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關於美術教學總結三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09W

美術教學總結 篇1

一學期美術教學工作已經結束,我擔任XX年級美術教學工作,在這個學期中認真學習新課標,研究新的教學教法,對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地去分析,探討綜合探究及多媒材的運用。我還和其他教師互相聽課,互相學習新課標,並把新課標的精神和理念運用到教學當中。為了更好地做好今後的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本人特就這學期的工作小結如下:

關於美術教學總結三篇

一、教學任務完成情況

本學期認真按照美術教學新課標教學教改,根據當地情況進行有效的教學,按照學校安排課時認真把美術課上好,課前要做到備好課寫好教案,課中要上好45分鐘,多引導好學生的學習和動手能力,課後要輔導好學生的興趣愛好,能更好的接受美術的陶冶。這一學期基本能按時完成教學,效果也還可以,很多學生對美術都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審美知識也提高了不少。在教學中我經常利用課餘時間,瞭解學生在美術方面的想法與興趣。興趣是的老師,興趣是學生髮展思維的巨大推動力,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有了興趣,才會使人集中精力,積極思考,而且還會達到廢寢忘食、欲罷不能的地步。因此,我們首先要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教學中運用故事、遊戲、圖像等到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學生學習情況

學生主要來自壯族鄉和苗族地區,文化基礎知識較落後,學生對各方面認識較少,學生的審美教育和思想教育就成了我在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XX年級班級人數眾多,管理教育任務很重,我經常運用課間對個別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和思想教育。在教學中,一件好的美術作品,一句鼓勵的話,都可以引起學生對美術教學的短暫關注和學習的*,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有一定的好轉,我運用美術課中的美來教育學生,是他們認識到,心靈美是學好畫畫的基礎;養成耐心,細心也是學好美術課的良好品質。而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態度及思想長久保持,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認真分析和研究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心理,對學生進行反覆教育,耐心細緻的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學習經驗與體會

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深深體會到美術教學工作其實也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科目,上課也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水準,不僅能説會道,更重要的是動手能力必須要強,讓學生心福口福,從內心佩服老師的才能,學生才能認真去學習。在上課前,我都先去熟悉要上的教學內容,要畫範畫的,先把作品畫好,在上課導入的時候就可以很好的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欣賞美術作品,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意識,更好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XX年級學生接觸美術知識較少,在教學過程中要一步一步去引導學生去學習,本學期主要加強學生的構圖、線條、比例內容和書法知識,因為書法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在上美術課時,要角學生一些書法的基礎知識,也嚴格要求學生把書法字體寫好。通過一學期的教學,組織全校學生進行書畫展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今後的教學中能更好的讓學生去了解美術和學習美術知識。

四、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1、要加強學生多動手和動腦練習的能力。

2、要組織好學生多到室外進行寫生。

3、教師要多與學生在一起進行學習交流,可以幫助學生改正一些錯誤的繪畫方面存在的問題。

4、上課的時候老師要多進行範畫,多輔導講解。

5、老師要多點評學生的部分優秀作品個較差的作品,分析好問題,鼓勵學生學習。

總之,在今後的美術教學過程中,要經常參加各類學習與培訓,利用課外時間多與學生在一起交流美術這學科知識,只有走進學生的生活,才能更很好的去了解學生,幫助學生。

美術教學總結 篇2

一學期的時光就這樣過去了,回顧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1、注重審美能力的培養

教學中,創造條件,多給學生感悟優秀美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2、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讓學生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成長髮展創新思維和能力。幫助學生獲得親身體驗,形成喜愛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

3、創設文化情境,涵養人文精神

美術學習不單是一種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的學習。在美術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

4、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培養學生憑藉自己主動建構知識與活動,去與他人互動,與環境互動,與人類文化互動,達到自身進一步發展的目的。尊敬和愛護學生,對每個學生的創造成果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探究性的學習

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人類社會的豐富性,瞭解各學科的共通之處和相異之處,理解美術對生活的獨特的.貢獻,使他們真正獲得綜合運用美術以及其他知識、技能來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的能力。

6、重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

傳統美術課程評價是一種以課程目標為依據的鑑定和甄別,現代課程評價應貫徹素質教育精神和“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進學生的發展。突出評價的過程和個性差異性,建立發展評價體系。

7、恰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象、範畫、參觀、訪問等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教學總結 篇3

作為一名高校美術專業教師,自從事色彩基礎課教學以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即美術專業的色彩課到底應該怎樣去教,應當教給學生什麼?當然,自古即有“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古訓,而每位教師也都具有其個性化的一面,各自擁有獨具魅力的教學方式。但是不論何種教學方式都應以激發學生潛力為主要目的,應當尊重學生的藝術個性,“授之以漁”也不應機械單一地理解為簡單傳授給學生繪畫技能和技法。應積極地尋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尋找更為適合自身個性的繪畫語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其實現自己內在個性與繪畫技法的對接,從而更好地適應當代藝術的發展,滿足社會對藝術人才的需要。

國內高校美術學專業長期為社會培養藝術工作者,通過系統的學習可以逐步調動學生的激情,啟發學生想象力,幫助學生樹立藝術理想,培養出有藝術獨立個性的個體。學院式系統教學首先對學生的造型基礎有着嚴格的要求,選擇在大學一年級開設色彩基礎課程,可以提高學生運用色彩造型的能力。其中,色彩寫生訓練是學習色彩知識的重要訓練手段,可以培養學生的色彩觀察與感受能力,提高色彩的表現能力,豐富學生的色彩語言,為專業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而水彩畫是一種適用範圍廣、藝術性強的畫種,十分適宜研究色彩的基本規律,因此被國內很多高校列為美術專業的色彩基礎課。通過對我本人歷年來的基礎教學的回顧以及同學院基礎教研室各位教師的交流,我總結出美術學專業水彩畫這門基礎課程的教學經驗,形成文字以供同仁共同研究探討。

一、通過水彩畫臨摹使學生技法得到快速積累

臨摹是學習繪畫的有效方法之一,對於水彩畫的傳統,我們一貫主張學其精華,充分掌握吸收後進行變通與創新。因此,臨摹在水彩畫學習最初階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很多人曾經質疑水彩畫初學階段臨摹的必要性,認為過多注重水彩畫循規蹈矩的臨摹,會導致學習目的過於盲目而不能起到有效的教學作用。藝術史研究者對於傳統繼承的問題也一直爭論不休,岡布里奇在他的著作《藝術與幻覺》中談到“程式與經驗”時曾説過:“沒有一種媒介,沒有一種可以摹制和修正的預成圖示,任何藝術家都不能模仿現實。”[1]

在他的同一著作中,探討藝術心理這一問題時,他提到藝術理論家克里斯曾指出:“長期以來我們逐漸認識到,藝術不是產生於虛空,沒有哪個藝術家與前輩和樣式毫無關係 ”[2]眾所周知,繪畫需具備創造精神,然而繪畫亦不是無根之木,需從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傳統技法既可以成為推陳出新的基礎,又可成為推陳出新的障礙,關鍵是你如何對待它。”[3]

凡是好的作品都會引起觀者的共鳴,並且容易為人所理解。繼承水彩畫傳統僅靠觀看、研讀水彩畫論是不能夠完全領略其內涵的,必須要經過臨摹實踐這一過程。要善於學習大師的水彩畫表現技巧,汲取大師的藝術語言,用以形成高層次的審美意識,開拓視野,拓寬思路,儘量使畫面表現得純真而自然,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發和色彩感受,掌握更多的表現技法。這一訓練需要學生對臨摹過程有足夠的重視,對臨摹的學習要十分嚴格。要通過教師的指導,選取自己喜歡並且適合臨摹的範本,比如名家的代表作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可以整體臨摹,也可以局部學習,切不可急躁。通過一邊臨摹一邊揣摩繪畫步驟、繪畫意圖,最後做到心領神會。教師在對學生的講授中要針對畫家和其作品作詳細介紹,指出範本作品的特點,示範該畫的作畫步驟和描繪程序,引導學生迅速掌握臨摹要領、臨摹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簡而言之,水彩畫臨摹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初步的表現模式和規範,以及在頭腦中預先的圖式。這在於借古知今,它為我用,是初學者的捷徑。臨摹並不是終極目的,只有經過這一積累,初步獲得把握自然的方法,學習前人水彩畫創作的精髓,才會為更進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通過水彩畫作品賞析以開拓學生視野

經過初步的水彩畫臨摹學習,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水彩繪畫技能技法,對中外優秀水彩畫作品賞析以及水彩畫基本理論知識的瞭解是第二階段學習的重點。“色彩大師是在他生存的那個時代最充分實現色彩本質豐富性的人”[4],對大師畫作最直觀的感受可以形成最初的繪畫意識與藝術創造動力。抽象表現主義的發起者之一紐曼(Barnett Newman1905-1970)闡述藝術教育的時候這樣説:“我的藝術教育既不是來源於對圖片和幻燈的細察觀審,也不是來源於老師,而是自己所面對的真實的東西。”[5]

博物館、畫廊、收藏展、拍賣會是他真正的啟蒙老師,真實的體驗對於學習繪畫的人來説是至為寶貴的。這一階段的學習通過教師引導,可以加深學生對水彩畫史的進一步認識,瞭解國內外水彩畫沿革,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水彩畫用水作為媒介來調色,通過水和色的相互作用,畫面具有透明輕快、滋潤流暢的特點,具有特殊韻味,人們經常將優美的水彩畫比作抒情詩,觀看大師的作品無疑等同於“朗誦”抒情詩。毫無疑問,水彩畫大師的作品能最為深刻反映水彩畫特質,是水彩畫史各個發展時段的代表。只有對水彩畫大師作品全方位多角度賞析,多觀看水彩畫相關畫展,才能更深入瞭解水彩畫的特點特色。近年來國內的小幅水彩畫展覽、兩年一度的水彩水粉畫展、水彩人物展、百年水彩展等等一系列水彩畫展,都為初學者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所以應鼓勵學生多參加這樣的畫展,通過直接視覺接觸、感性認識以及理性分析來提高學生對水彩畫的全面認識。

三、通過水彩畫教學實驗使學生實現寫生到創作表現的昇華

寫生類畫作是詮釋事物狀態的最佳代表。陳師曾將“畫是一樣甚麼東西”定義為“表示人類的意思的一種符號”,是“人類要表示事物狀態的一種方法”[6]。在很多大師的水彩畫作品中,其創作和寫生也有着極其緊密的聯繫,他們假借風景、靜物和人物這些寫生常見的題材抒情寫意,比如當代國內水彩畫大家王肇民、關維興、黃鐵山、奧迪、龔玉等等。

在教學中,水彩寫生課程的意義在於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鍛鍊其把握事物全面的關係,通過比較學會用水彩顏料塑造形體,通過反覆的寫生訓練構圖,訓練從色彩的角度觀察和塑造形象的能力,達到畫面色塊協調,準確地再現客觀對象。色彩的形體塑造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水彩顏料特有的明麗以及作畫中的偶然性等等都會令學生充滿新奇感。利用相對穩定的光源和環境,採用多種形式和各種色調進行水彩畫基礎訓練,使學生加深對色彩規律的認識,強化對色彩的控制和對繪畫材料的駕馭能力。

水彩畫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具有獨立創作意識、獨特水彩繪畫語言和獨立思維方式的藝術人才。它包含的是一個從寫生到表現的昇華過程。寫生多遵從自然反映客觀現實,表現則摻入了繪畫者的創造成分,作品中有強烈的個人訴求和繪者獨特的繪畫語言。實現從寫生到創作的轉換,也就是觀念方法的轉變,是水彩畫教學的關鍵環節,對此我總結出三點教學經驗:第一、進行短期階段性圖片訓練;第二、有目的性的水彩小構圖實驗;第三、水彩畫綜合材料技法實驗。

階段性圖片訓練要求學生參考圖片和照片,進行四開至二開大小的水彩畫實驗。圖片和照片需要來自於個人生活,要有感而發。創作水彩畫作品要着眼於所蒐集圖片的繪畫性,實驗過程要求學生注意對圖片的截取和組合,從圖片中提純有繪畫性的信息,要求畫面中採用主觀色彩。水彩小構圖實驗要求有強烈的主觀性,訓練目的性較強,要求針對同一題材,按照構圖的各個要素繪製出多個不同的方案,附以不同色調,尺幅在20 × 30 公分之內。水彩畫的技法較多也很有趣味性,紙張、顏料和筆觸都會影響畫面效果,通過輔助材料實驗、製作底色、各種媒介的綜合運用實驗,瞭解掌握水彩的特色技法,是實現成熟創作水彩畫作品的又一前提。經過短期實驗性教學,學生可以實現從水彩畫寫生到個人獨立思考創作的過渡,最終實現寫生到創作表現的昇華。

綜上所述,針對高校美術教育專業水彩畫基礎課教學,教師應積極拓展教學基本內容,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不斷調整教學內容。不應墨守成規,應逐漸完善水彩這門課程的教學結構,遵循科學的、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對水彩畫繪畫技巧的提高,對顏料紙張工具的控制能力的掌握,對用色彩造型能力、處理能力的提高,對色彩語言運用水平的提升,並使學生最終具備運用水彩顏料進行創作的繪畫能力。