依山疊砌,殿宇樓堂,鱗次櫛比,翠瓦丹牆,飛金流碧.......一覽眾山小的玉皇頂,主閣儼然,重檐九脊。清人來此曾記“逼面千峯起,回頭萬壑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