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下鄉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精選7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7.52K

精彩的活動已經告一段落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活動總結吧。一起來參考活動總結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下鄉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精選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下鄉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精選7篇)

下鄉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1

七天的時光真是眨眼間的事情,閉上眼還可以清析的體會到當時剛到北堡鄉時的那股熱情與澎湃的心情,充滿了好奇與幻想,幻想着自己可以真正的去親近一下大自然,膀晚可以和同伴們一起爬山,看日落,但結果~~~~~20xx年7月24日下午,內蒙古農業大學學研會三下鄉志願者服務隊一行九人由三哲主席和郝專超主任的帶鄰下由呼和浩特出發,經過近4個小時的車程,終於到了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清水河縣北堡鄉,暖泉中學。

我們此行的目的原本是調查當地的留守兒童,但是由於是暑期的三下鄉活動,當地的學校已經放假了,且學生多數分佈在鄰鄉,距離較遠,不具備調查的要求,無奈下我們只好從新擬定了一份關於留守老人和當地的教育問題的調查問卷,此次的過失可以説是我們這邊與當地的學校溝通不夠充分造成的,這對於我們這些第一次從事這方面的學生來説無疑不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教訓,過失不要怕,怕是是下次還犯同類的錯誤,不能及時的汲取經驗。

第二天我們已經對北堡鄉有了一家的瞭解,當地竟然沒有家貿市場,這讓我們自己做飯吃的計劃不得以暫時擱淺(巧婦也不能做無米之炊不是)幸好當地的農民相當的熱情,經過協商,從農民家中買到了些許基本的食物,他們還幫我們從縣裏捎了些蔬菜和小許豬肉,這才讓我們的這個計劃得以實施,來減小花消,可以説當地的農民非常的純樸和熱情。

而當我們抱着同樣的熱情來升火做飯時,各種挫折又迎面而來,僅僅從我們從下午3點開始準備一直到晚上十一點才吃上飯的這個時間上就可以想像的到我們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在這裏我就不拿出來丟人了。

但是這些問題都不能阻止我們此次來這的目的,由於當地的老農還有不認字的,和有些問題對於某個年齡段沒有調查的意義,最後王哲主席決定我們9人均分成三組分別進行家訪式的調查,以和他們聊天的形式來掌握他們的必要信息,再由我們來完成表的填寫,可以説此次的決定是非常正確了,這樣的調查可以讓我們真切的體會到農民的問題,無論是從生活上還是經濟上,而且在聊天中我們也會發現一些新的問題,及時的修改問卷,使其價值更高,和讓我們真切的體會到了為人父母的艱苦,這讓我們服務隊更加成熟。

下鄉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2

為期15天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已經結束了。這是活動結束第二天,我已經回到家裏了,但總感覺家裏的這份寂靜來得太突然。周圍一下子都變得好安靜,離開了學校,離開了舍友們、隊友們。此刻我就靜靜地坐下來,回憶着與孩子們愉悦相處、在廣播站認真廣播、與村民們真情交談的畫面。快樂的時光之所以總是那麼短暫,也許是為了去尋找下一站的快樂。在他們身上我懂得了一句話:用你的笑容去改變世界。

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麼的艱難,只要我們能夠勇敢的去面對,早晚都會克服。在我們的人生裏需要一些裂縫,這樣的話陽光才可以照進來。和學生們的相處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童年。那時的我們不會想的那麼多,不會考慮各種艱險,對待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總是努力向前去衝,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付出了就會有回報。慢慢長大了,我們會覺得,努力了不一定會有收穫。但是,我們更應該清楚的知道:沒有汗水與血水就一定不會有成功。在這些孩子們身上我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活潑、天真、無憂無慮、熱情積極。也許,現在的自己也一直是這樣,只是有些時候在外面的世界下有些黯淡了。堅持最初的夢想,一直走下去……

記得第一次到張家崗,那也是我第一次來到張家崗這個温馨和諧的下村莊,雖然離學校不是很遠,我卻從們有認真地打量過這個小村子,當時彷彿自己已經回到了自己長大的地方,周圍的一切顯得格外的熟悉與温暖。我們身着隊服,高舉旗幟“理學院暑期三下鄉活動志願者服務隊”,邁着堅定有力的步伐,心懷熱情與激情開始我們的活動。村主任對我們的到來甚是歡迎,為我們講解了本村的一些基本情況,譬如經濟來源、農作情況、人口結構、村民的生活狀況、學生的教育等等,這給我們的活動帶來很大的幫助。當天我們在村委會就認識到了很多的小朋友,他們歡快、天真、可愛活潑,他們都很樂意加入我們的活動之中,積極報名參加了支教活動。這真是件欣慰的事。

這天我的主要任務和其他倆個隊員是辦黑板報,在此期間,這裏的小孩甚是積極熱心,幫我們擦黑板,帶我們去找水,在歡聲笑語中,我們的板報也快要完成了。臨走時,很多孩子依依不捨,臨走時一再叮囑他們我們以後的這些天都會在這。

我們的活動主要由:“夏日清涼行”活動,這主要包含建立我們的廣播台—“健康之音”、發放健康知識宣傳單、繪製宣傳板報,還有社會調差系列,這包括水質檢測、衞生監管、關於合作醫療的社會調查及法律知識的宣傳,最後就是“愛心學堂”之義務支教。在活動結束的最後一天我們舉辦了一場晚會作為我們活動的結束也是和孩子們的道別。我的主要工作有支教、廣播、宣傳。其中最喜歡的便是支教了。支教的時間一般是下午四點到六點,我們都是提前十幾分鍾到達,這時就已經有很多學生在外面等候了。我們負責支教的隊友安排了每天的課程表及代課老師,安排的課程有課堂輔導、音樂、體育、美術、社交禮儀、突發事件應急措施及演練、素拓等。説真的,有時候,學生們真的很是調皮,所以我們每天的支教人員中都安排了男生。這樣的話,支教就順利多了。支教的時間是短暫的,也是難忘的。短短十幾天的支教活動,在每一個支教隊員的心中都紮下了一個個深深的烙印,我們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當代大學生對時代的莊嚴承諾。通過此次支教活動,我們走進農村,接近農民朋友,親臨實地去了解並關注農村的教育現狀,從而更全面的認識社會,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鍛鍊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擴大了視野,對自己有了更清醒的定位,不僅發現了自己知識結構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這對我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啟發。

短短的十天支教,我們無法把想要教授的東西都教給他們,但我想我們最主要的是在學生們心中撒播下了愛的種子,激發了他們探索的決心,讓他們心中充滿了求知的渴望。孩子們那一雙雙好奇的眼睛、那一份份學習的激情、那一個個對外面世界的欲知問題,這一切將始終留在我們的心中。孩子們那種吃苦耐勞,熱愛學習的勁頭將激勵着我們,我們教授孩子們知識,同時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寶貴的知識。這次支教是我寶貴的經歷,我想有機會我還會繼續多點參加這樣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的。支教,我得到了太多…..

每一個活動不是去施捨同情,不是去浪費光陰,也不是去享受青春,而是去感受同一片藍天下不同的生活,感受童年的純真與熱情。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他們心裏播下一粒種子,然後用我們的愛心、祝福和能帶去的那一點點知識幫助它發芽……

我們的廣播內容主要含有:今、明兩天的天氣情況;夏日健康小常識;笑話一則以及協助我們隊其他小組進行消息通知等。在我們的宣傳單中,內容更是豐富,有講到對一般人羣常見疾病進行健康預防知識的宣傳(如老年人的骨質疏鬆如何從中年開始進行預防;“三高”羣體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哪些);推薦簡單易制的夏日消暑美食,提高村民生活滿意度;常用易學“穴位按摩”養生知識等。我一直對養生方面的東西很感興趣,這次我主要擔任的職務又與此相關,做起來非常輕鬆,也很開心。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真的很有幹勁。希望我們給村民們所介紹的這些方面的知識,他們可以掌握並運用實踐,時間短暫,一些穴位按摩不能親自幫村民們找準、按壓。感覺有些遺憾,也許也後還會有機會再去張家崗,期待我們的重逢。

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會碰到多少風雨和霜雪,會嚐到多少艱辛與困難。風雲能夠磨練你的性情,霜雪會讓你變得從容坦然;艱辛能夠磨練你的意志,困難會讓你變得更加堅強。不要生活在別人的影子裏,不要工作在別人的眼色中;不要把前途命運交給幻想,不要把開心快樂隨便遺忘。看看那些歡快的孩子們,重拾信心,勇往直前!

下鄉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3

20xx年6月11日星期五早上,我參加了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組織的三下鄉活動,兩百多位大學生志願者懷着激動的心情踏上路途,行程匆匆……

如果要給這一天定義一個顏色的話,我想用紅色來形容它,因為它是温暖的,二百多位志願者組成一家,彼此互幫互助,相互扶持、愛護、和諧相處,雖辛苦卻樂在其中,一路上歡聲笑語。

活動當天晚上,當看完晚會,車子載着我們緩緩返回校園,我們竟有點不捨,看着車窗外的夜景,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安靜,漆黑的夜幕上掛着點點繁星,銀灰色的夜光灑滿整個大地,晚風習習輕拂着我們隊員每一顆勞累卻愉快的心靈,相比車外的靜謐,車內卻沸騰了,志願者都在聊今天的心得體會

“真沒想到做老師這麼辛苦,我們準備了那麼久的課,今天只上了半個多小時,真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啊!”

“對啊,有幾個孩子還很調皮,老是不認真聽課呢……”

“跟着孩子們在一起真的很愉快的,什麼煩惱都沒有,雖然有時候他們很調皮搗蛋,但大部分還是很聽話的,而且今年的三下鄉支教活動比往年開展得好多了……”

説着説着我們都笑了,彷彿在講述那時年幼的我們自己,彷彿又回到了那個純真的時代,那個最樸素最無憂無慮的過去……

這次支教,我們安排了數學、語文、英語、音樂、書法、體育、主題班會等課程,上課的時候,學生充滿對知識追求的目光,使我們每一個老師都不敢怠慢,熱情地授課,回答學生的問題……

現在,當自己一個人靜靜地想着這一天的支教活動時,總感到巨大的滿足,雖然有時候感覺很累,但是一想到自己是以園丁的身份在用自己的智慧澆灌祖國的花朵,是在給孩子們展現一個新奇而精彩的世界的時候,就打從心裏感到快樂,因為自己為他們帶來知識,帶來新的思想,帶來新的生活方式,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開心之情充溢了我們的心。

這一次活動,是我在青年志願者協會當候選幹部期間準備的最大的活動,比起聾啞學校支教,平西支教,這次活動帶給我們的挑戰多得很,準備了兩個多月,當看到活動隨着一聲“萬歲”的呼喊中圓滿結束時,我們感到無比的驕傲……

下鄉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4

首先我要感謝各位參加此次下鄉的志願者們,是你們,在這炎熱的夏日,在水資源不充足等等問題下,堅持走完了這12天的下鄉之旅。是你們,用自己的愛與耐心陪孩子們度過這短短的而又令人值得回憶的十幾天。其次,我要謝謝xx完小的孩子們,是你們,在這段期間給老師們帶來了眼淚與歡笑,心酸和感動,是你們讓我們學會了堅強,學會去珍惜,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

第一次份感動是學校的老師以及一羣孩子冒着烈日呆在學校呆了一整天等待着我們的到來,我記得當時已經中午1點多鐘了,有些家裏遠的同學等得肚子餓了才回家,但還是有好多孩子還是用期盼的'眼神等待着我們的到來,直到我們下車的那一刻,他們覺得辛苦還是值得的。

第二份感動來自於孩子們的夢想,吳建蒼同學,他的願望是當司機,讓更多的爸爸早些回家。其次還有吳新芝的:我想要只貓,因為沒有人陪我睡覺。我真的很感動,感動於他們的夢想原來是那麼的簡單,感動於他們對有親人關愛他們、陪伴他們是多麼的渴望。

第三份感動來自於像吳豔珍同學等許多聽話的孩子,照顧着社煙、社平,尊重我們的老師,同時會在送她們回家後看着老師們,追上老師們,告訴老師正確的回學校的路。

第四份感動來自於所有的孩子們,他們給我寫得信,送給我的禮物,有封信是這麼寫的:“張泡哥哥:你好!我想你回去的時候讓我去看你一眼好嗎?我和龍娟、龍羽都捨不得你們,張泡哥哥有時間你可以來魚井村來玩好嗎?我想你們來的時候我都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了,祝你們一路順風!祝你們一路平安!

下鄉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5

“我怕我沒有機會∕跟你説一聲再見∕由於或許就再也見不到你'腦海中始終迴盪着這首《再見》。為期八天的三下鄉結束了,看着小伴侶們和廣財小夥伴們的身影,帶着不捨離開了沙溪學校,心裏感慨萬千。

回想這八天的生活,從第一天的埋怨和不習慣,到最終一天的戀戀不捨,我學會了許多。雖然中間還有很多好玩的小插曲,被蚊子咬得滿身包;在地板睡得全身痠痛;早上許多起牀買早餐;總覺得很累,吃不夠飯;被小伴侶們整得要死等,但是我絲毫不懊悔來這裏三下鄉,在這裏收穫了韓師和廣財小夥伴們的友情,還有小伴侶們純真的笑臉,痛並歡樂着,這就是三下鄉最好的表達,但更多的是歡樂。

第一天來到沙溪中心學校,印象就是學校好小啊,水好小,洗澡排了好久好久的隊,累得我一倒就睡。那一天晚上,開了一個好長好嚴厲?的會議,硝煙四起,兩個隊伍的合作好像不容樂觀。不過經過事實證明,這是想多了。或許剛開頭是沒有那麼順當,但是我們慢慢地都融入到了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團結互助,順當地完成了學校的教學任務還有文藝匯演。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

每天早上,五點半就有人起牀去買早餐了,剩下的人又要在學校生來之前吃完早餐,為了給他們留下好印象。每天還沒上課前,坐在門口,看着來來往往的小伴侶們,發覺自己真的不年輕了,完全沒有他們那種純真和充足的精力,他們似乎是可愛的小兔子,對事物佈滿奇怪,又蹦蹦跳跳,佈滿生氣和活力。每天上課前,總要細心預備上課內容,想着怎麼讓他們把那些東西汲取進去,又要想着法兒阻擋他們的搗亂,這還真不是一個好活兒,不過我們卻樂在其中,看着他們歡快的笑臉,覺得一切都夠了,最美妙的莫過於小伴侶們發自內心的微笑了,我想我永久也不會遺忘那純真無邪的笑了。

印象最深的還是去家訪的時候吧,家長們是那麼的熱忱,拿出他們有的東西來款待我們,生怕怠慢了我們,難以忘記的還是他們談到孩子時的神采奕奕,那是驕傲,那是無奈,那是流露出的愛啊。我深深地信任,世界上再沒有其他愛比得上父母對孩子的愛,平凡而宏大。

在這短短的八天裏,學會了與夥伴們分享歡樂,分擔責任,團結合作。與小伴侶們相處的時間了,歡樂而又滿足,明白了老師的不易,也學得了一些上課的閲歷,這是在課本上遠遠學不到的東西。在這裏也深深體驗了生活,知道現在安逸的生活來之不易,更懂得了珍惜。就像《再見》説的“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久都不會抹去',我永久也不會遺忘這段艱辛歡樂的日子。

下鄉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6

廣西醫科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二十多名成員在會長大人的帶領下於20xx年7月3日下午到達欽州小董那陵小學進行為期一週的署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一路上有點顛波,對很多人來説是這樣的吧?!從大夥的眼神就可以看得出了。我從小就習慣了那樣崎曲的路途,再次經過類似的路時,心裏苦苦地笑了一下。我朋友説:應該讓城裏人去下鄉還差不多,我們本身就一鄉土味兒了還去,那多沒意思啊。可我還是來了,自然也有一些不同的感受,至少所處的地方不同。這裏地形不算偏僻,交通呢就不算便利了。

學校還好:記憶裏雙人坐的長木桌與長方凳還在,晚上我們就用這些桌子拼在一塊兒睡覺,開着窗,晚上有各式各樣的蟲子往裏飛,有咬人的、有撒尿的,幾天下來每個人都會受點小傷,不過大家都玩得很開心,晚上沒事打打牌,聊聊天感覺還可以。走訪的時候,太陽很大,我們女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曬太陽,回來個個像巧克力一樣不免抱怨。感受最深的還是去採訪當地的村民,有一位老奶奶九十四歲了,被拋棄在一間破舊的屋子裏,小屋很小又潮濕,只容下一張牀,一個飯桌和一椅子,我們五個人去都容不下且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只能蹲着,我不會講白話,他們説什麼都聽不懂就索性到屋外來轉轉。心情很沉重,原來的這樣的生活還存在於現實生活中。聽同學説:這位老婆婆有幾個兒子呢,只是誰都不願意自己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只偶爾來看看,就這麼耗着。呵,換成我的話,一定早就選擇去死了。

至於支教方面,我和欣玲負責教手語,總空有三次課。感覺孩子們對動作方面的學習,還是有蠻高的積極性。我們首先教一些日常用語:有問候、介紹、節日、數字以及交通等,教完這些還教一首手語歌曲《螢火蟲》,看着孩子們那麼認真地學習,心裏很欣慰地笑了。他們課後還積極主動地找我來一起復習,有青協的部分會員偶爾也會來跟着學習,不到三天,一首《螢火蟲》手語歌曲就能上台表演了,所有的付出在那一刻讓人感到小小的滿足!下鄉很快就結束了,這期間發生不少事。

我們一起吃喝打鬧卻也從不曾忘記自己的任務,有問題大家一起解決,這讓我真正體會到了團隊精神的力量,有時候獨立慣了還得學學過集體的生活,體驗一下彼此互助合作的滋味,能夠為他人着想確實是一種美德!人,不能太自我了。這次活動相信每個人都能學到不少的東西,同時真心希望孩子們也能從中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這段日子真的很令人難忘!

下鄉志願者服務活動總結7

在驕陽如火的7月16號,我們一路高歌,打着十二分精神,伴隨着一路的塵土飛揚,經過2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來到了目的地。

映入眼前的是三棟破舊不堪的樓房,牆壁上有大大的紅字“老師要有老師的樣子,學生要有學生的樣子”。一個50米左右的籃球場,一邊豎着一個被人砸得“千瘡百孔”、“提不起腰的”、“年邁的”籃球框。水泥地也處處點綴着一個個不規則的圓圈圈,似小姑娘害羞的臉蛋。

整理好東西,來到廚房準備喝口水,往水缸裏一瞧,完全見底,沒有一絲水氣。跑到蓄水池旁,拎開水龍頭,一滴水都沒有。此時,男生們拿起桶子,到千米之外的井邊去挑水。看着漸漸飽滿的水缸、男生們臉上的滿頭大汗,我意識到我們的艱苦生活開始了。水是大問題,每個人每天要喝水,煮飯炒菜要水,每天還要洗澡用水,如何解決成了最受關注的事。

遇到的第二個大問題:柴。這裏沒有我們用的液化氣,甚至連個煤氣灶都沒有,有的只是最原始的柴火灶。這裏五天才趕一次集,還不一定有賣,平時又沒什麼車去鎮上,就算有賣,從鎮上把柴弄回來也是一件艱難的事。還好,我們從學校帶了一些柴過來。同時我們趁着家訪,詢問哪裏有柴賣。男生們又從當地人家裏用肩膀將兩百多斤柴挑了回來。

第三個問題:每天要很早起來自己做飯吃。這裏的習俗是吃兩頓,我們要上課,要配合小孩子們,只好吃兩頓。每天5點多,炊事班的同學就起牀為我們煮飯了,燒火的燒火,切菜的切菜,炒菜的炒菜,配合得天衣無縫。我們的後勤有了保障,工作也開展的非常順利。

第四個問題:語言不通。這裏是個苗寨,基本上講苗語。我們團隊沒有人會講苗語,也沒人能聽懂。此處能聽懂普通話的中年人少之又少,每家差不多就是老人和小孩。留守兒童非常之多。鄉村的氣息哺育着這些農民,他們的淳樸、我們的善意,在小孩的幫助下,讓我們溝通毫無障礙。

學校給了我們四間寢室,望着破敗不堪的牀和漏洞百出的窗户,我們心酸不已。還有好多的不便,我們從未想到過的難處。

我從小也是在農村長大的,記憶中,怎麼也找不到如此貧窮的地方。沒有經濟作物,沒有工廠,缺少水源。每天我們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工作、生活和學習。吃着自己做的飯菜,望着小朋友們求知若渴的眼睛,回味着每天上課的情形,拖着疲憊的身子,我們心裏是暖的。未曾退縮、無怨無悔、堅持不懈!

豐富的生活————色彩斑斕

“起牀啦,起牀啦”。又傳來紀檢委員的聲音。每天早上六點四十,這個聲音就會在我們的耳畔響起,想把它關掉卻沒有辦法。七點整,國歌會響徹在xx完小的上空,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歌聲中慢慢上升。面對着緩緩上升的國旗,我們睡意全無,許下今天一定要按質按量完成任務,給孩子們帶去更多的温暖的誓言。

每天的課程由李超學長安排好,我們老師都會提前備好課,望着小孩子們求知若渴的雙眼,使我們的感到陣陣心酸;然而,每每從教室裏傳來郎朗的讀書聲,我們的心裏又欣慰不已。當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聽話,有些調皮的就在課堂上吵鬧,讓你傷透腦筋。然而,我們也是從孩童時代過來的,在課堂上吵鬧,無非是為了要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此時,你只要給他一個眼神,一句温柔的話,他便會安靜多了。

在教他們動口能力的同時,我們也教他們動手:

標本製作,從採集標本到壓制標本,到最後的製作標本,同學們都參與其中,教他們正確方法的同時,給他們以想象、創新的空間。

手工藝品製作,有用紙織成的心、船、百合花、千紙鶴,還有塑料管折成的星星、玫瑰花等等。任他們挑自己想學的,感興趣的。當他們拿着自己編織的產品給老師看時,臉上無比欣喜。當老師誇他做得好時,他便會回你一個大大的微笑。讓你情不自禁的跟着笑。

每天的課堂課外,讓他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同時,我們的生活也被五顏六色填滿。在陪伴他們的同時,我們也在長大;他們收穫知識的同時,我們收穫快樂與感動。

可愛的孩子———心酸心疼

他們一羣孤獨的孩子,沒有爸媽的關愛,沒有被寵的記憶;

他們是一羣善良的孩子,老師的辛苦他們能感受到。他們會毫不吝嗇的對你説,“老師,你們辛苦啦”。偶爾,會給你捶捶背、揉揉肩,十分貼心。

他們是一羣可愛的孩子,對知識無限渴望,對爸媽真心的祝福,對貧窮他們樂觀看待,對生活他們始終微笑着。

吳芸芸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女孩。7月25號是她的9歲生日。媽媽在她三歲時病逝,爸爸在媽媽逝世後就離開家,至今音信全無。或許,有難言的苦衷;或許,拋棄了年邁的父母和幼小的兒女;又或許出了意外……總之,這個家只剩下芸芸的爺爺奶奶和一個弱智的哥哥。芸芸很懂事,小小年紀就幫着爺爺奶奶幹這幹那,或許,這也是俗話説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接觸她到離開,她給我們的印象都是堅強的。面對貧窮、窘迫的家庭、從小失去父母關愛還要忍受智障的哥哥對她的欺負的處境,她從未向我們訴苦,從未抱怨過老天的不公。她只是默默承受,用堅強、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務,用樂觀微笑和這殘忍的生活作鬥爭。她是那麼乖,乖的我們無可挑剔;她是那麼堅強,堅強的令我們自愧不如;她是那麼懂事,懂事的讓我們無地自容。沒到我們一半的年紀,但是,有些品質是我們讀了二十幾年書還未能做到的。或許,上天有意考驗她,想讓她長大後能成就一番偉業,才不斷地給她磨難,令她遭受多於常人的坎坷挫折,一步步磨練她的意志,文章來源:使她能更加堅忍不拔!

還有好多孩子和芸芸一樣可憐,在他們的腦子裏根本就找不出爸媽的影子。但是,他們每天都對這生活微笑,是他們教會了我什麼才是真正的樂觀與堅強。

充實的假期————不虛此行

時光總是在我們不經意間流逝。十二天的支教生活轉眼即逝,在這十幾天裏,我瞭解了團結的真正含義。每天飯前的“團結就是力量”表達着我們的心聲,二十個人在貧苦的生活中,互幫互助,相輔相成。沒有寬敞的教室,沒有明亮的燈光,我們在這裏相互學習,交流,談心。有的只愛護、寬容與理解。

在這十幾天裏,我看到了真正的不幸,真正的坎坷,同時也懂得了真正的堅強,真正的堅忍不拔。

在這十幾天裏,我明白了愛心的含義。不需要為他做多少事情,更不是金錢能衡量和買到的。有時,一個温柔的眼神即可,一句關懷的話語足夠,一個狠狠的擁抱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