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土建助工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23W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土建助工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土建助工工作總結

土建助工工作總結1

一個月的採訪經歷讓變得成熟和穩重,讓的內心更加的豐富,所以很感激這個月的時光帶給的採訪經驗。

恩格斯説過,新聞工作者的最大榮幸就在於他們能夠目睹歷史怎樣形成。一次次的採訪使真切地感覺到“新聞發生時在現場”是何等榮幸,是如此享受身在新聞現場的感覺……假如你在殘奧會閉幕式進行現場報道,假如你對奧運冠軍進行現場採訪,你會感到何等的自豪和榮耀!

在具體的採寫過程中既感到榮幸,也感受到了壓力,感覺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要彌補的東西也太多了。

很幸運,第一份工作就為張琳——這個北京奧運會上為中國男子游泳隊實現零的突破的銀牌奪主做專題片,第一個採訪對象是張琳的小學班主任,在和老師的交談中,不僅要了解張琳的儘可能多的信息,並選取其中有價值的、與短片主題聯繫密切的,還要理清正式採訪的思路以及問題的順序,雖然之前已經做了大量的資料查找等準備工作,採訪課也學過相關的採訪知識,但這對毫無經驗的來説並是件容易的事情。一拿麥克風,學到的東西就丟掉了一半,在正式採訪中,緊張得根本無暇認真聽老師的回答,只顧考慮自己下面的問題,也無法按照她的回答繼續跟進問下去,有些可再細問的問題或不完美需要重錄的地方,當然都沒有發現,幸好有經驗的攝像老師都一一指出並安排重錄,使採訪能夠較好的、順利的完成。這寶貴的第一次採訪使深深瞭解到,保持平穩的心態是很重要的,並且光學好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理論知識再嫻熟並不代表能夠很好地應用於實踐當中,尤其是新聞行業,實踐經驗更是非常重要的。

而後採訪張林學校的小朋友時又給上了寶貴的一刻,們想把張琳在此上過課的消息告訴他們,然後拍攝他們的驚喜反應與感受。認為應該直接採訪,這樣才能達到想要的真實、新鮮的效果,但攝像老師卻一下把的想法否定了,説太理想化,大膽地堅持自己的看法…一進班裏,小朋友們看到碩大的攝像機後吃驚、惶恐、好奇、盯着攝像機,對的提問置若罔聞,一連串的反應使措手不及,和攝像老師都無奈地笑了,只好先放下機器,和他們解釋清楚並耐心地告訴他們應該看着,不要緊張,之後的拍攝果真就順利多了。雖然事後老師表揚的問題既獨特又切主題,並鼓勵會越來越好,但還是又一次體會到記者這個職業真的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要真真實實地投入其中,才能明白其中的“玄妙”。

帶着真誠去採訪

在採訪的過程中,接觸到了各個階層的人羣,在與他們打交道的同時,自己也學到了以前所沒有學到過的東西,那就是交流,溝通。這兩個詞看似簡單,而且人人都會,重要的是如何交流如何溝通。作為記者,要善於把新聞事件背後的故事挖掘出來,要讓被採訪對象能夠信任你,把積壓在心裏的話向你傾訴,這樣才能使一條新聞能夠豐滿起來,而不至於只是個骨架沒有內容。除了要善於交流溝通外,還要對別人真誠,只要你拿出真誠對待他人,尊重別人,別人也會諒解你,配合你。就像們採訪陶行知的學生——音樂家杜鳴心先生時,80歲的老藝術家低調地拒絕了們,但和老師並沒有放棄,誠心地向杜先生解釋們做這個新聞的出發點、用意以及它的社會意義,寬厚仁義的老先生最終非常配合地完成了拍攝。想也許就是們的真誠打動了他吧。

土建助工工作總結2

寫作是採訪的表現和結果,實習期間,用文字記錄下了一個個的新聞事件。猶記得自己在寫第一篇新聞稿時是多麼不知所措:抓不準切入點,抓不住事件的重點,文字不夠緊湊,一連改了好幾次。不過這在的意料之中,畢竟自己只是一名實習生,不可能第一次就寫出專業記者的水平。後來通過認真拜讀老師們的文章和自己被老師修改後的稿件,漸漸領悟了電視新聞寫作,也逐漸地認識到電視新聞寫作與報紙新聞寫作在很大方面存在着區別。具體的説,是從它的報道格式,語言等方面有了較深地認識和體會。例如,在寫電視新聞稿前,應先瀏覽一遍拍攝錄像,做到心中有思路,新聞稿中,每一句都要提前想到用什麼畫面,如果旁白較多的話,要斟酌有沒有畫面對應。語言上面,要簡練,通俗,流暢,儘量少用書面語。比如,儘量説誰“和”誰,而非誰“與”誰,使對白聽起來親切。

為了培養自己的新聞敏感、提高寫作水平,還在每天空餘時間看以前節目的文案,看看其他記者的新聞是怎樣寫的,切入點都在哪裏。就連看電視也不僅僅當作娛樂,看每一條新聞時,會學習該節目新聞稿的語言,會注意整個報道的流程,會關注旁白和畫面的搭配,而這些在以前是毫無研究的。在老師們不厭其煩地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努力,現在已經能夠把握和運用新聞稿了。總之,通過耳濡目染,在台裏真正學習到了經驗,長了見識。

作優秀的新聞人——勇往直前

作為新聞記者,勇敢無畏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在實習中逐漸變得“勇敢”!在一個奧運會同心結活動中,採訪本屆殘奧會sb級女子100米蛙泳冠軍卡羅麗娜時,們遇到了難題,羞澀的運動員不想離開自己的隊伍,不願接受採訪,和攝像老師都不願放棄這個機會,當卡羅麗娜從大門口走出來時,所有媒體均抓緊時間拍照,攝像老師給了一個眼神,立刻大膽地走向前對她採訪,卡羅麗娜沒有絲毫地不高興,非常配合的回答了的問題。事後,興奮地無與倫比,為自己的勇敢、勇於抓住機會。可見,記者一定要大膽,帶着闖勁,勇氣是從事新聞工作最基本的素質,是新聞工作的起點,如果沒有敢於拼搏、無所畏懼的氣概,就不可能採訪到有價值、有份量的新聞,也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新聞工作的使命。

這個月的實習,參與了節目的許多環節,選題策劃、配音、採片,後期剪輯等,對領域內的各個崗位都有所瞭解,對新聞行業和新聞工作也有了更具體、更直接、更深刻的認識。

專業態度鑄造職業輝煌。

一個月的實習時間裏,強烈地感受到了電視新聞工作者的辛苦和壓力,充分了解到什麼叫做跟時間賽跑,同時,見證了節目組老師們的敬業精神,感受到了什麼是專業態度鑄造職業輝煌。不管氣候條件如何,只要有任務,記者就得出發。無論是暴曬的晴天還是潮濕的雨天裏,只要有新聞發生,就得迅速到達現場。加班趕稿更是家常便飯,就拿20分鐘的教育新聞來説,稿子審定後,要將文字和影像以最完美的方式組合起來,其中要注意遠、中、近景的搭配,光線強弱的組合,鏡頭要保持穩定不顫抖,畫面的角度和歷時,景別的運用等等,鏡頭需要不停的修改,繼而還要編輯音樂、配音、上字幕,編輯們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就為了讓幾個鏡頭更精彩,他們一遍又一遍地精心修改。在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更有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的專注的,充滿激情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感受到他們對工作的熱愛,也真切地感到,唯有勤奮才能做一個稱職的記者。

土建助工工作總結3

實習過程中有件事對觸動挺大的。

在一次會議採訪中,由於新聞稿中沒有確切的參加人數,編輯老師找來了所有的會議資料查找,無果後,又打遍了電話詢問,直到問出了具體數字並確定了無誤後,才將稿子確認。

也許這個數字完全可以用‘近百人’或‘全場參會人員’代替,從而省去這其中的麻煩,但老師的專業態度使她理所應當地耐心確定這個數字。

這件事還給與啟示:新聞一定要保證準確,這樣才能提高新聞事實的可信度。對新聞的真實性、客觀公正原則等新聞理論中的基本術語也有了切身具體的感受,它們不再是空洞的教條,而已成為切實生動的人生體會。

每一次的挫敗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潛移默化,成為了知識和經驗

幾日來的寫作,使摸清了新聞稿的大致思路,完成的漸漸熟練,但卻忘了,越是以為自己熟練的東西就越容易出現錯誤。

在編寫“新教師宣誓大會”的稿子時,還是按照套路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交給老師審閲時,竟被檢查出採訪對象的名字打錯,雖只是一字之差,但卻是非常嚴重的錯誤。的一時大意不僅差點傳達給受眾錯誤的信息,更是對採訪對象的不尊重,不禮貌。這件事給很大的啟示:做新聞一定要準確,精細,謹慎,保證傳達給觀眾的每一字的信息都是準確的,

讓讀者清楚地瞭解事實真相、使其對新聞沒有任何懷疑的地方,這樣才能提高新聞事實的可信度。

新聞人員的專業性也是至關重要的。9月19日,北京市舉辦了中小學生安全用藥知識競賽,作為記者觀看了整場比賽。學生們精彩而準確的回答使情不自禁地連連鼓掌,一些不瞭解或平時不注意的用藥常識都被學生們一一解答,漸漸把自己當成了一名觀眾,沉浸在比賽當中,直到比賽快結束時,才醒悟,想想自己的'職業,自己的此行目的,看看手中空空的筆記本,非常懊惱,一些重要的細節都沒有記在本上,雖然靠着稍好的記憶力最終完成了新聞稿,但這件事足以讓牢記、讓深刻反思,作為一個新聞人專業性是何其重要,專業新聞人的身份是要時刻牢記於心的。

身處其中,發現實習過程中遇到的一切資源都是寶。

實習給提供了一個機會和平台,得以將課堂所學予以運用和發揮,鍛鍊了自己的新聞業務技能,更給予了課堂上所收穫不到的:

採訪中,話筒要穩,眼神要與老師交流,儘量不發出多餘的聲音,只可點頭示意;

採訪小朋友或個子較矮的對象時,身體適當放低,與其平視,勿造成其仰視效果;

採訪結束後,要注意停頓幾秒,方便後期剪輯;

剪輯時,有照片的畫面,展示的時候注意用閃白,使其流暢;

回憶性場景要適當用模糊、淡化等特效,有懷舊效果;

這些小而重要的事項若非在真實的採訪和製作中,是決不能真切的體會並牢記的。心態的蜕變和新的姿態

並不想詮釋一個月的實習生活帶給有多少翻天覆地的變化,覺得它帶給最大的收穫是心態的蜕變,是一個從茫然到理性,幼稚到成熟,虛幻到現實的變化的過程。

猶記得自己參與的《教育新聞》節目完成時,是怎樣的被震撼!電視中,一條條新聞從主持人口中念出來,彷彿是有生命的,一幅幅熟悉的畫面,一句句熟悉的話語打動着,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此刻覺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深刻地領悟到電視新聞的魅力,也終於懂得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熱愛新聞業,對新聞工作激情萬千、如痴如醉了。雖然過程真的很辛苦,從策劃、採訪,剪片,鏡頭的不斷修改,到配音、上字幕,每一項工作都要付出體力與腦力,但是這在節目出來後的成就感面前都變得微不足道了,而這其中的充實、快樂、滿足,意義也是非新聞人員所不能體會的,何其有幸!

快樂幸福的實習時光總是在匆匆忙碌中一晃而過,記得自己9月1日早早起牀,吃過早點興高采烈上班的情形就如發生在昨天。追憶這段時光,覺得自己是在台裏領導和老師們的共同見證下成長了許多,這次實習就像是影射的一面鏡子,它讓看到自己閃光點的同時,也毫無保留地發現了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知道自己在社會這個大座標軸上還處在原點的左邊,將會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不斷地發揚優點,改進不足,進一步完善自,增強競爭力。

和第一天來報道的時候一樣,當離開海淀新聞中心的時候,仍然是一個正在上學的學生,但唯一不同的,是心間增添的那份將來要致力於新聞工作的堅定信念。或許以前,更多的是把新聞當成一個專業來學習,而如今,卻把它當成一種使命!從實習的開始到實習的深入,再到實習的結束,進一步瞭解了自己,開始學會思考,開始把的理想具體化,現實化,想要的生活也因此有了方向,也更加明確了的下一步該做什麼。感覺到自己手中的筆不再僅僅用於發泄自己的快樂喜悦或者惆悵憂傷,要早日用的手,寫出真實而客觀的報道,用手中的筆,呼籲民聲,服務大眾!覺得這是這次實習中獲得的最有價值的東西。

行文的最後,要再次衷心地感謝新聞中心的領導和老師,很感激這一個月的時光,它帶給的社會經驗和見識都是無價之寶!

實習結束了,今天總結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無窮,會帶着這份成果和收穫回到學校,做自己該做的事,為自己的將來加大馬力!

Tags:土建 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