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活動總結

享受親情,感謝母親主題活動總結

欄目: 活動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36W

母親,一個多麼平凡的名字呀!但每個人都可以從這平凡的名字上而感到深深的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享受親情,感謝母親主題活動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享受親情,感謝母親主題活動總結

享受親情,感謝母親主題活動總結1

三八節的時候,學校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享受親情,感謝母親”主題活動。要求每位幫助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和媽媽暢談學校裏發生的小故事,拍下照片,並附上一兩句話。活動開展的非常成功,獲得家長學生的一致好評。

在這項活動中,同學們表現出來的超強能力令家長吃驚,並欣慰。有幫媽媽看店的,有幫媽媽做飯的,有幫媽媽洗腳的,有幫媽媽照看弟弟妹妹的,有幫媽媽打掃衞生,整理房間的,有幫媽媽捏肩捶背的……同學們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令家長吃驚、感動。

家長對學校開展的這項活動無不嘖嘖讚歎。秦子健家長説:“很認真的看了每個家長髮的視頻和照片,看着看着我自己都流眼淚了,時間真快啊,幾年前我們把小小少年送到學校的時候還忐忑不安,害怕他們不能很快適應小學的節奏,今天他們已經能幫我們打掃,洗刷,甚至是簡單的飯菜,看完一個孩子不覺得,看完一串下來,心裏滿滿的都是温暖,忽然想表達這種感受,這樣的節日,這樣的禮物,感謝孩子們!也感謝給孩子們任務的老師…”

享受親情,感謝母愛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家長都受益無窮,這樣的活動不僅僅停留在三八節這一天,要融入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

享受親情,感謝母親主題活動總結2

不知不覺中,一個月的時光就從我們指尖流過,在這一個月中,我們既有燦爛的笑容,也有感激的淚水,在這一個月中,我們學會回報,學會感恩。

還記得一位記者在山區拍攝的那張名為《求知的大眼睛》的照片嗎?我們無法想象在那樣艱苦條件下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我們沒有什麼大能力去改變,只能盡我們的一份綿薄之力,捐款、捐鞋、捐書,同學們的踴躍讓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股暖流在湧動。其實,感恩社會亦是如此,無須轟轟烈烈的口號,只需切實地獻出一份力。

在今年的三八節活動當中,我們二年級一邊組織了以“我讓媽媽露笑臉”感恩母親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收到了良好成效,在此總結:

1、我給媽媽唱一首歌。用甜美的歌聲表達對媽媽的`愛。聽媽媽講過去的事情,更全面的瞭解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2、觀察媽媽一天做的事。看看媽媽一天做了哪些事,分析媽媽哪些事是為自己做的,哪些是為了家庭在做,體會媽媽的辛勞,培養了學生的深深的感恩之心。

3、進行了“我幫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教育活動。給媽媽洗一次腳、給媽媽一個驚喜、為媽媽分擔家務、答應媽媽一件事、為媽媽親手做上一張賀卡或寫一封信、省下零用錢為媽媽買一件禮物、向媽媽説説心裏話…

4、組織了為關心過自己的媽媽獻上一份最誠摯的愛,送上最特別的節日祝福教育活動。學生中有的給母親帶上一份禮物;有的為母親製作了精美的賀卡;有的為母親做一件事,為母親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有的向母親道一聲温馨的祝福,加深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5、舉行了“感恩於心,回報於行”主題手抄報活動,評選了十佳手抄報,並把優秀作品在走廊櫥窗中展覽,供同學們學習和交流。同學們提起一支支感恩的筆,寫下了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對朋友、對社會無盡的感激,是他們沉甸甸的愛與付出伴我們一路前行,感恩歲月,感謝有你,感恩是我們永遠不變的旋律,所有的恩情我們將銘記於心。同學們在學習和欣賞優秀作品中,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母親的愛的偉大。激發了他們努力用實際行動回報母親的情感。

6、為媽媽建一份檔案。孩子們在漂亮的紙上記錄了媽媽的生日、愛好、喜歡的食物、瞭解媽媽的喜好和心願,增進了對媽媽的瞭解,更感受到自己對媽媽的關心遠遠小於媽媽對自己的關心,促進了親子關係。

7、和媽媽合照一張温馨照。有的全家照了全家福。一張張温馨的家庭照,展示了家庭和諧美滿的氛圍,也促進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8、開展兩次主題班隊交流會。一次主題是“感恩、誠信、愛”,一次是“知恩、感恩、報恩”。一次邀請了部分家長參與。孩子們在形式多樣的活動和大量優秀作品的感染下,更加激發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回報於行的決心。

9、更換了以“知恩、感恩、報恩”為主題的感恩月黑板報,班級文化煥然一新,突出感恩、綠色主題。

本月結合感恩月的系列活動,孩子們用真情、用行動在回報母親、回報長輩,但真正的關愛並不只一天、一件事,而是每天堅持不懈地去做。讓我們在接受愛的同時學會關愛,學會付出、學會回報,懂得孝敬、懂得體諒長輩的良苦用心,更懂得珍惜這難得的真情!

總之,通過本次教育實踐活動,增進了家庭親子互動,增進了家庭温馨情感交流,增強了學生的關愛之心,為創建美好和諧社會、創建美好和諧家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