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教師讀書總結4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52W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讀書總結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教師讀書總結4篇

教師讀書總結 篇1

讀《教育:讓人成為人》這本書,光是看目錄,就值得我讀半天,對於一個小學教師而言,讀起這些讓全世界都振聾發聵的大理論家、大教育家的大部頭,猶如看天書了。引起我注意的是目錄中有三個相同的題目——教育的宗旨,我猜想也許與我的職業還有些關聯,於是就硬着頭皮讀起來。在讀到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的《教育中的宗旨》的序言時,談到杜威的兩個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我覺得在今天都很有借鑑意義。

1。教育即“生活”

杜威從社會角度觀察教育,認為人是社會性動物,人類與動物的不同就在於人類有教育,而動物沒有。教育的職能就是延續社會生命,即教育能傳遞人類世代積累的經驗,豐富人類經驗的內容,增強經驗指導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維繫和發展社會生活。不管正規教育還是非正規教育,實際上都在進行經驗的改造。由於改造經驗必須與生活密切結合,因此杜威簡明扼要地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杜威認為生活和經驗是教育的靈魂,離開了生活和經驗就沒有生長,也就沒有教育。

在我們學校,就非常注重在生活中教育兒童。在食堂就餐之後,兒童要自己刷盤子,裏外都要認真刷,直至刷乾淨為止;午睡起牀後要自己整理牀鋪,對於小學生來説,雖然有些麻煩,這也不在學業考試內容的要求之內,但這種從小就培養起來的好習慣能伴隨他的一生。

教育,當它脱離社會生活、脱離兒童時,“兒童的人格就會分裂成為兩個互不接觸的世界:在一個世界裏,兒童像一個脱離現實的傀儡一樣,從事學習;而在另一個世界裏,他通過某種違背教育的活動來獲得滿足”。脱離了生活,就會使兒童成為不自然、不自由、不自主的“盆景”,也就失去了好奇心、創造力和天真無邪的快樂。其實,教育從它產生之日起,就源於生活,並在生活中獲得自身的發展,促進着人類文明的進步。

“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準備”,教育是生活本身,那麼教育應該充實人的生活,使兒童能夠適應生活更新生活。“教育即生活”強調生活的意義,即教育應該成為改造了的、適應兒童天性的生活,而不是不合乎時代精神的生活,壓抑兒童天性的生活。

杜威十分重視兒童這一環節,強調發展的重要性。他指出愛好活動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具有強大的潛在動力,教育必須尊重和利用這種動力。兒童是教育的出發點,社會是教育的歸宿點,在這兩點之間形成教育過程。他批評傳統的教育過程強迫兒童死記硬背,填鴨式地灌輸書本知識,這種教育無異於牛不飲水強按頭,是對兒童天性的摧殘和壓迫。杜威呼籲把兒童從傳統教育中解放出來,提出從兒童的現實生活中進行教育,激發兒童的學習需要和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杜威提出改變教育的重心,宣揚用“兒童中心”取代“教師中心”或“教材中心”,圍繞兒童組織一切教育措施,教師應是兒童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的啟發者和指導者,徹底改變當時壓制兒童自由和窒息兒童發展的傳統教育。把教育看作生活、生長、經驗改造的過程,就能使兒童在活用中活學各種知識,因此獲得的知識就能幫助人們適應不斷前進的社會,並能保證人類永遠進步。

2。學校即社會

杜威認為,學校應該“成為一個小型的社會,一個雛型的社會。”在他看來,教育既然是一種社會生活過程,那麼學校就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學校作為一種制度,應該把現實的社會生活簡化起來,縮小到一個雛形的狀態。在學校裏,必須能夠呈現兒童現在的社會生活,如同他們的家庭裏、在鄰里間、在運動場所上所經歷的過程。這樣,“使得每個學校都成為一種雛形的社會生活,以反映大社會生活的各種類型的作業進行活動……。當學校能在這樣一個小社會裏引導和訓練每個兒童成為社會的成員,用服務的精神薰陶他,並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導的工具,我們將有一個有價值的、可愛的、和諧的大社會的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證。

就“學校即社會”的具體要求來説,杜威認為,一是要求學校本身必須是一種社會生活,具有社會生活的全部含義;二是要求校內學習與校外學習連接起來,兩者之間能有自由的相互影響。這樣,學校就不會與社會生活隔離開來。

杜威視教育為生活,把參加現實生活作為媒介,把教師傳授知識的課堂改造為兒童活動的園地和生活的樂園,引導兒童積極投入活動,在活動中學習,不知不覺地養成品德和獲得知識。

教師讀書總結 篇2

學校根據讀書工程實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為營造濃烈的讀書氛圍,實現教師專業水平、校園文化水準和學校辦學品位同步提升,我校開展了“讀教育名著 做智慧教師”主題讀書活動。現將本學期教師讀書情況作一簡要總結。

一、制定方案,建立機構。

學校制定了《讀書實踐活動方案》,對本學期讀書活動做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使此項工作能有序地開展。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讀書活動,並將這一活動作為提升教師業務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載體,成立了由學校讀書活動領導小組,指導督查讀書活動。首先建立教師讀書活動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領導班子成員任組員,確定具體負責的領導。其次成立由各辦公室的學習小組,每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認真學習、討論、交流,讀書並撰寫讀書筆記,寫出高質量的心得體會。

二、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學校建立讀書活動規章制度,為讀書活動提供製度保障。努做到三到位。

1、組織到位:學校制定了讀書實踐活動方案,並下發到各個教研組,確定每月的讀書書目,教師讀書目標明確,使讀書活動有計劃開展。學校教科室每月定期檢查,定期交流,使讀書活動有效開展。

2、獎懲制度到位:我校將教師讀書活動納入到教師考評當中,教師按計劃完成相應讀書內容和讀書體會文章,進行評分統計,納入年終進行量化考核。

3、物質保障到位:我校的圖書室、閲覽室全天向師生開放,同時按經費預算,投入資金購買新書。保障教師有書籍閲讀。

三、建立機制,促進讀書。

1、廣泛動員,羣體參與。學校在全校教職工大會上開展動員,使廣大教師認清此項活動的意義。統一認識,使讀書逐漸成為教師自身成長的需要,成為教師自發的行為。

2、搭建互動交流平台。開展“同讀經典,共話教育”讀書展評活動,分設“領導幹部讀書論壇” 、“教研組讀書” 和“教師讀書札記” 專欄。我校緊密圍繞這三項內容組織教師讀書:

(1)通過各種形式宣傳我校師生的讀書活動。

(2)每月重點研讀一本書(上下學期各研讀1本,寒暑假各研讀1本,每年重點研讀10本書目),做好學習筆記(規定頁數),撰寫讀書感悟。

(3)每位教師每學期寫一篇“我的讀書有感”。

3.進行讀書實踐成果展示活動。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師讀書成果展示會,開展“誦讀經典,敍説故事” 讀書演講比賽、教師讀書論壇、徵文比賽等活動。

通過讀書,老師們開闊了視野,頭腦裏注入了新鮮血液。現在,通過讀書,使得大家的專業素質得到很大的提高,教育教學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青年教師更是爭先恐後。通過讀書,我的視野更加開闊。看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也和以前大不相同。書籍在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給了我很的幫助,一個人要想變的睿智必須用書籍來充實自己的頭腦,在以後的工作我應繼續努力,抽出時間,多讀書,讀好書。不過,我們清醒地看到,教師讀書活動的開展,還有好多工作要做,還需進一步深入開展下去,要最大限度地讓教師讀好書,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增添後勁。

教師讀書總結 篇3

書籍是巨大的力量,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書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 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生的美好果實的人。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歎氣。閲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以上的這些名人名言深深的闡明瞭讀書的作用,書籍對於我們的益處,作為一名教師,為使自己變得博大精深起來,唯有讀書。給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獲得這一桶水的方法,也只有讀書,為使自己的視野開闊,各方面的知識都應該涉獵。

這學期響應學校多讀書,爭當書香教師的號召,我讀了好幾本書,如: 《孩子你慢慢地來》、《致青年教師》。通過讀《細節決定成敗》我意識到凡事無小事,簡單不等於容易,只有肯下功夫,把小事做細,才能把事情做好。生活和教學中解決問題如同策劃市場、管理企業,也都不會有什麼捷徑。所謂的捷徑,是用細節的功夫堆砌出來的。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瑣碎的、繁雜的、細小的事務的重複,所以,我們只能從基本做起,不能眼高手低,心浮氣躁,“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學生的知識也不是一天學成的。老師在教學中必須注重每一個細節,幫學生把基礎打好,不但是知識的基礎,還包括學習能力的基礎。並且從細節方面要求學生,讓他們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讀《致青年教師》,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通過讀書,我的視野更加開闊。看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也和以前大不相同。書籍在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給了我很的幫助,一個人要想變的睿智必須用書籍來充實自己的頭腦,在以後的工作我應繼續努力,抽出時間,多讀書,讀好書。

教師讀書總結 篇4

教師不僅僅要教書育人,更重要的是培養身心健康的下一代。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所以,要不斷提高自我的政治理論水平和專業知識水平;按時完成各項任務;注意提高自我的文化素質,苦練紮實的基本功,腳踏實地的抓好教師業務學習,經過自主學習來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培訓總體目標

全面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在心中牢固樹立“為人師表、愛崗敬業、誨人不倦”的育人精神和“嚴謹治學、求真務實、進取進取”的教風。夯實專業基礎,更新知識結構,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科研本事,樹立主動學習的終身教育理念。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應時刻告誡自我要注重自身創新精神與實踐本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把自我的全部知識、才華和愛心奉獻給學生、奉獻給教育事業。我相信這也是每一個教師所追求的思想境界。

經過這一年的培訓,期望能在師德修養、課堂教學二個方面取得突破。我會認真貫徹教師培訓的相關要求,參與培訓,珍惜培訓機會,嚴格要求自我,以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為方向,以堅持一切為學生服務為宗旨,努力做好自我的工作。

二、學習資料

主要進行師德素養教育,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拓寬專業基礎,提高教育教學理論和專業素養,並強化教師基本功的訓練。

重視理論學習,提高認識,更新教育觀念。經過學習,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念。面向全體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始終將學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升自我的教學理念,在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尊重學生人格,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

三、計劃目標

經過學習《小學深度學習》,《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設計指南》教材,力求到達:

1、樹立良好的敬業精神,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校,熱愛學生,遵紀守法,養成職業紀律和道德規範,熟悉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教案規範,貼合基本要求。熟悉所任學科《數學課程標準》,教學工作得到大多數學生的認可。

3、熟悉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能管好課堂,完成學校分配的教學工作。

4、熟悉本專業、本學科的最新知識和信息,完善知識結構,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5、開展教學探究、解決教育教學中實踐問題、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四、具體教師個人學習計劃

1、加強對師德素養教育的學習,提高教師的道德觀念。從師德教育培訓起,就對我們原有的師德觀和專業成長目標有了更大的豐富和提升。深切領悟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無止境”的真諦。教師要教書育人,關愛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2、多聽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上公開課,經過了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3、學習關於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知識。由於自我沒有班主任經歷,所以更需要多向帶教班主任學習;進取走進課堂,參與班級活動;認真研讀帶教班主任推薦的相關書籍,完成讀書筆記。

4、進取參加學校及上級舉辦的各級各類培訓和學習。進取參與校內教研課活動,與同行教師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經過這些活動,來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指導實踐活動,逐步走向專業發展之路。

5、在培訓過程中認真聽講、做好筆記,撰寫讀書心得,理解學習的資料,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本事。邊學邊練,對訓練目標自找差距,提高課堂教學技能,構成教學設計本事、“説、講、評”本事、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本事和拓展創新本事等。以上是個人蔘培計劃,未盡之處將在學校具體工作安排下,自主學習、團體學習過程中加以完善和彌補。

Tags:教師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