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四年級科學的教學總結(通用5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17W

指縫很寬,時間太瘦,悄悄從指縫間溜走,回顧過去的教學,我們的收穫和感動是彌足珍貴的,請務必好好寫一份教學總結,記錄好這段經歷。你知道領導和老闆想要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教學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科學的教學總結(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科學的教學總結(通用5篇)

四年級科學的教學總結1

科學課歷來被學生視為副科,在學校的教學中也不被重視,學生雖然有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但是受時間所限和主科老師的教育和影響,學習效果卻很是不理想。對既擔任主科教學又任科學教學的我來説,處理好這一關係事關科學教學的好壞。因此,我特別對本學期的科學教學工作詳細的總結如下:

一、深入瞭解學生科學學情。

四年級學生學習了科學課已經有一年半時間,並且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不能學好這門課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家長不重視,有些家長看學生成績只看語數兩門的分數,其他的學科都是旁之若鶩。

2、學生學習感到困難。一部分學困生在理解某些深層次的問題時,難以理解,造成了學習的困難,對學習失去了自信心。

3、作業太多,課外實踐沒有時間,精力持之以恆方面做不好。

4、上課時老師的原因,老師只是為了對他們講解知識,對課中實驗、相關問題不理會,學生失去去了興趣。要學好這門課,特別是在上有分組實驗的課時,我往往採取讓學生自己先來談談對實驗結果有什麼預測,自己是怎樣的認識。這樣上起課來,就更有針對性,這樣上起課時來心裏更有數。知道了哪些地方要重點講,哪些地方要作為難點突破。

二、精心備好每節課。

在深入瞭解學情的基礎上,我精心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上我是這樣做的:

1、多看教學設計,包括教育局的教學通案和網上的教學設計,吸取他人的長處,融合本班學生實際,思考每個教學環節老師、學生要進行什麼教學活動,採用什麼教學方法。重點是解決什麼問題,難點要解決什麼問題,做到心中有數。科學課不像其他那些課,課堂上很多問題是在40分鐘解決不了的。

2、重視實驗操作。科學實驗是學生動手、動腦進行知識探索的最好的活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在備課中,我精心設計每個教學實驗。實驗材料的選取、實驗時的步驟及組織安排,在備課中充分考慮到位。如上《種子發芽了》這課,課前要想好要準備什麼實驗器材,課後要重點注意對學生進行哪些方面的觀察指導,課堂上要討論些什麼內容。一旦某個地方出現些小問題,像學生材料不足,不合適,觀察不及時到位怎麼辦等問題,我更是做到了考慮周全。

三、反覆檢測提問,培養學生及時複習的習慣。

在每節課的前十分鐘,我都要進行課堂提問,引領學生對學過知識的重點進行系統的回顧。有時在班內抽查,有時進行筆試,有時逐一提問。問題不多,提問難度也不大,就是看看學生在課下是否對所學知識回頭看,讓學生有一種輕鬆的感覺。並且,在複習提問中我還對學生進行計分獎勵,答對答好的學生不僅有口頭的表揚,還有分數的獎勵,學生的積極性自然很高,複習也就在不知不覺中進行。

科學教學同等重要,需要每個教師和學生正確認識,認真教學和學,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一如既往的從事科學教學工作。

四年級科學的教學總結2

本學期教學工作即將結束,細細回顧一學期來教學工作的得與失,我深深的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當然還有很多的遺憾。我知道教育終究是一門充滿遺憾的藝術。為了使今後的教學更加完善,現在對本學期四年級的科學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小學科學課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目前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重視。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立足課堂,教師要從常規課上要質量。“研在課前、探在課中、思在課後”這幾句話很精闢,我在教學中盡力精心預設每一節課,創設輕鬆愉悦的情境進行教學,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進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

一、關注學生的參與。

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就要讓學生參與,然後在合作、協調、討論及在教師的引導下,作出正確的判斷。要真正讓學生參與學習的.進程,教師在課前要做好課前準備,也要佈置學生按每節課的要求,做好課前準備,帶齊實驗器具,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依照提示就能熱熱鬧鬧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關鍵是激發學生做一個積極勞動者,勤動手、動腦、動口。

三、豐富學生參與的方式。

豐富學生參與的方式,要改變過去以教師講、學生聽,死記硬背的教學手段。科學課非常抽象,要讓學生在觀察實驗中發現祕密,獲取新知識。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親自觀察體驗感悟。勤動手動腦,就會獲得新的科學理念。

四、關注學生的參與過程。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所表現的質疑精神,從無疑到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讓學生帶着問題走進課堂,帶着問題走出課堂,時常探究。要讓課堂教學中生成的問題推動課堂教學過程。在學生參與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置問題,合理安排,解疑、質疑。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培養探索的思維和精神。

五、讓學生體驗參與的快樂。

學生是好奇的,在參與過程中,他們能體驗到自己的生活智慧與人類已有的知識融為一體的快樂,他們就會培養起學習的興趣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回顧昨天,我百感交集;面對今天,應信心百倍;展望明天,我任重道遠。

四年級科學的教學總結3

一、試題情況分析:

本次考試的試題主要有以下題型:判斷、選擇、看圖識別和實驗題。所出題型涵蓋了本學期所學內容,試題結構合理、題型全面、題量適中,範圍廣泛,同時側重雙基,體現了知識與技能相統一,過程與方法相聯繫的新課標要求。

本套試題考試,共分為四大題。第一題判斷題,目的是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判斷能力,每小題1分,共10分;第二題,選擇題,要求學生準確把握所學內容,正確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選擇,每小題1分,共10分;第三題,看圖寫儀器名稱,要求學生列出的實驗儀器進行識別,重點考察學生實驗識別能力,每小題2分,共10分;第四題,實驗題,考察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設計實驗的能力。分值為20分。

二、基本情況:

本年級2個班,分別是44人蔘加考試,一班合格率達90.1%,優秀率81.8%,最高分,47分。二班及格率是90.1%,優秀率是72、7%,最高分是48分。

三、具體情況分析:

(1)判斷題

本題學生得分率也較高,失分較多的是第4、7、10小題,説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不牢固,似是而非,不能用學過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2)選擇題

本題學生答題情況不錯,該題出現錯誤較少,

問題大多數出現在第2、7、9小題。第2小題“關於下列説法正確的()”,正確答案為A,有許多同學誤選了c,原因可能出在掌握的知識不牢固,不能夠清楚的分辨説法的正確與否。第7小題是學生結合實際的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進行解決的問題,問:家裏最好採用什麼方法淨化水,許多學生選擇沉澱。看來學生的應用知識能力和生活經驗有待提高。第9小題“下列植物,我們吃的哪些是根。學生的錯誤太多,還是知識掌握不紮實。”

(3)看圖識別題

試卷上出現的一些儀器學生基本上都見過,除了顯微鏡學校沒有,學生沒有見過實物,其它的實驗器材學生都用過。因此學生掌握的還是不錯的。基本上學生都能夠識別給出的實驗器材的名稱。我想這和平時的學習過程中,積極的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有一定的關係。

四、對今後教學的反思和建議:

1、繼續加強學習習慣培養,調動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教學中積極的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動腦思考,動手實踐,小組合作,探究周圍世界的知識,激發學生對於我們生活中的現象及事物的興趣,並且能夠積極的進行探究。

2、聯繫學生生活、社會實際,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積極的調動學生積極地將所學的知識應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體驗學習科學及應用科學的興趣。

3、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的對於周圍的世界進行提問,猜想,設計操作方案或者蒐集相關的資料,進行實驗或者整理分析資料抽取信息,提高學生的學習及探究能力。

4、從學生答題中出現的有些錯誤,可以窺見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方式、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表達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四年級科學的教學總結4

本學期我根據科學教學標準,全面地、有針對性地學習與課題研究相關程度較高的教育教學理論,做到真正內化,為我所用。而且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反覆對照了實驗研究方案,及時發現問題,實事求是地調整我們的實驗研究方向,不斷修改實驗方案,採用了多種研究方法,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我們所做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體驗與探究的機會,着力轉變師生的教和學的行為。現將本學期科學教學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多數學生樂於探索,有極個別學生對自然科學有濃厚的興趣,但由於缺乏必要的時間和物資條件,他們只能圍繞書本知識進行探究和發現自然科學問題。

二、主要成績:

我們都知道評價課堂教學的好與壞,並非看老師教得怎麼樣,而是要看學生學得怎麼樣,要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即關注學生是怎麼學的,通過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獲得結論及其過程等等學生的行為表現來評價課堂教學,我採用“以學論教”的觀點,更多地關注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交往狀態、思

維狀態、達成狀態等,改變了教師“只見教材、教案,不見學生”的傾向,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了提升。

1、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了

自從給足學生體驗與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後,學生學習科學的熱情空前高漲,出現了學生主動參與、主動交往的狀態,而且“經常有驚喜”、“經常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經常被難住”等現象,同時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學生與社會、與生活的距離。

2、學生的思維活躍了

反映在學生愛思考了,比如在研究彩虹的形成問題時“怎樣可以看到彩虹”學生們各抒己見。實際上,學生在聽到一種完全不同的做法時,他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戰,他的思維是在接受碰撞,尤其是當這種挑戰來自同學,而不是老師的時候,碰撞會更加激烈和深入,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發這種碰撞,並且引導學生去深入思考,開闊思維,並引發創新的慾望。

3、學生有了一定的滿足感

如在教學《自行車胎為什麼會爆裂》, 在教學過程中我總是想方設法留一片“空白地”給學生,激勵他們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思考、去實踐、去探索。面對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儘可能準備多種材料,為學生提供一個探索實踐的空間,引導學生探究、鼓勵學生嘗試、激勵學生超越、促進學生創造,力爭讓科學課真正成為探究的課堂。

三、努力的方向:

開展實驗研究,使我們對某些觀念、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科學知識不是死的條條框框,而是人類在科學探究實踐活動中獲得的感受;科學知識是不斷生成的,而科學實踐活動正是獲取科學知識的堅實基礎;科學知識是不斷髮展的,而科學實踐活動是應對變化的良策;重科學探究的過程並非不要結論,而是相對而言的,過程比結論更為重要;結論是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或獲得科學探究的結果,但探究過程是達到目標或結果必須經歷或不可逾越的程序;結論必須經過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分析、綜合、概括等思維過程。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今後繼續去研究的:對於老師來説針對學生不利於科學探究的行為不敢説“不”。片面強調突出學生科學探究的主體地位放任自流。學生什麼時機需要指導、指導到什麼程度猶豫不決;對於學生來説學生熱衷於説“不”,但不顧事實。學生探究時空大了,但活動目的不明。個個爭着探究,但不知從何處入手。實驗無計劃、觀察不到位、表達不清、不會傾聽。這些問題還有待於我們今後繼續去努力研究。

四年級科學的教學總結5

科學課是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基礎學科,擔負着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任務。它對於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現將20XX年下學期四年級科學教學總結如下:

一、充分作好實驗課準備。

每次實驗課前教師準備充分,熟悉教材,瞭解學生。特別是實驗儀器、器材的準備,盡最大可能避免了出現“學生要,教師無”的情況。還因地制宜,選擇適應教學需要的替代材料。科學課中的觀察、實驗材料中缺乏的材料怎麼辦?我採取的辦法是:對教材中與科學條件結合較緊的課文進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學材料,選擇可以達到的教學目的要求、當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補充使所有學生都能親自參加觀察、實驗活動,直接感知各種科學事物。實踐證明:這些作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加了學生了解家鄉科學事物特點的機會,培養了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二、以新課程和課程標準的學習與研究為中心展開工作。

新課程和課程標準的學習與研究是首要任務。我努力領會小學科學課和科學課程標準改革的理念,在小學科學課的教學目標,科學和科學探究的本質等方面進行了探究

三、進一步開展學生的課外科學研究活動。

在課外開展獨立的科學研究活動,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發展他們的興趣,培養他們獨立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及行為習慣。因此,根據學校的條件,我組織了各種科學研究的實踐活動,如:觀察、實驗、製作、採集、飼養、栽培等,使課內外、校內外的教育科學地融為一體,使兒童的學習既充實又生動活潑。

四、重視加強觀察和實驗。

觀察和實驗是人類認識科學的基本途徑,也是科學教學的顯著特點。教會學生觀察和實驗,是科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科學教學中,我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完成教學教材中規定的演示實驗及學生的觀察、實驗等項目。在觀察和實驗中,注意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觀察和實驗操作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