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九年級工作經驗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88W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工作經驗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工作經驗總結

在各位領導的鼎力支持下,全體九年級老師工作沉穩、踏實、努力、創新,中考成績蜚然,又創佳績。我校周宛儀同學文化科成績以661分摘取中考桂冠,實現連續6年摘取中考狀元殊榮。在今年浙江省一流高中提前招生中,有31人被提前錄取,列全市第一,其中杭二中、鎮海中學、温州中學14人,縉雲、紹興柯橋及樂成公立等高中6人,瑞安中學11人。今年595人蔘加中考,瑞安中學上線人數149人(625.5分以上),上線率達25.02%;重點高中上線人數442人(565分以上),上線率達74.3%;普通高中上線人數570人(485分以上),上線率達96%。各率均居瑞安市第一。現總結經驗如下:

一、重視課堂教學。

(一)做好“備、講、批、輔、考”五個環節。

1.備課環節。

深入推進集體備課,導學案式備課。實現“個人自備—集體交流—研討點評—個性修改—觀課議課—教後反思”的備課流程。做到:①熟悉課程標準;②生成校本班本樣本;③學情會商或導學案調研;④科學制定教學計劃,編寫雙向細目的教學目標;⑤課前、課中、課後三學循環式設計;⑥精心設計分層作業。

認真組織開展學業考試説明的學習活動(學生層面和教師層面);認真組織組內互相聽課和交流活動;讓教師的智慧真正流動起來,真正做到資源共享。

2.上課環節。

在三學循環的建構中,促進教師在雙向細目的目標體系裏,教不會的學生,教學生不會的地方,讓學生進入積極學習狀態,保證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積極主動地及時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智力,培養創新能力,陶冶品德和美感,形成全面發展的個性。

3.作業環節。

創造性地構建了“三學循環”作業流程。課前自學練——課中議學練、課中悟學練——課後分層練和錯題繼續練。使課堂與課後成為一個循環往復的學習整體。個人編制作業時與集體備課作業相結合。建設作業題庫,備課組加強對“自學、議學”內容的整理、完善、收集,積極做好學案建設,形成一系列質量好、數量少、含金量高、可循環使用的導學案。

4.輔導環節。

追求學生的差異化和個性化,提供學生自願選擇性自主性學習輔導,在最近發展區提升,不求同一性評價標準。全面提升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尤其是使後20%學生的學業成績達到優良的水平。並特別關注:①10分提升工程與5分提升工程。②狀元工程。③省一級重點中學升學率、重點中學升學率、普高升學率、後20%學生率。

5.檢測環節。

注重考試形式與考試內容的診斷性。以診斷檢測為主,評價性檢測為輔,旨在提升不同層次學生的學業、學力發展需求。構建了學優生拓展檢測、臨界生難學內容達標、學困生基礎性過關的檢測體系。促進三學循環對學生自主發展的適切性。

(二)重視每堂複習課,整體提高學生成績。

1、選例題、習題一要有層次性,即要遵循基礎性、提高性與綜合性的統一,不可偏廢;二要有典型性,即指能較好地體現源於教材,又不同於教材的題目,能較好地涵蓋相關的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或是學生易犯錯並與生活聯繫密切,應用較廣的題目;三要分類佈置習題,千萬不可強求一律。

2、杜絕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單調,乏味現象。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三學循環”教學模式的優勢,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先讓學生進入“準備階段”,讓他們獨立思索,然後小組討論研究。再讓學生“閃亮登場”,自己板演講解,在登場亮相中可實施“場外救助”,向其他學生求助。再不行的就採用“師生互動”,由老師點撥,共同討論,對優秀的解題方法給予肯定,並完成一題多變:變條件、變選項、變思維方式。最後進行強化訓練,反覆糾錯。這樣做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真正達到了自教自學的目的,變一言堂為羣言堂;改變了台上教師滔滔不絕,台下學生昏昏欲睡狀況;從而形成了人人蔘與,人人向上的學習氛圍。

3、指導學法,“授之以漁”。“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為了不教,要變“教學生學”為“教學生會學”,複習課必須體現“教學生會學”的根本要求。複習中,我強調要求學生做習題要做到十二個字:“鞏固知識,拓展思維,探究技能”。避免為做題而做題,做一題得一題;而讓學生在做中提高,做中進步;學會分析和解題後的質疑反思,善於歸納解題方法。學會把握數學的思維規律和數學思想方法,以不變應萬變,形成解決問題和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從而為學生化解了難點,養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鋪設了成長道路中的新路標。

(三)重視試卷講評課,逐步幫助學生進行查漏補缺。

1、試卷講評前的準備試卷講評的前期準備是十分重要的,它關係到講評的實際效果.試卷講評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1)教師要獨立研做試卷。教師避開試題答案,獨立地做試卷,這是提高和檢驗教師解題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2)教師要認真批閲試卷。通過批閲試卷,能夠發現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以便教師制定查漏補缺的教學方案。批閲試卷時要注意在學生出現問題或書寫不規範的地方留下批閲痕跡,標出所扣分數,以便學生檢查反思自己的答卷情況。

3)教師要做好統計分析。試卷批閲後,教師要重點做好兩項工作:一是統計。二是分析。分析試卷的知識結構,如梳理考查的知識點和基本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分析有創意的題型和難點題型;分析學生有創意的解法,分析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以及出錯的原因;制定補缺策略,特別是要設計好學生錯誤率較高的試題的變式練習。

4)要給學生留有檢查反思的時間。

2、試卷講評中的要點試卷講評有了前期的充分的準備後,講評中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要點:

1)要注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在改卷後分析、統計的基礎上,對大部分同學會做的題目,可以不講或稍微點撥一下就可以了。對大部分同學做錯的.題目,要根據學生思維受阻的原因、錯誤癥結,重點講解,對有創意的解法及相應的學生,教師要及時鼓勵推廣,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此外,講評課上教師不要就題論題,可以對數學解題思路發散一題多解,可以對數學情景發散一題多聯,也可以對數學問題發散一題多變等等。

2)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儘量讓學生自己總結、自行講評,如讓擁有新穎解法的同學介紹他們的思路和解法,從而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愉悦;對學生自己完成有困難或雖能完成但方法不太恰當的題目,教師要站在學生角度,與學生一起共同分析思路、探究方法,教師切不可為省事而直接把方法告訴給學生,這種灌輸式教學,只能讓學生課上點點頭(聽懂了),課下搖搖頭(全忘了)。

3)試卷講評後的反思。試卷講評後要給學生留有餘地,也就是説,要讓學生帶着新問題走出課堂。

(四)每大週一次反思整理課,幫助學生進行梳理知識。利用每大周返家日週四,我們備課組安排一節反思整理課,指導學生整理這大周的關鍵知識、易錯題和易混題,教師及時答疑,爭取實現週週清。

二、合理安排三輪複習(三輪複習穿插進行,整體提高學生能力)。

(一)基礎之上拓展提高(第一輪複習)

根據新課程標準,學業考試70%-80%的試題考查的是人人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此類試題的設計比較簡單,往往可“一步到位”。對於這部分的複習即第一輪的基礎知識複習,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落實又要關注全體學生的複習狀態。如何讓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吃的好、基礎較好的學生吃的飽?為此我們提出:基礎之上拓展提高策略,即在教師的備課設計上要以中、下學生為主,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以上等學生為輔,及時提高、拓展的策略,既要關注優、上學生選拔性考試的需要,更要重視中、下學生學業水平的考察,尤其是後百分之二十的學生。

具體做法是:一、課時備課注重分層設計問題,起點低(一節課大概30分鐘照顧後20%),關注班級中的後20%,落點高照顧到優生;二、每塊基礎知識結束後,安排1-2課時(一般安排在在校周的週五、週六)相關專題複習課(中等難度題),設計一些與本單元內容相關的綜合問題,及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使掌握的知識形成體系。複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滲透專題的內容,整個複習的重點是揭示思維過程,不能加大學生的練習量,更不能把學生推進題海。

(二)拓展提高綜合之中提煉基礎(第二輪複習)

試卷中稍難或較難題,是學生能否得高分的關鍵。這些試題大多在考試説明的重點知識點的交匯處形成,如方程與函數,不等式與函數,數與形的轉化,圖形運動時產生的全等、相似,面積與方程、函數等,這類試題往往出現在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的最後幾題,以綜合題、應用題、作圖題等形式出現。對於這部分的複習即第二輪:專題複習,既要重視相關知識的聯繫和區別,又要注意這類問題(開放題、探究題、操作題、情景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和方式,這一類題目,往往解答的結果與方法不是單一的,對學生的分析、理解、應用等能力要求較高,怎樣才能使基礎在中、下的學生也能跟得上呢?為此我們提出:拓展提高綜合之中提煉基礎策略,即在拓展提高綜合複習的過程中注重基本知識的提煉。

具體做法為:一、課時備課時,把一些綜合問題進行分解,確保一節課的前15分鐘左右儘量能使班級中的所有學生都能參與,隨着難度的深入,我們可以讓部分學生梳理基礎問題的解答過程,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充分的利用好課堂的40分鐘;二、啟動每天10分鐘工程,利用備課組的力量設計好10道基礎題,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準確率,並利用《複習導引》,進一步查漏補缺。

(三)合理安排模擬考試,整體提高綜合成績。

初中學業考試數學複習的教學有別於新知識的教學。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完初中三年的所有知識,基本掌握了初中數學知識體系、具備了一定的解題能力和經驗的基礎上的複習課,也是在學生基本認識了各種數學基本方法、思維方法及數學思想的基礎上的複習課。其目的在於深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鞏固,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在綜合模擬訓練中進一步形成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優化思維品質,提高綜合應用能力。有些同學由於不太適應初中學業考試卷的混合性和綜合性兩大特點,從而導致一部分學生在初中學業考試前的模擬考或初中學業考試中的成績與平時成績相差甚遠。因此要在複習的過程中前移或插入綜合模擬練習,可使學生儘早瞭解中考試卷的基本形式、基本結構、重難點的分佈,儘早適應。(原則上我們備課組每大周模擬訓練一次)抓好教材中例題、習題的歸類、變式的練習。

第三輪複習中,我們重視課本中重要的例題和習題、數學活動材料等反映數學理論的本質屬性,迴歸課本,通過類比、延伸、遷移、拓廣,提出新的問題加以解決,能有效地鞏固基礎知識、發展數學能力。許多中考試題都源於課本,教學和複習時要對課本重要例題、習題,進行演變(改變題目條件、題目條件和結論互換、改變題目形式、推廣結論、類比編題等),將課本內容延伸,提高,重視其數學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應用。防止只熱衷複習資料而輕視課本現象。

“三輪複習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中考説明為指導,始終以基本知識為主線,讓學生在較簡單的知識章節中及時進行拓展、提高和綜合應用,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或學會了本該在專題複習中才出現的綜合題,既解決了基礎知識複習太簡單、專題複習太難的單調感,又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需求。事實證明,這種分散突破遠比集中突圍更加有效,很有形散而神不散的味道,學生也感覺相對輕鬆。

三、重視資源共享(加強備課小組的教學研究工作)。

備課間既要強化共性,也應凸顯個性。既要尊重教材,應用教材,也要科學取捨。備課組採用專題備課負責人制度,在每週二的集體備課中,由各個專題負責老師主講內容、考點、深度、複習方法等,由同組老師發表各自意見,形成共識,並堅持每週一次的磨課制度。培優輔差我們備課組即做到體現個性又能資源共享,具體做法為每位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選題,統一上載到FTP與其他老師分享,然後交流這些題的解決辦法,以便於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除此之外,我們備課組還有每週開課一次的制度(除備課組活動時間外),督促老師間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四、重視學生能力培養。

1.加強審題訓練。要教會學生學會讀題,善於從題目中分清已知和未知,提取有效信息;要教會學生將題目與自己熟悉的內容或題目進行聯想對比,是否有類似之處,進行知識定位,再尋找解題思路;要加強對學生進行閲讀、理解和表達的訓練,提高學生審題能力,訓練學生表達的規範性。(試題敍述較長,不少學生就摸不着頭腦,抓不住關鍵的原因就是閲讀、分析能力差。)

2.建立錯題集。學生:錯題批註同學們可互問互答,在爭論和研討中矯正;老師:錯題檢測。學生對所有的錯題都要在題旁寫出詳細的解析,甚至要寫出出錯原因。教師在複習過程中,也要注意收集學生易錯的習題,在資料書中做好標記在知識板塊的專項測試中,可以將這些題目融進去,達到學練考合一。

3.速度與準確性的訓練。一要注重答題技巧指導。二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試題。

4.注重計算能力的培養。儘量少用計算器,特別是解方程、化簡等不能使用計算器。

5.注重解題規範性的訓練。第一、注重思維與書寫同步的培養。第二、注重大題小做和小題大做的指導。第三、使用好學業考試説明,對學業考試説明中的例卷自評自改,吃透評分標準。同時,教師在講解試題時要板書示範和學生板書的滿分解答的講評,杜絕無謂的失分。

6.突出“四多”訓練。一是多練基礎題;二是多做開放問題訓練;三是多練“由大到小”的分解訓練;四是多練“由小到大”的組合訓練。解題訓練要堅持:審—畫—想—實—反五步曲。即:①審:搞清已知是什麼?未知是什麼?②畫:儘可能畫出能體現問題特徵的圖形;③想:回想、聯想、猜想;④實:實施解題;⑤反:反思、驗證。

7.注重能力的培養。歸納思想方法,昇華成為能力,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歸納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二是歸納重要題型的解題方法。如配方法、待定係數法、判別式法、因式分解法等操作性較強的數學方法。學生要熟練掌握每一種方法的實質、解題步驟和它所適用的題型,靈活運用常見的添輔助線的主要方法。其次應重視對數學思想的理解及運用,如函數思想、方程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化歸思想、運動觀念等。注重多題一解和一題多解的變式訓練。在解題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猜想、推理、計算的能力。

8.加強對應用性問題的訓練。傳統應用題主要是行程問題、工程問題、百分率問題、濃度問題等,問題背景較理想化、陳舊化。新型的應用性問題主要是利率、利息、商品銷售、利潤、人口增長率、環境保護、建築加工、運輸決策、合理規劃等,問題背景較複雜且富有時代氣息,這樣,有利於考查學生分析、整理實際問題,從紛繁的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因此,在複習中要注意進行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

9.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情感投入、心理疏通、端正態度、明確目標、樹立信心、吃好飯、睡好覺、不受傷、不得病、勞逸結合、鬆弛有度,同學、老師、家長心心相印。

五、踐行“兩個陪伴工作”。

行政領導陪伴班主任,班主任陪伴學生。一學年下來堅持做到了年段長每天陪伴班主任、科任老師及學生,並帶動了班主任每天陪伴學生從早上6點至晚上11點。如下學期,學生在校共計73個晚修,班主任們跟班陪伴管理做到了基本全勤,其中陳少盈73次、王麗72次、張廣文與張孝梅71次、許金鋒與鞠燁70次、盛華娟68次、董德豔與宋桂紅66次、錢鐵軍64次、王陳仙59次、本人66次。

在陪伴學生的過程中,關注到每位學生心理動態,及時調整學習壓力與動力。本學年共計召開心理輔導大會3次,學生動員大會8次,很好的保證了學生有節奏的、快樂的、自主的學習。

六、創新“班課一體化活動”。

1、行為規範。特別關注學生的衞生與健康、就餐與就寢、守時與守紀。

2、活動載體。讓學生在活動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到成長的幸福。本學期開展的活動有春遊活動、心理健康講座、入團宣誓、每週一次升國旗、班主任節等。在春遊活動中,學生學會了體驗大自然;在心理健康講座中,學生學會了自我心態調整;在入團宣誓中,學生學會了忠誠;在每週一次升國旗中,學生學會了愛國;在班主任節中,學生學會了感恩。

3、班課一體化。組織各班級團隊以集體備班的“班課一體化”德育創新形式,彰顯幸福德育的理想。藉助“班課一體化”的研模,在學習領域、日常生活領域、生活交往領域。通過學科德育、課堂德育、班級德育、活動德育、環境德育、家庭德育,落實班情會商制度。每週固定時間,由班主任召集本班任課教師進行學情會商,在研究學情、班情的過程中,尤其是針對學困生、德困生等特殊學生,落實具體的引領和幫扶措施。

七、存在的問題及不足。

1、各位老師的學習力還可再提高,在全民大閲讀的時代,既要多讀書,更要注重知識內化的過程。接下來還將在學習力提升方面下功夫。

2、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暑期還將藉助各樣的通訊方式,加強畢業學生的暑期安全意識。

3、學情會商,班課一體化活動的開展,各班級團隊每次都準備匆忙,沒抓住班級重點問題,或者問題的解決措施缺少科學性,需要進一步學習與研究。

4、每次活動的開展,還需要更細緻的規劃與造勢。

5、要做好各樣的材料積累,成為人生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