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學習總結

教師學習總結範文五篇

欄目: 學習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96W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學習總結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教師學習總結範文五篇

教師學習總結 篇1

十天,在平常是不經意就會溜走的日子;而國培學習,讓我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感悟,新的鬥志,新的規劃,這一切,猶如平靜的湖水激起的浪花,打破了平靜,帶來了生機。

登高望遠盡俯拾

袁xx教授給我們呈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緣起:一是教學過分重視形式而相對忽略了學科核心;二是太過感性而理性思維薰陶不足;三是在批“學科本位”的背景下茫然不知所措。聚焦了一般法則與特殊描述的辯證關係、以尺度思想進行地理教學和地理教學的六大問題。讓我們重新理順了地理教學的思路,明確了地理教學的核心任務,特別是對高考試題的分析,那叫高屋建瓴。

從王xx老師那裏,我們明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捷徑--參加新教師培訓、深入進行教學設計、深度地瞭解學生!抓住學生的“捻”,那是遊刃有餘,那就是畫龍點睛!

邵xx老師讓我們明確了高考命題、組卷和解題思路、方法,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他那種執着的教學研究的態度。

張xx老師則依據大家提供的教學中的困惑入手,讓我們明晰了學習規律對有效地理教學設計的引領作用,既要進行上位提升,還要進行下位應用,激發了大家對課堂教學再構建,再研究的慾望和激情。

李xx老師從地理教育理念入手,明確了自然地理的核心知識,利用自然地理教學案例,對自然地理的教學和難點的突破給以點撥,以自己成功的教學實錄和切身的感受,帶領大家走進了課堂教學。強調抓住核心概念、運用恰當的方法、理清教學的原理,走進生活,走向實踐。

香港中文大學的林xx教授,則讓我們從另一個視角走進新課程,瞭解了地理教育教學應該具備的學科功能:為學生提供動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合格好公民。並深入介紹了校本評核及其存在的問題。

林xx教授的區域發展教學案例典型、有用,給我們以引領,讓我們參與討論,發表觀點,從教學的實際展開,走向了教學的實踐。

申xx教授從人文地理教學案例入手,為娓娓道來,給我們以啟示。

王xx老師的人文案例具體,展示了自己教學的心得體會,引起了老師的共鳴。

李xx老師給我們的是地理教師專業標準的解讀,更重要的引發了中美教學設計的對比思考和討論。

劉xx老師從自身的發展談起,讓我們重燃自己參與教研的鬥志和激情!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那麼有高度,有思考,有思想,不是唯我獨尊,而是引發了大家的思考,頭腦風暴式的探討,帶來的是無窮盡的思維碰撞的火花。引領,高度的引領,將是我們進步的階梯和力量的源泉!

為有源頭活水來

課例研討:晚上的時間,在林教授的帶領下,我們分別進行了教師案例的探討,我在活動中發言,發言的題目是我在20xx年山東省首屆新課改優質課比賽中的課題,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討論。討論很熱烈,很深入,關鍵是引發了大家的思考,引起了共鳴。這種全國各地教師的研討,最能激發討論和思考的興趣,最能帶動教研的深入。

實習,是大家感受最深刻的活動。走向自然,迴歸自然,從自然中來,到現實中去。我想,大家回到工作崗位上,回憶起來的和給學生最多的講授是走向野外的實習,是自己從自然界中獲取的第一手資料和信息。實習,不僅給老師,也給我們的學生帶來了學習的興趣,教研的契機。

課堂觀察。走向課堂,是我們最願意看到和參與的,朱雪梅老師帶領我們走進首師大附中,走進他們的課堂,讓我們領略到了首師大附中學生的風采,也讓我們瞭解了他們在課改中的成果。參與課堂觀察,是一項值得研究的課題,朱老師讓我們親身體驗了作一個教研員的艱辛和工作意義的.重大。

我想,我們來北師大參加培訓的目的,不是僅僅為了學得一點專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取一種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改革我們的課堂,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有益。靜下心來思考,我深深地感受到,這次國培,將我們帶到了高峯峯巔,我們得以登高望遠盡俯拾。新課程的理念,讓我們徹底放手,大膽帶領學生走進探究的課堂、研究的課題,開放思維,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學生的收穫帶來的影響將是終身的,一句話:為有源頭活水來!

當我們再次走向自己的崗位時,一切在悄悄地改變,理論的引領帶來的效益定會令人刮目相看!

回校後,我將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立足課堂,積極教研,積極創新。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二是,立足學校的實際,挖掘學校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走向實踐,從實踐中獲得學習地理的興趣,獲得新知和創新的能力。

三是,積極創造條件,培養青年教師,讓青年教師在新課程理念指引下快速成長,走向專業發展的正確軌道。

教師學習總結 篇2

要時刻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才能保證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氛圍,針對本學期我的學習情況,我總結的學習情況如下:

通過深入學習《課標》《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等書籍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進一步形成最新的教育理念,指導我的教學實踐。

1、利用一、二週時間再次重温《新課程標準》,把課標與所教學科內容一一對照,明確課標的目的、內容與實際意義。再利用其餘時間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邊學習邊反思,認真撰寫自學筆記,充分領會課標的精神,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按照開學初制定的讀書學習計劃,本學期重點學習《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這本書,八章內容分四個月學完,通過學習認真理解其中的內容,為參加“卓越杯”教學大賽筆試奠定了基礎,為課改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理論經驗。

3、在學年組教研活動中,我認真聽課,充分體會新課標的精神,學習其他教師優秀的教學方式方法,並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發揚優點,改正不足,還虛心向他人求教,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4、認真參加進修學習,積極參與各級各類培訓,並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在反思中思索今後的教學實踐。通過網上學習、進修學習以及其他形式的培訓幫助自己不斷汲取有關教育教學的最新理念,探究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並認真聽取學生的想法,不斷改進教學方式。

總之,通過學習使我高度樹立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幫助自身提高理論水平,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實施新課標,促進新課改,樹立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以上是我的學習總結,我認為學習就是一條漫長的路,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充實自我,發展自我,才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認為我學習的還不夠充足,還應加大學習力度,所以,我將永不停歇的在學習的道路上奮進!

教師學習總結 篇3

XX年3月18日,我們在局校領導的帶領下赴xx中學學習了一天,具體來説,就是看課間操,聽兩節課,進辦公室和老師面對面交流,雖然時間比較短,卻令人耳目一新,體會頗深。

1. 環境優雅,文化氛圍濃

進入xx中學,學校乾淨整潔,校園和草坪看不到時紙屑等垃圾,讓人感到特別清爽,來到教學樓上,精彩紛呈的走廊文化,讓我們倍受啟發,每個班級都有一個別致的名字,班級宣言,班級制度措施,班級才藝顯示。班級的文化將班級的東西展示在全校師生的眼皮底下,有利於他們的重視和執行,也有利於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班級的才藝展示讓他們感到有才藝的驕傲和自豪,促進他們積極進取。有的教室還有書架,課外讀物,語法大全。

2. 學生禮貌,課間操為亮點

在xx中學,學生主動向老師問好,打招呼,沒有追逐打鬧,讓參觀的老師懷疑這裏的學生是否受過特殊訓練,和老師交流時,就這個問題,他們説新生入學,先進行德育規範訓練,隊列隊形,儀容儀表,衞生生活習慣,文明禮儀教育,學習行為規範強化一個有,在學樣的長期督促下,學生的自覺性順理成章就養成了。

xx中學的亮點就是出操,下課鈴響後,學生每人手中拿着講義,匆匆下樓,站好隊的同學開始讀講義,大概5分鐘左右,其他同學站好,胸貼背式的跑操開始,口號聲音嘹亮,隊伍整齊,學生鬥志昂揚,這樣既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也可以激發他們的信心,參觀的教師拿起相機,記錄了他們精彩的畫面。真是無比震撼!

3. 全員參與,課堂氣氛活躍

我聽了兩節生物課,高二九班和高二四班,其中九班的生物課《細胞呼吸》讓我感慨萬分,這節課是他們的展示課,應該是課前學生拿到了學案,學生將小組的難題板書在黑板上,然後由另外會這個問題的小組的一名學生講解,然後再做補充,發言的同學個個口齒伶俐,表達準確,生物術語運用得當,教師在本節課充當了導演的角色,整節課教師只説了幾句話,解決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知識。在這裏,對我感觸最深的是老師並不是沒有管理,而是課後做了很大的工作,比如學案內容的難易程度的確定,重點難點等。課堂上把學生推到前台,師生互動。自然,合理,實在。學生踴躍,觀點明確,這樣把學生主體地位發動起來,為學生上台提供了方便,改變以前的教學模式,不再限制學生,學生上課小組展開討論,身體腦子都動起來,把自己的想法説出來,共同研究討論,以學生為本,自主課堂教學,自主管理。

課後我又和一位班主任談他們倡導的學生自主管理時他説:自主管理絕對不是把事情和責任全部交給學生去做,老師做甩手掌櫃,什麼都不過問,而是老師指導學生去處理班級的日常事務,鍛鍊學生組織管理能力和處理事件的能力。在學生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或者是在工作遇到了困惑,需要向老師請教時,老師一定要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給學生恰當的指導。課堂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讓學生體會在作為一個班級成員的責任感,這對增強班級凝聚力,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點就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很好,櫥窗裏的名人都是xx本籍人,這讓學生感覺偉人就在身邊,有了親近感,再不是遙不可及的名人,更能激勵他們前進。學校的標語多,每個視野都是激勵性的語言且都是英漢互譯,很像高校名校的校園很大氣.

以上是我這次xx中學之行的一點真實體會,他們的課堂自主教學模式很值得我學習,打算儘量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運用。

教師學習總結 篇4

下面由英語教師主要跟大家談一談我的學習總結。

1、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新課改下的知識傳授者。

2、教師成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

3、教師成為研究者。

她認為,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角色已有如下變化:

1、知識傳授者依然是新課改中的角色,但不再是教師唯一的或常規的角色。

2、教師改變過於強調知識傳授的傾向,努力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同樣,教師應該成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具體表現在:

1、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有效途徑。

2、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發展元認知能力。

3、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許,我們會問,什麼是“元認知能力”?

還有,教師還要成為研究者。也就是説,每一位老師都有能力、並且應該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研究和改進,提出改進意見。

 教材要“二次開發”,要基於教材,超越教材。

俞紅珍教授認為,目前教師有兩種教材觀:一種叫“聖經式”的教材觀,另一種叫“材料式”的教材觀。她認為,這兩種教材觀分別代表了傳統教學和新課程教學,其中孰優孰劣是顯而易見的。她認為,“材料式”的教材觀更注重服務意識,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更注重過程導向,更靈活,更有助於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

俞教授認為,通過教材“二次開發”,能達到這樣幾個目的:

1、適應情景,促進教材個性化;

2、彌補教材的內在缺失;

3、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

教師學習總結 篇5

一年一度的培訓讓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轉變了觀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嚴肅地思考現在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更認真地思考未來的路如何去走。以下是我這次研修階段的總結:

1、要以自覺的意識投入學習

本人能參加此次培訓,深感自豪,同時也感到責任的重大,參加本次培訓,我們能全面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所以,我更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學習,將學習內容多多地吸收和內化。

2、要以思考的態度提升自己

本次培訓的內容,既有教育教學理念的闡釋,又有教學案例的剖析;既有理論的視野又有實踐的視角;既有學科本身的反思和研究,又有自身素養方面思考和培養。體現了從單一的學科知識培訓向綜合的素養培訓的轉變,體現了從單純的按教材施教向掌握完整的課程評價能力的轉變,體現了從掌握應知應會內容向校本研修、團隊領導力的培養轉變,這樣豐富的培訓內容引起了我們每位參訓學員深入的反思。新課程實施以來,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成果,但任何改革都必須螺旋式前進,我們需要有一個機會反思課改存在的問題和困惑,養成不斷反思自身教學行為的習慣,以提升自己實施新課程的能力。這次培訓為我們提供了思考的機會和平台,通過專家老師的講座,促進了我們的深入反思,使我們能有靜下心來思考教育、思考教學、思考新課程的實施及自身專業成長的問題。

作為一名省級骨幹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有自己的教學理論,要從經驗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轉變。過去我只重視教學實踐,忽視了教學理論上的昇華。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教師應向個性化,研究型,創新型教學發展,通過教學實踐—反思—研究—昇華,培養科研意識,對教學問題跟蹤研究,使之課題化,並總結成果,形成個性和特色的理論,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理論支撐。

3、要多讀書、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

培訓學習使我深刻認識到:教師需要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專業知識、更需要的是淵博的知識、教育的智慧。改變過去的老師形象,我要做一個有智慧、有愛心、讓自己快樂也要讓學生快樂的人。要想讓自己的課講得更好,更加吸引學生,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個人素質。只有課堂上的生動語言和有深度的提問才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提高了自己的修養,才能講出生動的一課。多讀書,讀好書,我立志要多讀書來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質。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初中化學教師。

4、要嘗試多種教學方法,改變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形式多樣的課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不僅僅是單純表面意義的活躍,而是課堂有深度,有生成感,推進感。在科學的理念指導下改革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研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好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教學要與科研相結合

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的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會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依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礎上,強調打破教育霸權,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結合的教育思想、觀念、方式、方法等武裝教育者的頭腦,使之打破其堅冰一樣的由陳舊的知識經驗積累起來的教育思想和觀念,所以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理論知識,並與實踐相結合,做一個科研型教師。通過這次學習交流我就深有體會,自己雖然有20多年的初中教學經驗,但科研能力很差,教學水平也似乎禁錮在了初中階段,同學員之間根本不敢侃侃而談,更不用説發表一些高質量的論文了。

6、應該大膽嘗試,積極實踐

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果。通過培訓階段各位老師的講解,使我進一步明確探究性學習的內涵。它是通過類似於科學家探究活動的方式獲得科學知識,並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使學生積極的獲取化學科學知識,領悟科學探究方法而進行的一項活動。教師要身先士卒,創造條件讓學生作好每一個探究活動,當好學生的組織者,俯下身子平等的參與學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展示自己。同時還要加強研究和實施探究性學習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不能只忙於探究性學習的組織和管理,不把及時恰當的評價納入學習活動。作為教師,既要會管理評價過程,又要見結果,自評、互評、教師講評相結合,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積極實踐,正確理解和實施《科學課程的測量與評價》,以校本教學為主體,實施校本研究,從而達到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創建教師個體的教學特色,落實課堂的有效教學。

7、要學會終身學習。

學習不僅僅侷限在專業方面,還要擴充到各個領域,不斷的提升自身的修養和素質。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不斷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教育改革。

總之,參加這次培訓,讓我有機會走進了專家們的心靈世界,感歎於他們思維的敏捷,語言的風趣豐滿,獨特的教育視角,健康樂觀的人生觀,豐富的教育經驗……把我印象最深的記錄下來,給自己留個紀念,願我也能拾級而上。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在工作中不斷向“做最好的自己”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