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青島版四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66W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青島版四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青島版四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青島版四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54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培養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研究過程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培養數學興趣。

【教學過程】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你蕩過鞦韆嗎好玩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就和盪鞦韆有關感興趣嗎

二、在實驗中探究

1提出問題

師看課本P54信息圖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個小朋友的身體特點和他們所盪鞦韆繩子長短。你猜想在相同時間內誰蕩的次數多呢學生猜想並説明理由。

學生可能會有多種不同猜想老師逐一記錄暫時不作評價。總的來説會有兩大類猜想第一類按體重輕重來猜想。第二類按鞦韆繩子長短來猜想。

2進行實驗

1實驗一繩長相同、質量不同的物體在相同時間內擺動次數的實驗。

①老師準備三個不同質量砝碼用相同長度的繩吊着把三個砝碼從同樣高度蕩起用力均勻。學生觀察並分工數15秒內三個不同砝碼所蕩次數然後填表統計。

教師換三個砝碼進行同樣實驗。學生觀察統計。

③師通過這個實驗你能得出什麼結論學生交流補充得出結論在相同時間內盪鞦韆次數與物體質量沒有關係。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正確敍述即可2實驗二繩長不同、質量相同的物體在相同時間內擺動次數的實驗。

①老師準備同等質量三個砝碼用不同繩長吊着把三個砝碼從同樣高度蕩起用力均勻。學生觀察並分工數15秒內三個砝碼所蕩次數然後填表統計。

②教師換另外砝碼或換與上次不同繩長進行同樣實驗。學生觀察統計。

③師通過這個實驗你能得出什麼結論學生交流補充得出結論相同時間內盪鞦韆次數與繩長短有關係繩越長蕩起次數越少繩越短蕩起次數越多。

3小結

師通過這幾個實驗你能總結一下我們學得知識嗎學生總結在相同時間內盪鞦韆次數與質量無關與繩長有關。老師強調注意前提是“相同時間內”。這個結論驗證了我們哪個猜想推翻了我們哪個猜想

三、全課總結

談話盪鞦韆中有這麼多數學知識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知識同學們平時要做個生活有心人用心發現知識、學習知識好嗎

青島版四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4頁。教學目標:

1、在親身實踐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研究過程,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培養對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操作,分析研究得出“在相同的時間內,盪鞦韆的次數與物體質量無關,與繩長有關”。

教學難點:

小組制訂實驗方案,並認真操作實驗,通過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教學具準備:鐵架台、質量不同的砝碼、長短不同的繩子、秒錶一塊。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師:同學們如果不談學習,老師猜大家最喜歡做的事情是玩,對不對?不要不好意思,其實玩的過程中充滿着智慧,充滿了挑戰,就能遊戲的背後還藴藏着許多的祕密,如果我們在外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和思考,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不信讓我們一起走進數學課堂體驗、尋找盪鞦韆中的學問。

二、在情境中分析信息。

1、看情境圖,瞭解情境圖的信息。

看他們正在進行盪鞦韆比賽,仔細觀察你都看到了什麼?如:繩子有長有短、小朋友有的重,有的輕。

2、發現問題、提出猜想:

既然是比賽,猜猜他們在比什麼呢?(小組討論)彙報:蕩的(高、低,快、慢,次數的多少)

師:你們的想法可真多,那在這節課裏時間是有限的,我們就比一比盪鞦韆的次數(板書)。在什麼樣的前提下,比盪鞦韆的次數呢?補充:相同的時間內。

3、説出猜想。

你認為誰會贏呢?(小組討論)説説你的理由。

師總結:這些想法都是在沒有根據的情況下產生的,我們稱為是同學們的猜想。同學們的猜想理由分兩個部分:在相同時間內,盪鞦韆的次數:可能與繩長有關,可能與質量有關,我們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呢?(做實驗)做什麼樣的實驗?

三、自主探究:

先讓學生明確自己小組的想法,選擇其中的一種想法,確定如何去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

1、確定實驗方案。

用什麼樣的道具演示驗證你們的想法?你們小組的分工是什麼?

2、彙報製作的方案。

方案一:時間一樣,繩子的長短一樣,質量不一樣,看鞦韆擺動的次數,一個同學負責計時,一個同學負責擺動,大家一起數次數,組長記錄最後的次數。質疑:為什麼時間一樣,繩子的長短一樣?質量不一樣?

方案二:,時間一樣,物體的質量一樣,繩子的長短不一樣,看鞦韆擺動的次數。質疑:為什麼要時間一樣,物體的質量一樣?

3、在試驗時應注意什麼?

團結合作、每個人負責自己的'任務。時間看準,數清擺動的次數。

四、動手試驗

1、教師示範試驗的方法。

邊示範,邊講解如何數繩子蕩的次數。

2、小組合作完成。教師明確實驗的要求:

你實驗的過程是怎樣的?實驗的結果相同時間內鞦韆擺動的次數與什麼有關?有着怎樣的關係?

3、展示彙報試驗的結果

4、説出自己的發現。

教師根據他們的彙報結果板書:結論,鞦韆擺動的次數與繩子有關,繩子越長擺動的越慢,次數越少,相反,繩子越短擺動的越快,擺動的次數越多。

五、拓展延伸,實際應用

1、再預測一下誰會贏,為什麼?如果讓你去玩這三個鞦韆,你會選擇什麼樣的?其實,我們大家做了和科學家一樣的事情。在我們同學們當中一定也會產生未來的科學家。

2、建立數學與科學之間的練習:

師引導:你知道嗎?我們今天所研究的盪鞦韆這種運動的方式,在科學課上叫擺的現象。

出示教師事先做的擺詢問以便鞏固應用:如果我想讓這個擺擺的快怎樣做,要擺的慢呢?關於擺你還有什麼要解決的問題?生:怎樣讓他蕩的很高?生:怎樣讓他一直蕩不停?

師引導: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採用什麼樣的方式解決?孩子表述出:採取“猜想———試驗———結論”這樣的過程。設計意圖:對所學過的數學思想的延伸與應用。

3、總結:今天的課堂上玩的怎麼樣?説一些你的感受和收穫。生説出自己的收穫和感想。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大家一起探討了玩盪鞦韆的學問,我們先發現了值得研究的問題,也就是我們的猜想,然後制定方案自己想法做實驗,然後分析我們得到的數據,得出正確的結論,運用這樣的結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今後的生活中,願我們用善於現的眼睛、積極思考的大腦,發現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它,你會玩的越來越高興,收穫的也越來越多。

板書設計:

盪鞦韆的次數

猜想在相同時間內,盪鞦韆的次數物體的質量繩子的長短

驗證

結論在相同時間內,盪鞦韆的次數與物體的質量無關,與繩子的長短有關,繩子越長,蕩的次數越少,繩子越短,蕩的次數越少。

使用説明:

1、教學反思

回味上課的過程,總感覺與平時的數學課堂有些許不同。有這幾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孩子們的興趣濃厚,感慨頗多。

因為盪鞦韆的情景,孩子們不陌生,與自己生活中的環節相似,特別容易結合自己的實際體驗,發現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使本節課的課堂充滿了生命力,充滿了動感與靈性。而孩子們的感慨更多,如:我感覺數學有趣還好玩;有些數學知識,不需要計算,還可以通過實驗的形式來解決,等。

二、環節層次清晰,以孩子們的體驗為主,讓孩子們體會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想。

本節課以孩子們“猜想(發現問題)————試驗(制定方案————具體分工————合作體驗—————得出數據)—————得出結論”這一過程為主線,讓他們擁有一次真實的體驗,在這不一樣的數學課堂中,體會、收穫着不一樣的解決問題方法和思想。

2、使用建議:

這樣的活動,準備教學具很繁瑣,不太適合大班額的教學。如果是大班額教學的話,就可以採取派代表做實驗的方法,簡化、省略每一個孩子的操作體驗,利用實驗的轉化收到預期的效果。

3、需要突破的問題:在上今天的這節課時,針對《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又做了進一步的對比,發現本節課在讓學生感悟數學各部分內容之間、數學與生活實際之間及其他學科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內容的理解。啟發學生思考,考慮問題的數學實質、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這一點不是那麼到位?感覺本節課的內容更多的體現的是一種數學思想,發現的是一個科學規律,與數學味不是那麼的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