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中學優秀教師教學個人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01W

時間象奔騰澎湃的急湍,它一去無返,毫不流連,回顧這段時間的教學,一定收穫了許多吧,讓我們好好捋捋,寫一份教學總結吧。那麼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教學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學優秀教師教學個人工作總結,歡迎閲讀與收藏。

中學優秀教師教學個人工作總結

中學優秀教師教學個人工作總結1

自1994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雪野旅遊區上游中學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十五年來,一直奮鬥在教學第一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腳踏實地的做好一個教師的本職工作,認真完成學校領導交給自己的各項任務,虛心向各位老教師和優秀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並注意不斷閲讀有關教育教學理念和實踐的書籍,充實自我。多年來我一直向教科研要質量,向教科研要素質,努力推行素質教育,堅持教改代教研,先後榮獲萊城區“教學能手”、萊蕪市思想品德課“學科帶頭人”榮譽稱號。深受同行的好評,領導的肯定,學生及家長的歡迎。現將五年來我在教育教學方面的工作簡要總結如下:

一、為人師表,率先垂範

欲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當今知識更新迅速的年代。從事思品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以來,我潛心鑽研青少年的有關教育理論,苦練基本功;為更好地適應工作,訂閲了大量的相關書籍資料;從網上認真學習、吸納別人的有效經驗;還積極參加省市區的各種培訓活動:20xx年7月參加萊蕪市骨幹教師培訓,20xx年8月參加山東省骨幹教師培訓,每年暑假參加萊城區的專題培訓。因為我明白:今天的學習就是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幹到老,學到老,才會永遠站在教育領域的前端。要想讓學生學到多的知識,首先要提高教師自己的教學本領;要想提高學生素質,首先就要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在教育工作中,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範。20xx年榮獲雪野旅遊區雪野鎮授予的“十佳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連續多年獲雪野鎮授予的“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職業須永遠保持“學高”這一範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多年來,我從教育教學刊物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和寶貴的經驗。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在全國全面推開,我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多次執教省、市公開課、示範課、錄像課中,又進一步的探索和實踐,逐步形成“激情、務實、求活、高效”的思想品德課教學風格。“激情、務實、求活、高效”情感型教學風格表現在教師善於用豐富激越的感情和繪聲繪色的不同載體來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入情入境明理知味,同時着眼夯實能力的訓練,致力於學生思想素養的全面發展,提升課堂效率,達到教學的最高境界。

三、紮實工作,實在收穫

通過十多年的實踐,我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首先,教師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得到提升。通過自我學習、自我反思、合作交流和專業引領,我的理論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課堂教學變得有思想、有個性,教學工作不再是重複昨天的故事。能從理論的高度分析研究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困難和問題,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使自己逐步向學者型、專家型轉化。其二,課堂教學煥發了活力。通過學習,在課堂上,教師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師生互動、合作探究明顯增加。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師生關係和諧,課堂氣氛活躍,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

通過努力,我本人也取得了一點可喜的成績:

(1)堅持主持並參與教育課題的研究工作,效果優秀。

20xx年6月,主持研究的《利用信息技術實踐初中思想品德課新型教學模式的研究》被山東省電教館立項為“十一五”教育技術研究課題的子課題。20xx年6月在課題中期評估中被評價為二等獎。

(2)注重研究,不斷地總結經驗並撰寫成文;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並且獲得各級獎勵。

①有20餘篇論文在國家、省、市、區級比賽中獲獎和發表。其中20xx年2月在《萊蕪教育園地》發表“新課改下的思想品德課學習方式探索”。20xx年6月在《現代教育》發表“淺談思想品德課逆向課堂教學模式”。撰寫的《張揚個性,走自己的路》一文獲“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教研成果”論文評選一等獎,《活動課,真正“活動”起來》一文獲“中國教育教學研究會”論文評選二等獎。《因勢利導,提高活動課教學質量》一文獲“中國教育學會”論文評選二等獎。

②在技能比賽方面:單元試題、教學案例、教學設計、網絡課件多次獲區、市、省級的獎勵。其中20xx年4月我自己撰寫的教學設計《調節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獲省教研室評比一等獎併入選《山東省優秀教學設計》一書;20xx年9月我製作的網絡課件《行為不同結果不同》獲省電教館二等獎。多件課件獲市、區電教館、教研室組織的評比中獲一、二等獎。

(3)兢兢業業,努力工作,教學工作一步一個台階。

今後,我將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教學觀念,認真貫徹各種教育科研製度。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教學資源,不斷探索教育科研的新途徑,進一步拓展豐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動,增強教育科研的實效性,使教育科研成為課程改革實踐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中學優秀教師教學個人工作總結2

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已接近尾聲,為了更好地做好今後的工作,經驗、吸取教訓,本人特就20xx學年的工作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熱愛黨,熱愛人民,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做好政治學習筆記、寫好學習心得,思想端正,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辦事認真負責;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於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並能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帶頭與同事研究業務,毫不保留自己的觀點,實話實説,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教學水平;能夠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在各方面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便更快地適應教育發展的形勢。

二、教育教學工作

首先,能認真把握教材。把課標、教參與課本有機結合,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目標,切實落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並且能利用課堂時間不斷地以新型熱點材料為背景創設提問角度,幫助學生拓展思路,從而使學生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

第二,能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重視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和新、舊知識的聯繫,達到幫助學生學會求知、不斷髮展的目的。

第三,尊重學生。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培養,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能尊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認知能力,提出與學生自身水平相當的問題,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共同提高。

三、其他方面

每學期根據學校實際認真制定學校工作計劃並督促實施,撰寫學校工作總結,突出反映學校師生成果;統籌安排學校的教學工作,注重通過組織業務學習、開展校本教研、進行業務競賽、組織外出學習等途徑抓好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能認真參加高級研修班的學習,每次學習都能提前安排好工作,做到學習、工作兩不誤;創建博客,把平時的教學得失、聽課感受、培訓心得、教學困惑和生活隨想等內容上載和同行交流分享,豐富業餘生活,記錄教育人生。

四、努力方向

在新的一學年中,我將以優秀同行為榜樣,加強自身政治學習、業務錘鍊,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學校管理能力,為學校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學優秀教師教學個人工作總結3

來到鹽城中學已經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了,在這一個月內,雖然不敢説自己兢兢業業,但是至少自己是刻苦努力的了。把以前在大學中學的教育的理論現在搬到時實踐中來,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正是知道自己不足和困的地方了。發現不足只有努力彌補,進一步學習,學習之餘便是反思,這樣才能有所突破。

在學哲學的時候學習了矛盾的理論,現在在教育中用矛盾的理論分析,有所小得,所以寫出來,不怕貽笑大方。

教學中也有矛盾,教學的矛盾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講,一個就是教的矛盾,一個是學的矛盾。教的矛盾實際上也是教師的矛盾,學的矛盾也多是學生的矛盾。

教師現在有的矛盾就是:

一、博與專的矛盾

博大精深是一種完美的理想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兩者相互依靠也相互排斥着。對於一個體育教師來説,博就是了解各種相關的知識,如地理學、人文學、歷史學、社會學等等,專就是在專業領域內有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譬如説是民俗體育,民俗體育本來就是體育的一個部分,屬於體育的範疇,但是民俗屬於社會學的內容,一個體育教師想要透徹地瞭解民俗體育就必須對社會學有所瞭解,不同地域的民俗體育有不同的地方,又要求體育教師有相關的地理學的知識。就是有個專業內容,要求博的積累。這是博和專的統一。但是對於一個體育教師來説,專業出色,必然要經歷千錘百煉,花大量的`時間訓練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而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無論博和專的知識都是無限的,這樣的一個矛盾就出來了。解決的方法只有教師個人勤學苦練,趕在時間的前面。

二、師道尊嚴和融入學生之間的矛盾

師道尊嚴是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特別重視的一個部分,所以又説天地君親師這樣的排序。在我們現在的社會裏,還要不要提倡師道尊嚴?當然要,這是促進教學工作的一個良好的條件,當一個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有惡劣威信感,學生會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師的行為和活動,這樣我們的教學目標就很容易實現。但是同是也提倡教師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融入到學生中去,才有惡劣對學生的瞭解,瞭解以後才可能會因材施教。師道尊嚴是在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實現的,但是矛盾就是過分融入學生的生活,可能就很容易失去師道尊嚴。尊嚴在一定的意義上講也是在一定的神祕感上產生的,除非是聖人,但是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不代表每個教師也是神聖的,教師是有血有肉的鮮活的人。解決這樣的問題的關鍵就是在一個度的問題上,如何把握這樣的一個度,就是要求教師在實踐中漸漸地摸索了。

三、師逸和師勤的問題

我們知道有各種不一樣的風格的教師,有的教師的風格偏向逸型,這裏的逸不是懶惰,而是對學生採取一種相對來説是讓學生感覺能夠比較自由發揮自己的特長,就是教師的控制少了。而令有種教師是師勤型的,這樣的教師勤勤懇懇地工作,一絲不苟,不會有絲毫的懈怠,對學生的培養盡心盡力,這樣的教師的風格當然也提倡,那麼什麼樣的風格更適合學生,恐怕也要看學生的整體風格了。

四、人格力量和社會陋習的矛盾

往往教師很辛苦地教育學生,尤其是道德教育,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效果也很好,但是社會的一些非主流的思想的影響,使學生的概念發生了碰撞,這樣學生選擇了怎樣的一種概念教師卻很難有辦法控制,這就是教師的人格力量和社會的一方面陋習的矛盾。]

教的過程中存在矛盾,學過程中也有矛盾。

在學習的過程中的矛盾往往更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主課與非主課的矛盾

主課的學習一直是學校課程的重要的組成成分,非主課的內容以調節的身份出現,既然是調節,自然不可以喧賓奪主,也不能完全沒有,這樣學生學習的選擇也成了一種矛盾,非主課,經常因為本來壓力比較小,而且相對競爭不是那麼激烈而成為學生的興趣趨向。

(二)多和寡的矛盾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之多,或失之寡,或失之易,或失之止。這樣中的多和寡就是一個矛盾。多,就是學習的內容多了點,多確實是件好事情,但是往往很多時候貪多嚼不爛,這樣就有可能要減少學習的量而提高學習的深度,同樣,少也是一種失,太少,思路則窄,不能收到左右逢源的效果。同時學生的興趣也決定了多和寡。相對體育教學來説,選擇籃球的學生非常多,因為興趣所在,也是專業的特質決定的,相對來説,選擇排球的學生就少了很多,這樣既是興趣決定了多寡的問題,同時也是易和止的問題,因為排球的技術要求相對比較高一點,對學生來説,不容易掌握,這樣才會停滯不前。

(三)易與止的矛盾

同樣,易和止也是一種矛盾,有人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學習上就不肯用心深入鑽研;有的畏懼困難,一遇到疑難就停止不前。這樣的兩中矛盾要解決就要看學生的對學習的認識水平的問題,同時也在提醒教者注意,讓學生來學習學生能夠解決的問題和尚未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超出他的能力範圍或者能力所不能達到的內容。就是舉上面的例子,學生喜歡籃球打得好的卻是並不多見,因為學生覺得籃球容易打,只要會把籃球扔到藍框中就算會打了,這樣,容易使學生不會深入鑽研,更不會積極主動用物理的力學的角度來分析和解決部分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