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活動總結

教師教學大賽活動總結範文

欄目: 活動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3.04W

時間是看不見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它已經悄悄的和你擦肩而過,在過去這段時間的教學中,我們一定收穫不少,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總結呢?到底應如何做自我評價和自我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教學大賽活動總結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教學大賽活動總結範文

心得之一:説課有什麼注意事項?

認識到課文的獨特性。説課教師眼中要有篇的觀念,即通過這一篇的教學,讓學生有怎樣的收穫。

要獨立解讀文本。教師獨立解讀教材的能力至關重要。語文教師沒有獨立解讀教材的能力,就相當於數學教師不能獨立解題一樣。

教學設計遵循的宗旨。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努力做到教學活動化、活動語文化。不要總想着教師怎樣去教,要想着如何讓學生學,設計怎樣的學生活動。

教學活動設計原則。課堂設計要做到簡單有效。問題最多不超過五個,三個或以內為最佳;學生活動要板塊式,要富有變化、一以貫之、富有實效。

心得之二:教師備課的自我定位是什麼?

師生閲讀經驗分享。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讀者,教師這一身份是特殊的。在遵循閲讀規律和認知規律的情況下,教師只要把自己閲讀文章的過程與學生分享即可。一篇文章,只要生字生詞不是過多,學生們基本上都會讀得懂。

引導學生自己讀、自己感悟。一些結論性的東西,要讓學生在閲讀的過程中,自己得出來。教師不要把結論先告訴給學生,然後在讓學生到文本中去尋找。現在教學中,有一個很怪異的現象是:教師告訴學生們這篇文章是怎樣怎樣的,學生負責到文章中把根據找出來。那麼,這到底是誰為誰服務?

朗讀指導不要過於死板僵硬。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文本感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他們對文本有感受的時候,教師可以説:請你用某一種感情把這段文字讀一讀。朗讀指導不要過死,不要總是強調哪一個字、哪一個詞要重讀、要停頓什麼的。

留給學生空間。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師生對話要真實發生,如果學生只能單個字、單個詞的往外蹦,説的都不是一句話,師生對話又從何談起呢?

注重語用。學生學了這麼多年的語文,為什麼課堂上語言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還不強?實際上,學生們課下的、生活中的語言是相當豐富的。這就涉及到一個語用的問題。教師在分析文本的時候,過多地關注文本説了什麼,而關注文本是怎麼説的這一問題的教師太少了。

要有篇的概念。無論是閲讀教學,還是作文教學,教師眼中都要有篇的概念。不要進行泛泛的思想教育,要和具體的語言學習結合在一起。思想教育,可以放在班會上或者思想品德課上進行。

用語文手段安排學生活動。有的'課堂學生活動看似豐富多彩,其實有多少活動是屬於語文範疇的呢?聽聽音樂,看一段視頻,欣賞一些畫面這些,都是非語言手段。如果它們很好地輔助了教學,那還有存在的必要,否則就沒有必要了。語文課,學習的是語言,採用更多的應該是語言手段,而不是非語言途徑。

心得之三:自己的語文教學該向哪裏走?

獨立解讀文本。語文課,不應該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了。不同教師不能互相重複,同一位教師也不應該重複自己。文本解讀,應該是因人而異、常解常新的。語文教師,應該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文本解讀上。教師獨立解讀文本,再把心得與學生共享。這也是我們語文教師接下來要盡全力做的事。

讓語文課堂更加素樸。不用譁眾取寵的方式講語文,要用語文味道十足、十分質樸、素樸的方式講授語文。讓語文課堂使用更多語言手段而不是非語言手段。

設計教學活動。在每一節課上都儘可能富有實效、富有創意地進行學生活動的設計。力爭做到教學活動化,活動語文化。把教學的關注點放在學生身上,每一節課後,教師都要進行自我反思:在這一節課上,學生是不是真有收穫、大有收穫的。

外出參賽的經歷一波三折,過程中間有思考、有成長,這一份收穫和成長應該做到資源共享。

一線語文教師,應該在腳踏實地的同時,仰望星空。

專家的培訓,語文高手們的説課、講課,就是我們仰望星空的支點。

過程中間,收穫多多。每一樣收穫,都應該是接下來語文實踐中應該好好實踐和用心思考的問題。

深入實踐,才能讓培訓和競賽的收穫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