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活動總結

【精選】讀書活動總結集合七篇

欄目: 活動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36W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活動總結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讀書活動總結集合七篇

讀書活動總結 篇1

為深入貫徹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全民閲讀活動建設學習型湖北的意見》(鄂辦發【20xx】3號)、省全民閲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20xx年“書香荊楚·文化湖北”全民閲讀活動實施方案》(鄂全閲辦【20xx】1號)和省教育廳《關於在全省中小學校組織開展“閲讀伴我成長”系列主題閲讀活動的通知》(鄂教基【20xx】5號)要求。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建設“讀書之城”要求,市教育局《關於印發武漢市中小學“閲讀伴我成長”系列主題閲讀活動方案的通知》(武教基【20xx】20號)精神,在學校大力倡導“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時代風尚,積極營造“與書為伴、讀書為樂”的校園文化氛圍,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淨化學生的心靈,增強學生的文明禮儀修養,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相處。我校把文明禮儀教育納入了德育工作重要議程,開展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主題教育讀書活動。

一、學校基本情況

目前,學校佔地面積121畝,校舍建築面積二萬九千一百九十四平方米,四十六個教學班,學生人數二千八百四十四人,教職工一百七十人。20xx年學校被評為武漢市市級示範學校,躋身於優質教育資源的行列。近年來,學校以“忠、孝、勇、節”的木蘭精神和“誠、仁、勤、勇”的校訓為指導,始終倡導“質量優異、特色鮮明、水平領先”的辦學理念,提出“把大事做細,小事做好”的管理思路,把“提高教學質量,打造一流師資隊伍,彰顯校本特色”作為工作重點,致力於人文校園、網絡校園、書香校園、綠色校園的建設。努力做到立足高起點、追求高品味、達成高目標,培養情感、激發興趣、張揚個性、注重創新。高品位、高質量的辦學成果更快成熟,逐步實現符合素質教育根本要求教育現代化水平日趨提升,具有鮮明特色的高級中學。

二、成立活動小組,精心組織實施

為使“閲讀伴我成長”主題閲讀活動取得實質性的效果,我校認真制定了活動方案,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全體班主任為成員的讀書活動領導小組,具體活動由學校團委全面負責組織實施。

根據上級部門要求再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閲讀伴我成長》讀書活動方案,通過校園廣播、升旗儀式、學校黑板報、班級黑板報、國旗下講話等形式進行宣傳,形成有影響的校園文化氛圍。同時在告家長書上宣傳讀書活動的意義、要求,佈置了學生們假期與家長共同學習的要求,得到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為了使學生在讀書活動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德育處要求各班級至少保證每週有一個小時《閲讀伴我成長》專題讀書時間,使活動落到實處。

我們將每天晚讀報的自由閲讀時間指定專題閲讀《美麗的武漢》讀本,讓孩子有時間讀書;語文教師要在每學期都開闢2課時做好課內閲讀指導,使孩子會讀書;我們利用綜合實踐課,班主任組織學生進行閲讀交流,使讀書與學習生活相結合。

三、注重活動開展,創建書香校園

1 、採取多種形式,強化讀書教育

第一、基本活動

組織開展中小學閲讀“十個一”活動,即:精讀一本好書、上好一堂閲讀課、撰寫一篇閲讀心得、開好一次主題班會、郵寄一封閲讀書信、辦好一期黑板報、舉辦一次主題書畫作品展、建好一批閲讀基地、捐獻一批閲讀書籍、評選一批先進單位和個人,引導師生在閲讀中互相學習、學習中共同進步、進步中共同成長。

第二、特色活動

1)親近書籍——經典誦讀活動

為了倡導經典閲讀,讓傳統美德根植於青少年心靈,學校舉辦了“親近經典”——經典誦讀活動.。選手們經過精心準備,在台上各展風采,動作語氣隨意境跌宕起伏,聲情並茂,有的甚至還自己準備配樂。兩個小時的比賽,賽出了友誼,賽出了水平。經過現場評分評出一、二、三等獎,併為選手們頒發獎品。經過本次比賽孩子們更深刻的瞭解了中華燦爛文明,傳統美德植根於心靈,受到現場觀眾們的歡迎。

2)經典閲讀知識答題

為了激發未成年人經典閲讀的興趣,學校在6月底舉辦了經典閲讀知識答題活動,結合推薦的經典圖書,抽取精華,設置了填空、選擇、連線等題型,推出“經典閲讀知識題”,讓同學們在查找答案的過程中,瞭解經典,閲讀經典。答題活動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同學們紛紛表示:題目內容貼近日常閲讀內容和課本知識,通過答題激發了閲讀興趣,指明瞭閲讀方向,使孩子們在閲讀的陪伴下健康成長。

3)“讀書伴我成長”----主題徵文活動

“讀書伴我成長”主題徵文活動得到學校相關領導的重視和響應,指定團委擬定細則,佈置落實此事。將《閲讀推薦書目》下發到各班級,語文組老師在作文課佈置指導。經過評委評分評出一、二、三等獎,併為小選手們頒發獎品。經過本次比賽孩子們更深刻的瞭解了中華燦爛文明,傳統美德植根於心靈,受到現場觀眾們的歡迎。

4)推薦中華經典誦讀之星 。各年級和各班在開展經典誦讀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中華誦讀之星的推薦活動

5)組織開展“獻一本、看百本”好書漂流活動,定期召開好好書推介會和“圖書換客”活動,建立年級流動圖書櫃,豐富班級圖書角,創設以書會友、循環閲讀平台,引導學生根據自身需要和興趣愛好逐步學會甄選、使用、交流書籍。

6)通過每日一句、每週一篇、每學期一本等形式,鼓勵師生把內容健康向上、語言流暢優美的名言、名句、名段、名篇進行摘抄,並開展讀書筆記、書籤製作、手抄報評選活動,激發師生讀書熱情,搭建師生閲讀交流與分享的空間。

7)充分利用校園、家庭網絡資源,積極推薦健康向上的優秀網站,引導學生通過網絡閲讀互動交流,感受網絡讀書的樂趣。

8)結合“課外訪萬家”工作和家長學校授課,整合家庭教育資源,宣傳閲讀活動和親子共讀的意義,瞭解學生家庭閲讀現狀,引導家長支持、參與閲讀,積極創新書香家庭。

3、家校社區結合,形成教育合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言行以及對子女的要求等,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並直接在孩子身上發生。,我校通過在告家長書上宣傳讀書活動的意義、要求,佈置了學生們假期與家長共同學習的要求,得到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印發了一些相關資料給家長,要求他們配合學校加強子女的閲讀教育的實效。我校還和長嶺街道大力開展共建活動,營造良好的閲讀氛圍。通過學校、家庭、社區的共同努力,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正在逐步養成。

4、建立激勵機制,確保活動長效性

評選一批書香少年和書香班級。學校每年開展書香班級、書香少年的評選活動。對活動組織得力、效果良好的班級以及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個人進行表彰獎勵。推動“讀書伴我成長”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向縱深發展,形成長效機制。

⑴、建立健全兩個機制,全面推進文明禮儀教育。

在活動中,學校專門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並且把該項活動作為學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工作來抓,組織廣大師生積極參與,真正達到育人目的,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⑵、做好三個結合,紮實有效開展閲讀文明教育。

學校在德教育過程中,注重三類育人載體:主題教育類,實踐活動類,校園文化類。

主題教育類包括:樹立信念,理論學習,成人主題,立志教育;實踐活動類包括: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科技創新,社會工作(領導能力與倍領導能力),角色扮演(團隊遊戲);校園文化類包括:團體文化,儀式文化,典禮文化,藝術作品,節日文化。

將“閲讀伴我成長”系列讀書活動與學校德育緊密集合起來,關鍵是要將三大育人載體與讀書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讀書,在讀書中學會做人。

四、小結

本屆讀伴我成長讀書系列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每項活動都經過認真策劃,周密組織,落實起來更加周到嚴密,旨在引導未成年人認識讀書的重要性,理解經典的文化傳承價值,調動他們讀書的熱情,把閲讀的快樂與體會人生哲理,實踐人生追求結合起來,讓傳統美德植根於青少年心靈,加深了少年朋友對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的認識,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對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增強語言表達和思想創造力意義深遠。活動得到各學校和家長朋友的支持,受到廣大少年朋友的歡迎。閲讀伴我成長讀書系列活動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普及性活動,取得了累累碩果和比較大的社會影響力。

讀書活動總結 篇2

為進一步落實德州市教育局《關於開展中小學教師讀書活動的通知》的精神,根據禹城市教育局的安排,為提高我校廣大教師的整體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有效地完成教師閲讀書目,我校積極開展讀書活動。以下是對我校讀書活動開展情況的總結: 教育是事業,而教師是職業。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擔負的卻是教育的責任。師與生之間,維繫在一起的是愛,因而愛也就成為了教育永恆的主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多麼樸實的一句話。正是這樣樸實的一句話,道出了張思明對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對教育工作的態度用心去做。

一、領導重視,率先垂範。

首先建立教師讀書活動領導小組,由徐建校長任組長,各年級組主任任副組長。確定具體負責的領導。成立有領導牽頭的讀書學習活動小組,每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認真學習、討論、交流,並及時足量寫出讀書筆記。

二、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學校讀書活動,建立了教師讀書活動學習制度,提出了讀書宣傳口號,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在讀書活動中,把表現突出的教師進行獎勵,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為了更好的督促教師完成讀書任務。領導小組負責人定期檢查教師的自學筆記,對教師自學情況作以評定,並且作為常規檢查的重要內容。

三、深入宣傳,營造讀書學習的良好氛圍。

根據市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校制定了詳實可行的讀書活動方案,按照活動方案,我校迅速地開展了讀書活動的動員工作。召開了讀書學習活動主題大會、主題黑板報、製作格言、名人名言壁畫等,多渠道、深層次在全體教師中宣傳讀書、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強勢宣傳營造文化氛圍,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為深入落實讀書方案的各項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實現讀書活動與校本培訓的有機結合。

讀書活動是校本培訓的有機組成部分。我校以此次讀書活動為契機,將讀書活動與校本培訓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讀書與培訓的雙贏效應。主管校本培訓的領導定期與不定期抽查教師的讀書筆記、檢查結果與集中學習記錄填入校本培訓記錄中,實現集中學習及學習交流活動與校本培訓時間科學統一。

四、我校制定了積極有效可行的讀書活動實施方案

1、確立閲讀書目。本學期閲讀書目包括市教育局發放的《給教師的60條法律建議》、《學校管理的50個典型案例》、《班主任兵法3震撼教育36計》等25本教師必讀書目,另外包括《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新課程怎樣教得精彩-100個優秀教師教學心得》、等自購數目。

2、深研細讀。教師要緊密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及時到圖書室或閲覽室借閲規定的書目和刊物,勤學善思,精讀細讀。

3、讀寫結合。發揚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讀書精神,提倡將讀書摘要和讀書感悟結合起來,也可以對所讀內容寫出讀書心得(1000字/周),確切保證讀書活動的質量。

4、交流研討。分學期分階段讀書活動小組進行學習交流,領導做好帶頭,教師和學習小組的領導寫出階段性總結,並結合教育教學實際進行反思、寫出讀書心得體會,作為教師考評的一項重要內容。定期舉行教師讀書交流活動,讀書報告會,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在學校教師隊伍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5、讀書評價。根據禹城市教師全員讀書活動工作安排要求,並結合我校實際,每名教師每學期至少讀一本必讀書籍,至少寫一篇高質量的讀後感或書評,有學校讀書活動領導小組組織評價,對優秀作品進行推薦,並予以表彰。

積極組織發動,宣傳讀書活動的精神實質,使每一位教師都切實領會活動的目的、要求及要達到的具體目標。學校召開全體教師會議,首先制定了教師讀書活動計劃和具體實施步驟,為教師配備了書籍,鼓舞教師大量閲讀經典使教師素質得到昇華。教師讀書活動總結

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制度和獎罰細則,確保活動持續有效的開展,防止一陣風颳過的不良傾向。有活動制度的約束和指導,使教師普遍感到目標明確、任務具體、做起來易行。

建立學校、教研組、教師三級網絡。學校負責整個活動的資料、資金、場所保障;教研組負責組織教師參與、實施;各位教師積極響應,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搞好閲讀、研究、講座、撰寫論文等各項工作。為把此項活動搞好,學校添置了大量的圖書;還增添了不少有益的硬件設備,配製光盤、音像製品,為活動提供充足的保障。

五、有效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交流活動,在活動中激發教師的閲讀興趣。

我校先後組織了:《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的讀書心得經驗交流會,並選出了孫海忠、楊紅星、宋吉密等老師作為讀書先進個人在校會上做經驗交流;開展讀書心得評比活動,把老師們一篇篇有關讀書的教育隨筆、讀書心得進行階段性評比;組織教師參加讀書知識競賽活動,大大促進了我校的讀書活動。人人愛讀書,人人讀好書的良好氛圍已在我校蔚然形成。

六、積極開展讀書積極分子與讀書標兵評選活動。

為引領教師與好書為友,與經典對話,與博覽同行,不斷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我校積極開展讀書積極分子與讀書標兵評選活動,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評選制度。並且將評選活動作為讀書活動的核心工作去抓。在讀書活動中老師們積極參與,湧現出了一大

批讀書楷模。《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一書,王晶老師都已讀過多遍,並注意從中學習好習慣,用以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孫海英老師自己拿錢主動購買教育書籍;老師們堅持寫讀書筆記和讀書隨筆,平時經常交流讀書體會,有時候還進行激烈的討論。通過讀書,老師們開闊了視野,頭腦裏注入了新鮮血液。特別是45歲以上的老教師老當益壯,不甘落後,積極參加讀書學習活動。他們多成長於特殊的年代,知識的結構上存在着一定的問題,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教育孩子的方法陳舊、機械,嚴重製約着對新一代人的教育培養,而現在,他通過讀書,專業素質和文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教育教學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青年教師更是爭先恐後,發揚上崗不放書的學習精神,不驕不躁,通過讀書,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斷補充新的血液。

通過讀書活動,教師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感受教育大師的風範,領悟素質教育的真諦,提高文化知識素養,增強教育管理的水平,對科學研究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課題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一定要把這項活動持續有效地開展下去。教師讀書活動總結

總之,通過本階段的讀書活動,倫鎮中學的每位教師都能按計劃進行讀書,寫出讀書筆記、讀書心得以及讀書活動總結。教師通過學習,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受益非淺。廣大教師把學到的新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使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正不斷的提升。為使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台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讀書活動總結 篇3

這次我班召開的“讀書 快樂 成長”主題隊會非常成功。此次隊會的目的就是在班中掀起一個讀書高潮,讓學生從我做起,多讀書、讀好書。這次活動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支持和積極響應。為了召開中隊會,我們提早就做了如下安排:

一、創設閲讀條件,營造閲讀氛圍

為了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學校開設了閲覽室,各樓層都設置了圖書架,圖書架的書籍是學校出資為大家購買的。我班還開辦了“圖書角”。“圖書角”的書是由學生捐獻的,由學生負責。負責人把所捐書籍列出書目,張帖出,供學生借閲。為了讓學生在家中也堅持讀書,我召開了家長會,要求家長為孩子建立書櫃或者書角,並要求家長力爭陪同孩子一起讀書。圖書架、圖書角成立後,經常看到學生聚在這裏看書,他們互相談論着書中內容,豐富了語言。除此之外,我還鼓勵大家利用板報、牆報讓學生推薦自己喜愛的書籍,讓大家隨處看到與書有關的內容,創造書香氛圍。

二、教給方法,注重課外閲讀的實效性

我教給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閲讀習慣。對所讀內容及時進行圈、點、批、注,理解所讀的內容,領悟其中道理,學習體味作者的遣詞造句、佈局謀篇和語言風格;我還指導學生撰寫讀書心得體會,讀書報告單 。讓學生進行摘錄式筆記,把好詞佳句及精彩段落摘錄下來,並進行歸類,製作成自己的“工具書”。與語文教學緊密結合,讓學生進行創造性的閲讀,在閲讀的基礎上,對原文進行再創造,續寫、擴寫、寫讀後感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指導選擇適合的書籍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是教育者極重要的任務。我認為應該從孩子出發,以孩子的興趣為中心通盤考慮。首先課外讀物要能滿足孩子心理需求。在小學階段,學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神祕、冒險、刺激、仰慕機智、勇敢、轟轟烈烈等等,所以我向他們推薦《海底兩萬裏》、《木偶奇遇記》、《吹牛大王歷險記》等。其次,課外讀物要能適應孩子時尚需求。近兩年,英國女士JK羅琳的四本厚厚的《哈利波特》風靡校園,那個戴着黑框眼睛的的長髮小男孩成了眾多男孩女孩的偶像,每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套《哈利波特》的書而想方設法地努力。這種校園時尚、兒童時尚成為課外閲讀及課外閲讀指導的寶貴契機和資源。再次,課外讀物要能純淨孩子的精神世界。閲讀經典名著是課外閲讀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個成熟的閲讀這必須經歷的一段生命歷程。學校從開展讀書活動以來,就向同學們推薦古典名著〈〈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等,當我看到孩子沉浸在閲讀經典名著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飛揚時,我會感受到:經典名著對於孩子心靈的呵護,精神的滋養已如春雨點點入土。其實,我們並不期待經典名著能教會孩子學會語文,但它能温暖他們的心靈,打開他們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激發他們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

對兒童而言,經典名著並不僅僅是中國的《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四大古典名著,也不僅僅是國外的《唐詰科德》,但是他們更有自己的經典:《綠野仙蹤》、《狐狸列娜的故事》、《木偶奇遇記》、《愛的教育》、《神筆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一般來説只有符合兒童的心理和認知發展水平的課外讀物,並能促進他們進一步完美地發展的課外讀物,才能純淨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敞亮孩子的心扉,才能成為孩子的經典

四、課外閲讀帶來的收穫

過廣泛閲讀,學生學會了寬容,增長了智慧,更懂得了生活的美好。廣泛閲讀,也給同學們學習語文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班中許多同學都愛上語文課,他們喜歡將自己從課外讀到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知識通過課堂這個小小的窗口展示出來,從中體味學習的樂趣。

除了學習帶來的收穫外,我發現很多同學在意志品質、行為規範、看待社會現象、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有了不小的變化。有些同學認識問題的角度廣泛了,有深度了;有些同學能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了;有些同學會正確處理人際關係了。看到同學們的這些變化,我由衷的感到高興。同學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團結、友愛、學習氣氛很濃的集體中,自然而然地就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良好的班風。

總之, 經過認真的籌劃和準備的主題班會“讀書 快樂 成長”活動使學生受益匪淺,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讀書的積極性更高了。但同時大家也清醒地認識到,這項活動是長期的,要想全面提升學生的自身素質,並非朝夕可就,要源源不斷地知識積累。為此,大家紛紛表示,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將“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堅持下去。

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同學們 一定會把讀書作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真正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書活動總結 篇4

我校根據讀書活動方案,落實“五有”目標, 緊扣“五個結合”,紮實開展讀書活動。經過兩輪的讀書活動實踐,各校已積累一定的經驗,呈現一定的效果。下面我把各基層小學在開展讀書專項活動中一些優秀的做法點出來,把存在的問題講出來,把今後的思路提出來。

主要成效(體現十個一)

一、形成一個共識。⑴中心校在確立走“雙線並行,內涵發展”的道路上,始終不渝地把讀書活動作為一項重頭戲,從學校發展規劃,工作計劃,活動方案,每週工作彙報等各個層面可以充分説明。⑵各校樹立“讀書,為學生終生髮展奠基;讀書,是學校、師生髮展的共同體”的理念;明確讀書活動是一項長期、潛質的教育工程,需持之以恆並堅持不懈地開展下去的細活;需打持久戰,還要打攻堅戰,更要打勝利戰。⑶成立活動領導小組,校長掛帥,班子成員具體分工,語文教師或班主任負責實施,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大活動。⑷制定活動方案,做到有計劃有實施有記錄有總結,注重過程性工作開展和材料收集與整理。

二、營造一種氛圍。主要通過兩個渠道:⑴架設家校連心橋:通過分發宣傳單、致家長書,座談交流,家訪聯繫等形式,讓家長了解和參與讀書活動,在社會上產生積極的輿論和影響作用;如湖尾、港西、下湖小學充分學校廣播、假日家校聯繫卡,家長座談會等有效途徑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和強度,讓家長參與進來,引起外界關注;⑵營造校園讀書風:走進學校,朗朗書聲不絕於耳,步入校園,濃濃書香撲面襲來,走廊牆壁張貼名人格言,教室版地展示學生作品,學校專欄彰顯辦學特色,顯眼之處書寫激勵讀書標語。如樟塘小中心在教室門口設置學習展示欄,圍牆上設置讀書活動專題;湖尾小學在走廊牆壁上張貼學生字畫組合,港西、湖尾小學在樓道牆上懸掛讀書活動展板,讓人感到校園“書卷氣”瀰漫,“書香氣”濃厚。

三、緩解一個難題。在落實“五有”目標中,書源一直是開展讀書活動的首要前提,也是制約活動推進的瓶頸,各校能想方設法擺脱困擾,不斷充實書源,拓寬書源渠道,解決有書讀,讀好書的問題。如樟塘、港西小學把書店引進學校,下湖、湖尾小學倡導家長帶領學生購書,南埔小學爭取社會賢達人士和駐校部隊為學校捐書近1400冊;樟塘中心小學聯繫有關部門為轄區學校獻書。其次各校通過開放圖書室、建立班級圖書角,開展校內“閲讀交換站,好書換着看”,嘗試校際“圖書借閲,資源共享”。如湖尾小學的“圖書滾動傳閲”。

四、堅持一些做法。自從開展讀書活動以來,各校都能以一貫之做好以下工作:⑴採用專用筆記本,用於摘抄優美語句,品析精彩句段,寫讀後感或習作小練筆;⑵每週一份手抄報或剪貼報;⑶堅持寫日記週記;⑷學校開放圖書室,班級建立圖書角;⑸定期開展優秀習作展,出好學習專欄,這些做法在教學常規檢查中都體現相當充分。我們有一種體會,只要堅持做一件正確的事情,時間久了,成效往往令人驚歎不已。

五、搭建一個平台。各校積極提供機會和創設條件讓學生有表現自我和彰顯才能的舞台和空間,讓學生體驗閲讀成功的喜悦,分享彼此的閲讀成果,交流各自的心得體會,保持學生讀書的激情。如港西、湖尾、南埔小學的才藝展示,每週一至兩次,雷打不動,已經成為學生心儀的活動項目;樟塘小中心建立“蓓蕾”廣播站,把美文、趣事、佳作等讓學生在輕鬆時分一同分享,近期開展得如火如荼,成為校園一道文化景觀;下湖小學以“紅孩子書屋”為平台,匯聚了全校學生的精彩作品,不時引來學生在此駐足欣賞。

讀書活動總結 篇5

1.營造書香氛圍,完善各項制度。充分利用走廊、教室、操場、圖書角等環境,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完善圖書閲覽制度、書香班級評選制度、閲讀之星評價制度。

2.高質量完成新課標要求義務教育段的讀書量,適當拓展閲讀面,擴大閲讀量,下發師生讀書目錄,規定了讀書時間、數量。積極參加各級讀書徵文、讀書演講活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建設滿足師生閲覽需要的圖書室和閲覽室。圖書數量達到上級部門規定要求,且質量保證,類別結構合理。

4.完善班級圖書角,圖書借閲有專人管理。引導學生將家中的優秀圖書帶到班級中,成立班級圖書角,專門配備1—2名學生作為班級圖書管理員,負責班級圖書的借閲、登記、歸還等工作。讓好書在班級間漂流,讓學生能花最少的錢讀最多的書。

5.加強校園環境建設,突出書香校園文化氛圍。宣傳欄佈置師生作品、名人名言;在花園草地佈置富有人文氣息的宣傳標語,讓閲讀與陶冶隨時隨地發生。

6、各班每週開設一節語文閲讀課,在語文教師的帶領下進行閲讀。每位語文老師利用導讀課等時間對學生進行閲讀方法的指導、課外讀物的拓展、名篇精讀、名著交流等。引導他們讀好書,讀有益身心的書,為他們的閲讀指明方向。

7、班主任每天到校後,指導學生朗讀經典作品,或與學生一起朗讀,共享讀書樂趣;或與學生共背古典詩文,感受詩文的藝術魅力。

保證學生每天的課外閲讀時間和閲讀量。根據必讀書目和學校推薦書目,分學段指導學生制訂閲讀計劃。

8、舉辦“我讀書,我快樂”手抄報比賽,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9、圍繞“愛讀書、勤讀書、會讀書”這一主題,舉行讀書演講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10、在教師中開展讀書徵文比賽活動,提高了老師的師德素養和教書育人的能力。

讀書活動總結 篇6

書香潤澤校園,好書伴我成長

——20xx年讀書節活動總結會上的講話

為深化我校“書香校園”的建設,突出“書香潤澤校園,好書伴我成長”這一主題,舉行了20xx年科學島實驗小學讀書節活動,目的就是引導激勵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會讀書”,不斷汲取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成果,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為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説“閲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這充分説明了閲讀與閲讀的重要性。

第一、談談讀書的意義

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書。因為,書能使人抓住這個世界祕密的核心。

你讀什麼樣的書就是什麼樣的人。如果你什麼也不讀,那麼你的頭腦就會萎縮,你的理想將因失去活力而動搖。

書籍和閲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對心中理想世界的堅持,更是對我們思想和心靈的昇華與淨化,進而改變我們的生活軌跡。

著名學者餘秋雨先生曾經這樣評論過書籍的功能,他説:“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着愚昧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几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這種奇蹟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於閲讀。”

閲讀使文字具有了永恆的價值,它比圖像更空靈,比記憶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讓你凌駕於偉人的思考之上。閲讀是人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它把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我們所認識的世界、人生、社會,很多都源於閲讀。

閲讀雖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和厚度。通過閲讀你可以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對於一個生命有限的人來説,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而閲讀的意義在於,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層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個人的閲讀史,即是他的心靈發育史。閲讀使人超越動物性,不致淪為活動木偶,行屍走肉。停止閲讀就意味着切斷了與世界的溝通,與心靈的溝通,人生也就是進入了無窮迴圈,可以説,是閲讀拯救了我們。我們無力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卻可以通過閲讀改變人生的終點。

第二、讀書對人的改變

優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做一個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絕大多數人的心願,我想也是全體老師同學的心願。誰不願意美好啊?除了心靈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為了這份美好,人們使出了萬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見的整容,比如塗脂抹粉的化粧。為了撫平臉上的皺紋,竟然發明了用肉毒桿菌的毒素在眉眼間注射,讓面部微小神經麻痺,換來皮膚的暫時平滑正是讓人膽戰心驚。

其實,有一個最簡單的美容之法,卻被人們忽視,那就是讀書啊! 讀書的時候,人是專注的。因為你在聆聽一些高貴的靈魂自言自語,不由自主地謙遜和聚精會神。即使是讀閒書,看到妙處,也會忍不住拍案

叫絕長久的讀書可以使人養成恭敬的習慣,知道這個世界上可以為師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會沿襲洗耳傾聽的姿態。而傾聽,是讓人神采倍添的絕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視,而每一個生命也都不應被忽視。你重視了他人,魅力就降臨在你雙眸。

讀書的時候,常常會會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與穿透,讓我們在驚歎的同時拈頁展顏。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裝點,微笑可以傳達比所有語言更豐富的善意與温暖。有人覺得微笑很困難,以為是一個如何掌控面容的技術性問題,其實不然。不會笑的人,有心理學家提出,是因為這些人讀書的不夠廣博和投入。書是一座快樂的富礦,儲存了大量濃縮的歡愉因子,當你靜夜撫卷的時候(當然也包括網上閲讀),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騰,迷住了你的雙眼,你眉飛色舞,中了蠱似的笑起來,獨享其樂。也許有人説,我讀書的時候,時有哭泣呢!哭,其實也是一種廣義的微笑,因為靈魂在這一個瞬間舒展,盡情宣泄。一位學者説:“我大半生所有的快樂累加一處,都抵不過我在書中得到的歡愉多。而這種欣悦,是多麼地簡便和利於儲存啊,物美價廉重複使用,且永不磨損。”

讀書讓我們知道了天地間很多奧祕,而且知道還有更多的奧祕,不曾被人揭露,我們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讀書其實很多時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圖書館堆積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華書店裏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靈的墓誌銘。你在書籍裏看到了無休無止的時間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當你把他人的聰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輕輕説出的時候,你的紅脣就比任何美麗色彩的塗抹,都更加光豔奪目。

你想美好嗎?你就讀書吧。不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但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堅持下去,持之以恆,優美就像五月的花環,某一天飄然而至,簇擁你頸間。

第三、談談讀書的味道

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説:“古人藏書闢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在書中放置香草,不僅可以防蠹蟲咬蛀,而且還可以給書留下幽幽清香,“書香”一詞便由此而來。後來人們據此加以引申,形容讀書人有“書香氣”,而讀書人家或曰“知識分子家庭”,則被稱之為“書香門第”。由這“書香”又想到宋代著名理學家程頤的話:“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有“書香氣”的人,讀書時若能品出書的味道來,怕是進入讀書的真境界了。 何謂讀書之味?竊以為不可僅以一個“香”字而言之。我曾在報刊上發表過一篇《讀書與吃飯》的書話,文中説:人生是需要滋養的,吃飯,是對身體進行補養;讀書,則是對精神進行補養。讀書如吃飯──飯有飯、菜、湯,飯有家常飯、待客飯、筵席飯;飯有西餐、中餐、地方風味小吃但不管是什麼樣的飯菜,吃的時候總要品嚐一下滋味,五味俱全方能構成美味佳餚。讀書亦然。讀書之味乃甜酸苦辣是也。

翻閲一本好書,猶如走進一幢新房,打開一扇未知的窗户,展現在面前的是藍天白雲、青山綠水,讓讀書人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吸吮着新鮮的空氣,張開思想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馳騁翱翔。臻於此境,讀書人能沒有甜滋滋的意味?

讀書的人,有時也難免遭遇意想不到的尷尬。當書中的道理與現實生活中的事不能呼應,書中的事與生活中的理髮生衝突時,讀書人便難免有

迷離若失、恍惚不定的感覺,甚至於陷於進退維谷的窘迫,此時就可能有一股酸溜溜的滋味湧上心頭。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詩用來形容讀書人的心境,也是恰當的。一般情形之下,讀書人攻城掠地,在知識的海洋中苦苦求索,都要經歷“山重水複疑無路”的苦悶階段,其時身臨遏澀之境,前不見村後不着店,孤苦伶仃,步履維艱,那份愁苦,實難堪受。而且,讀書人亦是凡人俗子,哪能沒有來自書外的聒噪?若要跨進“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心裏沒有一番痛苦煎熬的爭鬥抉擇,恐怕是難臨其境的。 讀書的味道雖説是酸甜苦辣,但最終給人的感覺卻是愉悦快樂。人活在世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畢竟要比沒滋沒味不知要好多少倍。一位作家説道:我常想,如果沒有書籍相伴,漫漫一生,多少個無眠的黑夜和無聊的白日將會是怎樣的難熬,而這樣的人生是多麼無趣和乏味。的的確確,有書相伴,且能從書中品出味道來,得到的點滴收穫,都會在心中湧滿喜悦,進而由衷欣慰,隨即增強讀書的志趣,進而堅定與書相守的信念。

作家林語堂先生曾經設想過在書房天花板上裝一佛教的油燈籠,書房中要有油煙味和發黴的書味,以及無以名狀的其他氣味才好。看來,林語堂已經將讀書味道的造化從書裏牽引到了書外,從意境宕延到了環境。讀書人若真能化入這般讀書境界,讀書的味道想必是更加醇釅了。

讀書活動總結 篇7

在中華民族讀書史上,蘇秦‘錐刺股”、孫敬頭懸樑,孫康映雪等故事雖然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但是古人珍惜光陰刻苦讀書的精神至今仍能給我們以啟迪。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越多收穫就越豐滿。正如陶繼新老師所講,讀書對人的成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鑑於此,學校也加大力度,在全校範圍內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讀書熱潮。我們四年級也緊跟學校的腳步,積極地開展讀書活動。

根據四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們七位語文老師經過多次商討,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真正從中獲益,讓課外書為孩子們打開一扇扇窗,開啟一道道門,讓他們看封一個魅力無窮的大千世界豐富他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活躍他們的思維陶冶他們的清操使他們體驗我讀書我快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制訂班級讀書計劃和個人讀書計劃

首先是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制訂班級讀書計劃,其次學生根據本人實際情況制訂個人讀書計劃,具體格式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設計裝飾,使其生動活潑、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讀書的內容、目標、措施、實施時間等確定好一學期要讀的書。學住人文底藴形成的途徑是吸收是閲讀。為此,擴大閲讀範圍、成倍增長閲讀和背誦總量,加快閲讀速度、拓展閲讀題材為加厚、加寬學生人文底藴創造了條件。然而隨着閲讀量的增加,學生閲談產生了盲目的理象,有的學生為了追求數量看一些與自己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不協調的文章;有的則看一些不利於自己身心發展的另類書,如暴力書刊書,有的甚至為了看而看,毫無目的也無任何收穫。所以,教師的正確引領必不可少,我們建議學生不僅要讀文學作品,還要讀科技、歷史、哲學方面的書奮從語文的角度看不僅要讀散文、故事、童話寓言還可以讀詩歌、戲劇、小品,甚至更可以讀歌詞;不僅要讀中國的作品,而且要讀世界各國的優秀作品;不僅要讀中國理代的作品,還要讀中國古代的作品。急之,要從多方面吸收營養要從多渠道尋找適合學生、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養料。

二、營造書香班級

(1)以身作則,從老師自身做起每天做到和同學們一起讀書。

(2)每班師生一起設計一句班級讀書口號,如走進教室就看書,我與好書交朋友等,要求每個同學無論是早晨還是中午走進教室就看書。

(3)建立書庫,讓學生有書可讀:教育學生節約零用錢用於購買課外讀物,建立個人小書庫;同學與同學之間,定期舉行好書換着看的活動;班級小書庫實行全天開放,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時間,保證學生在一天中的讀書時間不少於1小時。

三、開展讀書博覽會

(1)每週星期一、三的活動課組織4一5位同學進行“故事大比拼,活動,每次話動後投票選出當天的故事之星一輪比賽結束後讓故事之星”同台進行決賽,評選出本學期的“故事大王”。

(2)堅持每週至少學會兩首古詩,進行班級古詩詞誦讀賽評出“背詩大王” 並推舉其參加學校古詩誦讀大賽。

(3)每天第一節課前5~10分鐘進行報海採珠和美文共賞即活動,由值日班長向大家朗讀佳作,提高大家的欣賞水平

(4)晨讀時間可朗讀所學的課文,可翻閲課外讀物也可以以“名人名言” “書海拾貝“我最喜歡的”好書推薦等小板塊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好書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形成良好的班級讀書氛圍。

四、開展“我和父母共讀一本書”活動

利用家長會,把一些家長好的做法介紹給他們聽。讓家長債得重視環境的作用,既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物質和生活環境,同時也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巾薰陶、體驗,不斷規範和調整自己的行為,從而讓兒童在成長中逐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1)通過家長會向家長們發出倡議:每週父母利用休息時間和孩子“親子閲讀”一次

(2)做好“親子閲讀記錄”

(3)開展“書香之家”的評比活動

五、開展“讀一本好書.交一個朋友”,換一本好書,交一個朋友”活動

(1)本學期每名學生完成必讀書一本和教師推薦書兩本。

(2)根據自己的喜好增加一些可讀性書目。將自己閲讀的好書推薦給其他同學同學之間交換閲讀

(3)利用週二、週四的午間時間進行好書交換看的活動,組織學生認真閲讀由他們自己帶來的讀本,保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並做好過關工作。這一活動受到了所有同學的歡迎,他們紛紛把自己最喜歡的書帶到學校來,從別的同學那裏找到最想換的書,一個個迫不及待地讀着,那勁頭真稱得上是如飢似渴。真正體現了書非借不能讀。在活動中,大多數同學都能換讀五本以上的書。

六、建立讀書成長冊

每個學生都要建立一本“讀書成長冊,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心得體會以及每學期制定的讀書計劃書,參加讀書實踐活動的作品,獲獎情況等記錄下來。

七、成立文學社.增強學生的信心提高學生的自覺意識

自學校的新教育團隊成立以來,我們四年級語文組的新教育團隊成員就積極參與活動,同時她們也以極高的熱情提議:班級可以嘗試成立新教育文學社。四年級五班將他們的文學社分成兩個組,一個是寫日記,一個是背誦古詩。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儘管是班級搞的一個活動,但在這個具有生命力的團隊的帶領下,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團隊的感染下,學生的讀書熱情也與日俱增。因為覺得自己是新教育團隊的一名成員,所以在讀書方面也尤為注意多讀多寫。新教育文學社的成立,在某種程度上也提高了一部分學生讀書寫作的興致。

八、“讀書朋星”評比

(1)每月評出“閲讀之星,加星獎勵。每學期能讀書五本以上並能精讀其中五篇的學生在該班級讀書活動管理小組考核中申報,可評為“讀書明星”。

(2)凡是堅持讀書並做好記錄的孩子,都有可能得到加星的獎勵。

讀書使孩子們成了主動學習的人,他們會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來解決問題。讀書使孩子們成了生活的主人,他們的獨立精神,自我意識在多樣的讀書活動中日益彰顯;讀書使孩子們成了善交流、會合作的人,他們的團隊精神、責任意識在逐步形成;讀書使孩子們成了有思想、有個性的人書讀書,更使孩子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

的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自學校開展創建書香校園的活動以來,書的香氣就像花香一樣瀰漫在校園的各個角落,讀書對老師、學生來説成了最自然的事清書香趕走了喧鬧,讀書的孩子也越來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